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又见韩雍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恭喜建德兄,喜迁新居”

  得知刘建购买了新府院后,韩雍命人备上薄礼,亲自登门向刘建拜贺。

  “永熙兄真是消息灵通啊,在下此地尚未规整完毕,多有怠慢,请永熙兄见谅”

  “小弟也是细问之下,方才得知,故不请自来,是小弟唐突了,建德兄见谅才是”

  韩雍也笑道。

  “哈哈哈,你我之间无需这般客套,走我们去后堂叙话”

  刘建拉着韩雍,便往后堂而去。

  分别坐定后,刘建便倒了杯茶,放在了韩雍一边的小桌子上。

  “永熙兄请用,此宅我也才买没几天,还没家仆们还在打扫,规整,故还未请仆役,女佣,照顾不周,还请海涵”

  “无妨,此府宅甚佳,位置也极好,建德兄眼光真妙”

  韩雍喝了口茶,笑道。

  “我看上便是这府院的位置,向前两里便是朝阳门,三进院落,后面还有一个小花园,就是价格贵了点,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

  “建德兄已在京师购置房产,久后令尊也会北迁京城吧”

  韩雍问道。

  “家父已在杭州久居,且舟山一地风景秀丽,海风吹拂,冬暖夏凉,不似京城,寒风刺骨,故家父并无北迁之意”

  “那这府院久后只有建德兄一人居住吗,建德兄可有婚约,已婚配”

  韩雍又问道。

  “当然,我在京城最多待到明年五月初,后便会返回舟山完婚”

  刘建看了看韩雍,眼珠子转了转,笑道。

  “等完婚之后,建德兄便会常住京城了吧,只是建德兄不是说今后要在南方办学,恐怕到时这府院住少离多吧”

  韩雍笑道。

  “我主要还是想居住方便,而且比住客栈要自由得多,何况如此在京城内也有一个家不是”

  “小弟也是随便问问,建德兄勿怪”

  韩雍拜道。

  “无妨,对了永熙兄可有婚约在身”

  “尚无,家父家母打算等我科考之后,再行婚配,而且如今小弟也想以学业为重,尚不考虑婚姻之事”

  韩雍拜道。

  “好,若是永熙兄婚庆,在下一定到场祝贺”

  “不瞒建德兄,明年建德兄南下,小弟也想跟随,小弟倒想看看,是何家女子,能得建德兄青睐”

  韩雍笑道。

  “永熙兄愿同往,在下自当乐意之至”

  “建德兄新迁,想必也有诸多不便,小弟便先行告辞了”

  韩雍起身一拜。

  “好,改日等诸事理顺后,在下比登门拜谢”

  刘建也拜道。

  刘建将韩雍一路送出了府门,便与韩雍作别,返回了家中。

  韩雍则与家仆一起,往宛平而去。

  新家搬迁,自然有许多事需要张罗,不过有莲儿和李安负责,刘建到也乐得清闲,在书房之中读书作画。

  不过刘建到也不是太轻松。

  自己刚刚购买新居,消息便不胫而走,特别是街坊四邻听说刘建是江南解元,又听说刘建是贩卖玻璃,肥皂的刘信之子。

  皆纷纷备下礼物,前来祝贺刘建新迁。

  刘建自然是命人一一登记造册,以备久后一一回礼。

  而自己自是一阵应酬,忙碌。

  当然除去应酬街坊四邻外,李安所找寻的五十名猎守队员也逐渐找出,并分批送去舟山,台湾等地集训,培训,再一一化妆成商队派往各地自行购买商铺,开门营业。

  除去猎守队外,猎艳队也已完成初期二百人的培训集训,由舟山前往京师。

  莲儿则将其按刘建的要求,一一拆分,一部分混入秀女之中,进入皇宫内,一部分则设法进入京城内豪门中,还有一部分则混于市井中的酒肆,茶社,妓院等地。

  未来,猎艳队也会持续培养人员,潜入中原各地。

  十二月初,刘建诸事理顺,便命人备下薄礼,往宛平而去。

  宛平城位于京师西南,实际上整个京师西部都属于宛平县治下,而京师东部属于大兴县。

  刘建的新房,便是在大兴县治下。

  沿大兴县向南,再沿永定河向西而走,便到达宛平城了。

  走进宛平城,刘建又是一阵穿梭,便来到韩宅门口。

  韩雍听说刘建到后,大喜过望,立刻亲出府门,将刘建引入家中正堂。

  “建德兄,这便是小弟家父,家母”

