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36章:登基为帝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三日后的健康城内,皇城外的丽正门广场之上。

  莫非身着一身明黄龙袍,正缓步行走在丽正门广场之上。

  其身上长袍上绣着沧海龙腾图案。袍角汹涌的金色波涛下,衣袖被风轻轻吹起。

  此时的莫非剑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闪烁着和煦光彩。

  俊美的脸庞辉映着晨曦,带着天神般的威仪和与高贵,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

  在麾下一众文武大臣的注视下,莫非缓缓步上大庆殿前高台。

  站在高台之上的莫非,俯身打量了下分两边站立于广场之上的文武大臣。

  内息运转下,衣衫已是无风自动,一段沉稳清晰的话语声,瞬间传遍整个广场之上。

  “今日我董天宝上承天意,承继大统,正式登基为帝。”

  “改国号为:“武!”

  “改元:天宝!从即日起,即为天宝元年!”

  广场之上的文武大臣,听到莫非宣布国号,改用新年。

  纷纷俯身下拜,齐声唱喝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莫非看着跪伏一地,密密麻麻的文武大臣。

  这番场景,让莫非这个从文明社会穿过来的旅者,一时间都是有些微微失神。

  这九五至尊之位,相信无数人都曾有梦想过,期待有一天自己亦能坐上那至高权座,执掌天下万民生杀大权,一言便可定人命运生死。

  “今日我莫非竟然真的梦想成真了。”

  他强行压下心头亢奋,装做淡然道:

  “众卿平身!”

  见众文武领旨起身后,莫非方才接着开口说道:

  “朕能上位,尔等于微末时,便跟随在我身边的心腹手下个个居功至伟,武国能成立,其中有一半你们的功劳。”

  “今日朕登基为帝,也是时候对尔等有功之臣,表功授勋了。”

  听到莫非的这番话语,殿下文武均都内心大喜。

  与莫非一起造反的他们,除少数铁杆外,大部分所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功成名就锦衣还乡。

  见众文武眼中满含热切,莫非也没再多说。

  “传旨吧!”

  莫非直接让身旁的传旨太监,宣读起了封赏圣旨。

  只见其手捧圣旨,快步行至高台前方,将圣旨缓缓打开,清了清嗓后,便开始宣读起对文武诸将的封赏祥情。

  “董家军副帅薛刚,智勇双全,朕起兵至今,每遇危机,均是其为朕镇守后方稳定军心,功勋卓著。”

  “封!武威大将军,智远候。”

  “董家军先锋程雷,忠心耿耿,曾数次救朕于危难之际。起兵期间,每战当先,所立功勋无数。”

  “封!骁武将军,忠勇候。”

  “前朝丞相陆秀夫!

  “弃暗投明,为朕促成度宗献降一事。有大功于武国,皆之其人有大才,任其续为武国国相。”

  “李虎、樊贵、……”

  待一众官员封赏完毕,莫非方才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步入进了太和殿中。

  当先映入莫非眼帘的,便是那金銮殿上像征至高之位的天子龙椅。

  莫非缓步行至龙椅跟前,伸手轻触这象征着天下至高的权柄。

  通体纯金打造的龙椅,入手冰凉,其整体雕琢成盘龙昂首之势。

  其上雕琢的五爪金龙龙首巧夺天工,就仿佛是一条真龙被束缚于龙椅之中一般。

  仿若随时都会挣脱束缚,翱翔于九天之上。

  莫非转身看了看,已在大殿中分边站立的文武。

  在他们热切的眼神中,缓缓坐到了龙椅之上。

  这纯金打造的龙椅,哪怕是铺了坐垫。扶手和靠背处传来的冰寒之感,亦是让莫非好好感受了一番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龙椅设计之时,便将位置设在与群臣朝拜之地相隔数米外的高台上。

  莫非看殿中文武时视线极佳,对殿中的情况可谓一目了然。

  而殿中群臣,却需仰头方才能看清莫非面容。

  这无形中便形成了一股威压与神秘之感,增强了君主威势。

  从这细微处,便可见设计这大殿的能工巧匠心思。

  见莫非坐定,身旁的传旨太监顿时上前一步,尖声喊唱道:

  “跪武帝!”

  众文武听此言语,顿时趴伏在地山呼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莫非看着这跪倒在地的众文武,心头不由暗道:“天天这么跪不会折寿吧,好似还真没几个皇帝长命呢。”

  想到这里的莫非连忙说道:

  “众爱卿赶紧平身吧!”

  “谢万岁!”

  一众文武虽然对莫非的这番反应有些不适应,但也连忙谢恩起身。

  一套流程走完,莫非心头已是有些不耐。

  这东西真他娘繁琐,难怪历朝历代,会有那么多的昏君出现,天天来一次也确实是太枯燥了些。

  莫非未等太监再次说话,便向着殿中众群臣直接道:

  “朕既然已顺利登基,先前做出的承诺,就必须得说到做到。”

  “关于减免赋税和均田的事,就交陆卿家你来负责。”

  “微臣领命!”

  陆秀夫听到莫非的吩咐,心头顿时大喜,连忙躬身出列领命。

  之前他还担心自己会看走眼。

  到时候如果莫非又是个扶不起的度宗之流,那他陆秀夫可就真成了千古罪人了。

  如今看来,这武帝到是还挺靠谱,这让他心头不由的心安不少。

  “襄阳被围许久,如今城内情况定已是极度危急。”

  “元蒙聚集了近十万精锐,围困襄阳数年之久,一直施行围点打援战略。前朝一直用添油战术不停派人送死,实乃愚蠢到了极点。”

  “要想援救襄阳,我方必需纠集全部精锐,想出应对元蒙轻骑之法,方才有可能一次功成。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建议?”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