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160、他在南方有一劫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你干嘛去啦?电影都开始好一会儿了。”

  在白又楼回到第一排自己的位置上后,安鹿宁有些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

  “我有点事,电影我都看很多遍了,又不怕漏掉什么。”白又楼稍微解释了一下道。

  这话安鹿宁可不同意,这部电影对她来说意义非凡。

  不仅仅是因为让她走上了柏林电影节的舞台,就像电影里的台词一样:

  仿佛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属于我们,是我们创造的,就像我们置身于彼此的梦中.

  所以,看再多遍,她也不觉得多,总是满怀期待。

  但是现在吧,安鹿宁突然凑近了些,小鼻子动啊动的.仿佛闻到了点什么味道似的。

  倒是没有因为她这动作而慌乱,主要是白又楼觉得安鹿宁这样子跟小八嘎太像了。

狗子也喜欢这样子闻他来着  前两天白又楼下楼溜达的时候,就摸了下别人牵出来的一只萨摩耶,回去之后就被小八嘎给闻出来了,居然还跟他生气呢。

  一条狗还跟他搞吃醋这一套.

  当时那小眼神:你在外面居然有别的狗了?!

  像极了安鹿宁。

  仿佛宠物这玩意,真的随主人。

  在白又楼这随的是原主人。

  姜元初送的小猫旺财也是,有人的时候它总是很高冷,不怎么愿意让摸。

  但如果只有白又楼一个人在,这小猫别提多主动了,各种在他面前“搔首弄姿”,露出肚子让他摸。

  不摸都不行,一直喵喵叫。

  好在,安鹿宁没有小八嘎那么灵敏的嗅觉,闻了半天也没闻出来啥。

  被白又楼按着脑袋给推回去了。

  主要是她的动作有些不雅观,这像什么样子。

  与此同时,旁边的柳曼栗也投来目光。

  不过这会儿灯都已经关了,在黑暗中,她那略带审视和怀疑的眼神,白又楼也看不着。

  好在,柳曼栗这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电影上面,她也是第一次看。

  同样,现场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看这部《爱在黎明破晓前》,毕竟这在国内是首映。

怎么说呢  很容易看着看着就露出一股子姨母笑。

  看着唱片店里的白又楼和安鹿宁两个人小心看着对方的眼神,却互相闪躲时候的羞涩,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伴随着恰到好处的音乐,满屏幕都是甜甜的感觉。

没有狗血、没有撕逼、堕胎、打架、逃课  其实白又楼有考虑过要不要拍一段床戏的。

  倒不是为了占安鹿宁便宜。

  大部分的床戏其实也拍不了什么实质性内容,有的时候甚至只是观众视角觉得带劲,实际上男主可能压着的是踏马摄影师.

  不过后来想想,还是觉得没必要。

  故事设定的男女主角年纪并不大,几乎就是本身的年龄,在这个年龄,牵手亲吻比上床更让人心动。

  就很容易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拍这样的电影,男女主角真的能控制住自己,不会爱上对方吗?

  其实在柏林的时候就有人问过这个问题。

  今天,又问了一次。

  当时白又楼的回答是:控制不住。

  今天白又楼的回答依然不变。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但爱情这东西,会让女孩变得勇敢,让男孩变得胆怯。

  渣男尤甚。

  “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就在我准备不可自拔的下一秒,我的副导演武木群总是能喊咔。”

  武木群:6

  这也能甩锅甩给我?

  不过,这个锅他表示自己一定得接,尤其是发现有好几道指不定未来哪个变成“楼嫂”的眼神投过来的时候。

  义不容辞啊楼哥!

  当然,接了这个锅,他总归还是要“得罪”一个的。

  安鹿宁那小表情就很有意思,她噘嘴瞪了武木群一眼。

  这时候大家的注意力也转移开来了,所以倒是没什么人注意到她这模样。

白又楼:我看到喽  当安鹿宁把目光从小武那收回来时,跟他撞了个满怀。

  她赶紧下意识挪开,脸上却露出了几分憨笑,分外可爱。

  仿佛正应了电影那句台词: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你落在我身上的目光。

  “就像电影本身的内容一样,明明那么舍不得,明明荷尔蒙已经失控了,却还是要控制,因为要离别.”

