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二十七章 冬夜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四部虎胆县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二十七章冬夜第二十七章冬夜  北方的冬天。ΖuiLu.ΠET夜晚来得格外早。

  丁晋从染蓝小筑薛素洁那里出来的时候。天色已黑了下来。及至行到朱雀大街。小仆“六竹”对主人悄声道:“老爷。后面有个小姑娘鬼鬼祟祟地一直跟着咱们。从延福坊一直跟到这里。形迹很可疑。”

  丁晋闻言。回头看时。一个骑毛驴的女子身影。正返身向远处行去。他也没有在意。或者说。他的心神。还沉浸在刚才所想的烦恼之事里。

  丁晋的烦恼。有两件。一件就是和他刚才出来的地方有关——素姐的事情是他的大烦恼。

  在外人看来。这有什么烦恼之处。娶了当妾便罢了。丁晋毕竟不是丁云。他作为这个时代的人。除却对妻子小板的一点内疚之情外。可以说根本就没有道德方面的负担。所以。问题并不在此。

  丁晋的烦恼。关键便是他考虑得太深。太长远。他作为一家之主。无论遇到任何一件有可能影响到家庭的事情。首先考虑的便是这件事是否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睦。而丁晋几次三番。逼迫自己理智思考的结果就是:以薛素洁的心机和手段。她绝对不适合融入自己的那个大家庭。

  丁晋永远不会忘记。薛素洁在怀孕五个月后。才告诉自己有了孩子。而在之前。她宁条残忍地缠紧肚子。也不透露丝毫风声。即便是连贴身丫鬟阿翘都瞒得死死。他无法想象这个女人是如何一边承受着痛苦折磨。一边还面不改色地敷衍着别人。这种对自己的无情。既让他感觉不寒而栗。又有些心疼。

  心疼是确实存在的。无论怎样。她总是自己儿子的母亲。也是因为那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丁晋为此烦恼。他地本心。绝对是想要给孩子们一个更好地生活环境。

  也许。可以先给她一个名分!丁晋心中思付。恩。这次从洛阳回来。就操办此事。

  暂时放下一件心事。丁晋松了一小口气。之所以说“一小口”。是因为还有一件更让他头疼无奈的烦恼等着他去解决。

  要说素姐的事是“私事”的话。那这件事大概可算半件“公事”。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小天子也不知发了什么疯。连续多次颁旨赏赐丁晋。让百官侧目。虽然赏的也没什么太珍贵的东西。无非是些锦缎布帛、贡品美食。但是赏赐人是皇帝。这份意义自然不同凡响。于是。便有人说。皇帝长大了。提拔拉拢一些年轻有为的官员。这自然是为亲政做准备。培养“亲信”和自己人了。

  这份谣言。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没什么。但丁晋不携扶持。在别人眼中。他是明确打了窦派烙印的官员。是窦刚地心腹。现在突然又好像要变成了天子的亲信。窦刚和窦派众人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认为丁晋是个有奶便是娘的主。墙头草。见风使舵。看到天子要亲政了。就暗地投靠皇帝去?

  对于这种猜测。丁晋有口难辨。而且即便能辩也不能辩。毕竟。什么窦派啊。大臣派啊。天子派啊。都是暗地的说法。大家你知我知。心里有数。但是绝对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你就是违反了潜规则。被人弹劾个诽谤妄语都是小事。

  另外一方面。就是丁晋太年轻了。以他这样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担任了“员外郎”这样高级的官职。已经格外让人嫉妒眼红。如果不是他深懂韬光养晦之策。本人又善交际。恐怕早就被人攻击指责。现在。竟然又得即将亲政地皇帝看重。他承受不起。

  纵观历史。自古以来。少年英杰得当大任者有之。但没有几个人能有好下场。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年轻缺乏政治经验和斗争手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太让人嫉妒了。凭什么。别人一把年纪了。还要熬资历排队等升迁。而他们只要被上位者看中。马上就能一步登天。位居人上?

