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三百零一、天边朝阳(本卷完)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7月上旬,沈君诺去了京市一趟。

  虽然赵家宁对儿子搞出的破烂事烦心不已,日日盼望着沈君诺能和陈怀瑾和好,但母子之间怎么可能会有隔夜仇。

  但唠叨还是免不了的,于是沈君诺在京市的日子里,就尽量待在自己的房间不和老妈照面。

  倒是老许,每天过来和沈君诺聊一会。

  这天晚上,沈君诺正在卧室看电视,许睿捧着紫砂茶壶走了进来。

  电视里播放着关于奥运会的报道。

  度过了多灾多难的上半年,全国人民都对第一次来到华夏的奥运会寄予了厚望。

  距离开幕还有一个月了,但外媒对华夏的攻击也愈发疯狂。

有些外媒不但号召抵制,还对几个月前在巴黎火炬事件中保护圣火的残疾运动运金晶进行嘲笑、讽刺  电视中正在转播文汇报驻白旗国记者参加本地电视台辩论的画面。

  节目中,该记者以一敌五,还要加上一个操纵话语权的主持人。

  这样的安排,与其说是对话,倒不如说把记者当成了集火的靶子,被所有人当众审判。

15分钟的节目中,留给华夏记者发言的时间不足一分半钟,即便这样,华夏记者的发言还被主持人数次打断  即使不怎么关注时政的许睿都看的一肚子火“这群老外根本没有了解真相的诚意,就是在强制灌输他们的观点。”

  “了解真相?”对此,沈君诺倒表现比较淡定“他们才不在乎你到底吃了一碗粉还是两碗粉,他们只是想剖开你的肚子......”

  现在《让子弹飞》还没有上映,许睿沉吟了一下才明白沈君诺的意思“这个比喻倒也恰当”

  沈君诺自顾道:“如果有人冤枉你吃两碗粉,你不要剖开自己的肚子以证清白,正确的做法是挖出他们的眼睛,咽下去,让它在你的肚子里,自己看个清楚......”

  “......”沈君诺带着戾气的话让许睿愣了愣才道:“这样说着解恨,但我们的国家还是缺乏对外发声渠道啊......”

  “我弄了家电视台......”

  “弄家电......”许睿隔了一秒才反应过来,随即瞪大了眼睛“开什么玩笑?电视台是你能搞的么?”

  沈君诺呵呵一笑“不在国内搞,去监管较松的东南亚、菲洲”

  沈君诺虽然脸色平静,但却很认真,许睿在确定前者不是开玩笑后才道:“搞这些干什么?电视台既不挣钱,还会招惹很多麻烦,在国外也没人能护着你”

  敛起认真的表情,沈君诺似是开玩笑的说道:“我现在又不缺钱,蜘蛛侠不是说过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不缺钱,但是非常缺人”沈君诺紧接着无奈道。

  电视台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没有一个成熟团队,不可能运营的起来。

  许睿瞟了沈君诺一眼“这要是在以前,陈建新绝对能帮你搭一个管理团队,现在嘛”

  “好端端的,提这个干嘛”沈君诺郁闷道。

  7月中旬沈君诺返回余州,然后就听到一个另他目瞪口呆的消息。

  归星娱乐的办公室内,沈君诺面色铁青,扬手把一沓资料扔在了地上。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么?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地上的资料都是最近邀请苏星瞳参加商演的合约。

  董琪琪站在办公桌前,一言不发。

  这次罕见没有反驳和争辩,一副‘随你处置’的模样。

  “你不是挺能说么?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沈君诺却没打算因为她不说话就放过她。

  从认识沈君诺至今,董琪琪第一次见他发这么大的火。

  “其实,学习一年也是好事,等星瞳回来,会有更好的技术,不耽误公司挣钱......”

  此时苏星瞳已经离开国内十来天了,先斩后奏的确太过分,董琪琪硬着头皮解释道。

  “哈哈哈”沈君诺被气笑了“我什么时候指着她挣钱了?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现在离开国内一年,对她事业发展会造成的损失有多大你不知道?”

