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38章 范儿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花枪》有戏曲元素。

  《在梅边》也有戏曲元素。

  本以为这次《国风大典》就这样平平淡淡毫无悬念收场,但没想到在节目最后还有一个巨大的彩蛋。

  《花枪》率先呈现。

  加入了相同元素的歌曲,演唱先后次序不同,差别还是挺大的。

  当《花枪》戏腔响起的时候,大家眼前一亮,“竟然还可以有戏曲元素。”

  到了《在梅边》,“竟然也有戏曲元素。”

  次序靠后,总要吃点亏。

  这样一来《在梅边》必须比《花枪》还要惊艳才能超出人们的心理预期。

  因为先入为主真的很可怕。

  嘉宾、观众怀着满满期待继续往下听。

“这厢是梦梅恋上画中的仙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殒碎为了爱不吃不喝不睡但穿过千年爱情不再流行生死相恋爱是什么什么是爱接近以后就电喜欢以后就追腻了以后就飞但亲爱我为你狂我为你变  就让我爱你爱的很深很远很古典”

  当听者还沉溺在戏曲元素之中,忽然戏腔唱段飘远,舒彦以嘻哈说唱开了整首歌曲的全新姿势。

  京剧、昆曲、r&b曲风、硬核rap.

  传统的华夏音乐或者乐器,是很少存在节奏一说的。比如古筝、古琴、二胡、琵琶……你听到过节奏吗?

  即便是流氓乐器唢呐,也没有吹节奏。

  那这些乐器和音乐演奏的是什么呢?

  意境。

  华夏传统音乐讲究的是意境。

  所以多为独奏。

  需要慢慢品,静下心来欣赏,才能完全融入旋律中。想想《梁祝》、《二泉映月》等经典作品,你应该就会有深刻体会。

  它没有强节奏,通常不能让人嗨起来。

  这是与西洋音乐很大的差别。

  《东风破》虽然加入了r&b风格,也算新唱法,但它的主基调还是中式古典复古。

  听起来很舒服。

  但不嗨。

  《在梅边》就不一样了,不仅有r&b风格,还加入了rap.

  rap,起源于黑人。

  是一种节奏性十足的表演类型。

  rap的加入,加上中西合璧的编曲,一下子让《在梅边》节奏加快,耳目一新。

  从戏曲过度到rap比德芙还润滑。

  听起来没有任何违和感。

  好像这音乐本该如此。

  嘉宾们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风格神色间都变得极为精彩。

  《花枪》戏腔的加入让他们惊艳。

  《在梅边》戏曲和西洋rap流行形式的混搭则让人头皮发麻。

  《东风破》打开了三古三新新世界的大门,《在梅边》则好像又打破了《东风破》下的定义……

  惊艳!

  震撼!

  “还可以这样写?”李宗胜第一次感觉自己好像跟不上时代了。

  到了他这把年纪,走的是走心路线,走肾真的……廉颇老矣啊!

  但《在梅花》rap的混搭,明显呈现出更年轻化、更流行的特征,它能让人嗨起来,同时又有着华夏传统文化的美感和风韵。

  “妙哉!”黄文山、林西年纪稍青,比起李宗胜的廉颇老矣,他们觉得这种姿势还可以尝试。

  黄占、罗群手心里都是汗。

  孙晨这混蛋!

  一天一个新花样。

  比女人还善变。

  他到底还存着多少大招没放啊?一次性放出来,让我们死个痛快可好?

  苏晨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听了他的下一首歌,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下首歌会是什么样……女人就喜欢这样的男人,永远不重样,每天都是新的打开方式。

  谁顶得住?

  直播间观众们则早就跪下一片了。

  “我以为加入戏曲元素就很逆天了!没想到竟然还有rap元素。”

  “如果说《东风破》是学过西洋音乐的华夏女人,那《在梅边》就是留过学的摩登女郎……既传统复古,又热情开放……可以温婉古典,也可以上帝偶买噶!”

  “有卖护膝的吗?我的膝盖受不了了啊……天天跪!天天跪!男儿膝下有黄金也经不起这样跪啊。”

  “头皮发麻。”

  “本以为已经足够了解这个男人,现在才发现……他还可以被无限探索。”

  “我听嗨了。”

  “所以这首歌叫新新国风?”

  “会不会还有新新新国风?”

