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962章 中年人的体检表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华侨楼跟普通病房的医疗环境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所有病房都是套间,装修非常考究,既要考虑环保,又要体现豪华。病房餐也是营养与口感兼得,专业的厨师与营养师合作推出精致的病房餐。

  这里的患者,不管是治疗还是检查都优先,随便做个什么检查都有护士一对一陪同,治疗方案由医院最优秀的团队制定,有时候还可以利用院外会诊集合全国的顶尖医疗资源,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里可以尽快得到杨平的主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华侨楼也不是一日建成的,华侨楼今天的规模是在夏院长主导下一扩再扩才有今日的规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随着三博医院的名气提升,病人越来越多,华侨的病人楼自然也是越来越多。

  华侨楼现在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几大病区已经住得满满的,其中很多病人来自国外,当然,能够住这里的患者,不管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肯定非富即贵,他们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他们在治病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钱的事情。

  夏院长很是精通经营,他大力扩充华侨楼,尤其是提高国际友人的就医比例,然后用华侨楼的收入补贴那些不赚钱的科室,这样医院的发展才能保持平衡。

  比如儿科,工作量大,收入极低,很多医院的儿科医生被迫辞职改行,有的宁愿去卖保险也不愿意再干儿科,没钱,还天天受气,甚至挨骂挨打。

  为了改善儿科这种人才流失的现象,夏院长很早就制定了补贴政策,拿其它科室的钱去补贴儿科,现在有了华侨楼,直接拿华侨楼的钱补贴儿科,儿科医生护士的收入立刻变得非常友好,这样从根本上稳住了儿科的人心,然后再推行公平公正的医患关系处理政策,决不只要出现纠纷就把错误扣在医生头上。

  华侨楼这边的私家病房定价很高,高得离谱,当时定价的时候,一个手术动不动就是几百万,整个治疗费用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大家认为这种定价太荒唐,没有人会来这里看病,夏院长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行这种“荒唐”的价格。

  事实证明夏院长没有错,他的价格一点也不荒唐,只不过将医疗价格与国际接轨而已,即使这种高昂的价格,国内外的富豪毫不在乎,趋之若鹜,即使一个小小的手术,他们也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来三博医院动刀子。

  现在华侨楼又不够用,夏院长开始琢磨着再次扩大规模,在夏院长眼里,华侨楼成了三博医院的最大的经济来源,所谓开源节流,这可是最大的源头。

  杨平来到华侨楼,小苏正在产科病区的运动室的跑步机上慢跑,旁边围着一大堆人,有医生、护士、产妇运动指导师等等,有人监测心率等生命体征,有人评估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还有人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几天是预产期,小苏的肚子已经开始疼痛,但是就不见动静,医生说要多动一动,有利于生产。

  三博医院的人事处不仅给小苏安排在华侨楼待产,而且精挑细选组建一个月嫂团队协助小苏,对于这些高规格的待遇,杨平没有拒绝,能够为老婆孩子提供好的条件,而且是合法合理的,他是欣然接受。

  陪产团的人数远不至于此,待产的这段时间,各科的护士长是轮番过来看小苏,给小苏加油打气,有的以过来人的身份传授经验,让小苏不用紧张,本来不紧张,这么多人关心,搞得心里还真有点紧张。

  蔡护士长干脆把工作交给科室自己的得力助手,和小苏妈妈一起来陪小苏待产,不过这也是人事处的意思,希望蔡护士长可以全程陪同。

  安宁集团的董事长宁琪因为经常来外科研究所,所以和是小苏很熟悉,已经成为好姐妹,她也是抽空过来全程陪同,参与陪产团的还有黄佳才的妹妹黄佳慧,小苏的闺蜜邱诺,唐菲,张林和小五老婆也执意要来,病房实在不能同时呆这么多人,再说生孩子劳师动众,小苏心里怪不好意思的。

  此时,苏太太也陪在旁边,她是护士出身,有她陪伴,杨平心里也放心,小苏知道杨平忙:“你就不用担心我,该忙你的就去忙,下班过来陪陪我就行。”

  “那不行,有时间我就过来陪陪你,我还想请产假呢,现在男人不是也有产假吗?生孩子都是大事。”杨平笑着说。

  小苏不以为然地说:“大多数女人都要生孩子的,这是寻常事,以寻常心对待,不要搞得很隆重似的,现在还没动静呢,你该干吗去干吗。”

  杨平要来小苏的病历,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不管是病程记录、护理记录还是各种检查结果,认认真真地看,看完后才放心。

  负责小苏孕产的是妇产科的陈小乔主任,她在旁边压力山大,不仅是她,整个团队压力山大,小苏是杨平的老婆,大家生怕哪里没做好,觉得每一步就像摆在放大镜下。

  “杨教授,苏护士长痛了两天,要是明天还不生,看能不能人工破膜?”

  陈主任问道,陈主任心里挺为难,谁叫杨平是一个全能大牛呢,在三博医院,现在除了妇产科杨平没有去指导手术,其它科室都去过,陈主任不确定这个半神是不是精通妇产科,所以还是问问比较妥当,免得班门弄斧。

  助产士站在陈主任旁边,脸上满是紧张和焦急,仿佛小苏的娃娃现在没有出来,责任全在她身上。

  ''是呀,明天再不出来,能不能人工破膜?”助产士也小声地附和。

  作为全能的大神,怎么可能不精通产科呢,即使不精通产科,在小苏怀孕这段时间,杨平也会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产科专家。

  “这样吧,我跟我儿子沟通一下,让他别折腾妈,早点出来。”

  杨平一本真经地说,然后打个手势,意思小苏将肚子靠过来,自己要跟儿子商量商量。

  旁边的人一脸的懵逼,真的假的?

