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四百五十三章 破冰型天然气船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华亭,崇明岛。

  乒乒乓乓的鞭炮声响了起来,空气中充满了硫磺的味道。

  等到鞭炮声过去,秦涛站在了话筒的前面,看着现场的大批人群,兴奋地说道:“现在,我宣布,明州集团和三行集团合资创建的崇明岛造船厂,正式开始营业!”

  关于这个造船厂的名字,双方讨论了很久,秦涛想要让这里叫做明州第二造船厂,三行集团不同意,他们想要叫做三行重工造船厂,秦涛也不同意,最后,大家伙干脆谁都别挂集团名字了,就以这里的地名来命名。

  反正其他的造船厂都是搬迁过来的,还有他们原本的名字,这个崇明岛造船厂,只有他们使用。

  这样,双方终于没有了争执,名字就得到了通过。

  经过了紧张的施工,船台终于算是完工了,龙门吊也安装完毕了,附近的厂房也修建起来了,工人也到位了,对于说干就干的人来说,就算是船坞还在修建,他们也要开工了。

  崇明岛造船厂,就这样开工了!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三行集团的负责人李先生和三行重工的郑振泽都过来了,李先生来到了话筒前面,用南泡菜国的语言开始说了起来。

  “我们将会通过这个造船厂,正式涉足LNG天然气船业务,这种船型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最抢手的,我们三行集团也会因为这个项目,继续走向辉煌!”

  来自南泡菜国的工人,立刻就欢呼起来了。

  “现在,让我们来切割第一块钢板!”这次轮到造船厂的负责人张阳了。

  在他的话语之后,等离子切割机开始运动起来了,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第一块钢板被切割成了对应的图形,工人们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准备进入工作状态。

  热闹的开工仪式就这样结束了。

  造船厂的会议室里,很快就热闹起来。

  “秦总,我们非常高兴,崇明岛造船厂终于开工了,我们也可以迈入LNG船的生产之中!”李先生笑着说道。

  “是啊,目前这种船型是全世界需求量最大的,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开设这个造船厂,可以为大量的船东提供更多的船只,也算是为了世界环保做出了我们的贡献。”秦涛点头。

  双方正在热情地讨论着,许正阳走了进来,在秦涛的耳朵旁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

  “什么破冰型船?我们连普通的天然气船都生产不过来,还接什么破冰型船?”

  “可是,您和大毛的关系一向很好啊,他们的要求,您真的不打算答应吗?”许正阳有些担忧。

  “大毛的客户?告诉他们,订单排到三年之后了,他们想要订购,那现在下定金,我们也只能在三年之后排产,五年之后他们才能拿到船,而且,我们也不保证足够的破冰能力,撞坏了我们不负责。”

  许正阳点头出去了。

  李先生和郑振泽,则是心中一喜。

  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会议室里坐不住了。

  半个小时之后,双方友好的会谈终于结束了,李先生和郑振泽,立刻就乘坐汽车离开了。

  “这个市场很不友好,一些老厂订单不断,但是新厂却被怀疑,很难接到订单。”郑振泽兴奋地说道:“尤其是我们三行重工,才刚刚开始涉及天然气船的制造,那些船东们肯定都是带着怀疑的态度的,我们实现从零开始很难,但是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机会!”

  “没错,只要把大毛这几艘船的订单接过来,我们就能正式进入这个市场!”

  “破冰型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只要在明州集团的设计图上,增加钢材的强度,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就能实现破冰的功能!”郑振泽说道:“我们有丰富的经验!”

  “现在,就看大毛能不能相信我们,毕竟,我们还没有建造过破冰型天然气船。”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没有任何一个造船厂给他们建造破冰型天然气船,他们只能求助我们!”郑振泽此时是无比的兴奋的。

  崇明岛造船厂开工了,订单是现成的,明州集团造不过来的,分配一部分过来就行,但是,这个造船厂就算是有三行重工的股份,外界人看来,依旧是明州集团的。

  三行重工在本土的造船厂,如果想要开工建造天然气船的话,不仅仅是要从崇明岛造船厂带回大批的技术熟练的殷瓦钢焊接工人,也不仅仅是购买一些先进的自动焊接设备,最重要的,是要让用户认可,认为他们有这个能力!

