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九十八章 迁都——大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朱棣在下西洋舰队当中又增添了数百个锦衣卫,目的就是侦查建文帝朱允炆的情报。

  至于说其他的行动,朱棣暂时还没有展开。

  毕竟西洋路途遥远,一来一往的成本太高。

  朱棣现在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朱瞻基大婚的事情上了。

  永乐十八年六月。

  朱棣正式迁都顺天府,以顺天府为京城也就是北京应天府为南京。

  大明帝国两京十八省十都司全部向朱棣上折子,表示此番迁都乃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中央各部门倒是颇有意见,南京的勋贵们似乎也整日凑在一起不知道在商议着什么。

  不过在朱棣的强大威慑下,这些家伙全都闭嘴跟着朱棣去了北京。

  剩下的事情,就是国朝之皇太孙大婚了。

  朱棣为了给朱瞻基庆婚,把朱瞻基所有的老部下全都给叫来了。

  本就在北京的亲军六卫的军官自然是不必说,山西的陆凤伦、山西的周鹤春、吉林的术虎权、兰芳的陈天术、吕宋的崔洛晴一个都没有落下。

  太孙系人马汇聚一堂,场面十分的热络。

  “也先将军!宁阳侯!来来来,喝酒喝酒!”

  周鹤春一看见也先和陈懋,就像是狗皮膏药一般的粘了上去。毕竟这里除了也先喝陈懋以外,其余人等他都聊不来。毕竟大家都是武勋,跟周鹤春这个文人哪里有什么话题可聊?

  朱高炽属下倒全部都是文官,但是人家还没来啊。

  “周大布政使气色如此的春风满面,看来是在山西做的不错喽?”

  也先搂着周鹤春,一脸卑鄙的笑了笑。

  “妈了个巴子的,也先兄弟你可别提了。前两天那赵王殿下去山西采购军粮,可给我们一顿脸子看。”

  陆凤伦接过话茬子,十分愤怒的骂了朱高煦一句。

  “老陆你也别那么大的气了,当年咱家那小爷在山西怎么忽悠赵王殿下的你忘了?

  那赵王殿下对你我使脸色很正常,反正他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忍忍就算了。”

  周鹤春倒是无所谓的样子,反过来还劝导了一番陆凤伦。

  “诸位快看看,咱们的朵罗泰都督来了!”

  术虎权本正在与徐景昌喝酒,忽然之间就看见了姗姗来迟的朵罗泰。而朵罗泰的身后,居然跟着的是朱瞻壑与塔娜。

  “阿兄你怎么都不来城门口接我,害的我跟二殿下都走错路了!”

  塔娜一进来就拍了拍也先,嘴里嘟囔着也先的不是。

  朱瞻壑与塔娜本以为朱瞻基回从东宫太子府出发去接亲,结果到了东宫一问才知道朱瞻基是要从亲军驻地出发前去接亲。

  “阿兄?”陆凤伦惊讶了,他自然是知道塔娜乃是朱瞻壑的正妻。只不过他不知道塔娜原来是也先的妹妹,所以说才会如此失态。

  “不对啊,也先兄弟你可是太孙殿下的绝对心腹。你的妹子怎么可以嫁给二殿下,还能成为二殿下的正妻呢?”

  “老陆你这就少见多怪了,二殿下也是咱们太孙系的重要成员。把本将军的妹子嫁给她,也是太孙殿下的想法哦。而且别看我们兄妹都是蒙古人,但是我们的额吉......母亲可是汉人呢。

  这样的血统,塔娜也足够成为二殿下的正妻了。”

  也先解释了一番,而后像是要略过这个话题似的说了句“听说陛下为了太孙殿下的家宅安宁,特意将两个太孙嫔的制度给改成了四个。”

  “上位这不是怕乌兰姑娘与凤芸姑娘有意见,太孙殿下不好处理嘛。”

  陈懋配合着也先吐槽了一句,果然让众人把注意力都引到了册封一事的上面。

  “贺云功呢?怎地没见他过来喝酒?”

  “这家伙好像去带人接亲了,还有杨学士(杨士奇)也跟着他一起去了。”

  “对了,大哥为何要在亲军驻地举办婚礼啊?”

  “婚礼还是要在东宫举办的,只不过咱们的驻地离郊外的祭祀典礼之地很近。毕竟太孙殿下结婚必须要先祭拜先皇,等这边的事情结束了才能返回东宫举办婚礼呢。”

  “看时间咱们也该出发了,太孙殿下与宗亲勋贵们都已经在那边等着了。”

  张辅瞅了一眼太阳,便招呼众人向外走去。

  亲军的所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都要前去,还有三百护卫团精锐、六卫军中各自挑选的一百名仪仗队也要一起前往。一帮子人呼呼啦啦的,不多时就来到了郊外的祭祀殿。

  朱瞻基率领的数百名宗室和勋贵,都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而就在张辅等人到了之后不久,朱棣带着朱高炽也来到了此地。

  “杨士奇与贺连成到哪里了?”

  “回上位的话,杨学士与贺将军已经接到了太孙妃正在来的路上。”

  因为此番朱瞻基的婚礼,只有正妻孙丽柔才能参与祭祀先皇的典礼。其他的几个姑娘,现在都等在东宫当中陪着徐皇后与太子妃张氏。她们册封太孙嫔的诏书,要等婚礼结束才能发下来。而且嫔乃是妾室,是没有什么仪式的。

  当然了,李蕙玉是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东宫的。这丫头混在护卫团当中,一直跟着朱瞻基的身边。

  朱棣见状也只是略微一笑,没有让人把李蕙玉给送回去。

  “上位您看,这贺将军他们回来了!”