  杨平用耳朵贴着小苏的肚子:“儿子呀,你这样闹,你妈很辛苦,能不能早点出来?”

  “明早九点?九点不行,你要讲道理,咱们各退一步,六点,六点出来行不行?行,那就六点。”

  杨平扭头对陈主任说:“他说六点出来,以我儿子的品行,应该不会说谎,六点肯定出来。”

  杨平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依据刚刚病历资料上记录的宫缩情况做出的推断,这个推断也是八九不离十。

  “六点?估计不行。”陈主任觉得不采取人工破膜,恐怕这个时间点出不来,别说六点,照现在这种情况,下午六点能出来都算快的。

  杨平笑道:“我是他爹,他得听我的,说好了六点,肯定不会食言。”

  陈主任一脸的懵逼,杨教授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看样子这么认真与胎儿沟通,还说出六点这个准确的时间。

  从妇产科病区出来,杨平记起自己还有一个外科部的会诊,患者是省里的厅级干部,叫做廖宏生,体检发现胸部结节,这位干部心里很紧张,杨平其实已经看过他的ct,认为良性的可能性大,恶性的可能性极少,微乎其微,按照医疗原则,这种结节只要定期复查观察就可以,完全没有必要紧张。

  可是廖厅现在年富力强,刚刚五十岁,正值事业上升期,他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什么情况,如果一定要搞清楚情况,要么做手术,要么穿刺,做手术的工程很大,领导不愿意,所以他想穿刺活检,但是结节太小,没有极高的水平穿刺根本不可能,定位是个麻烦。

  于是这事只能劳驾杨平,杨平来到外科部,与外科部主任寒暄一阵,喝两口茶,然后在会谈室见到这位领导。

  ''杨教授,您好,给你添麻烦了。”廖厅非常礼貌谦虚,握住杨平的手。

  杨平象征性地与他握手:“不用客气,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廖厅坐下来:“杨教授,依你看,这个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大不大?”

  这个问题其实廖厅已经问过其他医生无数遍,但是面对面问杨平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杨平并没有见过他,而是将自己的阅片结果通过华侨楼外科部主任转达,通过自己的代理人宋子墨转达。

  今天只是顺道看老婆,所以过来跟他说两句,平时这种事情根本没时间亲自过来,所以廖厅还是很幸运的。

  廖厅很珍惜这个机会,在尽量抓住机会的同时,尽量让自己显得谦卑,体现出自己该有的素质。

  杨平想了想,回答得很果断,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是恶性的可能微乎其微,从影像表现,所有征象指向良性。”

  “那好,我还是决定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你看怎么样?”领导总是谦虚的样子。

  杨平一愣,如果认为这东西是良性,不是应该放弃一切有创的检查吗,只需进行定期的复查,如果发现有增大再重新进行评估,如果没有增大,一直观察即可。

  可是廖厅的思路不一样,领导的思路很是清晰,要是杨平对这个结节的性质没有把握,廖厅还真不敢穿刺,只能暂时和稀泥。现在杨平对结节的性质非常有把握,至于说不能百分之百肯定,那不过是理论上或程序上的事情,从杨平的语气里,廖厅还是能够精准地把握其中的意思。

  既然杨平有把握,廖厅就一定要获得良性的最终诊断,这个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一个模棱两可的东西,一个已经确认不影响健康的东西,两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结节很小,直径才5毫米,在理论上穿刺难度很大。”杨平告诉廖厅。

  廖厅笑着说:“所以只能麻烦杨教授费心。”

  “费心谈不上,只是没必要这么做,如果一定要穿刺,我可以试试,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一定可以穿中,大概成功率八成的把握吧,有两成失败的可能。”杨平也不能把话说死,临床上的东西哪有百分之百的。

  “那就麻烦杨教授。”廖厅心里十分开心,悬着的心落下。

  因为廖厅也打听过,在杨教授口里,把握再大的手术也是八成,八成实际上就无限接近十成,有了杨教授的八成,廖厅心里有数,稍微放心一点。

  ''其实没什么的,不用担心,到了这个年龄,体检多多少少有点不满意的地方。”杨平安慰廖厅。

  中年人体检真的很伤脑筋,不体检吧,有些东西不能早期发现,体检吧,现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年人的体检表很容易出现一大堆不正常,比如肝功能异常、血脂升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高、甲状腺结节、肺部结节、肠道息肉等等,体检报告很容易命中其中一个或几个。

  面对被命中的这些异常指标,心态好的人还好,心态不好的人很容易陷入纠结,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很正常,毕竟年轻的时候好好地,体检表上齐刷刷的正常,现在体检报告出现这么多箭头,心里多少有点悬着,尤其那个什么结节让人压力巨大,看着就挺吓人的。

  廖厅其实也不容易,打拼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晋升,但是现在体检报告出现这么个结节,而且还不能明确性质的结节,这事不仅让廖厅自己烦心,而且有可能会影响前途。

  体制内很看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好,自然很难在重要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所以一张体检表有时候可以影响前途。

  现在肺部的结节没有定性,很容易让人联想,这样多多少少会影响前途,如果这玩意能够最终获得确实的良性诊断,那这事就清清楚楚,完全不算什么事情。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