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十章 舆论扭转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最后,钰彤还是没有学会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的笑容。

  因为没有参照的学习对象。

  苏明本来想找例子,拿过钰彤的平板刷了一圈微博还是没找到,只能宣告放弃。

  “现在开始花六个小时和我一起学习如何掌握及使用异能。”钰彤说道。

  “我们算不算都是从零开始?”苏明问。

  “如果你是零的话,我应该是一。”钰彤说道。

  “怎么感觉这话有歧义?”苏明摸着下巴,忽然觉得面红燥热。

  因为,参汤的药效终于发挥起来了。

  “药效已经开始起作用,现在我们抓紧时间。”观察到苏明脸色的钰彤立刻说道。

  “怎么抓紧?”苏明问。

  “把衣服脱了。”

  “啊?”

  “没有衣物阻隔,药效发挥更好。”钰彤难得解释。

  “那……裤子要不要……”

  “你的异能主要集中在额头竖眼和心脏。”钰彤的回答让苏明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没有那么羞耻了。

  “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钰彤开始念道。

  “等等,这怎么像是九阴真经的口诀?”苏明诧异道。

  钰彤没有回答,只说:“大道互通,好好感悟。”

  苏明点点头:“好吧。”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

  随着钰彤的开口,苏明盘膝坐在床上,紧闭双目赤果上身,思绪跟着钰彤念的口诀凝聚。

  左胸处皮肤渐渐透明,赤色心脏震动闪烁,盈若红日,将胸口以下的身体照耀成通红一片。

  额头上月型印记银光如雪,淡淡冰霜凝结,从额头蔓延下苏明脸颊、下巴、脖子,等触及苏明的胸口处时骤然凝滞。

  日月相映,冰火两面。

  “采气不在气,口闭双目开。玄机在于目,神气乾鼎聚。”

  “……”

  苏明听钰彤一字一句的念着,全身心的投入在感悟和修行上,一时物我两忘。

  而钰彤在口述口诀的同时,也闭起了双目,仿佛也在跟着一起思考着口诀里的含义。

  这个时候,网络舆论再次发生了变化。

  以张淼工作室为名的微博号在微博的首条内容,引起了轩然大波。

@张淼工作室:严正声明  附图内容:

  “自5月起,有部分媒体、自媒体和个人为了博眼球和关注度,借助社会事件浑水摸鱼,使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恶意栽赃、混淆视听等手段发布了大量不实信息,对张淼先生的名誉造成了极大损害,给公民隐私造成了极大侵犯。

  本碍于张淼先生个人形象不愿公示于众,但为了维护张淼先生声誉,维护司法公正,今张淼工作室声明,张淼先生确为精神病患者,有四陵市第一精神病院汪海楼教授于三年前开出精神诊断书为证。

  请发布了内容不实稿件的媒体、字媒体和个人于15日以内删除不实稿件并主动消除影响,逾期不删除者,张淼先生将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公民权益。

  张淼工作室特此声明”

  附图另一张是汪海楼给张淼开的精神病诊断书,日期是2017年。

  发出不到半小时就登上了热搜榜,随后热度不断攀升,从前五十一路攀升,压过了xx明星哭了、xx车祸现场、xxx回应整容的强势话题,#张淼工作室回应#进了热搜前十。

  网友们迅速开始围观冲浪吃瓜。

  @煮人为快乐之本:张淼什么时候也变明星,搞什么工作室了?

  @加勒比海带:真的假的?张淼正是精神病?那小明精神病院的微博怎么回事?

@香菜哟:又反转了?所以之前是小明精神病院炒作?亚里士缺德  @动力火锅:@小明精神院院长出来解释。

  笑熬糨糊拎壶冲:如果属实的话,我觉得可以@黑历史打脸bot ,你说呢@小明精神病院院长。

  @愤怒的老鸟:我好愤怒,张淼是精神病,打人就可以了吗?

  楼中楼@和尚洗头用飘柔评论@愤怒的老鸟:打人肯定不对,不过精神病可以免除一定惩罚就是了。

  @李商隐身中:精神病诊断书是不是真的?

  楼中楼@百变少女于德纲评论@李商隐身中:都晒出汪海楼教授的诊断书了,还能有假?这总比一个野鸡精神病院的信口胡说有公信力多了。

@著名奶茶鉴定专家:洁洁怎么回事?@陆地洁键仙  @键盘侠联盟刘老实:请大家冷静,不要被带节奏,让子弹多飞一会。

  @吃瓜在一线:今天又是新的瓜?

  随着热度扩大,越来越多人看到微博,也越来越多博主开始发声,并针对苏明和陆洁之前的微博进行批判。

  @闫律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张淼打人的确有错,但因他是精神病患者,很大几率会被判为赔偿受害人,张淼居家服刑。张淼该罚,但令人更愤怒的是,有人借此事炒作自己,消耗公众热情,一味带节奏扭曲事实,这比恶意伤人的张淼更为可恨!

  看似指责了张淼打人不对,但真正的目的却是突出小明精神病院在炒作。这是公关界比较常见的手法,先从小处骂一骂己方,然后一个“但是”将话锋扭转,提升道德制高点去抨击对手,来达到为己方反向洗白的目的。

  @温柔种个草尼玛:和只有一套基础测试卷作为证据相比,汪海楼的诊断书明显更为可信。这让我想起,昨日还有很多博主在质疑小明精神病院院长作为院长的实力,结果那些微博后来都没了,小明精神病院背后的势力令人深思。

  @八卦鹅:我本来认为张淼不是精神病,知道看到汪海楼教授的诊断书,汪海楼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也是我的偶像。谁错,汪教授都不可能错!我相信他的判断!

  看似正常合理对事实的分析,却故意将部分事实断章取义,实现对完整事实欠缺了解网友的舆论操纵。

  那些抨击小明精神病院的微博大多的确删了内容,但都是因为微博恶意造谣中伤,被微博官方警告的。

  但不清楚真相的网友却是不明白的,只会从这条微博看到……哦,原来小明精神病院竟然耍这样的手段!太恶心了!

  一旦给网友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之后若没有铁一般的事实,难以扭转过来。

  随着时间推移,事情发酵。

  张淼伤人事件的另一个主角也出面接受了媒体四陵在线的采访,进行发声。

  被打出租车司机回应:不就是骂了他全家么,怎么能动手打人呢?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