  白又楼这番话说的格外认真,不过.这话可就不是只说给安鹿宁一个人听的了。

  伱在玫瑰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但你只养一朵,它死了你当然很难过,当你养一盆的时候,哪朵死了你都不知道。

  之前白又楼只是对安鹿宁这种直球选手比较坦白,变着样暴露自己的渣男浪子本性,希望她不要去搞得太认真.

  现在吧,机会难得。

  基本上认识、熟悉的姑娘都在场。

  狠狠表一波态!

  感觉都是真的,动心也都是真的,但他绝不上头沉沦。

  首映礼之后的当晚十二点就是情人节的正式开始。

  也代表《爱在黎明破晓前》的正式上映。

  午夜零点这一场大多数时候是没什么去看的,毕竟半夜十二点去看电影,看到都快两点了,一般人的生物钟不这么干。

不过吧  情人节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有点类似于跨年那种。

  很多人喜欢过跨大,就是晚上一直玩到十二点之后,从今年玩到明年,仿佛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又或者说,有多少人喜欢过生日的时候卡点送祝福的。

  都一个意思。

  《爱在黎明破晓前》瞄准的就是情人节这整整二十四个小时。

  其他电影的上映黄金期是第一个礼拜或者前十天,《爱在黎明破晓前》比较特别一些,不是传统商业片,所以.就只押宝在前两天。

  两天就要把大部分票房拿到手,后面直接随缘。

  华星那边喊出的宣传口号是“情人节带最爱的她去看最浪漫的电影”。

  说人话那就是“她经济”。

  有几个男的情人节跟姑娘看电影,是真的冲着电影去的?

  集帅们其实看什么都无所谓的。

  如果有的选,这些哥们指不定更愿意看大机器人或者大怪兽互殴。

  战斗!爽!

  但在情人节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那就是另一种的“战斗!爽!”

  虽然瞄上了情人节这个档期的爱情电影其实有好几部,但毫无疑问,携柏林电影节之威,外带白又楼跟安鹿宁这两顶流的电影,就是竞争力最强的,没有之一。

过情人节,怎么能不选一个逼格和文艺气息以及演员颜值拉满的爱情电影,来助个兴呢  那些院线方也很懂,给的排片很足!

  而统计数据出来后,很多媒体惊讶的发现,《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平均上座率居然达到了离谱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踏马可是大半夜的场次!——

  “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白又楼在我心里头其实是个很喜欢讽刺的导演,就如同他的上一部电影一样,看似鸡血打满,发狠生艹!但实际上那压根就不是一部励志电影,这一次我原以为他会玩一样的东西,结果,他似乎并不愿意讽刺爱情.”

  “全是对白的100分钟,能让你一点都不觉得沉闷,还泛起很多心思。”

  “一天的时限和异地两个因素得以让两人更无保留的展示和欣赏彼此的优点,而忽视彼此的缺点。才会有这么一场新鲜的,完全付出的浪漫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所有的浪漫都在一夜之间消耗光了,将永远不可能再有那种感觉了.”

  白又楼表示自己只看好评,实际差评也有不少。

  无外乎是什么“一直说话无聊死了”、“长得好看才有这种‘一夜情’”、“故事过于简单且没有展开”等等。

  不过,瞄了眼评分,发现上映了一天,能保持在九分以上,白又楼基本上也就放心了。

  虽然有华星那边强大的公关控评,但能一直稳定在这么高的评分上,也说明这电影确实很能戳中那些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这类人是打分写影评的主力。

  正经吃瓜找乐子解闷的观众谁会去费心思写什么影评啊。

  看了电影觉得不好看,发条朋友圈吐槽一下都算是性格外向的了。

  大部分人顶多是.有点无聊,这票买的有点亏啊。

  不过也还行,亲嘴儿亲的挺有感觉的。

  情人节上映,相当一部分的观众都是情侣,对于《爱在黎明破晓前》来说真的是最好的档期了。

  “楼哥牛逼,带姑娘去看的,看完出了电影院就啃上了,这种片子记得要多拍!”

