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六十三章 也想给我下马威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又过了几天,祭祀之礼过后的时光还没有平静几天,朝廷派人下来了。

  一郡牧守的死亡,可不是小事,这等惊天大案子,自然是少不得要追查,不然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此心难安。

  毕竟郡守都可以杀了,那么他们这些朝堂大佬,是不是也能被人杀得了?

  这天,陈易正在修行。

  忽而被惊动了起来,他停下修炼,起身运起了望气神通来。

  便见着远方,有着一股青气,向着来凤村这里缓缓而来,又是一个大官了,或许比着昱错的地位还要高一些。

  陈易深吸一口气,心中淡然。

  他早就料到,郡守遇刺之事,定然是有着大人物前来。

  躲是躲不过去了,只能面对。

  只是希望不要牵扯到自己,不然是十分麻烦的事情,好在自己也消除了一切的小尾巴,倒也不会害怕。

  怕的就是总有蠢货,拿自己来顶罪。

  心里想着呢,有点唏嘘的时候,大员的车架便来到了来凤村,数百的甲士散了开来,守卫着这位大员的安全。

  陈易还注意到,大员的身边跟着一个穿着麻衣的人来,手持着七节杖。

  “居然是绿月教的人!”

  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又看着这个人的打扮,地位怕是不在那大贤师之下。

  毕竟那大贤师,手里也只是持着七节杖而已,最多身份更显赫一些。除此之外便没别的特别了。

  就在这时,那法师抬起头来。

  视线与着陈易,在冥冥中的虚空上对上了,嘴角还噎着几分冷笑。

  他手中的七节杖一转。

  “蓬~”

  陈易面前的那一面玄光宝镜,骤然就炸开了来,一道冷芒飞出,直接嫡撞击去了陈易的额头上,却被一道光幕弹开。

  “当真是好胆!”

  他阴沉地看着远方,捏紧了拳头。

  来凤村的外面,已经下了车的大员望了一眼麻衣汉子,平静地问道:“道云法师,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被称为道云法师的麻衣汉子,不过二十几岁而已,乃大贤师的嫡传弟子。

  “有人窥视我等,被我弄退了!”

  他听得大员询问,便恭声地道。

  “原来如此,有道云法师在此,一切的危险都不成问题了。”

  大员哈哈一笑,开心地说着。

  就在此时,一阵阴风吹过,便有一块飞石狠狠地砸在道云的膝盖上,这汉子一个站立不稳,直接地跪在了地上。

  他面向的方向,赫然是山君庙。

  “哼~”

  一声的冷哼,在他的耳畔响起,如同惊雷一般地在他的心中炸起。

  道云冷汗直流了,他知道这是山君对自己的警告,再有下一次的话,便便不会再这么的好说话了。

  对比了一下双方的实力,道云一下子就怂了起来,不敢再放肆了。

  “道云法师,你这是怎么了?”

  大员吓了一跳,吃惊地问道。

  “刚刚是山君在注视着我等,只是我没能认出来,这是对我无礼的小惩大诫。”

  道云站了起来,低声地说着。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可差点没吓死我了。还以为是有着歹人埋伏,想要刺杀我呢!”

  大员松了一口气,放心地道。

  他请着绿月教的高手,又带着数百的甲士而来,就是怕落得昱错般的下场。

  道云苦笑了一声,却不好说什么。

  “唉,昱错大人可真是倒霉,没事乱跑干什么呢,竟让野人伏杀了去。”

  “这里乃南疆,域外有着未归化的野人部族,最喜猎杀我们夏人了。朝廷每年派遣大军围剿,却是杀之不尽。”

  大员一边走着,一边诉苦着道。

  正在灵域里的陈易,透过玄光宝镜听到了大员的话,不由得一愣。

  他很快就醒悟了,这是说给他听。

  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们,其实是知道凶手是谁,只是不好明说,毕竟此事涉及到了宗室子弟,终归是一个丑闻。

  便是要尽量地淡化它去。

  “可是大人,我听闻,这昱郡守被刺杀之事,却是和着这山君有关联!”

  道云沉默了一下,开口道。

  大员的脸色多了几分不悦,若不是还要仰仗这等的高手,早就一顿臭骂了。

  “道云法师,话不能乱说啊!早就有道禁师前来上报,山君这里,并无任何一点与昱郡守有关的怨气。”

  他看了一眼道云,强调着道。

  道云内心一个踉跄,知道自己说的话犯了忌讳,已经惹得眼前的大员,心中对着自己多了几分不快,便不再开口了。

  “这昱郡守的遇刺,其实是与肃山神君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的不幸,我们很难过,但没事不要随意地扯到无辜之人身上,不然就显得我们太过于不分是非了!”

  大员又叹了一口气,教训了道云。

  道云被他这么一教训,除了苦笑,也只能是苦笑了。

  他能反驳什么,又怎么敢反驳。

  一大批甲兵涌进了神祠,先是四处搜查了一二之后,便又飞快地退出。

  良久,大员才姗姗来迟。

  他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进了神祠之中去了,接过了一炷香。

  陈易坐在王座上,看着这个即将上香的大员,微笑地点了点头。

  离着近一点之后,就看得见这大员的年纪约莫是五十出头,养尊处优之下是显得十分的富态,望之十分的仁慈。

  “神君仁慈,愿以降下五百亩的两千斤亩产来,实在是百姓的幸运啊!”

  “朝廷听闻此事之后,庙堂上的衮衮诸公也是十分的高兴,大佬们一致决定,只要秋收之后,就给神君请封。”

  大员客气地笑了笑,很是柔声地说了好一阵子的话来。

  言罢,便将这一炷香上了去。

  陈易一听这话,心中便是了然,这是在阴晦地提醒自己,祥瑞不容有失。

  若是秋收之后,没有这祥瑞。

  第一个不放过自己的人,便是那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了。

  大员上完了一炷香后,也就不在这里多待了,而是带着诸多护卫,再一次地匆忙地离开了这里去。

  好似他的前来,仿佛就是为了上这一炷香,说这一堆的话而已。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