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094章盼星星盼太阳(二)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自韩信攻破齐国,担任齐王以来,齐地难得有了半年的和平。

  在此期间,齐国除了整军备战外,在文化上也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其中之一便是重建了稷下学宫。

  在秦统一前,稷下学宫是天下读书人最为向往的地方,也是人才荟萃之地。

  战国时比较有名的思想家,都曾经在稷下学宫待过一段,比如孟子、荀子。便是刘信的四叔刘交,也曾经在稷下学宫游学。

  后秦完成一统,为统一天下思想,稷下学宫也被迫关闭。

  韩信攻占临淄后,却是先一步拨款,将稷下学宫恢复了。不得不说,韩信此举为他在齐地赢得了很高的声望。用稷下学者的话来说:“韩信自入齐地以来,罢兵戈,修文教,齐地百姓无不希望韩信为真齐王。”

  也正是在这些稷下学宫学者的鼓动下,韩信最终决定称齐王。最后也得到了刘信的支持。

  韩信恢复稷下学宫以来,也是因为他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尤其是在项羽与刘信在修武南面黄河一带对决时,刘信之所以能够取胜,与他利用“神鬼莫测”之术,引发黄河凌汛有很大的关系。

  那个时候无疑是楚军实力最为强劲的时候,可刘信偏偏能够在那个时候将其击败。

  毫无疑问,刘信能去的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关中的支持。

  韩信因此对关中尤其是目前统治中心的栎阳保持着关注。赢箬在栎阳兴文教,成立鲁班学院,扩展鲁班社经营范围,也正因为此,刘信才能够得到诸如猛火油、土手榴弹等等神器的作战利器。

  韩信虽然觉得赢箬教授的知识十分奇特,近似墨家之学,细看又不像。韩信的学识终究局限在兵家范畴,觉得赢箬所传授的学问也不能逃脱诸子百家的范畴。以后稷下学宫的成就当不在鲁班学院之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说书人成为热门行业。这算是鲁班社唯一的一门“文科”。但关中的说书人太多了,更有许多早先成名的大师级人物在,为了避免内卷,读书人不得不离开关中,去其他王国讨生活。其中又去了西楚的,来齐国的就更多了。

  而其中,两个月前,作为说书人的祖师级别的人物,撰稿过无数小说名篇的张生来稷下担任讲师,更成为了齐地轰动一时的大消息。

  张生来到齐地后,依旧是说书人的作风,每日除了授课,便是找一家酒楼,说一个时辰的书,待人更是和气,还接济了许多生活贫困的学子。

  那些在稷下学宫求学的学子,更是对其十分追捧,许多人入了张生的门下,张生也统统收之。

  这也是因为,比起那些玄之又玄的天下大道,张生所传授的却是说书人的技能。所谓的技能便是只要学习,便能精通掌握的东西。人是能够利用技能赚快钱的。

  韩信倒也没有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直到这日,陆贾作为使者抵达临淄,人住进了驿馆中。

  蒯通来到王府,告诉韩信说:“陆贾作为刘信使者,先去了酒楼与张生秘密相见。”

  韩信为刘信解释道:“可能是武平侯思念妻女,张生是关中来,陆贾可以从张生那里了解妻女的近况。”

  韩信说完,却看到蒯通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韩信便直视着蒯通,蒯通很快由得意变得尴尬。

  蒯通咳嗽了一声道:“大王,若我告诉你,李左车今日去驿馆拜见了陆贾呢。”

  “李左车是赵人。楚军既然渡过黄河,进入河内,修武守不住的。刘信有两个选择,要么转进河东,要么便退守邯郸。刘信若选择转进河东,则河北便尽数暴露在楚军面前。李左车此去,也是关心家乡子弟情况。”

  “臣是想告诉大王,陆贾这一来,临淄已经有了乱象。须知道,大王在河北招募的兵马,如今齐军中可也有很多河北子弟。刘信此时派遣使者来,于大王却是不利呢。”

  韩信苦笑一声,其实不需要蒯通提醒,自他选择称齐王以来,便已经明白,自己终究还是走到刘信的对立面上来了。当初二人的一片交心话最终被韩信所抛弃。这让韩信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刘信才好。

  韩信思索许久,却是问蒯通道:“我欲邀请武平侯使者相见于稷下学宫。蒯先生一直不同意张生的华夏一统学说,今晚可愿意为我与武平侯使者面前,与张生辩论呢?”

  张生自来到稷下学宫后,便一直主推华夏一统学说。诸子百家中,便属纵横家最为反感此类论调。蒯通便时常呼吁诸子百家警惕此等言论,甚至不惜放出危险言论:“当今我华夏文化昌盛,思想自由,离不开春秋战国百邦林立的局面。若真天下一统,便是文化思想湮灭之时。诸位难道忘记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了吗?”

  蒯通的言论自然也不乏支持者。毕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动,可是没有过去多少年呢。帝国一统,总是需要统一思想的。远见卓识之辈都能看一点。又有谁忍心看到自己的学说再次被烈火所焚毁呢?

  蒯通大喜。须知道,韩信作为兵家,对天下一统的重要性无疑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华夏一统是十分必要的。可作为诸侯王,华夏一统无疑损害到了韩信作为诸侯王的利益。很长的时间,韩信一直坚持兵家的操守。

  可是在面对刘信的步步紧逼,以说书人作为强大的宣传攻势下,作为诸侯王的韩信终究还是无法忍耐下去了。

  当韩信邀请武平侯使者前往稷下学宫的消息传开后,对于临淄城的大部分百姓与市民来说,还是将其看作一场盛会来看待的。在平民百姓的眼中,他们恨的人只有屠戮了许多齐民的楚军。他们猜想着,自己的大王的军略配上武平侯的才智,两人合力,一定能够击败西楚霸王,到那时天下就太平啦!

  比起民间的歌舞升平,稷下学宫之内,气氛却是十分凝重。

  李左车得知了消息后,却是独自回屋收拾了行礼,李左车的行礼不多,除了两套换衣的内衣,便只是两卷兵书。

  还未收拾完毕,老仆却来告知韩信来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