  “星瞳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

  董琪琪弯腰把资料捡起来整理好,又放回了沈君诺的办公桌上。

  这件事中,董琪琪当然有错,至少‘瞒报’就脱不了干系。

但问题最关键的点还是苏星瞳的脾气  沈君诺知道苏星瞳偶尔会做一些令人不理解的‘疯事’,但这次真的有点过了。

归星娱乐这一整年的工作内容几乎都在围绕着《歌手》在转,而这档节目又是为苏星瞳量身打造的成名之路  甚至沈君诺也费尽心机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亲自给她寻找高质量歌曲。

这下好了,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把苏星瞳送到了风口,她却亲手把自己能乘风而起的翅膀折断了  耽误一年,虽然未必真的不能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但苏星瞳如此任性、不负责任还是让沈君诺感到深深的失望。

  即便这样,沈君诺还是尝试着做了补救“《Someonelike诱》送选格莱美的事,推迟到明年吧”

  格莱美作为一个全世界的标杆奖项,如果能获得一两个奖项,其后的红利,可能一辈子也吃不完。

  它的提名机制是由评委成员推荐奖项年份前边9月到翌年9月的录音出版品,但是因为每年的唱片发行数量实在太大,所以也可以由各唱片公司自己参选。

  如果归星不在今年出版《Someonelike诱》且不主动参选,这首歌就不会进入提名。

  沈君诺不确定苏星瞳能不能拿奖,不过还是想试一试。

  万一得奖的话,苏星瞳需要配合一系列宣传,今年她既然选择去国外学习声乐了,也只能等一年了......

  看到沈君诺久久没有说话,董琪琪悄悄后退着,准备离开办公室......

  “把我表姐喊过来”沈君诺看见董琪琪的小动作,没好气道。

  “好的”董琪琪如蒙大赦。

  一分钟后,杨玲珑敲门走进了沈君诺的办公室。

  “君诺,有事?”

  “嗯”沈君诺沉思了一会才道:“姐,对于女团你有没有什么经验?”

  “女团?”杨玲珑愕然。

  华夏的女团历史大约起始90年代,从最初的快乐宝贝,到新世纪之初的4inlove,到今年刚出道的By2

  可以勉强用层出不穷来形容。

但华夏女团从一开始就竞争不过霓虹国的女团,最近几年又被隔壁的高棒国碾压  也许是受限于尚未复苏的文化自信,华夏女团总脱不了模仿的痕迹,整体气质上也偏向于‘土味’

  沈君诺忽然提及此事,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个配合电视台的手段。

  虽然沈君诺不太懂电视传媒,但也知道电视台最重要的就是内容。

  只时政新闻肯定满足不了一家电视台,像译制华夏当代电视剧、电影、综艺文化内容,转播华夏乒超、羽毛球联赛等体育内容都是必不可少。

  既然有这种需求,又有平台,种种便利条件之下,打造自己的偶像团体就变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沈君诺如果把这些想法全部告诉陈建新的话,后者大概会脱口而出一句“文化、观点输出”

  杨玲珑不明白沈君诺的想法,但下意识的问道:“什么样的女团?唱跳的还是纯音乐的?可爱的还是性感的?”

  “华夏风的”沈君诺道。

  “华夏风是是什么风?”杨玲珑脑海中对‘华夏风’完全没有定义。

  “外在表现为......”沈君诺想了一下“外出活动穿汉服,学习华夏古典舞蹈,演奏用华夏传统乐器,比如筝、琵琶、阮、笛、箫、扬琴等等”

  沈君诺提到乐器,杨玲珑脑海中瞬间蹦出一个小女孩来,于是她又急忙问道:“需要多大年纪”

  “13至15岁选人方面,除了华夏和香江、湾岛,还有霓虹、高棒、星家坡、大马,每个地区选一名,今年完成选拔,然后每年暑假安排她们到华夏学习语言、舞蹈以及古典乐器18岁左右正式出道”

  沈君诺的话让杨玲珑消化了好久,但她依然有疑惑“这么费劲,干嘛不全部从华夏选拔?”