  “还愿喽拿下了!得吃嘿嘿嘿!”

  “跟爆裂鼓手完全是两种极端啊,一个那么燥,一个那么平静,真有你的啊楼哥,写歌万筒就算了,拍电影你也这样整?”

  “确实不是冲票房的商业片,我就说怎么好像也没见多少宣传的样子呢,我个人还蛮喜欢看的。”

  “这电影的唯一正确观影姿势,就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去看,最好是看晚上的场次,看完也不用回家了。”

  码的,白又楼心道自己好好地拍个爱情片,怎么给这帮子流氓整出一股子“助兴片”那味儿来了?

  不过,那些看了他电影之后决定晚上不回家,想要效仿电影里的男女主在城市里头闲逛的观众们.是真的学着电影来了发文艺的,还是逛着逛着就掏出身份证,中途拐进了酒店来了一发?

  踏马的,可惜了,早知道就该找杜杜或者冈冈来一发植入,狠狠地跟这些橡胶制品公司要一笔大。

  总之,他粉丝的构成是越来越奇怪.算了,这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怎么惹事儿。

  这样的粉丝其实也蛮好的,一个个地就只想找点乐子,不至于连累正主搞出什么太大的节奏。

  虽然现在的白又楼主要身份是个导演,但饭圈属性这玩意也确实是不太跑得掉。

  毕竟他不可能为了好好当导演就自己毁个容。

  况且新时代,万物皆可饭圈化,那些写的都这么搞呢,有些二次元甚至也能整出来饭圈,为了纸片人在网上互相攻击.

  这种情况下,白又楼也不可能让自己成为特别的那个。

  所以,还不如让乐子人粉丝的声音压制那些极端粉丝的声音。

  看上去就像是他的粉丝集体乐子人一样。

  不然的话,现在的他的粉丝应该正在跟安鹿宁的粉丝干架。

  #国民初恋的荧幕初吻#

  #十八年的电影之约#

  毫无疑问,这两关键词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就上了热搜。

  之前虽然在柏林的时候就有消息传来,但有句话叫做“无图无真相”。

  就像有些沸羊羊非得看到美羊羊冒白沫子了才肯死心一样。

  然后当高清无码大图怼脸后,想骗都没得骗了,一小部分她的粉丝直接破大防,魔怔人属性拉满。

  这图还就不是别人发的,就是电影官方号甩出来的,安鹿宁自己还去点了个赞呢。

  这类人主要是一边埋怨安鹿宁,觉得她就该和以前一样用替身。

  一边还要冲白又楼.仿佛他成了玷污了小龙女的尹志平一样。

  然后就被他评论区底下长期搞团建的乐子人一句“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轮得到你们这些妖魔鬼怪来反对”给再度搞破防。

  其实这类极端粉丝哪家都有,指不定还是到处窜。

  总结:看个乐子,不必理会。

  好玩的是,那些真正了钱去捧场看电影的粉丝倒是对此没有太应激。

  一个个的反而挺感慨,什么“鹿宝在最美好的年纪,确实也该留下这种有关爱情的美好片段”等等。

  毕竟拍电影嘛,又不是被狗仔拍到这两人抱在一起亲嘴儿。

在电影里头感受甜甜的恋爱,总比实在憋不住了在现实中被大猪蹄子拱了好吧  这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金牌经纪人,总是像个照顾小朋友的老妈子一样,天天跟安鹿宁逗乐子哄她。

  但人家能混到这么高的江湖地位,肯定不止这点哄小孩的本事。

  “江湖传言,金牌经纪人红姐最强的其实不是人脉和拉资源的能力。”老周神神秘秘道。

  “那是什么?”

  “公关和营销!”

  “没感觉出来啊.”

