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99章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随机推荐: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要说什么球类运动最受欢迎,乒乓球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篮球,紧接着就是排球。

  乒乓球在国内的受欢迎是因为外交原因,篮球的受欢迎是因为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而排球受欢迎的原因则要归功于1979年中国女排的石破惊天。

  1976年新的中国女排国家队恢复成立,袁伟民成为女排主教练,在1979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当中,中国女排以3:1的盘数击败了日本队,首次称霸亚洲。

  要知道日本女排可是从六十年代便有着“东洋魔女”的称呼,不仅是亚洲霸主,还曾经获得过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顿时激起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迅速让排球这项运动在国内风靡起来。

  这次排球世界杯比赛是中国男排对阵韩国男排,任何一支队伍胜利,都将闯入世界杯,角逐象征着排球世界冠军的最高荣誉。

  更何况在此之前,中国男排还曾取得过世界第九的好成绩。

  对于八十年代的国人来说,每一个运动健儿站上国际舞台的机会都是值得歌颂和铭记的,我们这个民族迫切的需要这种机会来提升民族自信。

  比赛从晚上八点开始,采用的是这个年代极为少见的转播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中央电视台和民众们对于今天比赛的重视程度。

  比赛正式开始,陶家所有人的眼神都盯在电视屏幕上,聚精会神。

  可比赛一开场,中国队就陷入了不利局面,对面的扣球拦不住,自家的扣球软绵绵,失误频频,大家都没回过味来呢,第一局便以悬殊的分差输掉了。

  “这差距也太大了!”梁佐抱怨了一句。

  “五局三胜,才第一局,没事。”刘振云说道。

  等第二局又输了,刘振云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只能干巴巴的说一句:“实力确实差了点!”

  不光是他们几人,此时此刻,无数老百姓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这场比赛,面对这样惨烈的开局,许多人不由得怨声载道。

  留学生楼的电视室内这個时候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除了中间靠前的学生们可以坐着看电视,两边和后面的只能站着看,最后面的人连站着都不行,得站在板凳上才能凑合着看到电视。

  面对着中国队开局连输两局的局面,大家越看越揪心,有的气、有的急,电视室里乌泱乌泱的,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认为连输两局,大局已定,中国队已经无缘世界杯了。

  这个时候,一个男声响起来。

  “都别吵,都别吵。这才第二局,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大家先不要说这些丧气话!”

  “说的没错。”

  有了第一个人开口,就有第二个,学生们互相加油打气,原本充满怨声的电视室里立刻响起了加油声。

  而此刻的电视上,中国男排的队员们好似听到了学生们的加油声。

  第三局开始,一改前两局的拘谨与疲软,动作挥洒自如,大幅跑动,交叉换位,中路快攻,扣球不断得分,拦网反击也屡次成功,队员们越打越带劲,越打越有精神。

  电视室里的学生们也越看越兴奋,中国队每得一分,电视室里便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气氛火热。

  连续两局,中国队状态爆棚,都以大比分取得了胜利,眼看着最关键的第五局比赛开始了,中国队气势如虹,胜利在望。

  可所有人都在期盼着比赛结束获得胜利的时候,电视转播突然中断了。

  “什么情况?”

  “怎么回事?”

  电视信号突然没了,陶玉成以为是电视出毛病了,起来拍了拍电视。

  陶母立刻狠狠给了他一掌,“轻点的,拍坏了你给买新的?”

  “本来就坏了,又不是我弄坏的。这到底咋回事啊?”

  林朝阳说道:“电视应该没坏,估计是信号断了。”

  这个时候楼道里传出了一阵咒骂声,估计也是在看比赛,看来不光是陶家遇到了这种情况。

  这个时候电视画面切回演播室,播音员向观众们汇报了情况。

  “观众同志们,由于比赛时间超长,本台租用的转播卫星已经到时,比赛的最后结果将在本台新闻节目中及时播报,请您谅解。”

  “这怎么办啊?”陶玉墨心急的说道,刚才的比赛可正进行到关键时刻。

  “听收音机,收音机也有转播,就是没画面。”林朝阳灵机一动。

  陶玉墨立马跑过去把打开收音机,刚拨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听见解说员的声音传来。

  “比赛到此结束,中国队以3:2的比分战胜韩国队,让我们恭喜中国男排,恭喜中国排球。

  这场比赛中国队开局不利,但坚强的中国队球员们……”

  听着收音机里解说员慷慨激昂的声音,陶家人也激动了起来。

  “赢了!还真赢了!”

