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年后远行今商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一肥一瘦隔着穿,都是瘦的肉不好香。

  李易低头吃饭,心中则在盘算过完年带永穆公主出去旅游,到美洲。

  南美,到时候可可、向日葵、地瓜、土豆、玉米什么的都有了。

  哦,还有芸豆和西红柿、南瓜。

  咖啡没有,咖啡在非洲,现在还没有埃塞俄比亚,就是亚丁湾那里。

  往上去是红海,埃及,穿苏伊士运河,目前运河的地方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去。

  这条运河,很久以前就修过,只是修得比较窄和浅,走小船,说给堵上就能给堵上,非常容易。

  等着荒废久了,再挖开,那就费劲了。

  现在那里还算安稳,没有在当地打仗,倒是有军队跑到了西班牙那边成立了安达卢斯王朝,跟基督教的打呢。

  眼下有运河的地方叫伍麦叶王朝,地盘不小,很能打。

  教刚成立一百多年,大唐有零星传教的人,不过百姓都不怎么信。

  “怎么去呢?飞去?太费油了,而且上哪落脚?一路飞?开车开那么长时间都累。”

  李易嘟囔着,他想先去取回来东西在庄子里慢慢种。

  海军一样出发,带更多的回来。

  主要是散心,永穆公主还没见到过大海,没冲过浪。

  “易弟你要去哪?什么开车?”李隆基听到了。

  “去拿地瓜,带闻恬一起,要是兑换游艇,就得兑换汽油或柴油,柴油劲大,庄子里生产的不行。”

  李易想着就说出来了,没防备。

  “易弟不可,易弟不要出去。”果然,李隆基坚决反对,你别走,你走了我怎么办?

  “一个月就回来,很快,我的船速度快。”李易准备兑换四十节速度的游艇。

  从大唐到南美,没有巴拿马运河,只能绕麦哲伦海峡,然后冲上去,向北,就可以找东西了。

  有个十天能到,中途要是耽误一点,增加两天,到那里寻找几天,再回来。

  一个月,最多四十天,保证没问题。

  “要一个月?这个……”李隆基又要拒绝。

  “我去拿东西回来,今年保证能种上,几年后,到处都是好作物。”李易说出让人难以拒绝的理由。

  开春出去,到地方再回来,正好种一些作物。

  比如云豆和西红柿,今天是阳历二月一号,过完年,要是十五之后走,加上陆路耽搁,回来就四月份了。

  芸豆了、玉米了、土豆了、地瓜了、向日葵了、花生也是。

  资料上说花生在中国古代就有,不过李易没找到,纠结这个没意义,赶紧去拿回来,这不就有了嘛!

  “带谁去?”李隆基咬咬牙,为了大唐的百姓,他选择跟李易分开一段时间。

  “二十个羽林飞骑,要第一批学员,朝廷出身体健康、不晕船的官,我可不能总给他们治疗晕船。”

  李易选人手,人多了不行,船装不下,他这个属于速度快的,同时有能扛住波涛的,能远航。

  “郭子仪去。”李隆基又咬咬牙,他怕李易出事儿。

  “子仪留下统帅羽林飞骑,不打仗,我有办法,送礼就行。”李易知道外面的土著比较好相处。

  只要你别这事那事的,人家都是愿意帮忙,如果能交换东西,就更好了。

  印第安人长的很像中国人,这个就比较有认同感。

  那边有人制作陶器,那么给他们瓷器,还有丝绸的衣服、茶叶、精盐、钢刀什么的。

  至于马,带着太费劲,一路上还要照顾,就先不送了。

  “能交流?”李旦比较好奇双方怎么说话。

  “打手势,吃饭了、睡觉了、换东西了,他们能懂。”

  这点李易是最不愁的,人和人的交流不完全依赖语言。

  “何时去?”王皇后询问。

  “先给青黛作完手术,还有检查下不能生育的人的情况。”李易也不知道哪一天走。

  反正过两天开始拿死囚练手,顺便检查蓝宝嫂嫂和豆卢贵妃。

  他估计初五差不多,不等正月十五,浪费时间,心在远方,着急。

  “也罢!”李隆基彻底同意,去吧,一个来月。

  反正自己每天就都住在庄子中,别的地方危险。

  众人对面前的美食顿时失去了兴趣,上次李易还没这么显得重要,去趟洛阳,大家都觉得少了什么。

  鸿胪寺中,不晓得李易要远行的一群吐蕃人在吃火锅,羊肉火锅。

  他们的心情不错,李易给找了工作。

  “李易竟然给出来那么高的工钱,就是教一些人咱们那里的事情和咱们掌握的技能,要不要教假的?”

  伯讹不再那么提心吊胆,两国和平了,至少他觉得是两国,大唐不承认。

  伊辛巴摇头:“不可,李易会报复,到时候算计我等。”

  “我认为他现在就算计着,即便我不知道他怎么算计的。”伯讹对李易算很了解了。

  他才不认为高工钱能够轻松拿到,保证有问题。

  “还能算计什么?要命?给他。”另一个吐蕃人豁出去了,不怕。

  “说不定比命更重要。”伯讹依旧警惕。

  伊辛巴闭一会儿眼睛:“看看,看看再说。工钱要交上来,用在我们这些人的花销上。”

  “如今才发现,钱最重要。”又一个吐蕃人满脸愁苦之色。

  他知道自己的吐蕃丢掉了多少土地,却没有任何办法。

  “有东西才有钱,钱不可随便印,会出事儿。”伯讹对此倒是比较了解。

  李家庄子欢迎别人随时拿着兑换券去换铜钱和金银,不限制。

  只是大唐百姓根本不换,把兑换券给李家庄子,属于买东西,不要金银。

  倒是有许多人从别处找了金银和收集的铜钱、绢帛跑李家庄子换成兑换券。

  绢帛的价格越来越低,购买力下降了,然后百姓就用绢帛交租庸调,大唐朝廷允许。

  “你们说,李家庄子真的有那么多能兑换的金银和铜钱?要是不够,一旦大家都去换,就能让兑换券变得不值钱。”

  刚才说话的吐蕃人想到一个好办法,挤兑。

  他挺聪明,还懂此操作。

  “没用,咱们哪有足够的钱去换?其他大唐百姓听李易的,不用来打首饰,没人会换。”

  伊辛巴想都不想,他相信李易,稳着呢。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