  韩雍向刘建介绍着自己的父母。

  “晚生刘建,拜见尊翁,尊堂”

  刘建向韩贵及其夫人柳芫拜道。

  “果然一表人才啊”

柳芫打量了一番  “刘解元不必客气,快坐”

  韩贵也比了个手势,示意刘建坐下。

  刘建一拜后,便在一边坐下。

  韩贵柳芫对视一眼,对刘建一笑。

  “自雍儿回来,老夫便多听雍儿说起刘解元,这一路多谢刘解元照顾”

  韩贵笑道。

  “永熙兄与晚生一见如故,甚为投缘,一路上与永熙兄畅谈,受益匪浅矣,尊翁此言,见外了”

  “恩,听雍儿说,刘解元学通古今,才能卓越,但却无心仕途,确愿教化万民,不知是否”

  韩贵问道。

  “然也”

  “既然刘解元无心仕途,为何还要参加科举”

  韩贵又问道。

  “此乃家父所愿,晚生也不好背弃”

  “原来如此,我听说刘解元曾在南方收留,布施流民,将其带往南方由各地士绅,官府安置,不知可有此事”

  韩贵捋了捋胡须,笑道。

  刘建听后,心中一紧。

  “然也,此事官府内均有造册”

  虽然刘建知道,这些官府中人收了刘家贿赂,所造田册,户籍多半有假,毕竟实际上这些人全部流入了南洋。

  但是韩贵问起,刘建自然要将官府说出。

  只是不知这韩贵为何突然说起此事。

  “这些百姓在北方受苦,要是能在南方安居,也算善事”

  韩贵又笑道。

  “晚生之前略尽绵薄之力,只是布施流民而已,至于流民安置,还是各地官府出面,要是只是帮忙转运罢了”

  “家中已备下家宴,一会刘解元便留下用饭食,如何”

  这时一边的柳芫也笑道。

  “晚生初来乍到,怎敢叨扰”

  “刘解元不必客气,我等也是好客之人,且你我出生相同,刘解元与我儿又是至交,何必如此见外”

  韩贵也笑道。

  “如此,晚生从命便是”

  韩贵好客,刘建自不会拒绝,只是不知韩贵为何要问自己流民之事。

  刘建到是没有想通。

  “如此,刘解元便在此安坐,老朽到后面去看看,雍儿你便在此作陪”

  韩贵和柳芫起身返回后院,刘建自是一拜。

  之后韩雍便带着刘建在家中四处闲逛一番,晚餐之时,刘建又与韩家人一起用餐后,便告辞离去。

  韩雍一路将刘建送出府后,方才作别。

  见刘建离去,韩雍回身来到后堂。

  “拜见父亲”

  韩雍向韩贵拜道。

  “刘解元走了”

  韩贵看了看韩雍,问道。

  “是的”

  韩贵拜道。

  “你有话说”

  韩贵看着韩雍欲言又止,便问道。

  “今日父亲为何问起建德兄流民之事,这不很正常吗”

  韩雍问道。

  “雍儿,我来问你,今年他们刘家在江口收留的流民,没有五百万也应该有三百万吧,要是加上去年,前年,恐怕就不止五百万了吧”

  韩贵说道。

  “父亲这是何意,这些人刘家并未截流,而是部分返回北方,部分迁入南方,由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官府安置,这人尽皆知啊”

  韩雍问道。

  “五百万人,一天最少也要八万到十万石粮食,一石二两,如此便是二十万两,十天便是二百万两,他们刘家就算有这么多的银钱,也不至于如此大规模的布施流民吧”

  韩贵淡淡的说道。

  韩雍一听,心头一紧。

  “刘家因玻璃,肥皂获利颇丰,这人尽皆知,何况他们广布流民,朝廷和官府也多有表彰啊何况父亲所言的是精米价格,要是糙米或者糟糠,一石粮还不到一两呢”

  韩雍说道。

  “又不用朝廷出钱出力,朝廷自然乐闻其见喽,只是那刘家就算再有钱,也不至于如此花销吧,这流民从到江口,再到南方各地,最少也得一两个月甚至白天的时间,这样一来,便是近两千万两白银的花销,朝廷一年的收入怕都没有这么多吧,至于是糙米还是精米,这一点很重要吗”

  韩贵说道。

  “父亲的意思是,建德兄他?”

  韩雍听后大惊失色。

  “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感觉,他们刘家所谋不小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