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零八章 蛟龙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难怪。”

  梁渠站在台阶上扫过一眼。

  江风浩浩,旌旗猎猎。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整个上饶埠头乌乌泱泱,人头攒动。

  健力的小伙子穿梭在其中,维持秩序,以防有人趁机小偷小摸。

  整个义兴镇足有小万号人,算上周边乡镇赶过来的,实打实的过了万,青石街上压根站不下,他们潮水一样挤入礁石缝隙,挤满每一条小巷。

  如此多的人数,便是低低的交谈声,交叠在一起也汇成狂潮。

  惊得周遭水鸟不敢落在屋檐上落脚,盘旋在天空中久久不歇。

  众人静默而立,人群渐渐平歇下躁动。

  各家大户依照次序纷纷落座,依次散布。

  落在最前方有且仅有一把椅子,只是此时闲置,椅主正站在一旁,与陈兆安低声交谈。

  盘曲长条状的更香白烟袅袅,灰香交界处闪烁着星星红光,丝丝缕缕向后蔓延。

  寻常人家用的计时工具通常是铜壶滴漏,中间竖一根箭杆,标有刻度,满了倒水重来即可,唯有盛大场合方才使用更香。

  所谓更香,便是在平日用的香上加上刻度,盘成各种形状,有的甚至能连续烧几天到十几天。

  因为是一次性,自然比铜壶滴漏贵出许多。

  眼前这柱更香刻度下更用细线坠着铁球,当真是方方面面都比上一次祭祀要来得强,梁渠愈发期待最后反馈。

  红光蔓延至细绳之上,灼断绳圈。

  “镪!”

  铁球落入下方的金属盘中,发出清脆的声响,绕着铁盘边沿滚过一圈,两道清晰的刻痕浮于表面。

  午时二刻。

  “时候到了。”

  陈兆安点点头,侧头传话。

  “擂鼓。”

  陈同民一路跑下,放声高喊。

  “擂鼓!”

  持椎的赤膊汉子猛地振作精神,一声大吼,双臂鼓劲砸下。

  鼓声冲天而起,灰尘在光柱中飘转。

  咚!咚!

  咚!咚!咚!

  六面大鼓齐齐擂动,澎湃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越来越见沉雄。

  地面上的灰尘腾转扬起,向四面八方扩散流动。

  仅仅片刻,赤膊大汉浑身赤红,他又一声大吼,最后一击重重地砸在鼓面上,六位壮汉在几乎同一瞬间停止了擂鼓。

  声音平歇下去。

  在场的人仿佛刚从雷电交加的云雨中逃脱出来,耳朵里嗡嗡作响,很久听不见其他声音。

  “上牲!”

  司祭老头高而亢的声音响彻埠头。

  鼓声再起,平缓而有力。

  陈杰昌一马当先,拉着四轮板车步步上前,绳索捆缚好“兰寿”。

  围观群众心头震撼,却不敢开口言语,唯恐冲撞河神。

  林松宝,李立波接连跟上。

  李立波身边更是跟着数位孔武大汉,皆是镇上武者,一同帮忙拽动特制板车,徐徐前行。

  赤兽健硕的身躯给人以无与伦比的冲击跟震撼,群众再无法忍耐,响起一波压抑着的哗然。

  三兽太沉,尤其是赤兽,不能再同猪牛羊一样高挂而起,只能在板车之上举到尖刀。

  赤兽瞳孔猛缩,拼了命想要挣扎却无济于事。

  全身上下没有一块肌肉听它的,只能无力感受抵住脖颈尖刀的寒凉。

  司祭面无表情,再度高喝。

  “刺!”

  三人铆足了劲刺入尖刀,用力一剐,一泼血整个地涌起来。

  浓郁的血腥在空中溅开,顺着湿热的江风扩散至整個埠头。

  众人在烈日下打个冷颤,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气氛愈发静默。

  鲜血一波接一波涌出,接连蓄满多个木桶,这是此前皆不曾有的盛景。

  三兽瞳孔中光彩渐渐消散,最终化为死寂的黯淡。

  乡民们脸庞涨得通红,心脏在血腥味的刺激下猛烈跳动。

  精怪!

  真正的大精怪!

