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确实不按套路出牌。
以前没有第二轮考试?
没关系,现在不就有了?
同样是《韩非子·八奸》里面所说的,不使群臣虞其意。
身为皇帝,就是不能让臣子猜到自己在想什么,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拜前世在穿越者培训基地的培训所赐,虽然没好好学习,可是崇祯皇帝在穿越之初也掌握了一个最基本的技能——面瘫。
如今自己的底牌越来越多,拳头也越来越硬,所以崇祯皇帝倒是不需要装面瘫了,但是对于不使群臣虞其意这一点,崇祯皇帝还是极为认同的。
所以老子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你们就慢慢受着去吧!
崇祯皇帝爽了,底下正在答卷的学子们就头疼了。
这道题比刚才的送命题要好的多,但是,这是道得罪人的题!
尤其是对于京城附近的考生来说。
远一些的,比如岭南的考生还可以说自己是路过的太多,大概的写一写就算了,离的近的呢?
比如昌平的考生写了昌平的县令怎么怎么样,然后这货还倒了霉……
而昌平一共有几个考生?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傻子都能猜到是怎么回事儿。
然而崇祯皇帝的不按套路出牌明显不止于此。
在这一道题的答卷被收上来之后,崇祯皇帝又开始出了第三道题。
没错,就是第三道题。
这道题可以说是最轻松的一道考题,但是也是崇祯皇帝最为看中的一道考题。
前面的两道考题,第一道是送命题,就是拿来折磨考生玩的。
第二道题,崇祯皇帝是打算看看这些个考生有几个是真正的注意到民生问题的。
至于这一道题,才是崇祯皇帝真正打算选拔人才的试题。
没有理会下面一脸懵逼的朝臣和学子,崇祯皇帝道:“藩王们开国海外已经是我大明人尽皆知之事。如今唐王,秦王,庆王,三位藩王已经出海,并且找到了一片大陆,其上更是有殷商之遗民存在,朕已经将之命名为新明岛。
据大明海军南海舰队提督郑芝龙所报,新明岛与其说是岛,倒不如说是一片大陆,其地广袤无比,堪比我大明。
朕现在想问的是,对于那一片新发现的大陆,该如何处置?对于藩王,该如何管理?大明向彼处移民又该如何管理?
新大陆的发现,对于我大明有何好处?坏处又是如何?对于民间有何影响?请试言之。”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温体仁就先站了出来:“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随着一片拍马屁的声音响起,崇祯皇帝笑着摆了摆手道:“不过是一片大陆罢了,先让诸位学子们答题要紧。”
看着崇祯皇帝挺重视学子答题,可是学子们也蛋疼。
这道题确实不是送命题,也不是得罪人的题,可是这道题完全就是一道只能瞎鸡儿写的题!
如果说问的问题是针对于大明本土,那么大家还能作答一下。
可是现在的问题针对的是新明岛那个地方的,在场的人除了崇祯皇帝心里有点儿数,剩下的谁知道那个地方?
既然都不知道,那就只能靠蒙靠猜,然后瞎鸡儿写了。
但是真个要瞎鸡儿写,后果不会比第二道题瞎糊弄的结果强到哪儿去。
今天在这个大殿之中的,不管是朝臣们还是参加殿试的学子们总算是搞清楚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崇祯皇帝打算把法家学说重新捡起来。
但是要先拿新明岛试验一番。
其实崇祯皇帝倒真没有想那么多。
搞出来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倒是崇祯皇帝故意搞出来的。
但是说到拿新明岛试验,崇祯皇帝倒没有那个打算。
因为崇祯皇帝在翻看《韩非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都说儒家是讲究什么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实际上,法家明显更会玩——在第一篇《初见秦》里面就开篇明义的指出了一个问题。
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这玩意怎么理解呢?
就是秦王诶,您老人家这么牛逼,大秦也是这么牛逼,瞪谁谁怀孕,地盘一天比一天大。
可是现在呢?
