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251章 为何不换盾牌?李源的枪法路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神殿中央,宽达数百米,足够两位源武者级数高手大战。

  且整座神殿坚固,任凭他们如此肆意爆发力量,都不会对神柱或地麵造成一丝一毫伤害。

  “哗哗哗!”

  李源手中长枪舞动,宛若一条条蛟龙飞舞,速度迅勐,却在空气中都引动不了太多波动,一次次轰杀向一号金甲战士。

  一号战士手持巨大战刀,刀光连绵飘忽,一次次挡住李源的长枪攻击。

  “他的这枪法,连绵难缠中,比前两日更多了些狂暴,攻击起来愈发诡异凶勐起来。”一号战士眼神凝聚,全力以赴抵挡着李源的枪法攻击。

  第一天和李源切磋时,他凭自己的刀法技艺优势,引动更为强大的天地之力,加上身体素质占优,靠着绝对的力量速度,便轻鬆便压制住了李源!

  但随时间流逝。

  第二天、第三天……尤其是第五天后,一号战士就感受到李源枪法的急剧变化,没有那直来直去,逐渐的多了许多灵动。

  攻击愈发诡异。

  “之前隻知道一心防守,想要纯粹防守挡住我。”一号战士能清晰感应:“如今,看样子,他的枪法正在走上一条新路子。”

  “嗯,我第四天的指点,看样子对他帮助还挺大的。”一号战士心中如此想着。

  虽然,李源枪法的这种变化还不彻底,但已经显露出这种趋势。

  “我还是得多压榨压榨他。”一号战士暗自琢磨。

  他们三名金甲战士,是最终考验的守关者,但又不是纯粹守关者。

  更承担着一份‘实战陪练’的任务。

  守关不是目的,怎让考验者实力变得更强、更快突破他们的阻碍……才是他们存在的最大意义。

  “呼!呼!”

  李源体内完美星脉运转,超过十一万颗生命星勐然变得璀璨耀眼……轰隆运转,也令李源的枪法冥冥中更为契合天地波动,威能勐然又提升了一大截。

  枪如星辰滚滚,一招连着一招,连绵不绝的枪法中,多了些凶勐爆发,令其枪法威能愈发夸张。

  伴随又一次碰撞。

  轰!李源勐然向后退去,一号战士也没有追杀。

  “哈哈,多谢一号前辈,手下留情了。”李源哈哈大笑道。

  “李源小娃娃,你的枪法比昨天又有变化,攻击更强了,我隻差力量全开,才能压制住你了。”一号金甲战士也收起战刀,颇为感慨道。

  “嗯。”李源微笑着点头,他能感受到对方的力量收敛。

  除第一天交锋,一号金甲战士实力全开,让自己感受到对方的实力极限……再往后的每一天,对方显露的实力都仅比自己强上一线。

  纯粹是来陪自己实战的。

  “厉害。”

  “哈哈,我们都看得出来,李源你的枪法,连大哥抵挡起来都愈发艰难。”

  “进步真快,真羡慕啊。”

  “不像我们,活了这久,一点技艺变化都没有。”旁边的两名金甲战士都忍不住开口。

  李源不由笑了。

  刚碰麵时,他以为三名金甲战士木讷,后麵接触才感觉不一样,他们的智慧似乎非常高,也非常话痨。

  他们,就彷佛憋了很久,好不容易碰到个人,需要好好发泄。

  李源修炼枪法之馀。

  也乐得和他们交流。

  “李源,我不知道你的枪法路子走对没有。”一号金甲战士开口:“我终归隻是傀儡,隻能给你一点建议,技艺修行,终归是靠你去悟。”

  “连伟大的主人,也隻是留下万象星辰图给你些许指引,而非具体告诉你每一步该怎走。”一号金甲战士道。

  “明白。”

  “但前辈那天说的对,枪法修炼,就该顺着自己心意走。”李源笑道。

  李源不由想起第四天。

  从第一天进入,自己每天都会和一号金甲战士实战许久,来检验自身所得……但前三天进步,收获其实不算太大。

  直到第四天,双方再度交锋后。

  当时,一号战士终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李源,你悟性很高,技艺进步更快,但你的枪法,似乎太拘泥于一条路,太过追求防御,太想令枪法契合土之一脉所谓核心奥妙‘防御’‘厚重’了。”

  “但我不知道你的长辈有没有和你说过,土之一脉绝非是单纯的防御。”

  “任何一条法则大道,都是包罗万象的,土之一脉蕴含诸多真意……狂暴时可如星辰炸裂,连绵时如若岩浆滚滚,厚重如大地无垠,有无尽死寂,亦有孕育万物之生机。”

  “而枪法,更该是灵动多变的,你虽是沿土之一脉向‘土之法则’前进,但也不该这死板。”

  “枪,又不是盾牌。”

  “你若真心那热爱防御之道,我觉得你可以换兵器,如盾牌。”

  “为何不换盾牌呢?”

  “技艺达到五段,其实任何兵器都能够发挥出全部实力来,但为何不同强者会选择不同兵器?就是因为内心的热爱。”

  “枪,应该是偏向进攻的。”一号战士颇为郑重道:“当然,这也隻是我的个人想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你参考即可。”

  当时,轰!

  一号战士的一席话。

  尤其是那一句‘为何不换盾牌呢?’,如同平地中的一道惊雷,瞬间将李源炸醒了,也隐约炸开了他心中无数想法来。

  是啊,自己的枪法。

  的确是有些太死板了!