  死了!

  “起!”

  李立波三人抬起木桶,顺应鼓声来到岸边,挨个排好木桶。

  “倒!”

  一桶桶木桶倾倒下去,热烫的血浆滚滚倾泻,汇入水中,逆着浪潮扩散出去,染红大泽。

  精怪之血吸引来大量肉食鱼类,蹦跳不止,蔚为壮观。

  听得那水花溅跃之声,无数人心中压抑着澎湃的兴奋与激动。

  “巫觋复位!”

  五声锣响。

  数位巫祝行至祭台两侧,唱着祭歌,跳着不知名的怪诞舞蹈,这一次倒是没了颤音。

  该到自己了。

  梁渠正好衣冠,手持长木。

  “主祭,行!”

锵!锵!锵  九声锣响回荡,喧腾翻滚不息。

  乐师抬起铜号,黄牛皮面的大鼓被大椎震击。

  万众瞩目。

  梁渠一步踏出。

  江风浩浩,裹挟着渺渺白雾自江面上奔涌而来,浓稠得像打翻了的牛乳,遮掩住青石板。

  不少人茫然无措,惊诧莫名。

  二步踏出。

  白雾沸腾上涌,顷刻间漫过众人脚踝,扩向八方。

  诧异化为震撼,祭台之下响起低语。

  三步。

  四步。

  一鼓一步。

  梁渠脚踏四方,英武非凡,千万目光下,沿着祭台中轴线徐步登阶。

  每登一层台阶,浓雾翻涌升腾一层,直至弥漫至众人腰间,整个上饶如临仙境!

  这…这是怎么回事?

  陈兆安瞠目结舌。

  唐祖涛,林耀二位馆主后撤一步,长椅与石板剐蹭,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地低头,心绪翻涌一如眼前的白雾。

  起雾了!

  午时三刻,阳气最盛的时刻,竟然起雾了!

  司祭腿脚一颤。

  万人祭祀,他淡然处之。

  祭祀精怪,他略有心惊。

  凭空生雾,活了六十多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浓烈的情绪涌上心头,司祭噗通一声跪倒下去,涕泗横流。

  “河神大悦!显灵了!真的显灵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乡民共鸣。

  此等仙境,定是河神显灵无疑!

  “显灵了!是江淮河神显灵了!”

  “河神显灵!河神显灵!”

  “河神保佑我啊!”

  无数人匍匐跪下,巨大的声浪层层叠叠,汇聚成骇人的惊涛!

  唐祖涛盯着祭台上梁渠,侧头看向林耀,眼神晃动。

  林耀注意到唐祖涛的动作,轻轻摇头。

  二人身为奔马武师,自不能同愚昧乡民一般轻易被蒙骗,却也想不通眼前奇景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莫非真是江淮河神显灵?

  自然之威,臻象宗师都不得小觑。

  二人心中难免升腾起一丝敬畏,望向周遭跪拜下的乡民,也跟着拜了下去。

  梁渠站定于供桌前,等待一会,并未听到司祭高喊,微微低头才发现。

  那小老头不知何时五体投地,缩成一团,颤抖着身子泣不成声。

  搞过头了……

  他看向一旁同样跪拜的李立波等人。

  注意到梁渠投来的目光,林松宝最机灵,躬身快跑至司祭老头身边。

  “司祭大人,该捻香了,要不然误了时辰,那可是大不敬!”

  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对对,万不可误了时辰。”

  司祭连连点头,在林松宝的搀扶下起身,擦干眼泪高喝。

  “捻香!”

  梁渠松口气,以火炭点香,躬身插入香炉。

  “祭酒!”

  酒液碰撞杯壁,于阳光下闪动粼光。

  “颂,祭文!”

  “江淮在上,余借义兴镇之地,临江河之水,承众之所寄,聚民之所望,率民众今敬拜于尊前,呈此祭文……”

  “混沌初开,生有天地。天经日月,地行河江……”

  江平万里,波澜起兴。

  天地茫茫,余音道道。

  长袖猎猎,身量万丈。

  祭祀淮江,虔诚无比,河流眷顾度0.97

  江淮大泽最深处。

  一双璀璨如烈日之瞳猛然睁开。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