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九十四章 扩张(上)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一大盆子河蚌炖腊肉,一会儿就让四个人吃得干干净净,就连汤汁,也让梁嘉亮泡饭吃了。

  话说,炖到最后的浓汤,浓缩了菜中的精华,不仅美味,还很营养。

  李永也想吃来着,无奈某人的动作太快,抢不过。

  司机小伙开始还挺矜持,在其他人——特别是老板梁嘉亮,以及看着挺斯文、吃起来一点也不慢的小女生宁小雪的带动下,越吃越放开。

  他看起来对河蚌不大感兴趣,专门对付那盆黑鱼炖羊肉,运筷如飞,呼哧呼哧吃得极其畅快。

  两大盆主菜解决得七七八八,大伙儿有了七八分饱,这会儿才提起喝酒,冰镇的力波超爽,一口下肚,超级爽。

  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

  李永有些好奇,不知道梁嘉亮啥时候配了小车,还配了司机。

  开口一问,又被一阵喷,才知道丫开来的不是小车,而是专门运水产的水产车。

  原来,梁嘉亮以为李永有很多鲜贝,这会儿才知道,种类确实不少,但是数量嘛,每种就是两三斤,够做一盆子菜的。

  鲜贝也不像鱼虾那么娇气,几个马夹袋一装,再套两大的马夹袋,拎着就可以走了。

  竟然开了辆专业的水产车,完全是高射炮大蚊子——大材小用。

  梁嘉亮就把李永一阵乱喷,怪他不早点说,水产车跑一趟,花销不少,公司正是用钱的时候。

  李永就有些发晕,怎么说着说着,他就好像十恶不赦,公司会因为这件事要倒闭似的。

  李永也想索性多给一点,不过,这些都是养了很长时间的,水空间里也不多,这次给了,以后很长时间就吃不到了。

  养得时间越长,越好吃。

  这就跟陈年老酒差不多,喝一瓶,少一瓶,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

  说起来,没那么夸张,就是需要时间等待而已。

  李永连忙举起杯子,向梁嘉亮邀酒,免得他不停喷下去。

  喝了酒,李永就向梁嘉亮保证,如果这次鲜贝反响比较好,那么今后就争取正常地定量供应。

  梁嘉亮就举起杯子要他干杯:“李子,这话可是你说的,小雪都听到了,你可不能食言而肥。”

  李永杯子一端,突然明白上了梁嘉亮这货的大当,丫是故意开了大车过来,故意一阵乱喷,设了套让他钻。

  真是……无奸不商啊!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李永只好笑了笑:“话是我说的,做不做在我,你要是有诚意,杯子里的酒干了,我随意。”

  “没有问题!”梁嘉亮杯子一端,表现出山东人的豪爽,咕噜咕噜一大杯啤酒喝了下去,亮了亮杯底。

  “喝酒你随意,不过鲜贝的事情,一定要放心上。”

  李永也喝了半杯,冰镇啤酒,透心凉,超级爽。

  “放心吧,我尽力就是,”李永懒洋洋地说道。

  梁嘉亮拿了酒瓶给两人的杯子满上,很直爽地说道:“李子,你这话说的,让我很不放心,这样,我再喝一杯,你随意,但是这个鲜贝,一定搞到,行不行?”

  梁嘉亮经营饭店这么久,之前做业务,也是天南海北的胡吃海喝,自诩能吃、会吃。

  桌上这几道菜,火候、菜色、外形未必最好,但是味道都是绝佳。

  特别是河蚌炖羊肉,蛤蜊炖蛋两道菜,梁嘉亮都吃出了“陶然鱼”通透的感觉。

  梁嘉亮敏感地意识到,李永说的那些鲜贝,就和这些河蚌、蛤蜊一样,与“陶然鱼”是一个系列的。

  “陶然鱼”意味着什么,梁嘉亮清楚得很。

  今个儿就算喝趴下,也得将这件事搞定,梁嘉亮已经在心里做出决定。

  咕噜咕噜!一大杯酒喝下去,都不带换气。

  李永忍不住竖了竖大拇指:“阿亮,纯爷们,这事就算定了……不过呢,眼下的数量也不多,刚起步……”

  “只要能正常供应就行,”梁嘉亮高兴地端起杯子,咕噜咕噜又是一杯。

  这种情况,他也早有心理准备,好东西不常有,限量是肯定的。

  鱼味馆限量以后,生意非但没受影响,赚的钱反而更多,限量这玩意,梁嘉亮玩得很熟。

  “过两天,淮海路的私房菜馆开张,就用这鲜贝做招牌,鲜贝数量不多,专供私房菜馆那边,一天就一道菜,两三桌,应该有吧?”梁嘉亮说出他的计划。

  李永想了想,一天一道菜两三桌,最多五六斤的样子,一个星期不到五十斤,不算太多,可以承受。

  猛然意识到梁嘉亮再说私房菜馆,惊讶地问道:“新店这就要开张了?”

