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在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之中落下了帷幕。
但是阅兵所带来的震撼仍旧留在了众人的心中,许安很清楚这一次的阅兵绝对有汉魏两庭的奸细隐藏在人群之中观看。
这一次的阅兵可不仅仅是敲打如今太平道境内那些不安分的势力,更多的是为了敲打太平道周围的势力,彰显军威,让周边各国知晓太平道的强弱,而这其中的周边各国,自然是包括了汉魏两庭。
等到汉魏两庭收到长安这边的消息之后,恐怕会征募更多的军兵,提高对于太平道的防备,将其预警值拉到最高。
而其战争的烈度恐怕会上涨到最强,他们被贾诩抛下的诱饵洛阳地区所迷惑,以为太平道真的后继无力,在得到了一定的安全之后,安心的开始争斗了起来。
汉魏两庭之中,根本没有人想到许安竟然以一个不可思议的方式进入了益州,并在一举击破了益州军主力,收降了所有的东州兵。
不同于汉魏两庭,汉魏两庭治理地方,主要是靠地方的世家豪强,其官吏也多是世家豪强。
但是太平道如今已经有了一套系统的培育官吏的手段,现在太平道境内各地的官吏多是道堂出身的。
今年是初平五年(194年),郡学院第一期的学生也即将学满三年,太平道的第一届郡生试也将举行。
不过现在或许应该说是太平道的第一届郡生试,应当说是明国的第一届国试。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并非是一时便能彰显出来,但是不管得到收益的时间是多久,也必须要去投入。
国学院现在被设定为四年,从国学院毕业者,通过了实习之后便可授官。
而那些早毕业的郡学生,许安也准备将他们先安排到各地的屯田所去管理屯田,或者是九部之中锻炼,能力足够后,外放到各地作为官吏。
仅凭道堂的学生,其实是不足以管理偌大的四州之地。
道堂招收的是成人,是速成班,从原先的一年学制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年学制,学习的都是为官之道和如何成为符祝。
他们实际上只是作为过渡的一批,作为国学院的学子还没有成长起来之时,临危受命的一批人。
当然他们也被授予了在达到了要求之后,可以进入国学院深造的机会,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太平道的官吏选拔方式,以及地方豪强世家的力量在被清扫之后空前弱小,对于地方的掌控力远高于汉魏两庭。
太平道的官吏治理地方,靠的是太平道的影响,靠的是黄巾军手中的刀枪,而不是靠着豪强世家。
汉魏两庭终究是对于太平道了解太少,最终咬了鱼饵,打出了真火。
如今他们已经是钻入了套中的猎物,唯一的生机就是趁着益州还没有完全被太平道消化,率先分出胜负,再以全国之力对抗太平道。
不过,汉魏两庭似乎短期之内,难以决出胜负,田丰被从狱中释放,临危受命守备青州。
青州虽然只是换了一个人作为镇守,但是效果却是大不一样。
许安向着东方看了一眼,那里是汉魏两庭所在的方向,恐怕现在整个黄河成为了汉魏两军交锋的战场。
许安现在也想起来了一件事,他记得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的那一段时间,中原各地的灾荒就没有少过。
蝗灾、旱灾、疫病就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冒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描绘的正是东汉末年这个时代中原大地发生的惨状。
现在汉魏两庭打的越凶,等到灾荒一到,他们的国力也将会衰减的多。
许安眉头微蹙,很多的记忆都已经消退,他只记得发生灾荒,但是却不记得具体的时间。
而且,他还想起了一件事。
长安城好像在东汉末年发生了好几次的地震。
初平四年(193年)的时候,正月的日食,六月的扶风大风,雨雹。
他当时还在益州的时候,十月、十二月两月,长安城都发生了地震,但是规模并不大,只是感受到了震动,并没有造成人畜的损伤,只是有一些本来就是危房的房屋遭到了破坏。
古时将地震称为地龙翻身,认为是地下的神龙翻腾所导致。
在汉时讲究天人感应,所以很多时候当时的官员可能会因此被免职。
原本的时空之中,正是因为初平四年的地震,司空杨彪遭到了罢免。
不过现在长安是被许安所占,许安很清楚所谓的地震并不是什么地龙翻身,只是一种自然灾害。
在许安这里也没有什么天人感应,毕竟在太平道的宣讲之中,许安就是黄天,要什么感应?
于是地龙翻身在太平道官方声明之中,变成了太平道的符祝在斩断汉庭龙脉引发的动静。
本来许安还以为要费一些口舌,但是没有想到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竟然都相信了这个说辞。
甚至于隐藏在长安的一些绣衣使者都跳了出来,刺杀长安城中的太平道符祝。
不止是普通的民众,就是汉庭也是真的相信了这个说法。
许安本来是想要消除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结果最终地震却反而是变成了一件好事,不仅加强了太平道的正统性,还减弱了汉庭的威信。
称王开国不仅仅是许安一人之事,还是太平道其他人的事情。
历史上有很多黄袍加身,劝进称王称帝之事,就是因为在称王称帝之后,新王新帝需要封赏群臣,一般来说都会再进一步,就算官位不能再进一步,也必然会要封赏一些钱财。
太平道开国,自然也是不能免俗。
开国大典已经结束,但是开国大典后的封赏仪式等会还要举行。
封赏的名册已经拟定,就等许安前往宣政殿的正殿宣布,但是许安现在却是站在了宣政殿的后殿之中没有行动。
“中州的粮仓都储备好粮食了吗?”