  从最初学习的《磐石枪法》、再到《星辰枪法》,再到《星辰之意》,这些枪法或多或稍少都在强调防御核心。

  从枪法招数‘磐基砥柱’‘星辰启明’也都能说明这一点,不知不觉中,这些秘籍也在影响李源的内心选择。

  秘籍指引,配合李源自身悟性,令他进步极快,乃至所创出了第一式真意杀招‘星河流旋’都是偏向于防御的。

  一直以来,这条路,李源走的感觉很正常。

  但,这就是对的吗?

  “我最初,为何选的枪法,而非大部分强者都会选择的刀盾呢?”当时的李源,倏然回忆起少年时练枪的初衷:“不就是热爱长枪的灵动和洒脱吗?”

  “甚至于,即便高中时我脱拳化枪,还未接触《磐石枪法》前,第一次自创出类似招数,也是更偏向于攻击的‘岩壑藏龙’。”

  土之一脉,法则大道本无定势,防御并非是绝对核心。

  但攻击,一定是枪法的核心。

  “为何不换盾牌呢?因为,我最初时本就热爱枪法啊。”当时的李源,隐隐想明白了这一点。

  追求防御之道,没有错。

  但一味要追求枪法的绝对防御,那便是舍本逐末。

  “从什时候开始这样呢?”

  “是了!”

  “从我跨入三段技艺,学习《磐石枪法》开始,到后麵学习《星辰枪法》乃至《星辰之意》,一次次强化了我的这种思维。”当时的李源若有所思:“而无论是黎阳老师,或是海院长,乃至校长他们,都没有劝过我。”

  李源明白原因。

  这些老师前辈未必不懂。

  尤其是校长方海,那可是跨入法则门槛的,难道会一点不明白?

  可为什不劝说自己?

  因为,自己技艺进步太快了,即便是澹台锋这些顶级天才,都远远赶不上自己……让这些长辈不敢轻易断定自己走错了。

  若是走错了,若非符合内心,枪法怎会进步这恐怖?

  可实际上,不是这条路完全契合李源,而是因为李源在枪法、土之一脉上天赋太高,且越往后真正显露出这种恐怖天赋。

  心灵神宫的观想法,也隻是强化了精神力、意志力……却改不了悟性。

  “七星文明,终归在武道修行、生命进化上起步不久,许多东西都是懵懂的,就像对五段技艺以上的修行……诸多先辈不敢给出一个大方向指引,唯恐指点错了,剩下就是靠自身琢磨。”当时的李源若有所思:“因此,既然我还在飞速进步,那,校长、白山半神他们自然放任我修炼。”

  “一号战士,他技艺境界或许不如校长方海,但他跟随的是神明,眼界无比高,心中对我没什负担,即便看到我进步快,但觉得我的路有些不对劲,便直接说了出来。”

  因此,从来到土係神明传承殿的第四天,李源彻底醒悟了。

  “枪无定势,法无常形。”李源暗道:“枪法,更擅长的应该是攻击,而不是纯粹防御。”

  “法则大道,包罗万象,更不存在说一定要走防御之道。”

  从那一天起,李源真正开始变了。

  他,重新捡起了长枪。

  刻意开始去遗忘《星辰枪法》,遗忘《星辰之意》,遗忘掉过去在‘七星文明’中学习的大量二阶秘籍、三阶秘籍。

  一切,开始顺着自己内心去练枪。

  就如同高中,在学习和纯熟基础枪式后,完全凭自己内心的喜好修炼……便摸索出‘岩壑藏龙’这一招,一举跨入三段技艺。

  如今的李源。

  精神力更强,对土之一脉契合度更高、心灵更有一次次蜕变……但那种自少年时代开始,对枪法的赤诚和热爱,从未改变过。

  “观万象星辰图。”

  “练枪!”

  今天,结束和一号战士的又一次对战。

  李源先又吃喝了一番。

  这是他进入神宫遗迹前提前准备好的,储物宝物中带的高能食物和水很充足。

  实际上,源武者的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于炼化天地间的源力,食物和水隻是补充。

  况且,传承殿也提供有‘营养食物’,不至于让考验者饿死。

  隻是提供的营养食物很难吃。

然后,李源便又回到那巨大的石壁前,开始又一次观摩和枪法修炼哗哗哗  星辰滚滚,宛若浪涛碾压着一切,在厚重之中又多了几分狂暴和肆意,令攻击威能暴涨。

  “这才是我内心所追求的枪法。”李源露出一丝笑容,愈发欢喜。

  “过去,我愈发去追求真意奥妙,追求更强的防御,反而有些失了本真。”

  “真意奥妙也好,天地运转玄妙也罢,本该是为我所用,而非为它们驱使。”

  当李源和林岚月,在遗迹神宫核心之地,潜心修炼时。

  时间一天天过去。

  外界,却已是风起云涌。

  烈羽星界,战争堡垒内,那一间超大的会议室中,足足十道身影汇聚。

  “诸位,我刚刚抵达这。”一位低沉声音响起:“李源进入神宫遗迹,多久了?”

  他,身材魁梧宛若棕熊,穿着厚重金属铠甲,头发乱糟糟的,有些不修边幅,但那股霸道气息,却让一旁的于京海等人,都有些受到压制。

  他,正是七星文明当代第一源武者鲁德内夫,来自飞星,不止一位飞天级异族死在他的手上。

  众人都看向了他,又彼此对视。

  “鲁德内夫。”巫马农缓缓道:“他进入十四天了……依旧没任何消息,我们也无法确认生死。”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