  陈健功、刘振云、梁佐三人高兴的抱在了一起。

  大家正高兴庆祝的时候,外面隐隐有喧闹的声音传来,没过一会儿,那声音便越来越大。

  “怎么了这是?”陶母看着窗外问了一句。

  “肯定是学生们在闹腾!”陶父回答道。

  听着外面的欢呼声越来越大,几乎传遍了整个燕大校园,陈健功他们三人有些迫不及待的打了个招呼,便跑去了外面。

  “听着好热闹啊,我也去看看!”陶玉墨也跟着下去凑热闹。

  比赛也看完了,陶玉书说道:“那我们也先走了。”

  她和林朝阳下了楼,骑上自行车,校园里四面八方的欢呼声鼓动着,黑暗中好像有千军万马。

  朗润湖公寓位于燕大北面,两人一路骑行到文史楼和图书馆中间,便看到路上不断的涌出学生。

  这些学生从宿舍出来,跟随着人群和欢呼声越聚越多,打头的人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面大鼓,两人抬着,一人在敲,敲的是锣鼓点儿,身后有人举着火把、有人摇着红旗呐喊。

  路过38号楼时,楼上的学生们打开了窗户,一看下面这么热闹,又是一群人跑了下来。

  鼓、红旗、火把在前,后面的人越来越多,林朝阳夫妻俩被学生们裹挟着前进,车子只能推着。

  随着学生们的不断加入,欢呼游行的人群越来越庞大。队伍经过几栋宿舍楼,再由32号楼东面直奔南大门,边走边喊:“中国队,万岁!”

  路过留学生楼时,一群老外趴着窗户看热闹,他们不理解这些学生如此兴奋激动的原因。

  看到有老外在看着,学生们喊得更加卖力了。

  等过了留学生楼,那股亢奋劲儿过了,学生们的喊声低了下来,大家伙都是肉嗓子,连着高声喊了十多分钟,情绪一过,喊声也就稀拉了下来。

  打头的几个学生正商量着要不要换个口号,调整一下行进路线。

  林朝阳一路跟着队伍走,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队伍的前列,他平日里很少有孟浪之举,可今天也被学生们鼓动的情绪也有些激动。

  打头的学生里有个人是中文系的刘志达,林朝阳见这几个学生商量了好一会儿也没拿定主意,就开口对刘志达说道:“我看口号可以换成: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好,朗朗上口!”

  刘志达和另一个学生反身朝着队伍的方向,双手握成喇叭状,向着队伍喊道:“同学们,咱们换个口号,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大家一起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他的提议迅速得到了学生们的响应,前面的几个学生们先是跟着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然后口号逐渐扩散开,迅速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回荡在燕大的校园上空。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换了新的口号,学生们的满腔热忱再次涌动起来,他们扯着嗓子,宣泄着心中的激情与热血。

  林朝阳注意到,队伍里有个学生在举着砖头录音机录音,还有个学生胸前挂着相机,跑出队伍找角度拍照。

  游行的队伍行走在燕大校园里,学生们的振臂齐呼好像一团火焰划过,照亮了黑暗。

  过了许久,学生们终于喊累了,声音逐渐低落了下来。

  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声号角,划破了夜空。

  那熟悉的旋律一下子让学生们再次振奋了起来,他们附和着旋律,再次张开了口。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嗡嗡嗡之后,国歌曾一度被换了新词,可在这些学生们心中烙印的仍然是田汉写的词。

  蓬勃跳动的胸腔迸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那曾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民的国歌在此刻同样激荡着这些年轻学子的心。

  高亢的歌声回荡在校园里,林朝阳手扶着自行车,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游行的人群逐渐远去,血管里沸腾的血液逐渐冷却,眼中却始终闪烁着光。

  陶玉书站在他的身旁,好不容易等他的情绪平复下来,才说道:“以前真没看出来,你还有这么青春热血的一面!”

  林朝阳自嘲的笑了笑,洒脱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听着他的话,陶玉书脸上的笑容没了,小手直往林朝阳腰上招呼,“我让你‘牵黄’,让你‘牵黄’!”

  林朝阳连忙告饶,一不小心没注意,把站在他左手边的媳妇给误伤了。

  “对不起,对不起!”

  夫妻俩笑闹了几下,才又骑上了自行车,这会儿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多钟了。

  他们骑车出校园时,仍隐隐有口号声传来。

  翌日上午,校广播台报道了昨天晚上校园里发生的事情。

  广播员以激动、热情的声音说:“3·20这个不平凡的夜晚,同学们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表达了燕大学子的爱国热情。”

  广播里还播放了昨天晚上的现场录音,虽然音质很差,但学生们的满腔爱国之心却透过广播传递到了每一个听众的心里。

  就在燕大学子都昨晚同学们的自发行动而感到无比骄傲时,中文系的刘志达却被团委的老师们叫到了办公室。

  昨天晚上的游行,他是领头人之一。他一进办公室,就见几个老师虎视眈眈的看着他。

  刘志达心里顿时暗叫一声糟糕,这是要三堂会审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