设置
书页

五六、香料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阳春三月,江南的气温早就回升到了夏天。

  刘江、夏承廷和丁宁组织了四十多船商船自州出发,将波斯或是大食商人运来的香料、地毯、手工艺品等运往北方。

  所谓香料,指的是豆蔻、胡椒、丁香等调味品。香料,是目前大唐贸易的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早在秦朝的时候,香料贸易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汉末这一规模的到了扩充,从而引进了不少的粮油、蔬菜和瓜果品种。

  可惜后来的出现了五胡乱华,那些马背上的民族不理解什么叫做海上贸易,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贸易在中原出现了断层。

  到了隋唐时期,这种贸易再次繁盛起来。

  不过,这种交易,原来大多是通过陆路来进行的,这也是丝绸之路的由来。

  受限于航海技术,前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但完全没有发挥它自己长处。虽然一艘船的载货量远远要比一支驼队要多得多,运输成本也要低很多,路上所花费的时间也要更少,为什么精明的商人会对此视而不见?

  主要是因为在海上的损失实在太过惊人了一些,那此前往大唐的商船,有可能被直接刮去了南海群岛之间,迷失了航向,最终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过在胡商的不断开拓下,如今这条航线慢慢变得成熟了起来,走海路的商人日渐增多,这也导致因为饱受战乱困扰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淘汰,慢慢开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这三年里,夏承廷奉命派出过三支前往南海的探险队,根据他们回来报告,在夷州的南部发现了原来只是听说过的吕宋岛,在吕宋的南部还有大片的群岛。

  另外就有说那些大食、波斯胡商船上的部分香辣料是来自于南洋群岛。

  这份报告让船政署和水师顿时生出了前往南洋去搞香料的想法。

  经过三年多的探险和调查,船政署和水师已经积攒了不少的海洋调查报告,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些情报转化为财富?

  夏承廷认为所有建造的蒸汽船都应该归水师节制,而船政大臣刘江则坚持认为水师应该只管战船,所有的运输船则应该归船政署统管。结果在朝廷的调解下,最终的分配方案是七成的蒸汽运输船归船政署,用于组建三大航运公司,另外三成的运输船归水师节制。

  北洋船运公司、南洋船运公司和长江船运公司是刘江为所组建的三家船运公司所起的名字。不知怎么回事,报告打上去,天子却嫌北洋的名字不吉利,把北洋和南洋改成了北海和南海,另外就是将船运改成了航运。

  目前这航运利润巨大,水师自然是舍不得放手,利用自己手里的运输船,也组建了所谓的东海航运公司,也是插手航运业务。

  香料在内陆说是贵比黄金,这有些夸张,但是一两香料在洛阳或是晋阳要卖到一两银子以上却是没有任何问题。另外就是经过药王爷孙思邈的整理,许多香料是可以入药,用来治病的,这就更增大了许多香料的用量。

  在华夏,这些产自于异域的香料有着很大的市场。早在秦汉时期,便有了香料和染料传入的记载,比如胡椒、豆寇、肉桂、丁香、沉香、檀香、、苏合香、龙涎香等,另外还有郁金、蓝靛等染料,除了部分用于调味,大多数作为熏香或是药品使用。

  如今的大唐越加富裕,人们对于对于香料的需求就更大了。

  原来李岌多次告诉这帮学生们南洋的海岛上遍地都是香料,这些家伙们听了后是半信半疑,现在,刘江正在和夏承廷合谋,由船政署和水师组织一个商团,前往南洋进行开拓。

  刘江是跟着船队一起返回的,他准备上奏朝廷批准他们的这份计划。

  这支运输船队在长江口分成了两部分,一支继续北上,前往天津的码头进行卸货。另一支船队则进入长江,沿江而上,一直航行到江夏码头。

  船队转入长江口,刘江坐在驾驶舱内一张高腿椅子上,饶有兴致地举着望远镜,眺望着江北的崇明岛。

  他觉得那三座江心沙洲上似乎能够建成一座不错的造船基地。

  李岌正在“巡幸”蜀地,考察地方政务。

  自从大唐恢复对蜀地的管理以来,百姓虽然日子过得依然清苦,但好歹是安定了许多。这其中各地的军事屯驻军功不可没,至少这边地各州原来遍地都是的山匪、盗贼减少了大半,不复过去的混乱状态。

  安定地方,是这些屯驻军的主要任务,反而是在真正打仗时,朝廷也很少抽调这些屯垦驻军。这是朝廷控制地方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各地的屯驻军军官虽然挂着地方州尉、县尉的职务,但却不受地方官的节制。

  上千年以来,在以儒家为核心的官僚体系中,朝廷只管到县一级的行政和司法,地方上的治理则是依靠宗族和乡绅来共同管理,县衙一般只负责协调大的矛盾或争斗。可是华夏国却依靠屯驻军,将治理延伸到了乡村一级。

  由地方屯驻军派出的军官,通过控制乡镇一级的地方“弓箭手”和“治安联防队”,成为了华夏朝廷派驻在地方上的代表,从而制约着地方宗族和乡绅们的权力。如此一来,让整个国家都建立在一种军事体制之上,虽然行政效率很高,但也隐含着许多弊端和风险。

  对于西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华夏国采取了一种较为柔和的缓慢渗透策略,依靠新建的军事屯垦区逐步向南面的山区稳步推进,巩固对地方的统治,这与在西北以军事为主导的策略截然相反。

  由于綦江煤铁矿的开采和钢铁厂的开办,再加上嘉陵江和长江航运的日益繁荣,这使得渝州逐渐取代了成都府,成为了川峡四路地方的工业和航运交通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剧增,渝州也由州升为府,不过朝廷行文给出的府名为“重庆府”,这让很多人都大为疑惑不解。

  川峡四路,四周山岭纵横,对外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商贸和运输主要依靠水路。随着轮船的出现,这里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即使是在后世,水路交通运输依然在川峡四路的人员往来特别是货物运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李岌在渝州考察期间,批准了在渝州兴建“火轮造船厂”的计划……</div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