  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他们必须要尽快切入这个市场,因为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造船厂都开始引进明州集团的专利,进入天然气船的领域,如果他们不能尽快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的话,很可能什么都吃不上。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绝对不能错过的机会!

  华亭国际大酒店,三楼。

  李先生和郑振泽敲开了房门,里面出现了几名老毛子。

  “各位好,我们是三行集团的,想要和你们谈谈天然气船的事情。”郑振泽说道:“我身边这位,是我们三行集团的负责人,你们可能在电视上和报纸上见过他。”

  “李先生?”对面的老毛子惊讶地看着访客:“请进!”

  “我们是现代商船公司派来的。”坐下之后,对面的老毛子开口了:“我是这次采购项目的负责人图科维多夫。”

  现代商船公司,大毛国内最大的海上运输公司?李先生和郑振泽都是非常的兴奋,看来己方主动上门来找,算是找对了人啊!

  “我们公司也意识到了天然气会在以后的能源之中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所以,我们想要获得大批的天然气船,为了在我国高纬度地区使用,我们需要它具备破冰能力,毕竟,我们国内的各个公司都已经独立经营了,如果我们每次都得雇佣一条破冰船开道的话,耗费是巨大的。”图科维多夫解释起来。

  在全世界,除了大毛和枫叶国,估计就没有第三个国家需要大量使用破冰船了。

  在以前,大毛的什么船只想要进入冰冻地区航行,那直接用破冰船开道就可以了,反正都是一家人,现在就不行了,想要用,就得花钱!

  “我们可以帮忙,我们拥有丰富的船只设计经验,就在去年,我们刚刚接到了一艘破冰型穿梭油轮的订单。”郑振泽开口说道:“我们也完全可以完成破冰型天然气船的设计。”

  “对不起,我好像没有听说过贵方还在生产天然气船。”图科维多夫的脸上带着质疑。

  “是的,在以前的时候,我们的确没有生产过,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已经从明州集团引进了全套的技术,而且,我们和明州集团一起合资组建的崇明岛造船厂,也已经开始正式投产,主要就是生产天然气船的。我们国内的造船厂,也即将开始生产天然气船,您可以不信任我们,难道还不信任明州集团吗?”

  把明州集团的虎皮扯出来,对面的老毛子果然已经开始渐渐相信了。

  “那么,我们可以详细说一下,我们需要的是Arc7冰级和至少2.1米的破冰能力,载重量至少要超过八万吨,你们知道这种应该怎么设计吗?”

  “当然了,破冰船和普通的船型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船体要宽一些,这样才方便破开冰层,开辟通道,按照贵方说的这个载重量,换算成体积的话,那船体的长度至少要有三百米,宽度则是五十米左右。”

  普通的船只,长宽比都在十左右,而破冰船,就要降低到六七左右,这样才更加方便。

  按说长宽比大的,船只细长,就像是锥子一样,难道不是能更好地破开冰面吗?

  这样的确容易破开冰面,但是不容易保持住,细长的船只,破开的通道就窄,刚刚撞开了,没多久,冰层又冻住了,搞不好,连船只都被冻得无法前进,这还怎么开动?

  只有破开一个足够宽的通道,才能让船只继续前进。

  同时,细长的船体,结构刚度明显不足,可能无法承受撞击的力道,船只宽大一些,可以更加的结实。

  听到对方这样说,图科维多夫点头:“伱们说得没错,的确得这样设计,那么,船只的动力系统呢?”

  “载重量超过八万吨,船只整体要加强,总重量会超过十万吨,那它的动力,至少需要45兆瓦左右。”郑振泽是这个方面的老手,很快就推算出来了具体的数据:“我们应该给它使用两种发动机,在低速的时候,使用普通的小发动机就可以了,节省燃料,在需要破冰的时候,再使用大功率发动机。小发动机可以是柴油发动机,大发动机是燃气轮机,不过,这些发动机都可以烧天然气,这样比较省钱。”

  对船东来说,考虑的首先是经济效益,所以,十万吨巨轮也就只有几万马力的发动机而已,甚至使用的还是能烧重油的低速柴油机,怎么便宜怎么来,毕竟燃料消耗也是个很重要的运输成本。

