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山中无岁月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

  距离刘平苍和徐余走进邙山,已经过去了五天的时间。

  五天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算不了什么。

  不过,对于大梁的百姓来说,这五天,实在是太过精彩。

  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都足矣载入史册,被后人铭记!

  首当其冲,当然是太子徐余被废。

  准确的说,太子徐余不光是被废,甚至上了海捕文书。

  堂堂太子,竟然沦为通缉犯。

  不得不说,世间事,让人捉摸不定。

  与此同时,一直在皇室之中并不是特别起眼的长公主徐瑾,竟然被册封为皇位继承人!

  如果说徐余被废的事情是一枚炸弹的话,那长公主被册封,就堪称核武器爆炸!

  一时间,天下哗然!

  无数的读书人,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一个个披麻戴孝,呜呼哀哉的哭嚎:“礼教崩塌!”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何时有过女子为君!”

  不仅是民间哗然,便是朝堂、官场,也被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的措手不及。

  据说,大梁皇帝在朝廷上宣布诰令的时候,一众文官在极其短暂的愕然之后,便在朝堂上跪了一地,痛陈利害,要求陛下收回成命。

  其中,不乏死谏的文官。

  不,不止是文官,便是武将,也有不少言之凿凿以死相逼。

  只不过,大梁陛下根本没有听取任何人的建议和意见,只是满不在乎的站起来就走。

  对于那几位将朝堂上的金柱撞的梆梆作响的御史言官,根本是看都不看。

  可怜那几个将自己的脑袋撞的满脸是血,眼看着掉了半条命的文官……

  当然,文官们的风骨,并没有因此而折断。

  事实上,在第二天的朝会上,依旧有文官跪地死谏!

  朝堂上,再一次的洒下热血。

  虽然衣襟染血,可是文官们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

  目光坚定,义正言辞的要求陛下收回成命。

  很遗憾,大梁皇帝并没有收回成命的习惯。

  甚至,面对文官的要挟,他直接来了一个闭门不见。

  数年间极少中断的朝会,一下子戛然而止。

  当然,这也并没有阻止大梁官员们死谏的脚步。

  不能进宫,不能上朝,他们就在宫门外跪了一地。

  一个个像是魔怔了一样,披头散发,披麻戴孝……

  对于他们的诉求,大梁皇帝只是让宦官送出来一句话:“宫门随便你们撞,正巧宫门有些掉漆了。”

  言外之意,便是用他们的鲜血,为宫门上漆!

  此话一出,登时有几个文官承受不住,当时吐了一口鲜血。

  好巧不巧,这一口鲜血正好喷在了宫门上!

  无独有偶,风暴中心的长公主,就在宫门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而且,还鼓掌叫好。

  似乎,对于这些不想让她等上帝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帝的官员,她并没有什么好感。

  当然,官员们对她,也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有激进者,在看到她之后,破口大骂:“妖女!”

  “你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女!”

  “你会死无葬身之地!”

  只不过,在长公主徐瑾死无葬身之地之前,她轻轻的挥了挥手,对身旁站着的郭谦谦随意的吩咐了几句。

  郭谦谦一脸木然,语气生硬的将一道道命令发布出去。

  一时间,如狼似虎的不良人全部出击。

  不过半天的光景,就将无数官员投入了大牢!

  在这种铁血的手段之下,官员们似乎消停了一些,没有人再去宫门处死谏,也没有人再去要求陛下收回成命。

  甚至,都没有人再去上朝。

  似乎有一股莫名的势力,让那些不务正业好几天的官员,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坐堂的衙门,恢复了正常的工作,治理天下。

  只不过,官员们回去工作之后,各地县学、府学、州学的学子们,却接过了他们的旗帜!

  一群本该读书考取功名的学子,每日里总会用上几个时辰的时间,在大街上大呼小叫,要求陛下将妖女徐瑾处死……

  对于这种读书人,朝廷置若罔闻,随意他们闹。

  想来,也是觉得他们闹不出多大的动静。

  果然,就像某些人预料的一样。

  当朝堂上传出“只要参加过游行的学子通通革除功名永禁科举”的消息之后,读书人们几乎是作鸟兽散。

  少数几个顽固的,也没什么意义。

  一场风波,来时快,去时匆匆,似乎要消弭于无形之间。

  但是,有很多人知道,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眼下,只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可以点燃大梁的契机!

  这一切,邙山之中徐余和刘平苍并不知晓。

  山中无岁月,修炼无止尽。

  徐余自从开始登山之后,日渐疲惫。

  随着登山路的压力越来越大,他登山的速度也越来越慢。

  一开始的时候,他足足数丈才需要调息休息。

  可是现在,每迈出去一步,似乎都需要很大的力量。

  他的额头布满汗水,就连面孔,都因为咬紧牙关用力而变得有些狰狞!

  终于,又迈出一步。

  徐余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脸上露出的喜悦的笑容。

  好一会儿的功夫,他终于喘匀了气,信步走到一旁的亭子里。

  这应该算是圣城挑战的奖励。

  每当他登山数丈之后,总会遇到一个亭子。

  亭子里,除了可以休息,还可以修炼功法、武技等等,或是参悟、体悟等等。

  总之,亭子里,有很多东西;甚至很多内容都是徐余闻所未闻!

  从山脚开始,这是徐余发现的第三个亭子。

  第一个亭子,他修炼了一种功法。

  准确的说,是徐家祖传功法的完整版!

  这种收获,当时就让他发出不虚此行的感慨。

  第二间亭子,他本来想学一学武技,可是当他看到里面竟然有徐家祖传功法的注解之后,犹豫了一下,便选择了那一本注解。

  也不知道是何人书写的注解,其中虽然不说,寥寥数百字而已。

  可是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字是废话。

  每一点,都让徐余豁然开朗!

  仿佛,功法中的一切疑问,在这里都能获得解答。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