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酒瓶子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十点十八分,随着李树按下了粉碎机的按钮,洞山酒正式开始了生产。

  按照刘师傅说的,成品出来需要四十天左右,那他这段时间就要准备好包装,并着手开始宣传的事情了。

  不过还有个事情需要处理,那就是发货班的事情。

  如果二批们自己负责送货,那自己送货队的人就太多了,不是说李树掏不起他们的工资,而是公司不能养闲人啊!

  但这八人除了孙文明都是央村人或者央村的亲戚,如果开除他们不好看啊。

  不过李林和戴文雍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林要了一辆箱货和一名司机,一名跟车员,虽然啤酒马上进入淡季,但这几天农民工纷纷回来了,一是要回来过中秋节,二是要准备秋收秋种,这半个月要货量会剧增,啤酒厂以前的人手有些不足了。

  就是不送货,啤酒厂的活也不少,不会让他们闲着的。

  白酒厂要了三人,让他们去成品库工作。

  李树这里就剩下了三人,他这里不能没有送货的,万一要货量大而二批忙不过来的话那他们就会排上用场,平日里就在仓库帮忙装卸车。

  经过了一周时间,以前承诺的陈列及累计送的水都到位了,而三轮车也都过来了,树苗商贸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每天早上大伙都会过来装货,然后分散到整个黄源市,这一周牯牛奶制品和啤酒的送货量暴增,大家都很累。

  但都会算账,所以这兴奋劲完全把累给压制住了。

  由于是现结,所以每天挣多少钱都很直观的出现在自己的口袋里,所以一周就挣三两千的二批们纷纷庆幸遇到了一个好老板。

  其中数屈建军挣的最多了。

  他以前的区域就在西环路,后来跟另两个二批商量过后,他们三人两西环路及以西全部拿了下来。

  然后三人内部又分了分,他就在西环路租了个仓库,让李树把饮料啤酒和奶制品全部送到他的新仓库里,他每天早上就不用往这里跑了。

  不过由于心里还有些发虚,所以就没有要那么多的货。

  但正直中秋节,他让李树送过来的一千件奶制品不到两天就出完了。

  其他人看到屈建军出货这么大,纷纷给他打电话,然后就在自己的区域内租仓库,国庆节和中秋节过后,央村仓库里就没啥人了,这是李树乐见其成的。

  只要他们用心做,总体出货量肯定会再次上扬的。

  李树终于能抽出时间来定包装了。

  这段时间他也想了好多,目前酒的包装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低端的酒统一是光瓶的,样式以圆形,上面有多棱或者有磨砂为主,好像没有棱或者磨砂的话自己这酒没特色一样。

  而那种几十上百的则多了,不提外包装,光内部的酒瓶就有玻璃、瓷、陶和金属制作的,很多其实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而玻璃瓶还分为透明、磨砂半透明、乳白不透明、彩色微透之类的。

  至于瓷和陶也都有很多种,而金属则少一些。

  李树想打低端酒,并且想主打年轻人市场,所以那种瓷、陶和金属的就不考虑了,毕竟在年轻人眼中,那些都是大人才喝的酒,看似富丽堂皇,但叛逆的他们却对其嗤之以鼻。

  所以,材质上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玻璃瓶。

  但玻璃瓶也被研究透彻了,有特色大肚子形的,主打怀旧上下一体形的,上部花里胡哨下部简单的等等特别多。

  李树也想过后市那款被人吐槽是酒精兑水却在年轻人群体里卖的非常好的酒,它不光是营销做的好,还有一点就是瓶子有特色。

  简单大方,扁方,比较契合年轻人的心境,哪怕喝个酒,我也要和别人不一样!

  扁瓶?方瓶?

  李树犹豫了起来。

  做为重生者,好像将别人的路走断是自己的使命一样。他也看过很多重生,主角们利用前世记忆,创新或者抄袭记忆中的事情,然后将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是很正常的事情,李树也想这样,但他对那款酒的酒瓶并不是太满意。

  扁平的酒瓶子让人看起来有些小家子气,最起码李树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那款酒卖的很好,但让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款低端酒,李树不知道他们以后是否涉及到高端酒,但自己的洞山酒经过三五年的存放,其实是可以摸一摸高端酒的边的。

  所以,那款酒的包装可以借鉴,但不能抄袭,毕竟这个时代扁方形的酒主要以药酒为主,如果自己贸然用这个包装来做的话,被人认为是药酒就得不偿失了。

  那就方瓶?

  方瓶的酒李树没有见过,但前世他在网上买过几个方形的水晶玻璃瓶放在厨房里当酱油瓶和醋瓶,老妈和小婶很喜欢这瓶子,说这瓶子看起来就很大气,玻璃也厚实。

  李树想了想,如果用方瓶来装酒的话,也能体现出年轻人“不走寻常路”的心境。

  想了几天,李树决定还是用方瓶了,不过这还要让大伙讨论一下。

  他当即跟李林联系,要了给他们做啤酒瓶的玻璃厂的电话,去找他们看能不能定做几个。

  这家“宏光玻璃厂”位于源东县北,在山脚下,距离央村不过二十公里。

  跟对方那位名叫贾学智的老板打过电话,双方约下午三点见面,李树两点二十就从酒厂出发了。

  “欢迎李总!”

  在对方厂门口,贾老板出来迎接了李树,在接到李林的电话后,他对今天来拜访的李树就重视了起来,毕竟李林在电话里说的很重,甚至还说李树能当啤酒厂的家。

  所以,他表现的很客气。

  “贾总,麻烦你了。”

  “李总太客气了,外面太阳毒,咱去办公室谈,正好我这里有朋友送来的好茶叶,你尝尝。”贾老板示意李树往里走,李济则也跟了过去。

  这家厂子不大,就建在山坳里,看样子工人也不多,到了办公室,李树发现这里只有四间屋子,他们跟着贾老板进了一间连标牌都没有的办公室。

  里面很杂乱,临门是一套沙发,沙发座位上的皮已经被磨掉了不少,沙发前放着一张茶几,上面有个茶台。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感谢书友随bo飘荡,君子宋,yen投的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