  “最好的危机公关,就是压根感觉不出来其实已经出过事儿了。”

  老周信誓旦旦,仿佛当初白又楼那事儿,如果交给红姐来搞公关,都能给他圆过去似的。

  说的很是玄乎,但白又楼却只是半信半疑。

  红姐能有这么牛掰?

  不过,考虑到安鹿宁本身那人间富贵的属性,她对于红姐的人脉和资源,确实需求度没那么高。

  白又楼很快就见识到了。

  路演。

  虽然没准备对于《爱在黎明破晓前》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宣传,但总归前两天还是要路演一下意思意思的。

  也没跑几个地方,就燕京和沪上两处。

  原本是定了这两个地方,后来又加一个。

  粤省。

  白又楼一开始想要拒绝来着,因为之后还有事儿,但林军涛居然亲自打电话游说。

  表示那边是安鹿宁粉丝大本营,而且华星在那边资源最多之类的。

  奇奇怪怪的理由,不过白又楼也没想太多,去就去一趟吧,多跑一天而已。

  同时,路演开始后,算是给安鹿宁这小妞逮到机会了,她以宣传电影为由,大喇喇地牵着白又楼的手不肯松开。

  其实没人准备拿他们两来炒作什么绯闻。

  一方面是容易造成不太好的后果,影响路人缘。

  不止是安鹿宁,白又楼也会被影响。

  原本大家都觉得这厮狂妄且浪荡,这么好的人设标签,可不能因为跟安鹿宁这个国民初恋扯上关系而弄没了。

  好好的废墟,可不能再建起来。

  当然,安鹿宁那状态.她自己也不觉得这是什么炒作,她可认真了。

  认真到什么程度呢?

  有记者采访,问了她一个问题,就跟之前问白又楼的差不多。

  “拍电影的时候,会对男主角有感觉吗?”

  其实白又楼早就把标准答案给她了,该怎么回答,既能配合电影剧情宣传,又能不粘锅。

  他相信,她团队的红姐等人也一定交代过类似的问题要怎么答。

  结果安鹿宁脸一红,很是诚恳地来了句:“我我不知道呀,我脑子特别乱,就是觉得”

  说完她还一脸娇羞地偷瞄了白又楼一眼。

  白又楼:???

  说实话,就这一个回答,他很有可能会被安鹿宁的粉丝“追着砍”!

不出意外话,国民白月光的白月光,恐怕就将会是他白某人了  而那些记者简直当场“炸开”了,脸上亢奋的劲儿,宛如见到了脱光衣服的绝世美女一般,那叫一个亢奋。

  “你能更详细地表述一下嘛?”

  白又楼:你踏马怎么不问她亲嘴的时候伸没伸舌头呢!

  就在他准备挺身而出,打断安鹿宁这姑娘昏头之下的“持续发癫”时,红姐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一脸笑容地就跟现场媒体们打起了招呼  之后的事儿白又楼也不太清楚了,因为有人来“裹挟”着她俩直接润了。

  奇妙的是,安鹿宁这态度不明且极其暧昧的回答,并没有在网上掀起什么风浪。

  就算有一些现场观众曝光出来了,但缺少了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高清无码现场视频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后续。

  白又楼也算是稍微见识了一下红姐的本事。

  同样,人家真的是玩炒作这方面的祖宗。

  安鹿宁那么大大方方且倔强地要牵着白又楼的手,居然在网上的风向变成了:大庭广众之下这么亲密,一定是假的!

  哇好多“聪明人”呐!

  牛掰!

  白又楼还能说什么?人家红姐除了“哄小孩”的本事了得以外,这“擦屁股”的本事才是真正的绝活!

  关键安鹿宁这小傻子还没什么感觉。

  被“裹挟”离开“犯罪现场”之后,她居然还能一脸憨包地冲白又楼笑。

  看到他那“无奈”的表情,这小妞第一反应居然是摸着自己刚剪短的头发,小心翼翼道:“你喜欢女孩子留长头发啊?我头发留的很快的.”