  但是,破冰船就不同了。

  一艘几千吨的破冰船,就需要有几兆瓦的发动机才行,这样能够在短短的距离里,驱动破冰船达到一个足够高的速度,要么直接撞破冰层,要么直接开上冰层,然后靠着船体的重力把冰层给压碎。

  发动机功率不够了,一切都白搭。

  十万吨的天然气船,需要45兆瓦的发动机,几乎就和军舰的动力一样了,柴然交替。

  “在发动机方面,我们也有很多选择,美国的,英国的,岛国的发动机,我们都可以给装到上面去,当然了,不同的发动机,价格也不同,你们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

  图科维多夫点头:“好,那我们可以考虑你们给我们建造天然气破冰船,我们需要八艘。”

  八艘!

  一次性订购八艘!

  这可是个大买卖啊!

  李先生和郑振泽都非常的激动。

  “请贵方放心,我们的设计能力一流,生产能力超前,一定会让贵方满意的。”

  “那么,贵方什么时候能交货?”

  “三年之后。”郑振泽简单地算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三年之后,我们可以交付四艘,另外的四艘,可以在五年之内交付。”

  造船可不是造汽车,耗费的时间很长,三年的工期可不算什么,尤其是,考虑到还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天然气船。

  “三年之后,我们的八条船都需要生产完毕!”图科维多夫说道:“我们不能等待太久的时间。”

  三年,八条船都要?

  其实,船体发动机什么的,他们是能生产出来的,关键是殷瓦钢的液货围栏系统,这东西说不准啊!

  要知道,按照协议,他们的工人,需要留在这里很长时间,在这里从事生产,等到这批工人学成回国,再生产殷瓦钢的液货围栏系统,也是需要时间的。

  根本就来不及啊!

  “图科维多夫先生,请让我们考虑一下。”

  “好,那我们先出去吃饭,等到我们吃饭回来,希望能得到答复。”

  原本李先生和郑振泽还头疼怎么私下里商议,现在,这房间里的人走了,对他们来说太好了。

  送走了几个老毛子,鸠占鹊巢的南泡菜国人立刻就研究了起来。

  “我们只有一年的时间,无论如何也无法生产完八艘船的液货围栏系统,甚至,由于刚刚开始生产,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能生产出来一个就很不错了。”郑振泽说道。

  “但是,他们提出来的三年交付的要求,又是必须的。”

  “我们能不能找明州集团订购?”终于,郑振泽想到了这一招:“我们只生产船体,把这八艘船的液货围栏系统,交给明州集团生产,然后在我们那里组装?”

  “订购?那我们赚什么?”

  “赚名声。”郑振泽说道:“只要完成了这次生产,我们就打出去了名声,我们以后就能接到大量的订单,自己也能生产液货围栏系统了,我们就算是不赚钱,也可以干。”

  “总之,我们越早进入这个市场就越好,而且,如果我们一枝独秀,能生产破冰型天然气船的话,以后还会在这方面打开市场,听说,大毛和中国那边,都在期待开辟北极航路,缩短运输里程。”

  李先生点头了:“那我们需要先和明州集团确定下来。”

  这是很冒险的,万一他们船体生产出来了,液货围栏系统没赶上,那该怎么办?耽误了交付的日期,船东弃船,他们的损失可就惨重了。

  说完,李先生拿出来了电话。

  接通之后,李先生和对面说了起来。

  他当然没有打给秦涛,他也不知道秦涛的电话,只能先打给秦涛的秘书许正阳,这样也可以不用翻译,那个许正阳直接就能和他交流。

  打完了之后,就得等待结果了。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李先生和郑振泽的心中都开始失望的时候,电话终于回过来了。

  “喂,李先生,我们秦总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答应你们的要求,我们秦总是很重视我们两个集团之间的友谊的,希望我们以后能合作愉快。”

  “是的。非常感谢。”李先生心中很高兴。

  电话刚刚打完,房门就被打开了,图科维多夫等人已经从外面进来了。

  “图科维多夫先生,有关贵方提出来的订船日期,我们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我们可以谈一些具体的了。”李先生一脸笑容。

  另一边,许正阳放下电话,目光复杂地看向秦涛。

  就这样,三行重工跳坑里去了?甚至这个操作,可能把三行重工给坑到破产?