  “有当地人,当地才更容易接纳整个团队”

  沈君诺笑着说道。

  本来对女团没什么兴趣的杨玲珑听完这个庞大的计划后,也兴奋了起来“好,华夏的人选,我认识一个好苗子”

  杨玲珑似乎还有话,犹豫了一下却没说出来。

  “选人你全权做主,不用和我商量,但要记住相貌和天赋都不能缺”

  相比不靠谱的董琪琪,沈君诺把这件事交给杨玲珑无疑稳妥的多,所以也就把选拔的大权下放了。

  杨玲珑领命而去,开始了新的工作。

  而沈君诺却在等待丁义的消息。

  手中无人可用的沈君诺,早在六月份就从美瑞肯抽调丁义前往了菲洲的尼肯亚。

  丁义的任务就是电视台执照。

  即便在监管相对松的尼肯亚,这件事对人生地不熟的丁义来说,难度也相当大。

但当年沈君诺认识塞维亚的斯托维奇时,也认识了一位名叫阿达玛的非裔,完成留学已经归国了的阿达玛是尼肯亚一位酋长的第13子  在阿达玛父亲的引荐下,花了230万美元公关费之后,7月底,一家名叫Summer的传媒机构终于拿下首张电视台执照。

  关注着沈君诺的许睿,知道这个消息后,默念了几遍‘Summer’疑惑重重。

  即使他英文不好,也知道这是夏天的意思。

结合沈君诺这些年来所创立的公司,荣创、归星、华瑾、夏天  四家公司全取首字刚好是‘荣、归、华、夏’

许睿悚然而惊要知道,华瑾科技创立时,沈君诺才17岁若当年就是有意为之,这个沈君诺也太恐怖了若说巧合,沈君诺现在正在做的事,好像的确有着某种动机  许睿心中的疑惑没有问出来,沈君诺也没有主动解答。

  进入8月后,沈君诺又收到了一条重磅消息,为这个不平凡的年份增加了最后一个注脚。

  已经在美瑞肯整整待了三年的周明回国了,随同他回国的还有沈明远日记中‘文森’的信息......

  “99年离开,短暂入职过C.IA,现在是记者无国家的执行秘书,分管亚菲事务,平时待在盛花顿和霓虹的时间最长......”

周明并没有打听过沈君诺和被调查对象有什么恩怨,但肯花三年时间去找一个人,若不是大恩,便是大仇  未免沈君诺判断失误莽撞行事,周明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个人比较敏感”

  “周哥先好好休息两个月吧,休息完回来办理入职手续”

  沈君诺对周明的提醒不置可否,只是把桌上的一张银行卡推到周明面前。

  周明也不矫情,收起卡片“好的,有事随时打电话,我马上回来”

  周明离开后,沈君诺起身来到了休息室。

  休息室的灵龛上,摆着沈明远的牌位。

  “今年真热闹爸爸,您给我点时间,也请您保佑我......”

8月8日,晚8时8分29个脚印形状的烟花从永定门出发,沿着京市中轴线一步步走向了鸟巢  随后,千人击缶撼动天地。

  脚下的大地都被带起了韵律,站在观众席上的沈君诺被震撼到头皮发麻。

  此时的华夏虽远未重归世界之巅,但大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

  从1840年珠江口的隆隆炮声中算起,华夏人等待了168年。

  从1911年武昌城中的第一声枪响算起,华夏人等到97年。

从1949年广场上第一次响起雄壮的国歌声算起,华夏人等待59年  旧世界我们回不去了,下一步该走向何方?

  这一次,华夏人获得了对弈的权力。

  未来的历史学家或许会将2008年定义为新时代的开端。

  这多灾多难的一年如同世界大战一般,撕裂了旧时代的外衣。

新秩序如同天边朝阳,徐徐升起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