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十四 好成绩带来了老师同学的态度转变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十四好成绩带来了老师同学的态度转变十四好成绩带来了老师同学的态度转变  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之后,接下来的当然就是评卷、总结了。

  各科的评卷,林晓阳都认真地把评卷老师的每句话,一丝不苟地记入脑中。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刻,老师们都会把一些自己对历年考试的经验传给大家。而且,这也是弄通自己考试不慬部分的机会,他又哪会放过?

  期末考试的总结中,林晓阳受到了多位老师的表扬,特别是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对他不遗余力地大赞一通,说他这段时间的刻苦有目共睹,所以带来成绩大幅提高,只是还存在偏科的现象,希望他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

  鼓励中带着鞭策。在林晓阳的印象中,他前世初中的那几年,被这位严格的班主任表扬的次数还真屈指可数,特别是在学习成绩上的表扬。不过也难怪,像他前世那般中游偏下的成绩,又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又哪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期末考试的评卷、总结过后,接下来的当然还是复习。林晓阳也理所当然地赶紧把自己还没有复习完的科目,故伎重演地通宵达旦死磕。

  语文、英语这两门既要死记硬背,又要加上一点理解的科目,对现在的林晓阳来说,学起来还不是很费事,只是比他已经复习完的前几科只需死记硬背的科目,要费时多些而已。

  林晓阳以每门花费了一天一宿的工夫,算基本上把这两门科三年的东西,全部塞入了脑中。

  物理科对林晓阳来说,难度也不算大,毕竟前世的初中毕业之后,他在技校学过基础电工与工程力学,而且工作后,对这些知识也有所运用,所以,初中物理那点简单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力学基础知识,当然就不在话下了,他只是把那四册的物理课本(那时的物理科是由初二才开始学,所以只有四册),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就已经基本把这门科拿下。

  中考的科目中,只有数学对林晓阳来说难度最大。

  林晓阳刚回到这个世界时,在他的脑中,初中的数学除了剩下一些简单的方程和一些在后来工作上还用得上的像勾股定理这样少得可怜的东西外,剩下的就只知道那时的数学还分代数和几何。

  期末考试前的那次死啃,林晓阳也只把初三下学期的知识弄通了一半,其它学期的数学,他为了找一些需要的定理定律,也算跑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现在要全面掌握这三年有知识,就需要重头学再学。

  林晓阳从初一第一册的数学课本学起,连日带夜地跟那六册的初中数学死磕。

  这二天,林晓阳除了死记那些定理、定律之外,还用他父母从学校带回来的、没用的、他们的学生用过的试卷,足足费了一二百张A3规格的试卷底面,来演算的例题、习题,才勉强把这三年的数学知识给啃了下来。

  在不停学习、不停动脑的过程中,林晓阳感觉自己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脑子也越来越灵,什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闻音知雅到了极端,脑子好用之余,那内存也如闪卡般飞快地接收新的东西。

  因为这次的复习时间还算充裕,准备也算充足,林晓阳在中考模底考试中,发挥比期末考试自如多了,也轻松多了,并且,也不用再次启动那超远的“神眼”,已经就足够应付。

  模底考试完毕,当然又是评卷、总结了,这次,林晓阳得到的好评更胜期末考试,因为他这次的成绩要比期末考试要好,排名也进步到了班的十五名。

  经过了这次的考试之后,林晓阳明显感觉到了班主任对他的态度又改变了一层,已经把他纳入了好学生的喜爱范畴。

  模底考试后,班主任专门找他来了次长谈,对他称赞、鼓励有加,直让前世这个阶段没有过如此待遇的他,竟生出了一丝受宠若惊的感受。

  模底考试后的第五天,就是林晓阳的初中毕业考试。

  初中的毕业考试,比中考多了一门化学,所以,模底考试后过后,林晓阳就连忙拿出了四册的化学课本(那时的化学也像物理科一样,是由初二才开始学,所以只有四册),花上了两天的工夫,把这门日久生疏的学科拿了下来。

  最后一门科目拿下之后,林晓阳已经完全放下了心来,把剩余的时间全部用到了巩固其它的课目中。

  毕业考试的成绩,可是记录在毕业证书上,供一生使用的,是一个人在某个学习阶段的证明。

  虽然,如果你继续读下去的话,初中的毕业证书基本就没有什么用途,但毕竟是记录在案的成绩,所以,林晓阳也不敢怠慢。

  经过了两次的试刀,林晓阳对当时那高频率的考试已经有所适应。再加上有了充足的准备,使他在整个毕业的考试中,显得非常顺利。

  现在的林晓阳,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就像电脑的内存,不,应该说像复印入他的脑中一样,可以一字不差地照搬出来,所以政治、历史、地理这三门科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他这次也没有再保留,任由发挥。

  这三科考完之后,林晓阳估计每门的成绩不下九十八分。

  语文、英语这两门这两科呢,因为有作文,原则上是拿不到满分的。这两科考完之后,林晓阳还是感觉不错。

  物理科呢?林晓阳估计这次就是拿不到满分,也差不到哪去。而数学、化学这两科,毕竟不能靠几天的死磕就能完美无缺,不过,考完之后,林晓阳还是有把握拿个八十分以上。

  结果,毕业考试真让林晓阳一鸣惊人了,两科满分,三科九十正,三科八十五正,混了个全班第八。

  考试成绩一公布,登时在班中引起了哗然。

  全班的同学都没有想到,这个同窗三年的同学,一直就没有什么亮点,平日也不显山不露水,除了个子高一点之外,也没见他有什么出众,怎么在这关键的时刻,能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来?

  林晓阳的进步,最高兴的无疑就是他的班主任。那时的老师,虽然教学成绩还没有与经济挂钩,但谁不想自己的学生好成绩?特别是毕业班。

  林晓阳的班主任高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林晓阳是他同行的子弟,虽然林晓阳的父母不是他的直接同事,却是同一战线的人,他当然就希望同事的儿子能给他的父母争气。

  三场的考试下来,让初到这世的林晓阳,在班中享受到了前世没有过的待遇,就是不论老师还是同学,在态度上都比前世与他亲近多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