军备困顿,士民疲惫,贮备空虚,田地荒芜,粮仓乏粮,四周的诸侯都不怎么服气。
这原因没别的,就是您老人家的手下臣子们不够忠诚!
得,一句话就把秦王的责任给摘的一干二净,一切不好的后果都是臣子们不用心,太扯蛋的原因导致的。
而且后来的法家学者也是前赴后继的实现了这一点——比如晁错,搞出来了削藩,同时也引发了七王之乱,把锅一背就上了法场了。
这么好的法家,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喜欢?难道要喜欢那些没事儿就唧唧歪歪什么天人感应,绝人欲而顺天理的程朱理学?
关键是你朱扒灰自己还娶了尼姑呢。
麻卖批!
等到殿试过了,崇祯皇帝就回到了宫中,打算拉着温体仁和张瑞图一伙人一起看看这一批的士子都是些什么样儿的水平。
崇祯皇帝想起了自己刚回京时,田尔耕就向自己报告的消息——没有人造反,也不是哪里又出了大问题,而是有人在暗中组织宣扬法家学说。
这下子崇祯皇帝就乐呵了,自己刚刚在南方大杀特杀了一波,这就有人看到了机会?
聪明人果然还是很多。
所以也出现了崇祯皇帝突然间弄出来法家题目恶心人的情况。
而且崇祯皇帝还打算以后每年都要换一家学说来恶心人。
只是批阅试卷还没有开始,崇祯皇帝就突然间开口道:“张爱卿批阅所有试卷的第三道题目,温爱卿批阅所有试卷的第二道题目,朕来批阅第一道题目。”
因为崇祯皇帝突然就想起来前世看过的著名历史读物《唐砖》里面批阅玉山书院入门试卷就是这么干的。
而且这样儿还杜绝了第一道题目会被温体仁或者张瑞图故意黜落的情况。
人心,经不起试探,倒不如从根子上就杜绝出问题的可能。
只是等到崇祯皇帝开始批阅试卷之后,都不禁被气的笑了起来。
有些混账东西真的就是不食人间烟火。
比如说有一个士子答第二题的时候是怎么回答的?
“路过某县,百姓极多,食得饱,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政通人和,皆称陛下善政也。”
还有的就是没脑子。
“算秦设郡县,迄今数千年矣。新明岛亦为我大明之国土,例当同设郡县。”
还有的在做答第一题的时候,干脆就是破罐子破摔,就答了区区个四字:“此歪理也。”
如果说第二题第三题的回答是各种逗逼,第一题里面出现这种回答的就是傻逼。
崇祯皇帝现在就很想把这个士子拎到跟前问问他丫的,你丫的听清楚朕的问题了没有?
朕问的是怎么杜绝八奸的存在,你丫跟朕说韩子学说是歪理学说?
那秦汉是怎么浪到一汉当五胡的?
看到这种回答,崇祯皇帝干脆连看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兴趣也没有了,直接选择了黜落。
这种连题都听不明白的混账东西要是当了官才是扯犊子。
当然,第二题瞎鸡儿写的也统统给黜落了。
崇祯元年的时候这道题就考过了,第二年的时候还出了这道题,但凡不是个傻子,就应该心里有点儿逼数吧?
偏偏没有,还他娘的开始捧臭脚。
老子让你捧,回家捧你的圣人书去吧。
至于第三题,崇祯皇帝则根本不在意这些人写的是正确还是错误。
因为第三题虽然是用来选拔人才的,可是这道题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答案。
因为之前确实没有先例。
如果说是大明本土,这些个学子不管谁敢答一个封藩制,那肯定是要倒霉的。
可是在新明岛这种远离本土的大岛,不管是郡县还是封藩,都随便答。
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让崇祯皇帝觉得这些个想法有实现的可能,哪怕极小,那都算是回答正确。
大不了先在新明岛试验一番。
等看到一份试卷在第三题上面写着其殷商之遗民是否心向大明,其地距其他西夷有多远,大明驻军人数所需几何及需筑城几何的答案,崇祯皇帝笑了。
这回是真的笑。
大明的读书人,二傻子是不少,可是真有几分本事的也不是没有。
就比如这份试卷,第一题的答案就是严格执行法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而且其中还很明显的提到了大明的法律已经三百年未修,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情况,应当进行适当修改。
至于第二题,这家伙是怎么说的?
