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三十七 彪哥与蔡李佛拳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三十七彪哥与蔡李佛拳三十七彪哥与蔡李佛拳  传授拳术之前,彪哥给林晓阳介绍了蔡李佛拳的来历和特点,也告诉了他,自己跟蔡李佛拳关系的因缘。

  蔡李佛拳,中国拳术中的南拳之一,相传为广东新会京梅乡人陈享所传,是陈享综合了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之长而形成一支新派。该拳不仅在广东地区,而且在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也较为盛行。

  林晓阳所在的县离新会县不远,所以,他们这里不少练武的人,也练习这套拳术。

  蔡李佛拳的手法以拳、掌、桥为主;步法和腿法有弓、马、虚、拐、撒、扭步和踢腿、横踩、后钉、单飞脚和箭腿等。

  这套拳术的特点是快速灵活,柔中带刚,摆布开弓,步法多变,具有怯猛、机灵的作风。

  蔡李佛拳共有四十九个套路,分初、中、高级。初级拳有四平桥、小梅花、截虎拳等;中级拳有平拳、八卦心等;高级拳有虎形、鹤形、醉七仙、佛拳等。

  蔡李佛拳诞生至今已经超过一百五十年了,它历久不衰,当然就有它的精湛和独到之处啦。

  彪哥之所以能习得蔡李佛拳,主要是他与蔡李佛拳中的佛家拳有因缘。

  彪哥不是本地人,他的家乡广东肇庆,因他的父亲工作调动,来了这里工作,他家才到海山扎了根。

  彪哥的乡下练武风甚盛,有家家户户练武的传统。彪哥自小好动,对那些动手动脚的武术,有浓厚的兴趣,才识事时,他就跟着村里的人开始练武。他那在城里工作的父母,基于风俗和能锻炼身体的原因,也就没有阻止他练武。

  彪哥的家乡离鼎湖山不远。在彪哥小时候,一次,一个从鼎湖山上下来办事的出家人,看中了彪哥的潜质,就在他办事的那几天,抽空传授了他一套拳术。

  彪哥练熟了这套拳术之后,村里就再也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从此,他没有断过对这套拳的练习。

  学这套拳时,因为彪哥的年纪小,并未问授他的人这套拳术的名字,而传授拳术的出家人,也没有告诉他,就是连彪哥追问他的名号,都没有说出,所以,至今彪哥都不知道授他这套拳术的僧人的名号。

  就是他练了有二十年的那套拳,彪哥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才得知这套拳术的名字。

  那是彪哥十六岁高中毕业(那时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后的那一年,一天,他收到了一个江口市的武友来信说:香港有位江口市籍的武学大师回乡,在乡下举办了一个武术盛会,让他有空过去学习、观摩。

  原来,那位居住香港的武学大师,就是蔡李佛拳嫡支的弟子,而且他在门派中的辈分极高,武馆也开到了多个国家,名气很盛,所以,他回乡后,附近的蔡李佛拳门徒纷纷前来拜见。

  那位大师见众多的门徒难得聚集一起,就索性把这次聚会搞大,不但让同门之间相互切磋,还召集各路武术爱好者前来施教。

  痴迷武术的彪哥,当然就不会放过这个盛会啦,在盛会的当天,他就赶到了江口市,并找到举办盛会的地方。

  由于当时的交通不发达,班车也少,而且到达盛会的地方还要转车,所以,彪哥赶到了聚会的会场时,已经是下午,盛会已经举行了一大半。

  彪哥观看了几个蔡李佛门的弟子切磋之后,奇怪地发现他们的武功中,有不少与自己相同的招数。于是,彪哥就手痒了,他也加入了与蔡李佛门弟子的切磋中。

  彪哥的武功不错,连赢了几场。

  彪哥比赛的情形,引起了举办盛会的武学大师关注,他派出了自己从香港带回的得意门徒,与彪哥过招。

  那场切磋的结果是彪哥输了,不过,他也坚持了一百多招才输。

  正在彪哥为输了比武而沮丧时,那位武学大师把他召了过去,问道:“年青人,你的武功不错,方便告诉我你的师承吗?”

  “教我这套拳的人,没有告诉我他的名号,也没有告诉我这套功夫的名称。不知大师知不知道这套拳的来历?如果知道,还请告知,让我早日解开心中的疑团。”为了这个问题,心头已经郁闷多年的彪哥,不失时机地向武学大师请教。

  武学大师一愕之下,连忙追问他学习这套拳的经过。

  彪哥向这位慈眉善目、年过七旬的大师,详细描述了自己学到这门拳术的经过,最后,他遗憾地说道:“我后来也上鼎湖山打听过授我这套拳的大师,但走遍了山上的寺庙,都打听不到那位大师,再后来,我家迁移了,就更见不上那位大师了。”

  武学大师听了彪哥的叙述之后,沉吟了很久,才对彪哥叹道:“唉,佛门的人,讲究的是一个缘字。授你功夫的人,应该是抱着如果有缘,你肯定会知道你应知道的东西;如果没缘,那就不知也罢的心态,才没有把自己名号和拳法的名称告知你。”

  武学大师顿了一下后,接着说道:“如果我没有看错,你练的拳与我们的门派有莫大的关系,就是我们蔡李佛拳中的佛家拳,我们的佛家拳来源于肇庆鼎湖山的独杖和尚,而传你的人也是从鼎湖山下来的,他应该是独杖和尚那一门的传人。唉,不知我能否有缘会一会这位大师?”

  直到此刻,彪哥才自己练了二十年的功夫是什么拳。

  武学大师让彪哥把他所练的这套拳从头到尾打了一次后,告诉他说:“你练的拳法并不完整,只有半套。”

  机灵的彪哥听了大师的话后,连忙打蛇随棍上,向大师恳求道:“大师这么说,您肯定就会这套拳法了,恳请大师把余下的半套慷慨相传。”

  武学大师摇了摇头说道:“这套拳虽然与我们的门派有关联,但我也会不全。何况,所有门派的规矩,都不允许在未经传授人许可的情形之下,续授他人武功。”

  听了武学大师的话,彪哥失望之极。

  沉思良久之后,武学大师对彪哥说道:“你凭着半套的拳法,就能打败我几个练武多年的同门,足见你的天资和勤勉。而且,你也没有加入任何门派,你看这样好吗?看在佛家拳与蔡李佛的根源上,我就破例一次,收你为徒,不知你是否愿意?”

  自小痴迷武术、梦中都想寻找名师的彪哥,哪还不愿意?当即就欣喜若狂地跪拜在地。

  从那天起,彪哥就成了蔡李佛拳的门徒,也成了那位姓黄的香港武学大师的关门弟子。黄大师在回乡的那段时间,系统地把整套的蔡李佛拳传授了给他。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