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五十三章 驱散雨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正走在岸边上的陈易,想着今日发生的事情,忍不住地感慨了起来。

  回头就对王六等人说着:“今日之事让本尊的心里感到了自豪,却也惶恐!”

  “本尊有着感悟,无论是人间,还是这神道之中,多是欺软怕硬之辈颇多。我若是弱势神灵,那邕水君定不会客气。”

  众人听了,也感同身受地点点头。

  “这邕水君做得太过分了,主公好歹是一方大神,他竟敢小觑着主公。”

  “一开始的水将,要是没有那邕水君的示意,敢这么地挑衅主公吗?这不是想要给主公一个下马威,简直是太过分了!”

  王六嚷嚷了起来,一脸愤懑。

  “就是,他真当我们是泥捏的。也不看看我们兵强马壮,岂是他能折辱的!”

  众人同仇敌忾,大声地嚷嚷。

  陈易大笑了起来,他知道自己这些手下不加掩饰的议论,那邕水君是能听到。

  不过那又怎样呢,他就是要欺神。

  而且众人说的话,也是到了他心里。

  此刻雨还在淅沥沥地下着,陈易看着自己一众麾下,不由得笑道:“我辈儿郎当顶天立地,何需看他人的眼色行事!”

  他心中激荡翻滚,只觉得胸中豪气翻涌不断,就想要仰天长啸起来。

  自己手下这么多的忠勇之辈,天下间还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呢?

  不过陈易的性格内敛,也不愿意在自己麾下的面前,表露出情绪来,只是心中下了决心来,暗暗地道。

  诸君不负我,我亦不负诸君!

  “我们也回去吧,这样的阴雨天气,实在是叫人心里不痛快了。”

  他微微一笑,招呼着众人道。

  “是,主公!”

  一众阴兵,其声高呼了起来!

  陈易踏上了肩与,缓缓地回去了。

  听闻山君回来了之后,赵大成带着村中的三老赶来,匆忙地前来求见。

  “神君,邕水君可同意?”

  赵大成跪了下来,恭敬地问道。

  “邕水君那厮,本尊愿意以十五万滴神力想求,他却是不识好歹!”

  陈易的声音从神像传出,带着一丝不悦的气愤,却让跪着的众人心里一凉。

  不,不会吧!

  跪着的三老,只觉得眼前一花,直接就受不了,差点没昏厥过去。

  这,这可如何是好?

  众人一时间是一筹莫展了,这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诸位不用操心,既然那邕水君,他不愿意帮忙!那我们可以自己解决!”

  陈易的声音再次响起,平淡地道。

  “还请神君教我!”

  赵大成像是抓住了主心骨,慌乱之中就求着陈易,焦急地问着方法。

  “本尊要举行大祭,驱散这雨水!”

  陈易淡淡地说着。

  “我等明白,这就去准备!”

  赵大成再次拜伏,恭声地道。

  众人起身,赶到了村里,招呼着村民一起出门,来到山君庙祈神。

  很快,随着命令下达,整个来凤村就动员了起来,向着山上走去。

  众人穿着蓑衣,拖家带小。

  此时的山君庙宇外面,已经是跪满了信徒,神像前面供奉着三牲。

  他们都在祈祷起来,虔诚用心。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田间收获,乃是天大之事,因而一声令下,就在这片刻之间里头,大批的信徒云集起来。

  不少人不顾雨下着,跪在泥泞的地面上念叨着:“山君老爷保佑,还请驱散这云雨去吧,还我家老小一条生路吧……”

  他们的声音虔诚无比,个个又都是顶礼膜拜,行着跪拜的大礼出来。

  赵大成站在庙宇里面,手举着线香。

  这看着一圈下来,周围那些焦虑的信徒们,他也受了些许的感染。

  “还请神君显威,帮帮我们吧!”

  他默默地祈祷着,心有戚戚。

  虔诚的信仰香火,带着祈愿,化成红色浪潮,进入肃山灵域之中。

  大殿之上,陈易睁开了双眼。

  “此时有雨,却是不利丰收,又有信徒求恳,吾该当管之!”

  他开口了,淡淡地说着。

  他微微一笑,当即手指一点。

  一道红光猛地从庙宇出现,猛地冲入了云层之中,像是起了化学反应一般。

  大雨渐渐开始转小,喜悦挂满心头。

  这一指,耗掉了他十万神力,不过却也是值得了,可以方便他接下来的计划。

  想必一个心悯苍生的神只,日后振臂一呼之下,也能带走不少人了吧。

  如此神迹,尤其是那冲天光柱。

  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得到,也一下惊动了县城里的人家。

  众人皆传,山君神通广大。

  来凤村的村民,因为连绵大雨,哭天抢地了起来,山君怜悯,不忍看到村民这般的凄惨,施展了神通驱散雨水。

  而且这是真实的情况,众人若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来凤村瞧瞧。

  第二日,傅正义带着一众儒生而来。

  “我听闻神君有着大神通,可以驱散这满天的淫雨,还请神君怜悯满县百姓……”

  他一进入庙宇,张口就来。

  后面的儒生也跟着哀求,毕竟这雨下得可不止来凤村一地,整个县里头,大多数的田地都受着这雨季的影响。

  他们这些儒生,家里都有着产业。

  这大雨一影响,他们的良田,那个损失也就十分的大了,见到陈易神通厉害得能够停雨,便纷纷地上门来了。

  傅正义新来,才购得良田。

  因而这雨对他家问题不大,但是他还是带着这帮儒生,一起来到了肃山。

  一来是众人邀请,二来他也就此积累一下声望,更好地融入这里。

  他也要看看这亩产两千斤,若是能够交好这山君,让他帮忙增产一下。

  自己家里的田产,岂不是要发了?

  傅正义只要一想到这里,便忍不住怦然心动起来。

  他跟别的官员不同,而是下了一番功夫调查这陈易,发现祂麾下的土地,竟然有着能让土地增产的神通。

  由此可见,这祥瑞并非像外人说的那般是无法复制的奇迹。

  也许亩产两千斤,付出代价很大,可是亩产八九百斤,因该是不太艰难吧。

  所以傅正义来,亲自来了。

  只要能够交好山君,那么自己的子孙后代们,未尝没有崛起的时机吗。

  他已经老了,致仕回来修建家庙。

  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最后还不是为了自己子孙后代吗?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