某县县令如何,其县百姓几何,贫者占几,富者占几,民间风评如何,而自己路过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时间,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
而且一写就是二十多个县。
虽然都写得比较简单,而且数据估计也不是准确的,但是在不依靠锦衣卫和东西厂情报的情况下,光凭着这份试卷,崇祯皇帝就能对这二十多个县的大概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第三题的回答,这家伙的回答更是令人叫绝。
封藩,然后推恩,另外还要直接驻军,数年一轮换。
大明有什么新政一类的,同样可以先在新明岛先试验,没有大问题了再在本地实施。
总之就是要保证大明对于新明岛的控制力,确保那些藩王们不管怎么浪,都能保证新明岛被大明牢牢控制在手里。
而且还要充当实验田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前出基地的深色。
这种谋划和崇祯皇帝与温体仁等人商量了无数次的结果不谋而合。
终于有一个靠谱的了。
等到已经月上中天之时,三百份试卷才批阅完毕。
崇祯皇帝捏着最出彩的这一份答卷,看着上面写着沈颢的名字,轻笑道:“来人。”
王承恩当即就躬身道:“请皇爷吩咐。”
崇祯皇帝道:“告诉田尔耕,让他派人去核实一下这个学子的信息,尤其是此人答卷之上所写的这二十余县的情况,实际情况与其所写有多少差别。”
等王承恩将试卷上的姓名和提到的县名记下来之后,崇祯皇帝又对温体仁和张瑞图道:“两位爱卿再看看此人的答卷,若是没有问题,朕欲以此人为今科状元。”
温体仁和张瑞图对于这份答卷的印象也很深刻,实在是对比其他答卷里边什么答案都有的情况下,这份有数据有事实,条理无比清晰的答卷实在是太出彩了。
只是此人答卷之中偏向法家的思想痕迹实在是太重了,一时之间,倒让温体仁和张瑞图感觉头疼。
如今崇祯皇帝干脆要指定此人为今科状元,两人心中难免就有些担心。
士子之间们扯蛋的事儿从来就不会少。
就像今天的殿试一般,考题只有区区三道,以后难免会有所交流。
当其他人知道榜首是个偏向法家的学子之后,会引发什么样儿的连锁反应,实在是不好预料。
斟酌一番后,温体仁便躬身道:“陛下,若是答卷内容传了出去,只怕此子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若陛下真要重用此子,倒不如先给个探花?”
崇祯皇帝笑道:“大浪淘沙,如果他连这一关都抗不过去,那也没有再培养下去的必要了。”
培养下去?崇祯皇帝到底想要干什么?
崇祯皇帝想的其实很简单,这个家伙锐气太盛,试卷之中目无余子的气势一览无余。
偏偏这个家伙才十六岁的年纪。
这种人不好好打压一下,丫的就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等到以后太子用起来这种人能顺手?
反正崇祯皇帝不相信。
最大的可能是,自己刚死,这家伙就会成为下一个张居正,或者是司马懿那样儿的枭雄人物。
但是,崇祯皇帝是打算把太子用西汉时培养太子的模式培养一番的。
也就是说,这个家伙如果真的是个人才,以后就是给太子用的家臣。
现在不打压他一下,那什么时候打压?
至于说这个叫沈颢的家伙抗不过去打压怎么办,崇祯皇帝表示无所谓,反正大明人多的是。
,欢迎访问大家读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