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101章,年终面谈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吴淳淳也曾觉得有那么些不对劲,这可是十五万大洋。换作之前,他们得存个四五年才能存到这么多钱。这就直接轰出去,买了辆奥德赛。而且吴淳淳知道胡文俊已经研究这车研究了好久,这会儿胡文俊刚拿了烧烤店的分红就直接先斩后奏,买了心仪之车,多少让她觉得有点蹊跷。

  但是呢,事情确实是因为张晶挑事引起的后续事情,所以吴淳淳最终判定这事纯粹巧合,而非胡文俊的先斩后奏。最多是胡文俊最近赚了些钱有些飘,所以事后也就轻描淡写的提醒胡文俊即使挣了些钱注意别大手大脚。

  而第二天已经上班坐在办公室的胡文俊,怎么都觉得昨天张晶夫妇绝对是好人。一个好大哥,一个好大姐。助梦买车,能不好吗?

  今年过新年比较早,一月份就是新年,因此各个事业部找各个骨干面谈的工作也紧锣密鼓的进行。这面谈工作,在胡文俊他们看来每次无非就是那几个重点。

  首先,先总结一下今年的工作效绩。跟你谈这个说什么评判总结一年工作得失那都是放屁。因为市场行情在变,任何工作的策略方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实际上也仅限于当年。所以谈一年下来的效绩其实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年底年终奖做铺垫。无论拿的多还是拿的少,都让你清楚是视今年成绩的情况来定的。

  然后,是跟你谈一下明年的效绩目标,也就是胡文俊他们的行话“画饼”。这个其实也挺扯,因为你如果今年完成的不错,那么公司明年会给你制定一个比较难的目标。如果你今年效绩完成的不佳,那就给你制定一个相对较为容易完成的目标。这样一来,大家收入也就不会差太多,不会引起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攀比纠纷。

  这里就得说一下新版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老套制度下企业里的员工有兔子,也有乌龟。但在这种追求平衡的老套制度下,兔子永远不会蹦跶的快而发财,乌龟也不会因为太慢而饿死。甚至乌龟慢悠悠的爬行战胜小兔兔的故事不在少数。

  比如田双双这样的周六保证加班,周日争取加班的活力兔八哥一年下来的收入绝对跑不赢前面大楼那些五十岁左右的老乌龟。说起来各个都是高级工程师,但更多的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但因为资历关系摆在那,收入还是躺着都能跑赢田双双这样要求上进的小年轻。这是“企业版龟兔赛跑”,乌龟跑赢兔子的真实原因。

  什么因为兔子半路睡大觉,乌龟坚持不懈,砥砺前行,最后赢得比赛!这个简直就是扯淡。现在的情况是兔子砥砺前行,乌龟睡几觉都能赢。

  这也是为啥会有“大锅饭”这种说法。对于这种为了平复大多数职工心情而设置的收入标杆。既无法拉开员工收入差距,还会导致公司运转效率的低下。对此,胡文俊早就深恶痛绝。这让想干的人无法多劳多得,而让那些想着偷懒的多少可以跟着沾光。但胡文俊不是决策者,背后吐槽几句已是极限。

  而且就胡文俊自己也感觉来说,自己也是越来越没了脾气,默认了这种落后老套的制度,被这种落后制度磨掉了棱角。

  最后就是领导找你征询意见了,也就是跟你唠唠家常,问问你对部门发展乃至公司发展还有什么建议。这个是最扯的部分。因为这个是最走形式的内容,员工提出的意见大多数都不会被采纳,最后石沉大海。

  曾几何时,胡文俊刚入职那会儿也是干劲十足,为企业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从销售制度,到车间现场管理,胡文俊曾长篇大论全方位的提过很多意见。无论是胡文俊还是卫总,都是印象深刻。

  那是胡文俊入职的第一年,分管焊接事业部的还是卫总。胡文俊在出差参观了某外资焊接厂家后,感触颇深。那整排的焊接机器人,合理的生产节奏,让胡文俊大开眼界。因为大力推广了焊接机器人,该厂人工成本大范围降低。又因为大量采用了机器人焊接,其焊接结构件的质量也是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此胡文俊在年终的时候提了一份加快引入推广焊接机器人的意见书。在递交该意见书后的某天中午。胡文俊在去食堂的在半路上碰到了卫总,胡文俊主动与卫总打招呼后卫总提起了自己的意见书:“小胡啊,你那个意见书提的很好啊,观察角度不错,构思新颖啊。看的出,年轻人确实下了功夫。我会在公司会议上提你的意见书进行讨论的。”

  “谢谢卫总,我一定继续努力。”能得到领导的赏识,胡文俊自然是受宠若惊。望着卫总远去的背影,胡文俊就感觉自己碰到了一个真正的伯乐,明天就会被火速提拔,然后一路高升,成为国昌公司再创辉煌的肱骨之臣!

  为此胡文俊甚至私下收集整理了一下自己意见书的相关资料,以便公司领导召唤自己问询的时候,自己能对答如流。然而,这事一直到过完年上班都没再有下文。胡文俊觉得可能自己的想法意见太过激进,公司大佬们没有采纳。

  尽管如此,胡文俊并没有放弃,第二年胡文俊又提了一个新的意见书。这回在前面办工中心又碰到了卫总。胡文俊提起自己的意见书时,卫总依然十分热情,主动提起道:“小胡啊,你那个意见书提的很好啊,观察角度不错啊,构思新颖啊。看的出,年轻人确实下了功夫。我会在公司会议上提你的意见书进行讨论的。”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胡文俊依然是空欢喜一场,胡文俊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姓回应。

  如此以往几年,胡文俊早没了热情,到最后胡文俊也从满腔热血提意见变的和大多数人一样,每年的面谈意见征询都是敷衍了事。

  胡文俊也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了,在去公司食堂的路上,胡文俊再次碰到了卫总。那次卫总没等胡文俊开口便主动道:“小胡啊,你那个意见书提的很好啊,观察角度不错,构思新颖啊。看的出,年轻人确实下了功夫。我会在公司会议上提你的意见书进行讨论的。”

  胡文俊愣了半晌,最终还是缓缓道:“卫总,那个我今年的建议是食堂当天早饭第二天就不要再卖了,容易吃坏肚子……”

  卫总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回复道:“嗯,年轻人就是有新想法,不错,不错。”

  也不知道卫总是真的把胡文俊的建议听进去了,还是公司本身就要整改食堂早饭。反正那次照面谈话后,公司食堂再也没卖过隔夜的东西。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