宣政殿后殿,许安面色有些凝重,他偏头向着一旁的许攸问道。
许攸是中书府的府令,又是中州的承宣布政使,在前往益州的时候,大部分的政务都被许安交给了许攸处理。
“前不久冰雪消融,已经从并州运来了足够的粮食,如今各地的粮仓已经填满,请明公放心。”
许攸听到许安询问,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此前他对于许安委任贾诩为中军府府令而却不给他升任职位心里有些不满,但是随着三府九部的确立,升任了中书府的府令之后,那点不满也烟消云散了。
法部、吏部、工部、户部、农政部、外务部、内务部七部都属于中书府下管理,可谓是真正的位高权重。
比起秦时的丞相,权柄也差不上太多。
不过许攸也知道,许安设立制度向来讲究权衡,如今的安排只是暂时的后续肯定还要重新划分。
实际上法部和外务部两部也是在许安的直属下。
不过现在能够享受权力感觉也不错,对于许安交代的事情,许攸自然不会打多少的折扣。
“大乱之时必有大灾,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以防万一,再让车队往返几次,运送一些药材到长安城来。”
许安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
“官吏贪腐一事,你也要注意审查,近些日子又冒出了些苗头,鹰狼卫那边虽然在监察,但是你这边也不能放手。”
“提刑按察司那边我已经知会,他们会全力配合你。”
“并州那边的事情,我已经安排魏律过去审理了。”
“诺。”
许攸双手作揖,肃声道。
对于贪污,许攸很清楚许安是眼里几乎是揉不的一粒沙子,一直以来都严格处理。
因为许安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又有鹰狼卫作为监察,提刑按察司协助,所以太平道内的吏治还算清明。
但是就在刚刚并州传来了一封书信,上党郡的郡守贪赃枉法,牵出了一桩大案,所以现在许安才有些大动肝火,甚至连魏律都派了过去。
要知道魏律可是法部的主官,九部首之一,足以见许安的愤怒。
许攸事到如今还真没有拿过一分的克扣,有过贪污受贿的事情。
毕竟长安城的鹰狼卫可并不是什么摆设,鹰狼卫的总署就在长安。
而且许安每年发放给他的俸禄已经不少了,还将长安城外不少的田地分给了他的家族。
当初东窗事发,因为及时传信,许氏一族逃走了不少,后面一路辗转,也是逃入了太平道占据的地方。
等到许安攻占了关中,将许攸任命为中州的布政使后,许攸便请命让许氏一族迁到了长安城附近。
再说,为了区区的一些钱财丢了高位简直是愚蠢。
许攸看的很明白,三府在太平道的地位就相当于是汉庭的三公,而且比其三公来说含金量更高,起码不需要担心因为什么天灾便被剥夺官职。
“中州那些涸泽地区的开荒如何了?”
许安面色有些阴沉,刚刚开国便出了这样的事情他的脸色根本好不起来,不过他还是没有忘记正事。
对于农耕社会来说,最大的灾害就是旱灾和蝗灾还有洪涝三种。
而许安的记忆之中,这三种灾荒在东汉末年,最为频繁的便是旱灾和蝗灾,而其中以蝗灾为重。
太平道现在在各地兴修水利工程,花费了大量的代价,洪涝、决堤的事情基本不会发生。
而旱灾的话也有一定的预防手段,毕竟那么多的水利工程不是摆设,太平道的施工队在各地都打有一些深井,能够保证在不特别极端的情况下还有水用,暂时渡过危机。
但是对于蝗灾,却是有些束手无策的感觉。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
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
蝗虫之害,恐怖非常,说是寸草不生甚至都不夸张。
如何灭蝗许安没有看过系统的书籍,只是听过了一些土办法。
有一个办法叫做垦荒除蝗,说的是滋生蝗虫的地方,都是“涸泽”地区,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农田,在垦殖的过程里,通过各种方式杀灭掉虫卵,同时种植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用于蝗灾时的备荒口粮。
还有就是去找寻虫卵所在的地方,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
“情况有些不太好……”许攸面色凝重了一些,“在那些地方的很多的地里都发现了螽虫(蝗虫)的虫卵,根据地方的禀报,这一次螽虫的虫卵密集了许多。”
“虽然组织了大量的人手去清除虫卵,但是恐怕难以遏制虫灾,毕竟我们没有办法将整个中州的土全部翻上一遍。”
许攸当初还有些不解为什么许安要求他在中州各地修建粮仓,直到不久前才明白了许安的为什么这么要求,而这也让许攸更是心惊,似乎许安对此早有预料一般。
“其余两州也派遣了一部分的人开垦涸泽区,但是没有发现那么多的虫卵,虫灾的主要集中地区应该就是在中州了。”
“中州……”
许安坐在椅子上,思索着许攸的言语。
现在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一场蝗灾即将到来。
蝗灾到来,若是其规模浩大,整个中州颗粒无收。
在这种情况之下,潜伏在中州的汉魏两庭奸细绝对会趁机煽风点火想要激起民变,进而动摇太平道的根基。
这将是对于太平道执政的极大考验。
许安仔细的回想着脑海之中那已经淡薄了的记忆。
他想要知道原本的时空之中,这场灾荒到底破坏性有多大,只是时间久远,他实在是难以想起,当初并没有仔细去记的事情。
“将中州的道路修缮,各地再修建九座粮仓,从汉中、并州调运粮草。”
许安站起了身来,既然记不起了灾害的情况,那么他便以最坏的情况来考虑。
本段不收费 《后汉书:献帝纪第九》
丁丑,京师地震;戊寅,又震。
乙酉晦,日有食之。
自四月不雨至于是月,谷一斛直钱五十万,长安中人相食。
夏六月丙子,分凉州河西四郡为雍州。
丁丑,地震;戊寅,又震。
乙巳晦,日有食之,帝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
大蝗。
秋七月壬子,太尉朱俊免。
戊午,太常杨彪为太尉,录尚书事。
三辅大旱,自四月至于是月。
帝避正殿请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轻系。
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