  “嗯!”梁嘉亮瞥了李永一眼,忍不住又要喷他:“你也算是公司股东,连自己赚不赚钱都不关心,新店开张也不管……”

  李永连忙叫停:“那需要的鱼虾是不是更多了?新开的这个什么私家饭馆,也有我的份?”

  李永这会儿也没心思关心自己赚不赚钱,他就紧张一件事情:会不会向我采购更多的鱼,变得更加麻烦?

  李永总觉得让他来供应鱼味馆的鱼虾,有些不太着调,要是有人仔细调查,就会发现中间的破绽,鱼味馆那边要的量越大,暴露的可能性就越高。

  再说,要得越多,他也越累、越麻烦。

  梁嘉亮这会儿也不喷了,毕竟,李永是“陶然鱼”的独家供应者,鱼味馆能不能持续经营,私房菜能不能成功,全都指着他了。

  “私房菜馆、鱼味馆都属于陶然居餐饮公司,你们都有股份的,”梁嘉亮指了指李永和宁小雪,按照当初的协定,梁嘉亮在公司占有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李永是百分之二十五,宁小雪和宋妮娜分别占百分之十二点五。

  鱼味馆、私房菜馆相当于餐饮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两家饭店的权益,还是按照上面的比例,由四人分享。

  梁嘉亮这会儿也挺无奈的,宋妮娜的鱼塘公司和鱼味馆还有些合作,李永跟宁小雪这两口子,加起来也占了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的股份,对于公司的经营情况向来不问。

  甚至,赚不赚钱,赚了多少钱也不管。

  话说,李永几次想分红,都拿不到钱,他也就不惦记了。

倒是卖鱼的钱,之前听说有十几万,现在就挺上心的,一直给记着  “对鱼的需求,肯定会多一点,但也能控制,每天两三道菜,五六桌左右,”梁嘉亮只好临时解释私房菜馆的运营模式,每天就做几桌,都得事先预定,要比鱼味馆好控制很多。

  “当然,多一点更好,数量不足,就限制,只要能保证正常、独家就行。”

  李永松了口气,放心地点点头,忍不住感慨:“还是私房菜馆比较好,要不以后都做私房菜馆好了!”

  不过,限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只能在自然条件下,养殖出同样品质的“陶然鱼”。

  这事儿,似乎挺不容易的。

  上回给了“海天”公司一些“云梦鱼苗”,也就是水空间里产卵,水空间里孵化的鱼苗,长到一两寸的夏花苗。

  反馈过来的情况有喜有忧,喜的是“云梦鱼苗”很健康、很活跃、成长很快,但是,品质退化也比较严重。

  一开始,“云梦鱼苗”的品质要超过“天池鱼”,随着养殖时间增长,一两个月以后,“云梦鱼苗”长大的鱼,品质已经不及“天池鱼”,虽然要比“陶然鱼”还好一点,但经不住不停的退化。

  海天公司与水产大学一起在做这个养殖项目,李永先后提供一千余尾“云梦鱼苗”,每个星期,孙海宁都会将最新的检测报告发过来,目前为止,“云梦鱼苗”长到四两左右,还能保持优于“陶然鱼”的品质。

  海悟生认为,如果长到半斤大小,没有退化得太厉害,那么这批鱼就能够出塘上市,虽然小了点,但是不亚于“陶然鱼”的品质,不会缺少市场认同。

  如果再小,那就只能做更细分的市场,无法成为“陶然鱼”的补充。

  “云梦鱼苗”越到后期,退化速度越快,等它们长到半斤会是什么情况,谁也不敢保证。

  孙海宁教授还担心另外一件事,以“云梦鱼苗”的退化速度,本身的品质都无法保持,二代苗延续“云梦鱼苗”品质的可能性也很小。

  可以说,几乎没有。

  这一点,李永当然不担心,水空间里育苗就是,他还指着这个赚钱。

  不过,和海悟生、孙海宁就不能这么说,还得想别的法子遮掩。

  如今就看“云梦鱼苗”退化到“陶然鱼”的品质时,个头能长多大,自然是越大越好。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