  “苏爹:定义国风?不不不,我天天都在颠覆!颠覆我自己!”

  rap的出现get到了年轻人们的g点。

  《东风破》男女老少通杀。

  《在梅边》针对的听众群体则更加年轻化。

  rap赋予这首歌的强烈节奏感,让年轻人们的基因开始躁动起来。

“春水望断夏花宿妆残谁闻秋蝉谁知冬来冷秋千笑声似犹在剪不断思念欲理还乱前缘等待再续后爱梦梅丽娘还魂归来岁月摧残发白  就叫我白了头铁了心去等去爱”

  不仅风格特殊,节奏抓人。这首歌的歌词也符合“古辞赋”的定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歌词是对《牡丹亭》故事的描述。

  这个世界虽然没有《牡丹亭》,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这首歌的欣赏和理解。

  正如地球上多少人真正理解《牡丹亭》的故事?

  不知道背景不要紧。

  歌好可破。

  这时歌词进入第一段高潮部分。

  从rap转入优美的流行唱腔。

“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  牡丹亭上我眷恋日日年年未停歇”

  工整的歌词,让人不禁抖腿的节奏,加上r&b风格、rap、优美流行唱法,《在梅边》已经完全超越了《东风破》原有的风格。

  当然不是说它比《东风破》好。

  而是它再次让人耳目一新。

  所谓心中有古典,耳中有新意,大抵如此。

  舒彦在演唱的时候,陈晓薇时而以戏腔作为背景音,配合着舒彦,二者相辅相成。

  既不喧宾夺主。

  又使得这首歌赋予更多的传统古典气息。

“不停歇不恨不怪不怨尤谁只等待牡丹开成灿烂的天让传奇永远被人看见让红尘世人能够感动能够深深了解爱是什么爱并不是接近以后就电喜欢以后就追腻了以后就飞就让这隽永传说为你重演  就让我爱你爱的很深很远很古典”

  歌词中表达对爱的理解。

  爱情也该像这首歌一样,她应该保留华夏良好的传统,也应该吸取西方优良的文化。

  音乐完全西化会丢失我们的民族音乐。

  人完全西化会遗忘掉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

  爱情完全西化!那将摧毁五千年来我们民族对爱情忠贞、纯良的塑造。

  现在每天总能吃到很多瓜。

  什么牙签很扎、艺术家pc、谁谁出轨、谁谁为了水果手机下海、p8职级海王、高离婚率、隔壁老王家里停水借卫生间洗澡……

  好像大家都“开放”了。

  我们一味学习所谓的“西方先进文化”,却在慢慢抛弃我们原来的优良传统。

  难道不该引进,不该向他们学习?

  当然要学习!

  华夏永远都是学习型民族!

  在学习中成长,学习中进步。

  但学习归学习,不能学到丢失了自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歌曲到了这里也已经接近尾声。

  与此同时也迎来了这首歌的超级王炸!

  京剧的锣声响起,营造出一种京剧尾声的气氛。

  rap再现。

  锣声作为伴奏,rap声起,给人以极为奇特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还是只能在梦里面牡丹亭描述的浪漫不可思议尤其是对我们这种新新人类尤其是对我们生活太忙乱没有时间吃饭上网到眼睛酸科技发达好有效率而生活的节奏比明朝的快速一万倍  怎样才能够满足”

  舒彦最开始的语速并不是很快。

  就像开车,缓慢启动,慢慢给油,然后车辆以一定的加速度加速。

  随着时间的推移。

  锣声、板鼓声越来越快,越来越急促。

  就像是戏曲中武戏到了高潮。

  在越来越快的锣声中,舒彦的语速也随之加快:

“怎样才能够满足小朋友哪有时间坐在那里看牡丹亭花十九个小时唱到所有观众老了坐火车地铁飞机高速公路又在堵车聪明的人知道时间就是钱要把握失控之前要喘一口气汤显祖让我向你学习这么梦幻没人比你浪漫四百年的流传我只能说赞我的世界一切越来越方便但奇怪还是没有办法找到一种爱我不要跟你们赛跑因为我知道生命是个礼物不希望这一辈子没有爱而马不停蹄好想掉进那故事里步骤慢点儿气氛神秘柳梦梅的美梦里汤大师带我们回去  充满爱的牡丹亭”

  这段rap一共295个字,舒彦只花了59秒。

  平均每秒钟唱出5个字。

  也就每秒五个字,不快嘛。

  但别忘了这段“rap”是有加速度的。

  请自觉回想一下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然后再回忆一下自由落体运动平均速度公式。

  这样你就能看出差别来。

  根据速度公式,你可以惊讶的发现第一秒速度会很慢,但越到后面,速度呈现指数级增加。

  这段rap也是如此。

  以至于舒彦唱到最后的时候,全场的鉴赏嘉宾、演唱嘉宾、观众全体起立,惊呼!