  秦涛的脸上带着笑容:“怎么了,正阳,你有话说?”

  “秦总,您的手段太厉害了。”许正阳说道。

  “这有什么,都是国际上常用的小手段啊,给对方吃不下去的东西,把对方给撑死,其实,不能怪咱们,得怪他们太贪婪。人啊,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千万不能贪婪。”

  “秦总,我还是有些不解,就算是给了他们八艘天然气船的订单,他们吃不下,但是他们又不傻,肯定会把各种问题都考虑到的,包括签署合同,各种条款会很细致,我们是不可能给他们拖延交付那些殷瓦钢打造的液货围栏系统的。”

  “我们没打算拖延啊,我们必须要按时交工啊,否则我们赚什么。”秦涛说道:“而且,还可以在崇明岛造船厂这边焊接,让他们自己的工人参与,让他们放一百个心。”

  还要按时交工?那怎么坑对方?

  此时的许正阳,脸上带着震惊。

  “你应该知道,在所有的合同里,我们都会加入一个不可抗力因素吧?”

  许正阳点头:“那又如何?难道到了那个时候,会出现一个不可抗力因素?”

  “恭喜你答对了。”秦涛的回答充满了调侃。

  按照惯例,船东在订船的时候,交付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就够了,之后下水会交付一部分,拿到手了交付所有尾款。

  但是,只要交了定金,造船厂就得生产,八艘天然气船,造价是相当昂贵的,尤其是,还是破冰型的,价格比普通的天然气船更加昂贵。甚至,运行成本也高。

  到时候,来个不可抗力因素,大毛的现代商船公司不接船,对方就得把这批船砸在手里,而且,也没有第二个船东回来购买。

  哪怕是三行重工低价出售也不行,因为这种船在建造的时候就进行了强化,船体太重,后面还额外增加了多余的发动机,运营成本太高。

  这样一来,三行重工不但没赚到钱,还得血亏。

  但是,仅仅靠着这些,也不可能让三行重工垮塌啊!

  许正阳还是不理解。

  秦涛笑着说道:“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再过两年,天然气船的需求会更多,市场上订单庞大,三行重工也一定会接大批的订单,到时候,他们一条船都造不出来,仅仅赔偿金,就能让他们彻底倒闭。”

  八条船算什么,这还只是个开始。

  以后的手段才是更重要的。

  一条都造不出来?

  许正阳突然反应过来了:“秦总,到时候咱们不给他们提供殷瓦钢?”

  想要造这种薄膜型的天然气船,需要殷瓦钢来做屏蔽层,订单大幅度增加,殷瓦钢的需求也会增加,而生产则是一定的。

  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厂能生产,欧洲的那个,肯定会优先提供给欧洲的造船厂,明州的这个,当然优先供给国内的企业,到时候,三行重工有了订单没有殷瓦钢,也生产不出来。

  许正阳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一个主意。

  秦涛点点头:“算是吧,不过,这也只是个小手段。”

  这还是小手段?

  那什么是大手段?

  秦涛没有说,只是笑了笑。

  一切都是为了98年的那个节点,正好是亚洲金融危机啊!到了那个时候,就连三行集团也没有资金来救三行重工,所以,三行重工除了倒闭,就没有第二条路了。

  说话间,电话又响起来了。

  许正阳接完了电话,向秦涛说道:“秦总,李先生打过来的,要求再和您见面,把合同签署下来。”

  “当然没问题,趁着这个机会,敲打一下他们,让他们把咱们的芯片厂需要的那些设备,赶紧给运过来,咱们的厂房盖得差不多了,安装了设备,调试完毕,就能投产了。”

  和三行集团的合作,造船厂只是捎带的,重要的是芯片厂,在秦涛的计划里,这个芯片厂会更加重要,虽然造船的造芯片有些不务正业,但是他必须要提前布局,毕竟芯片工业的差距一旦拉大,想要再缩小可就不容易了。

  秦涛对中芯国际充满期待,现在有了不错的机会,三行集团肯定不会再拖延了。

  许正阳点头:“那我去把中芯国际的负责人也请过来。”

  (本章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