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029章矛与盾之先声(二)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第029章矛与盾之先声(二)

  刘邦所率领诸侯联军抵达历城下,聚集大将到中军账下商议对策。

  在刘邦的大军到达之前,陈平也已经将密探撒满整个齐地。陈平将手中的情报汇总后,最后一个来到。

  刘邦询问陈平道:“防守历城的大将是谁?”

  “田横的族叔田景。”

  “田景是个怎样的人?”

  “田景是一员老将,老成持重,因此被田横派遣守历城。”

  刘邦摇头道:“田景已老,却无甚名声,论持重,不足以当周勃。城中裨将又有哪些?”

  “周生、黄叔、李生,皆商人子也。”

  “此三人可以利用否?”

  “怕是需要黄金三千镒。”

  刘邦乃让人抬来黄金六千镒,让陈平任意使用,又与陈平道:“与周生、黄叔、李生说,他们若能打开历城城门,三者皆封列侯!”

  陈平离开后,刘邦乃让人继续在历城城外演兵,声势浩大,历城百姓皆惶恐不安。

  田横虽然派遣了田景前往历城,主持齐国北部防务。但却未有想到刘邦在面临韩信的威胁时,还能决断得如此之快。刘邦已经开始攻打历城了,齐军的主力驻扎在齐国南部的莒县一带,指望与楚军会师呢。

  即便如此说,历城背靠济水,周围多丘陵山地,作为南下进入齐国的重要通道,防守绝不会差。刘邦并不想在历城展开恶战。他依旧偏爱宣传攻势。

  区区六千镒黄金与三个列侯之位换取历城,在刘邦看来无疑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

  第二日,历城城门打开,田景人头被悬挂在历城城门之上。刘邦在城外接受了周生、黄叔、李生三员裨将的投降,封他们为列侯。周生亲手斩杀田景,功劳最高,食邑两千户。

  周生杀田景,也算是立下了投名状。刘邦调走历城原来的守军,另拨给周生两千人,令其镇守历城。黄叔与李生则作为裨将,率领原齐军守军,加入诸侯联军,随同作战。

  历城被拿下,临淄虽然是大城,却是面临无险可守的境地。

  刘邦将军中弓弩手聚集起来,共万人有余,往城中射出箭雨。每支箭上皆绑定有文书。刘邦能行此方法,却也是因为关中纸张又有了大的进步,已研发出用竹木造纸的技术。纸张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箭上绑定的文书细细罗列田氏罪行,齐民也因田氏饱受战火之苦。他刘邦作为天子,早已经看不惯田氏的行径了。总之大意就是,他刘邦对齐国百姓有感情,对田氏没有感情,让齐国百姓不要再助纣为虐。只要临淄百姓愿意投降,每人升爵一级。

  威胁配合诱惑是无双的战术。刘邦大军驻扎在临淄城外仅半日,临淄投降,临淄百姓欢欣鼓舞,喜迎王师入城。

  其中也难免有一些不和谐的事件发生,比如不听话士卒的劫掠,小规模的暴动,刺客的暗杀,但这些不过是稀松平常之事,无伤大雅,不值得赘述。

  刘邦大军一举突破齐国北部防御的消息很快往西、往南、往北传播开来。没有比御驾亲征,连打几场大胜仗更涨声望的事情了。作为君主,最重要事情,便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子民。

  刘信看到了战报后,只是笑笑并不说话。

  田横看到了战报后,却是面色苍白得说不上话,连忙再次派遣田敬出使楚国,再提醒楚国一下“唇亡齿寒”的道理。

  而在下邳城内,一封以刘信口吻写给韩信的挑战书流传开来。

  挑战书上评论天下英雄,刘信用很自大的口吻夸赞韩信说:天下英雄唯本相与楚王耳。如今刘信率领大军南下,布下阵势,邀请韩信来攻。韩信若不敢来,终不过是击败一些庸俗将领的普通将军而已,比不上刘信击败项羽的荣耀,因此算不得传奇将领。

  这封信明显是伪造。若让刘信来写,文笔多少会华丽一些,讽刺多少会刻骨一些。

  楚国文武中不乏智士,提醒韩信道:“此不过是刘邦老儿的激将法罢了。他就指望着大王与刘信两虎相斗,自己好从中渔利。此战书绝非刘信所写。”

  韩信却道:“刘信既然已经奉命南下,为何除了练兵,并不见任何动作?这可不像他的作风!”

  “也许刘信也是想祸水东引,想要咱们去攻击刘邦大军。”

  刘邦与刘信叔侄二人之间的矛盾早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便是连僻处南方的楚国文武也会主动从这方面考虑。

  但他们这些考虑,却是将韩信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进行考虑。

  韩信叹息道:“也许刘信根本就没有将我当回事了吧。”

  韩信这番言语却让楚国文武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想到韩信竟然还有自卑的情绪作怪。

  王彘是当年导致韩信胯下之辱的男人。韩信担任楚王后,王彘担心韩信治罪,怕牵连家人,主动登门谢罪。韩信并没有责怪王彘,反而抬举王彘做了自己的侍卫长。

  王彘与韩信也算是贫寒之交。贫寒之交往往也最了解彼此的秉性。

  见韩信说这样一番泄气的话语来,王彘上前慨然道:“大王,无论是援齐还是攻打刘信,都需要你赶紧拿个主意了。以臣看来,谋划固然重要,可决断却更重要。刘邦老儿之所以打我们个措手不及,便是他决断果决的缘故。”

  当下群臣也都纷纷鼓舞韩信,攻无不胜,战无不胜,击败刘信必然是小菜一碟,击溃刘邦大军也是不在话下。

  但关键是决断还需要韩信自己来做。

  韩信扫视着堂上的文武,其中既没有如英布一般的猛将,也没有如张良一般的谋士,都是资质平平之辈。

  韩信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若论人才之盛,刘邦要远远胜于自己。便是刘信麾下也有全旭、司马芝等一流的人物,比韩信要强上许多。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韩信当初北伐借助的是汉家的力量,忽略了麾下人才的培养,这倒不是说楚国没有人才,只是忠心韩信且能够让韩信放心的人才少之又少。面对如此情形,韩信格外想念当初抛弃自己离开的蒯通来。

  虽然羡慕别人家人才济济,但狮子统帅的羚羊要比羚羊统帅的狮子更加厉害,韩信相信,自己即便带领这样一班人去攻城略地,也足以让刘邦叔侄心生动摇。想到此,韩信终于坚定起了目光,道:“寡人意已决,联合淮南王,进取中原!”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