  直播间更是瞬间炸裂。

  “卧槽!卧槽!卧槽!”

  “瞬间夺走我的心脏。”

  “我……我的脑速已经跟不上了!他唱的每个字我都能听清楚,但就是理解力跟不上……太快了!”

  “我听歌听到嘴瓢。”

  “这是绕口令吗?”

  “分明就是报菜名!”

  “我想问,歌词是不是烫嘴?”

  “岂止烫嘴!简直就是拔舌啊。”

  “核能rap”

  “他都不会忘词的吗?别说唱了……这段词至少几百字吧?让我背下来都难!还那么快唱出来……表示直接阵亡!”

  “所以唱这首歌不仅需要良好的口技,还是学霸专属?学渣歌词都捋不顺。”

  “兄弟我怀疑你在开车。”

  “又快又清晰!无敌!”

  “蓝星都被我跪穿了。”

  弹幕密密麻麻,观众尖叫不已。

  这首歌和《东风破》完全不一样。东风破也是属于那种需要安静听的歌曲,要去体会其中的意境。听完后让人慢慢回味,细细品鉴。

  所以《东风破》唱完全场是寂静无声。

  但《在梅边》它无论是旋律还是个歌词,都更加直接。节奏完全是西式节奏,很快,已经把人听嗨。

  所以当舒彦最后一个歌词落下。

  全场都沸腾了。

  “舒彦!舒彦!舒彦!”

  “呜呜!我爱你。”

  “太棒了!”

  没有人能抑制住心中的兴奋。

  就连五佬都听嗨了,那一段段rap,当真是直冲人的天灵盖。

  最关键的是,即便是大段大段的rap却并没有冲淡整首歌的中式古典味道。

  昆曲、京剧元素始终在编曲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更绝的是,最后那段光速说唱把锣和鼓板结合起来,当真给人一种用rap唱戏的感觉。

  协调统一。

  既古典又流行。

  尖叫呐喊之后是一阵阵热烈如潮的掌声。

  “妙!!妙!!妙!!”唐闻舟连续三个妙字,响彻全场。

  上一期节目后,他回去在课堂上给自己带的研究生们详细分析了《东风破》,剖析了三新三古,并融入了自己对民乐未来发展的构想。

  《东风破》让他至今还在回味。

  没想到现在又出了一首《在梅边》。

  本周课堂又有了新素材。

  激动。

  兴奋。

  佩服!

  虽然已经猜到这首歌是苏晨所写,但国家级作曲家曹文林依然确认般问道:“舒彦,这首歌是苏晨所作?”

  众人闻声,屏住呼吸。

  现场安静下来等待着舒彦的回答。

  现在已经是节目尾声,很快词曲人也要公布了,所以现在可以说出来。

  “是。”舒彦点了点头。

  轰!!

  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回答,虽然早已经猜到,但得到确认的时候,观众、嘉宾还是炸了。

  “卧槽!竟然真的是苏爹。开山之后又开山?”

  “珠穆朗玛峰也经不住这么开垦啊。”

  “没有累坏的牛,只有开坏的山。”

  “除了跪,还能找到其他方式膜拜咱苏爹吗?”

  “大概是……吾皇万岁了吧!”

  “简直就是大魔王啊。”

  “神已经不足以形容苏爹了!因为他!超神了!”

  炸开。

  彻底炸开。

  某别墅中。

  萧十一郎已经兴奋到跳起来,在客厅里急匆匆来回踱步。

  “戏曲、rap、r&b……他竟然能做到如此圆润。”萧十一郎对苏晨佩服得不行。

  虽然输了,但他一点也不沮丧。

  反而很兴奋,很激动。

  因为苏晨这首《在梅边》让他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多国风的延展,引发更多的思考……

  《东方破》给人的启示是,国风还可以这么写。

  《在梅边》给人的启示是,国风不仅可以这么写。

  “他的意思是,其实没必要拘泥于三新三古的概念吗?”萧十一郎若有所悟。

  而这时鉴赏嘉宾已经开始对《在梅边》进行鉴赏和评价。

  “没什么好说的,这是要跪着听的歌。”曹文林只说了这么一句。

  “突破、创新、再突破、再创新。”唐闻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了,无可挑剔,“我认为我没资格评价这首歌……因为在新国风方面,苏晨才是我的老师。”