  讲真,很难忍心去责怪她什么。

  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谁谁迷糊。

  只能伸手摸了摸这姑娘的头,随口找了个理由,“我就是在想,你不是说偷了你爸爸的烟给我”

  “我放在燕京的家里了!回头我就拿给你!”安鹿宁雀跃道。

  “.要不还是还给你爸爸吧。”

  “他不会发现的!他有那么多呢!”安鹿宁连忙表态道。

  真的不会发现吗?

  此时此刻,远在潮汕的一幢大别墅里,安鹿宁的老爸看着自己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小仓库,只能感慨自家小宝贝真的是有够直率的。

  拿就拿呗,还挑挑拣拣的,怎么着,那臭小子口味儿这么刁呢?

  “老公,干嘛呢?”一个跟安鹿宁有着五六分相似的中年美妇似乎刚从外头回来,就看到自家老公在这唉声叹气的,于是好奇地问道。

  “家贼难防.老婆,你不是看电影去了吗?好看吗?”

  “还不错,丫头演的挺棒,叫你跟我一起去你干嘛不去?反正都包场她了。”

  安爸爸摆了摆手,“不去不去,我才不看自家女儿跟外头的臭小子亲热呢,看得我肯定要生气。”

  “看你小气那样,我找人查过了,那小伙子确实是孤儿”

  “一个孤儿还学上艺术了?”安爸爸下意识质疑道。

  这听着就很不合理,学艺术可是很钱的。

  “人家只是孤儿,又不是贫穷的孤儿”

  “噢有遗产是吧,那还差不多,没爹妈管着正好想学什么学什么,不过我感觉这小子有点心啊,之前上网看了看,他身边还有个漂亮女孩子.”

  关于这点,安妈妈似乎并不是特别在乎,“人家还没说看上你女儿呢,我问过了,他可是拒绝了咱们丫头的,你想的还怪多的。”

  拒绝了?

  安爸爸脸色一下子精彩了起来,琢磨了半天,憋出一句,“老婆,那小子可能是个基佬啊!你天天想着招个入赘的,别害了宝贝姑娘。”

  “啊?!”

  不愧是当爹的,上一秒说白又楼心,下一秒就说他是基佬。

  哦对,之前看到白又楼骑摩托的新闻时,还说他是鬼火黄毛不良少年。

  那帮子无良媒体都没安鹿宁爸爸会造谣。

  安妈妈笑了笑,“反正后天人就来了,你直接问问呗,对人家态度好点啊。”

  安爸爸点头,笑了笑。

  似乎是答应了,只是那笑容里头吧.多少有几分狰狞!

  白又楼这两天总觉得自己最近脖子有点发凉,也不知道为啥有时候眺望南方,脖子的凉意更重。

  仿佛那边有一劫正在等着他似的。

  男人的第六感,有时候也蛮准的。

  单日接近四千万票房,这就是《爱在黎明破晓前》交出的答卷。

  这是一个极其离谱的成绩,怎么说呢水分极大!

  如果是一部正常的商业电影,首日票房有个四千万,后续票房曲线只要不崩了,基本上三五亿票房还是稳的。

  那么问题来了,《爱在黎明破晓前》有可能达到三五亿吗?

  正常情况下,绝无可能。

  文艺片,尤其是国产文艺片,有一个天板。

  一亿票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文艺片常与“叫好不叫座”、“创作者自我表达”进行强勾连。

  即使有大牌演员和奖项加持,常规化的营销方法还是未能成功引发破圈性话题传播。

  这些电影的票房停留在5000万内,这也是目前国内泛文艺片受众能实现的最大票仓。

  一些能够打造事件营销,刺激更外围观影群体的情绪的文艺片,也够呛能够摸到一个亿这个天板。

  只有那些利用电影营销创造出普世化情绪,打中全民观影群体的影片,或是得益于节点仪式感,或是落在了民族情绪、大众同情心,才能在一众商业电影中实现票房突围,迈过1亿门槛。

  绝大多数进入院线的文艺片,基本上票房都在1500万以下。

  当初《爆裂鼓手》为什么能拿那么多的票房?