  所以说。对于天子的“另眼相看”。丁晋反而是如坐针每一次得到皇帝的赏赐。过后。丁晋总要前往窦刚府邸。费心竭虑地表示自己的忠诚。虽然这没有多少用。但是要是不做。后果更严重。

  可是。慧帝似乎存心不让丁晋自在。前两天。小天子竟然在上朝时。公然提议想让丁晋出任“京兆少尹”。这个职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副市长。但是又有不同的是。它要比副市长强悍得多。这个少尹。可不仅仅是“京兆尹”地副手。而是除了本身的职责外。还负有监督、审查“京兆尹”有无违法和不轨行为的权利。此外。他还负有巡查长安城内百官风纪地职权。所以也被人称“巡风使”。

  这个职位。自然是炙手可热。按丁晋的能力、业绩及现在的品秩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资格担任。但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绝对不能是天子。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说了错误的话。

  果然。这个提议很快就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最后。不了了之。对慧帝来说。虽然有点难堪。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还是个少年。也尚未亲政。无关君主地威严和脸面。但是对于丁晋来说。这个副作用可就了不得了。

  散朝后。丁晋马不停蹄地来到文正侯府。几乎是卑颜屈膝地向窦刚表忠心。反复说明。没有窦公地赞同。即便是。都不干。

  直到多少年后。丁晋都无法忘记当时自己的恐惧和失措。更无法忘记自己在窦刚面前地卑微和屈辱。

窦刚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圣人很看重你。这是好事之言。但是丁晋却清楚地知道。在两人之间。已经有了一道细微的不信任的裂缝在蔓  “老爷。不是要回府吗?”六竹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丁晋的沉思。

  丁晋摇头道:“先去一趟胡三海的宅子吧。”

  主仆二人沿着朱雀大街向北行去。一直到了安业坊才进入坊门。胡三海的家就在安业坊内。

  胡三海正在家里等候丁晋的到来。他的妻子和几个嫂子已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十几个小孩子哭着闹着。想要吃那些让他们直流口水的美味佳肴。

  胡家。是一个大家庭。不过实际上她们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胡三海这个人。仗义疏财、豪气干云。他的朋友很多。他对朋友也非常义气。有几个朋友因为早逝或者远游。家中亲人无人照顾。胡三海便“不忍其三族之寒饥。聚而馆之”。就是把他们接到自己家中奉养。这就不仅是养家。实际还包括抚养朋友的子女及亲戚。所以。他虽俸尚可。但常常被弄得非常穷困。有一段时间。他完全是靠着丁晋的接济。全家人才勉强度日。

言归正传。且说等到丁晋主仆来到后。胡三海恭敬地请丁晋上了首座。这才大大咧咧地坐下。为二人倒上酒。忍不住地自己先抿了一口。陶醉道:“真是好酒。幸亏上次你赠送给俺后。俺好辛苦地忍着酒虫发作留了一点。要不然。今日可无美酒招待贵客  丁晋笑道:“你我之间。还用得着说什么贵客?三海。你今日怎么也矫情了?”

  “嘿嘿。”胡三海挠挠大脑袋。不好意思地笑笑:“那俺就不客气。不客气了。”说完。一口把杯中酒喝完。陶醉地舒了口长气。

  “抓捕盗贼我来也、空空儿等人的事情。有眉目了吗?”丁晋等他陶醉完。慢条斯理地问道。

  正准备夹菜的胡三海一呆。筷子停在了菜肴上面。迟迟无法下筷。半响。才垂头丧气地收回筷子。羞愧道:“悔不该不听三郎之言。俺找到了贼人。可又让人给跑了。”

  丁晋讶异。忙问其故。胡三海的大脑袋羞惭得几乎要藏到桌子下面。支支吾吾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丁晋。

丁晋听完。真是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个胡三海。根本就不是个当官的料。不仅因。竟然会为了两个刚结识不久的“犯罪嫌疑人”。甘愿承受无法破案的责罚。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到底是该责备他傻呢。还是该敬佩他的有情有义  “既然被贼人逃脱。你也无需太过自责。只怪此等狡贼实在油滑。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有再抓到他们的一日。”丁晋心里虽怒其不争。不过话语间还得安慰于他。胡三海是个驴脾气。得顺着他的毛梳理。否则。你就算说出的话是为他好。他也不领情。

  又安慰了几句。胡三海的大脑袋终于抬起来些。丁晋又适时夸赞他接近赵氏父女的计策非常巧妙。三海不禁高兴起来。片刻后。已经忘掉羞惭之情。哈哈大笑着和丁晋饮酒。

  两人欢饮半响。丁晋又问道:“那另一个贼子我来也的案子。可有进展?上次你说要到丢失宝物的各府调查失窃前后府中人员进出情况。是否有收获?”

  胡三海闻言。急急忙忙将杯子中的酒喝干。兴奋地道:“有收获。有收获。是大有收获。”(。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