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以江都为首的五郡,随着江都稳定,各地也迅速平静下来。
连江淮大总管杜伏威,也举军降了武王,那些远远不如的反军贼寇,哪敢蹦跶?要么下山为民,要么远遁他方,更使得五郡之地一片清平。
紧随着,武王大赦天下(只五郡),大开官仓,大善放粮,不敢说让所有人吃饱穿暖,至少保证五郡子民,饿不死、冻不住。再加上各城各地的开国大建设,只要不是好吃懒做之人,基本都能找到事做,维持温暖。
如此一来,民心大定,治安环境等自然就随之好转许多。
最重要的一点,武王没征伐四方就不错了,根本没反军敢来攻打江都五郡,更让五郡兴盛发展。
在江都五郡形势初定,百业转兴之际,天下各处依旧是烽火连天,风起云涌。
最让天下人关注的一点,自然是大隋帝国。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如今可谓是天下齐反,群起而攻。但大隋帝国的底蕴摆在那,靠山王等几大天王还在,各方精兵也还在。
最大的影响和损失,也就是文武圣帝驾崩,太子杨昭、齐王杨暕等多位帝子、帝孙,被刺身亡,没死者又还小,更无法主持乱中摇摇欲坠的帝国,导致帝位悬空,根本没合适的帝子继承,外有反贼,内无帝皇,使得人心浮动,民心思乱。
幸得靠山王杨林,在银妖裴元庆和残余莲花影卫和江都禁军的护卫下,安稳返回西都,才使得暗流汹涌的西都稍微稳定。
靠山王就是靠山王,回都后,并未如萧皇后遗命那边,谋朝纂位,继承帝位。而是第一时间入宫,联系独孤太后,共商大计。
三天后。
靠山王和独孤太后达成秘密协议,再加上独孤氏、萧氏、裴氏等名门望族的支持,又取得玄相王高颖,镇武王贺若弼,御天王鱼俱罗,双枪王定彦平等四大天王的认可。
文武圣帝杨广嫡孙,前太子杨昭第三子,杨侑,正式登基称帝,号隋恭帝,年仅七岁。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大封群臣。
靠山王杨林,被封为摄政王,暂代隋恭帝杨侑主持朝政;
独孤太后独孤伽罗,复出,垂帘听政,但不插手军务,对军事只有建议权(这是一种钳制)。
镇南王兼无双武王武信,封为齐天镇南王,执掌南方一切军政民生,并赐先帝御宝,原属于靠山王杨林所有的……靠山鞭,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如此一来,摇摇欲坠,不被人看好的大隋帝国,在内有靠山王、独孤太后坐镇。外有玄相王等四大天王威慑。南有镇南王策应的情况下,加上一连窜的安抚政策,危机纷乱局势,让人意外地迅速稳定下来。
天下传言,如今的大隋帝国,万众一心。
有五大天王和独孤太后出山,有镇南王南北策应,局势之稳更胜文武圣帝杨广执政之时。
当然,不排除这是朝廷故意传出的消息。
如今的大隋,最大的缺点,就是明面上,没有仙级人物坐镇,威慑力有些不够。
当然,四大反王同样没仙级人物坐镇,没有不代表不行。
何况向来支持朝廷的四大佛寺之大相国寺,绝对有仙级存在,是否支持朝廷就不知道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可惜,如今的大隋帝国,已经千疮百孔,就是五大天王齐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短时间也难以挽回崩坏天下,只能壮士断腕,果断放弃那些叛军眼中的地盘,把参与军力收回西边,静待重振旗鼓,再复山河。
最后一点,如今被封为镇南王的武王武信,态度不明。
如果武王支持新朝廷,真的很可能把即将倾覆的大隋巨船,挽救回来。
没过多久,刚被封为“齐天镇南王”的武信,就传出即将开国立朝的消息,顿时震惊天下,几乎是在重病未愈的大隋帝国的心脏,给予重重一击。
唯一让人惊疑不定的是……
根据可靠消息,镇南王武信,立的只是王国,很可能只是想拥有一定的自主独立权,并非彻底反隋。
毕竟附属大隋帝国的王国很多,南北都有。
隋恭帝杨侑登基称帝的第五天,齐天镇南王武信想开国建朝的传言传出时……
窃据东都的李渊,拥立留守东都的帝孙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号皇泰帝。
杨侗,杨广之孙,前太子杨昭次子,是隋恭帝杨侑的哥哥,年仅八岁。
同时,李渊正式被新帝(皇泰帝杨侗)封为唐王,总掌东都军政。并高举“清君侧”的大旗,怒骂靠山王、独孤太后等人,逆行倒施,刺杀文武圣帝杨广于江都,并违背先帝遗训(女人不可参政),意图谋朝纂位,颠覆天下。并有天下皆知的文武圣帝近侍宠臣宇文氏作证,把靠山王杨林,勾结匪寇刺杀杨广的“铁证”,公告天下!
公告一出,天下哗然。
唐王李渊亲率大军出东都,开始“清君侧”,一路攻城拔寨,民心所向,所向披靡。
可惜,因为江都大战的失策,让李唐遭受反军联盟极多指责,各大势力态度变化,不再全力支持李唐,否则李唐威势,还能翻个数番。
四大佛寺之白马寺,宣布封山十年,从此不问世事,只一心礼佛。
四大佛寺之少林寺,倒是宣布支持新帝皇泰。
不过,就是派点弟子应应景,仙级人物慧心神僧,遭遇重创,闭关养伤,没个十年八年,恐怕是养不好了。
堪比超级势力纯阳宫,可谓李唐左膀右臂的两大顶级佛寺,如此反应,其他势力更别说了,除非真的没得选择,能躲就躲,能避就避。
天下之争,不是他们这些混江湖之人,参合得起啊!
当然,白马寺和少林寺,都在东都疆域中,不认皇泰帝也不行。白马寺是确实损失惨重,实力又不弱,李唐也不敢逼得太紧。
皇泰帝等级之际,封了唐王李渊,为弥补各路势力损失,也封了燕王罗艺、夏王窦建德、东王翟让等三位王爷,十数位公爵、侯爵,连武王也混了个“齐天大皇”的戏剧性封号,摆明和恭帝打对台。
罗艺、窦建德和翟让等三王,很快宣告天下,只认皇泰帝,也高举“清君侧”大旗,开始厉兵秣马,扫荡世间“奸邪”。
大凉公李处则、白御公高谈圣、上梁公沈法兴等反王,不满新帝公爵封赐,不受封晧,干脆正式开国称王,然后……没了。
管他正不正统,胜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