  这番话直接将“逼王”两个字打在了苏晨的脸上。

  明明不在现场。

  但那股逼王的气息……溢出了屏幕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首歌真这么好,还是因为苏晨又给大家带来了新奇,所以让大家对这首歌的评价出其好。

  国家级歌唱家熊英道:“这辈子能看到这样新潮的音乐方式,虽死无憾。”

  五佬也纷纷发言。

  李宗胜:“我现在才深刻体会到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了。我不太会rap这种元素,但我应该去学习,否则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罗群:“苏晨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黄占:“这江湖起风了。”

  林西:“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黄文山:“敬苏晨如敬神明。”

  五佬一人一句,直接炸裂全场。

  苏晨在电视前看到这一幕很是汗颜。

  你们这群人在说群口相声吗?这么能吹?

  不就……一首歌而已?

  《国风大典》第二期节目因《在梅边》达到高潮。直到现在所有人才感到满足。

  果然只有苏晨才能满足他们啊。

  最后词曲人大公开。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花枪》的词曲人竟然是萧十一郎。

  “竟然是萧十一郎!”

  “这家伙很牛啊,竟然和苏爹想到一块儿了。”

  “虽然最终苏爹略胜一筹,但萧十一郎这次的表现也不逊色。我还以为是五佬之一的作品呢。”

  “感觉这两期节目……五佬有点被压制的意思啊。”

  “我也感觉到了。一方面是苏爹太强势,另一方面,年轻一辈的词曲人焕发出极大活力……五佬的位置!怕是要被动摇啊。”

  “动摇那还不至于,五佬可是叱咤歌坛的存在。实力在那,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有磨透国风而已。一直都是被苏爹牵着鼻子走,苏爹在玩花样。有了这两期节目的沉淀,五佬应该也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了。所以真正精彩的部分恐怕还在后面。”

  “苏爹和五佬还没有真正打起来,等到他们正式交锋……那才精彩!”

  “我的dna已经动了。”

  网友们的弹幕密密麻麻。

  节目很快结束。

  如果苏晨在场,主持人李卿肯定还会问苏晨很多问题。

  但苏晨不在。

  稍显遗憾。

  第一期和第二期苏晨连续炸场,五佬虽然佩服苏晨,但面子上终究有点挂不住。

  尤其是黄文山。

  他败过一次。

  本来这一期他写了一首“三新三古”,自认为很牛逼的歌曲,但听完《在梅边》,他直接找到导演齐松,“把我那首歌从曲库里去掉吧……我再改改。嗯,重新再写一首。”

  五佬都感觉到了危机。

  被年轻一代挑战的危机。

  “一起喝一杯?”走出演播大厅的时候黄占提议。

  “喝。”罗群爽快答应下来。

  李宗胜、林西、黄文山都没有拒绝。

  “正有此意。”李宗胜点了点头。

  然后他们去了曲爹俱乐部在京都的分会所,坐下来一起吃饭、喝酒,一边畅聊“新国风”、“新新国风”……

  “三新三古。苏晨定义了新国风,但又自己打破和超越了新国风。”李宗胜道,“将来国风该怎么走?我们该怎么写?大家有什么想法?”

  五佬各抒己见。

  豪饮畅谈。

  他们要打一场五佬保卫战。

  不是针对苏晨。

  而是为了坐稳五佬的位置,维护他们的颜面。

  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能跟上时代,做出突破,再创辉煌。

  他们的心!

  还没老。

  毫无疑问,苏晨和他的作品又登上了微博热搜。

  热搜常客啊。

  “人麻了,最近打开热搜,都是关于苏爹的。”

  “苏爹:热搜是我家的。”

  “哈哈哈,我相信苏爹没花钱买。”

  讨论密密麻麻。

  关于苏晨的话题有好几个。

  #开山怪再开山,要斩碎珠穆朗目峰#

  #听过rap唱戏吗?#

  #快到嘴抽筋的说唱#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乐评人盯上了苏晨。

  前几天有乐评人写《东风破》,结果出了一篇千万级阅读的爆款文章。

  火了!

  于是大家都盯着苏晨的新动向。

  白白胖胖是一位大三学生,也是一位乐评人,同时还是舒婉、麒麟才子的忠实粉丝。

  那篇千万级阅读的爆款文章“《东风破》是什么风”,便出自她之手。

  《在梅边》这首歌出现后。

  她第一时间又写了一篇文章,标题为:

  《范儿》

  ps:本书在阅读、起点,均挂在推荐位上。是上架pk,销售好的,下一期继续上更好的推荐。所以急需订阅、打赏、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