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269章 一场辛苦为谁忙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韦枫将手搭在额头,遮住了那份阳光,从手掌中认真看去,战旗上的大字同样是由横竖撇捺组成、跟汉字一般无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他忍不住慨叹了一句,朝着绣在白色旗帜上的梁字多看了几眼,轻轻将视线转移了开去。

  青石岭半里之外的大纛下站着黑云一般的敌军,人脸虽然看上去模模糊糊的,并不影响韦枫计算他们的数量。

  “好家伙,大概五万人,李正宝是将所有家底都搬空,看来安定城也不想要了。”

  听着韦枫幸灾乐祸的口气,杨冰可没有这么轻松。

  敌军太强大了,青石岭上才这点人,能守住吗?

  术赤也跑了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惊惶之色,连声问道:“大人,要打吗?”

  “当然最好不打。”

  “可是,这很难。”术赤有些惊惧地说道:“对方已经摆开阵势,大人有何退敌之策?”

  韦枫瞟了他一眼,摇摇头,很是爽快说了一句。

  “暂时没有。”

  术赤的脸就变成了苦瓜,他想不通为什么酋长会结交这样一位小宦官,说得天花乱坠,真正到了战场,现在只怕裤子已经湿了吧?

  虽然酋长信中说的明白,但术赤还是无法掩饰自己的蔑视,山下敌军阵形已经展开,只怕很快就会进攻。而这位宦官就站在这里,连最基本的防守战术也没有布置。

  自家人马虽然不多,也不是精兵,但是薛延陀族人不能白白浪费在这里。

  他用手一指,“敌人从南面而来,咱们虽然不能从北面撤退,但本将看得清楚,他们在西面有一个缺口,趁他们现在没有合围,咱们还有机会从那道缺口中冲出去!”

  说完他紧盯着韦枫,希望能从他口中听到‘同意’这两个字。

  可惜看到的却是韦枫大摇其头。

  “围三厥一,这是最普通的兵法,敌军想不战而胜,放一个缺口瓦解咱们的斗志而已。”

  杨冰此刻出声了,“也不一定吧,拼一下总是有希望,要是被围死在这里,那就没撒希望了。”

  “扑噗”

  韦枫被她的话勾出了笑声,这些他的脑中已经紧急形成了备选计划。

  “怕死否?”

  他轻轻问向冰川天女。

  现在看似绝境,很容易试出她对自己的真感情。

  “我不怕,我只是怕你死喔。”

  杨冰果然答出了韦枫需要的结果。

  他转身看向术赤。

  “将军还请放心,韦枫将会是第一个上阵的唐人,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你们都不用去死!”

  这话已经透露了准备牺牲自己的意思。

  杨冰的声音突然尖利起来。

  “你不许去!”

  “你敢去。”

  “什么时侯轮到你上阵了?”

  “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战法!”

  李正宝终于猜到了对方正确意图。

  他在安定城中左猜右猜,在打探到泾州五城都没有多少兵马之后,终于想到了最后答案。

  这个答案让他到现在都没有合眼,双眼中布满了深深的血丝。

  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他不敢去想这个结果,他怕,很怕。

  大军在外,京师空虚,已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要是泾州派兵突袭,只怕已经到了吧。

  他骑在马上,脑中一刻也没停息,不停测试着自己与京师之间的距离。

  算了千百次,最后的结果是就算现在没有失守,但等到自己回军到达京师,定然已经失守。

  这是十分理性的判断,又是十分残酷的判断。

  要是朔方城还在,自己当然要全力击溃眼前这个小山峰,然后全体急行军回救朔方。

  “千里应敌,必撅上将军。”,孙子兵法虽然说得十分明白,现在也顾不得了。

  现在李正宝看着青石岭满嘴苦涩,这个山头不算太高,但粗略一看,上面已经修筑了完整的工事。

  作为一员沙场老将,他打马看了两眼,便知道山头上的人早已经作了充分准备,不然工事不会这么完善。

  这就意味着唐军料到自己会从安庆撤军北返,他们早已经打定主意突袭朔方城。

  这份心思太可怕了,让李正宝想到了三国时的诸葛孔明。

  现在还来得及吗?

  他没有答案,也不敢去想答案。

  这时一杆‘唐’字大旗升了起来,迎风招展的军旗显得无比刺目。

  “将军,咱们将多兵精,一个冲锋就能拿下山头!”

  有部将急声请战。

  除了几位心腹,李正宝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公之于众,他怕军心会乱,一旦知道都城失陷,这些士兵难免会有其它的心思。

  大唐混入了不少的奸细,分散在梁国的各个角落,大部份梁人意志并不坚定,李正宝知道自己对这枝部队的掌控远远没有表面上这般严密。

  他终于知道赵王梁洛仁为何会在出征前坠马,明显是找借口留在京师以观风向。

  这位皇上的从弟应该知道了唐军的企图,才会突然间作出这样的选择。

  想到这里,李正宝心中的寒意更深。

  赵王都不准备抵抗了,自己这一场辛苦为谁忙呢?

  要是在这里和唐人兵刃相见,那么就是你死我活,自己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浴血苦战,生死难料,赵王却在京师逍遥自在,人比人气死人,自己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他挥手止住了部的请战,马鞭一指,“诸位看看,山顶上有动静了。”

  放眼看去,却见山顶上摇起了一杆白旗。

  “这是什么意思?”

  李正宝愣了半响,方才说道:“秦人以黑色为胜利,秦末汉高祖刘邦进取关中,直趋咸阳,秦皇子婴投降,当时便以秦人的“国色”的反色——白色为服。”

  “他们要投降?”

  一众部将来了精神,他们知道京师形势的险恶,要是能顺利过了此关,当然是好的。

  李正宝心中却是更苦,对方修建这条防线,就必然是想阻敌北归,粗粗一看山上也有几千人马,现在一箭不放就要投降,那就说明他们胜券在握,不愿意和自己在这里拼命了。

  他相信如果是几天前,山顶上绝不会摇白旗,这里将会是一场血战,自己也将会全力出击。

  “难道真的已经来不及了吗?”他心中不由自主又问了一句。

  没有人能回答他的疑问,能回答的只有上天!

  他看着越来越近的白旗,叹了一口气,“且看看他们说些什么。”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