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65章 龙场悟道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银行人员对陈奇的态度并非夸大。

  这年头,一般市民接收海外亲朋汇款,去银行取钱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亲切又热情的聊几句:“哎呀,多给你的亲戚写信,说你们有优待,让他多寄点外汇……”

  尤其东南沿海一带,侨胞最多。

  别小看这个举措,仅凭海外华侨往国内寄养家费,每年就能达到几千万美金。

  陈奇与左派公司对接,立场没得说,但实惠确实少了点。这次没拿着侨汇券,他还真打算给香港本土公司写个剧本,或者写个小说往美国投稿,挣点真正的叨乐。

  他把兑成的人民币直接存起来,小存折上一个4000数字闪闪发光,这是总资产。

  娶八个媳妇儿都够了!

  下午,陈奇回了北影厂。

  把香港寄来的东西粗略扫了一眼,去主楼找汪洋,要了进资料室的权限。前文说,北影厂主楼是三层半,这個半层就是资料室,里面也有很多图书,兼阅览室。

  平时基本没人,一个老厂工给他开门,道:“书看完要放回原位,切勿弄脏弄缺页,如果带回招待所要登记。”

  “知道了,您放心!”

  陈奇进了去,看了看十几排书架,几张桌椅,呼出一口气,立时行动。

  他先挑了一些与苏联、南斯拉夫电影相关的报刊,随便找了个座位,埋头看了起来。

  如今中苏关系仍然紧张,到80年代中期才正常化,但电影是友好使者,已经先行一步。中国改开后,解禁了苏联电影,偶尔也将国产片发到东欧去上映。

  与南斯拉夫的关系比较好,交流频繁。

  这两个社会主义阵营,一共近3亿人口,电影类型多为战争片、反映工人阶级的、歌颂劳动者的、批判资本主义的等等。

  “南斯拉夫市场很活跃,罗马尼亚也蛮有活力。”

  陈奇记录着一些东西,又翻找欧洲电影的相关资料,眨眼桌上铺了一堆。

  他要判断这些国家对某种类型片的接受程度,别把电影拍出来,结果犯了人家的忌讳。

  这些他确实不懂,上辈子也没接触过,但美国市场就很懂了,新好莱坞主义崛起,科波拉、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三位代表人物,都已经完成了成名作。

  星球大战更是将好莱坞一举领进工业大片时代。

  接下来,美国将拥有一个精彩纷呈,光怪陆离,什么屌片都能混一把票房的黄金期,这是美国电影最好看的时候,直到被超级英雄干死。

  说回武打。

  第一部在美国院线上映的香港武打片,是邵氏的天下第一拳,主演叫罗烈,他后来勾搭了红楼梦剧组的乐韵,乐韵跟他去了香港,跳楼自杀了。

  这部戏拿了2千万美元的票房,因为傻老外没见过武打片。

  几个月后,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也在美国上映,拿了280万美元票房,精武门是340万美元,龙争虎斗是很牛逼的,拿了2500万美元。

  猛龙过江又不行了,全球票房一百多万美元。

  “……”

  陈奇盯着这组数据,仿佛能盯出花来。

  天下第一拳是占了头汤的便宜,唐山大兄精武门不行,因为美国主流不喜欢这种题材。

  那龙争虎斗为什么行?

  因为当时李小龙刚死一个月,片子有噱头,而且里面是打美国人。

  美国人毫不介意自己在电影里被揍,他们知道自己现实是强大的,个个都长着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他们真正警惕的是什么呢:

  电影里有没有发动工人阶级?

  有没有反资本主义?

  有没有教员的影子?包括一切照片、像章、歌曲、语录等等!

  说白了,只要不触及人家的根本,你爱打打去呗,都是娱乐……

  陈奇自己作总结,密密麻麻写了好多页,他将在海外受欢迎的武打片,分作三类:一类是大片,卧虎藏龙英雄霍元甲那种,大明星大制作,画面绝美,表达的思想老外能看懂。

  一类是小片,纯武打,噼里啪啦从头干到尾,讲究一个爽字,以铁马骝精武英雄为代表,动作设计最重要。

  还有一类是文艺片,披着武打的皮,讲的是精神内核,比如双旗镇刀客。

  而很多功夫片,在海外票房上没啥成绩,其实都在录像带、DVD里面。比如精武英雄,海外票房一般,但美国租碟就挣了1675万美元,不过现在录像带才刚刚起头,不用考虑这些。

  北影厂顶多拿70万预算,大片先排除了,就算钱够,硬件设施也没那个条件。

  “那就只能搞小片了,再加点祖国风光,忽悠傻老外也差不多了,关键是武术指导!”

  陈奇脑中有了思路,然后又发愁,大陆的动作设计都是从武术套路中演变的,而香港经过了硬桥硬马的阶段,成龙的杂耍,洪金宝的花哨已经开始流行。

  等徐克的新派武侠出来,更是天马行空,羚羊挂角……

  “老外现在喜欢拳拳到肉的风格,最好找个精通招式,王语嫣类型的香港武指,可那边的环境怎么忽悠来呢?”

  陈奇闷在资料室里,思考着如此种种,不知不觉书本上的字黯淡不清,竟是天黑了。他拧了拧脖子,抱着一堆纸出了去。

  正是下班时间,众人皆奇。

  “小陈,你干嘛呢?”

  “没事,随便查点东西!”

  “又有灵感了,打算写什么类型?”

  “八字没一撇呢,等我想好了一定告诉您。”

  他敷衍应付着,出了主楼,又到摄影棚看了眼,文代会结束,庐山恋继续拍摄,到12月中旬也能OK了。

  …………

  如此这般,他一连三日都闷在资料室里。

  北影厂流传:好家伙,小陈不知要干嘛,连看了三天书,点灯熬油废寝忘食的,瞧那装模作样的姿态,他还当自己龙场悟道嘛?

  到了第四天。

  陈奇终于不去资料室了,敲开了厂长办公室的门。

  “来来来,喝口茶!”

  汪洋亲自给沏茶,笑道:“大家都知道你闭关修炼呢,今日出关,你是有想法了??”

  “还行吧,有了点灵感。”

  “快说一说!”

  “我想了三个点子,给您概述一下。”

  陈奇喝了口茶先润润嗓子,道:“第一个是西部刀客的故事,第二个是神偷燕子李三的故事,第三个是太极宗师杨露禅的故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