  朱棣闻言望去,却见贺连成与杨士奇带着孙丽柔正向这边走来。

  “开始祭祀先皇吧!”

  朱棣直接让人把朱瞻基和孙丽柔领到了各自的位置,而后便下令奏乐焚香祭祀先皇。

  “皇考在上,儿臣朱棣借皇太孙朱瞻基之大婚特此祭祀大人:

  皇太孙瞻基,聪慧过人、少有囊括四海之志。近年以降,随儿臣北征鞑靼、东讨女真、西平卫藏、南渡重洋。以英明之才、勇武之略,定四方叛乱、拓帝国疆土。

  今日瞻基大婚,儿臣甚欣喜之。于此告慰皇考,望皇考周知。”

  “皇祖在上,皇孙朱高炽恭谨问礼:

  皇太孙瞻基,恪尽职守、力行改革求强之术。永乐以间,随父皇开海易策、更制宗藩、革新律例、交通各方。以博睿之志、善德之韬,开府库之源、节国家之流。

  今日瞻基大婚,皇孙甚欣喜之。于此告慰皇祖,望皇祖周知。”

  在一通流程走完之后,朱棣便带着众人回到了皇宫。

  婚礼六礼,就要在这里完成了。

  孙丽柔之父邸报司郎中孙忠与周王朱橚世子、宗正朱有炖互换姻帖,婚礼的仪式便可以开始进行了。

  说起这朱有炖为何可以代替太子朱高炽与孙忠换帖,其中还是大有学问的。

  虽说朱瞻基与孙丽柔结婚,朱高炽与孙忠就成了亲家。但是毕竟君臣有别,孙忠怎么可以跟朱高炽平起平坐呢?

  这样一来代表朱家皇室换帖的,就要是宗正、周王朱橚了。可是周王朱橚跟朱棣是一辈的长辈,要是让他屈尊出来可不合适。于是乎周王世子朱有炖就被朱棣抓了包,临时担任宗正的角色来与孙忠换帖。

  孙丽柔一身的凤冠霞帔,头上顶着大红的盖头。听见礼仪官叫嚷着婚礼开始的声音,孙丽柔心中满满的都是激动之情。

  “皇太孙加冠!”

  这婚礼的第一步,还不是领着新娘子跨火盆而是要给朱瞻基行冠礼。

  朱棣走到朱高炽身前,将一旁托盘中的冠递给了朱高炽说道“太子这加冠是你去还是朕去?”

  “父皇您来就行,毕竟您是基儿的祖父大人!”

  朱棣满意的看了朱高炽一眼,而后走到朱瞻基的面前为朱瞻基带上了冠冕。

  一套流程走完之后,就是要朱瞻基带着孙丽柔祭拜天地祖宗、参拜宗亲长辈了。

  朱瞻基在礼仪官的指导下,在特定的香炉上焚香跪拜。一来向天地求保佑婚姻吉祥,二来告慰祖宗娶亲的消息。

  “先跨火盆,然后再进来奉茶!”

  朱瞻基与孙丽柔刚起来礼仪官小声的提醒了一句,朱瞻基闻言也是立马拉起孙丽柔的手迈过了面前的火盆。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跨过火盆进入中堂之后,朱瞻基与孙丽柔又一次行礼以尊诸位宗亲长辈。

  “奉茶!”

  礼仪官端来两杯茶水,朱瞻基和孙丽柔一人端起一杯向朱棣与徐皇后奉茶。

  “基儿这也是成婚了,本宫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可以落地了。”

  徐皇后笑吟吟的喝下那杯茶水,而后命人给孙丽柔送上回礼。

  一串和田玉珠子。

  礼仪官见朱棣与徐皇后都喝完了之后,便又端出两杯茶来让朱瞻基与孙丽柔奉茶。

  这回奉茶的对象是朱高炽与太子妃张氏夫妻,张氏迫不及待的喝下茶水也是拿出来一个蜜蜡链子给了孙丽柔。

  “送入洞房!饮合卺酒!”

  礼仪官将孙丽柔送入东宫的内殿,又摆上一对串好的葫芦。在里面倒上酒之后,便恭敬的离开了。

  “太孙殿下您先去里面为太孙妃娘娘掀盖头、饮合卺酒,喝完之后就出来。千万不要耽误太多时间,这些宗亲长辈都还等着您呢。”

  毕竟这些宗亲勋贵们,都等着跟朱瞻基喝酒呢。

  朱瞻基点了点头,而后便迫不及待的进入了内殿。

  朱瞻基走到孙丽柔面前跪坐下,没有多说话直接就先开了孙丽柔的盖头。

  “郎君你怎地都不说两三句的情话,直接就掀盖头让妾很难堪呀!”

  孙丽柔气鼓鼓的瞪了朱瞻基一眼,话语中都是娇羞的情调。

  “嘿嘿,你我夫妻都认识好几年了还需要说什么情话?

  此番正式结亲,孤也不打算说什么恶心心的情话了。最好的情话,就是陪你一辈子喽!”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