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离轨上路汽车开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昨天的冻雨下过,半夜突然降温,早上起来感觉十分不适应。

  报纸上写了要增加衣服,到晌午热时再把外衣脱掉,不可挺着不穿。

  今日非朔望之日,没有大朝会,小朝会众人一同停止。

  大家来到庄子的广场上,旁边摆放鞭炮。

  最显眼的位置用大红绸子盖住一物,大唐第一辆后轮驱动六轮蒸汽机汽车登上舞台。

  钦天监的人又编一通话,说昨夜观星,天象如何如何好。

  不晓得他们在哪观的,昨天晚上有冻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早上才变晴。

  随着李隆基讲话、剪彩结束,鞭炮声中红绸子被掀开,露出长八米一,宽两米二,高两米的蒸汽汽车。

  工匠亲自上车操作,点火、加煤、开阀门。

  噗噗噗!呜!轰隆轰隆,汽车运转起来,橡胶外圈的轱辘似乎没承受太多的重量。

  与火车一般,不需要牲畜拉,给水和煤,车自己走。

  司机控制着速度,慢慢绕圈。

  转两圈,羽林飞骑开路,往灞桥去,众人乘马车跟上。

  抵达桥另一边,到宽敞的主路,羽林飞骑快马吆喝着叫路人、车辆避让。

  司机调整进排气角度阀,更多的蒸汽开始做有用功,汽车速度提升。

  伴随着烟与蒸汽,汽车以每小时二十五公里多一点的速度向前冲。

  百姓们纷纷让到路边看热闹,大家伙咋跑到地上了?不该上铁轨么?

  不对,瞧着比在铁轨上跑的小,小一大截,往后地上要走这家伙?

  大概十分钟,蒸汽机汽车降低速度,慢慢转向,再加速跑回来。

  眼见差百米左右回到出去的位置时,司炉工往外撤火,排气阀呼呼冒气。

  百姓往路上凑,看地面,大家伙别把地给压坏了,还得修。

  “略显笨重。”魏知古背手绕蒸汽机汽车转圈看,给出评价,太大。

  李易向工匠点头示意,工匠们从车上往下搬运东西。

  一块块用来训练的石锁被从车的储物箱中取出来,每块五十斤,大唐的斤。

  整整二百块,换成李易时的重量为六点四吨。

  “加满煤和水,算上自重与载重,可一次跑出一百里,减少载重,按比例增加行驶距离。

  往后再造出来同类蒸汽机汽车,用在京兆府长安通往各县,一天跑两趟。

  用来帮助百姓运输物资和乘坐,故此做大一些。

  田中耕地所用的比它小两圈,长不到十尺、高不足五尺,四个轮子,挂三铧犁。”

  李易这时给出答案,需要负重跑很远的得大,耕地的小。

  怕把地给压实,那样需要用绳子,蒸汽机汽车不下地,拿长绳子拴犁拉。

  那样地不好设计,距离太长,蒸汽机车除非进到别的地里。

  拴绳子的犁与车不是一体,依旧依靠人来控制方向和深度。

  魏知古颔首,表示明了:“沿途设煤水仓库,车自己拉太多的煤水,动力用在负重上,如有轨火车。”

  “耕地所用,当以车自身运煤、水到地头。”姚崇发表看法。

  李旦几次张嘴,又都闭上,他昨天有被打击到。

  看书看到后面,发现自己想的那点东西书上有,且更全面。

  无怪乎小易说茶叶的事情,分明在开导自己,往后可不能随便说话。

  好在是小易,他不会嘲笑。

  “李东主,这家伙日后在地上跑?”围观的百姓喊。

  李易看一眼郭子仪,郭子仪点头。

  “让过来,不怕。”李易也喊,突然遇到的百姓,理论上不存在预谋刺杀的可能。

  身都未搜,羽林飞骑一人一个领百姓到近前。

  百姓把袖子挽上,双手手心向上平端着放在身前,似乎这样能够证明自己不会伤害到别人。

  “放下手,天冷,袖子撸下来。”李易上前,帮忙拽袖子。

  百姓又激动又感动,李东主信任自己。

  等众人情绪稳定,李易大声说:“年底前,京兆府从长安到各县,每天跑两趟大的地上走的车。

  诸位往来其间,可花少许钱乘坐。具体钱数,会印在报纸上。

  比起乘马车和船,速度快、载重多,只会便宜不会贵。

  另明年夏天前,京兆府各县通蒸汽机汽车,县中往来更便捷。”

  “好哦!冬天坐爬犁冷,夏天在船上逆流慢。”一个百姓相信李易说的便宜。

  “李东主,它能下地不?”家里有地的百姓心思活络,想到用大家伙耕地。

  旁边摆着大堆的石锁,证明它有劲,比牛力气大很多。

  “比牛马贵,速度快,可深耕,种新籼稻的给补贴,用来快速打稻茬,抢种。”

  李易先提醒,价钱高,自己考虑是否划算。

  认为不值得,继续租牲口,或自己家的牲口去耕地、耙地。

  “报纸上写出来,我回去琢磨,耕一下叫大家瞧瞧。山地上不去,还要用牲口,反正我是不拉犁,又累又慢。”

  有人力拉犁的百姓不想回到过去的日子,好心酸。

  与百姓交流一番,队伍回庄子,蒸汽机汽车继续跑,不装石锁。

  遇到路上走的百姓,邀请百姓上车,跑城东和城西,在城南的路上。

  不到中午的时候,整个长安的百姓都知道了。

  李东主把铁轨上的东西搬下来,地面能跑。

  冻冰下雪的时候,往来长安就坐这种车,说是一天两趟,看跑那么快,估摸四趟都行。

  “刚柔,此车易造?”张九龄吃过午饭,找李易说话。

  “第一辆最难,之后轻松。”李易端来果盘。

  “本钱可高?”张九龄看看果盘中洗好的沙果,皱眉头、抿嘴、咽口水,未吃先酸。

  “看使用周期、煤水费用,制造过程,俱为人工成本。

  大车增加装货与乘坐的位置,按照我给出的票价,五年回本。

  在京兆府如此,换到其他地方,十年回本,中间有维修。

  别处想用,先修好路,只能通行蒸汽机汽车宽度的路不够,至少有三丈宽。

  路修好,我可以用到坏不回本,当作补贴地方。”

  李易把张九龄后面要说的话给说出来,你惦记你的家乡,我可以用船运到海边,从那边走陆路近。

  路你得修,你原来修的路得拓宽,不然跑不了蒸汽机汽车。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