  一方面是它其实没那么“文艺”,节奏还是很快的,也就情绪过于压抑了一些。

  同时,在电影上映之前,白又楼那整出来的各种大活儿,真的起到了很大作用。

  那些活儿的效果以及流量,真要折算成宣传成本,可能会是个天文数字,而且还不是了钱就能做得出来的,换个人都不行。

  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产物。

  很多研究市场案例的圈内人都是这么总结的,表示基本没有复刻的可能性。

  怎么样的营销方式才可以复刻呢?

  就像当初白又楼和老周想出来的“歪点子”一样:“下跪磕头求排片”。

  这种离谱招数,真的是可以吸引足够眼球的。

  但哪怕用了这招的那部文艺片,最后票房好像也就八千多万.

  所以,1亿元票房绝对算得上是中国文艺片市场的终极天板,一旦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就可以在中国艺术电影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能达到这个天板的文艺片,几乎无一例外,都做到了让文艺片更具普世性,吸引了那些原本不会进入影院的普罗大众。

  《爆裂鼓手》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做到了,《爱在黎明破晓前》大概是能蹭到一波流量红利,外加安鹿宁带来的加成,破亿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不炒作白又楼和安鹿宁恋情的情况下,这电影除了情人节这个噱头以外,大概也就只能吃到一波柏林电影节红利,这玩意在票房上的加成,可能还不如金扫把事件呢。

  所以说啊,哪怕是一张卫生纸,也能有它的作用。

  当然了,电影票房能破亿就够了。

  白又楼也没准备在这电影票房上投入太大精力。

  哪怕是华星方面,都准备开始做《白日梦想家》的宣传策划了,《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后续票房是多是少算个缘。

  今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比如即将到来的金曲奖,以及《药神》的前期筹备。

  柳曼栗已经在忙前忙活,拿着白又楼的几版剧本想办法过审去了。

卖药那哥们也放了出来,老周也成功地拿到了人家的授权  《药神》这个项目今年内是大概率启动的,就看之后顺不顺利了,毕竟前期剧本过审只是第一步而已,还有很多关要过。

  用柳曼栗的话来说就是,白又楼在导演这一行的地位,现在就缺两部大卖电影了。

  是真正的票房大卖电影!

  一旦有了,加上他前两部电影拿的奖,一下子就能跻身顶级导演行列。

  同时,指不定还能狂卷一波国内奖项。

  《药神》这玩意拍不出来就算了,只要能拍出来且上映,国内奖项能拿到手软!

  除此以外,还要帮姜元初做一张专辑来着。

  这小妞一直等着白又楼这边的信儿呢,需要尽快,不能再往后拖了。

毕竟姜元初那么红,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多少通告都得往后挪  况且白又楼自己都挺期待即将到来的录歌呢。

  姜元初的录歌地点就是他的公司,甚至连mv的拍摄,都全权委托给白又楼这边了。

  歌曲mv当然不需要白又楼亲自当导演,小弟武木群干这个正合适。

  大部分导演系毕业的,可不是都能拍电影、电视剧的,很多都是从mv、等方面上手。

  有些一拍,可能就是十几二十年,都没有正儿八经拍一部电影的机会。

  武木群这小子虽然经过白又楼的考察,确实挺有能力的,拍个mv绰绰有余,算是委屈他了。

  不过这货他不敢难道让白又楼干?

  他倒是可以帮忙“调教演员”。

  毕竟,姜元初来他这边录歌,那不就相当于.房车直接“开进”他公司里了么。

  如此正当的理由,可是千载难逢的。

  不过在做这些正事儿之前,白又楼还有最后一站路演要跑。

  粤省省会,羊城。

  白又楼一开始倒是也没多想,哪怕羊城距离安鹿宁的老家已经很近了,但毕竟还有个几百公里远呢。

  而且他就过去一天而已,第二天早上就坐飞机回来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哪怕第六感告诉他,南方有劫。

  但作为一名新青年,怎么能封建迷信呢。

  要相信科学。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