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两百零二章:卖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元宵节快乐)亲!:

  “嗯?你说他去到细柳巷各家画店铺里卖?”

茶楼上,古问道问回报的下人  “是的,公”

  古问道顿时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结果如何?”

  那下人笑道:“处处碰壁……活该,他居然敢开价一幅,又死不肯少些,哪里会有人要?”

一幅,何况是小幅,价码委实高了又不是什么名家,连有些名气的新秀都算不上,狮开大口,这人脑果然有病  楞病!

也难怪,天下人多矣,而死者为数不少,缺根筋,不懂权衡变通,注定是潦倒落魄的下场再联想到叶氏兄妹的境况,尽皆有了答案  至此,对于叶君生的底细,古问道自问摸得差不多了,叹息一声,心里却是为了叶君眉而感到不值,跟在这么一个哥哥身边,颠肺流离,如何能有好日过?不行,这等妙人儿,本公既有缘遇见,定然要救之脱离苦海……哼,等到你没饭吃了,就不相信还不低头……

有了分寸,吩咐下人继续跟踪叶君生,最好能摸清对方在哪里落脚而雅间这边,自然继续与友人们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议论的热点,离不开年后举行的才竞赛其中对于流传影响甚广的盘口名单更是谈论热烈据可靠消息,此盘口乃是江南数家实力浑厚的商贾巨富联合开出来的,其中甚至有西门家的参与只不过那西门二公没有掺和个中事务罢了参加竞赛的各地才俊犹如过江之鲫,但能蒙受青睐,上得前列榜单者,区区十五人而已后面还有一份比较详尽的数据,囊括余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后面的基本为陪太的角色,问鼎无望榜单中,古问道名列第六算是一个满意的名次而前三甲的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江南三才领衔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出身扬州院的“梅雪海”是也今年二十四岁交游广阔郭南明,便为其中之一数月前,梅雪海曾北上,当其时还想找叶君生切磋切磋来着苦于时间紧迫,才没有会上面,只得留待竞赛之际,一较高下话说回来,前三甲,江南三大才,实力一向在伯仲之间并没有明显差距即使在盘口上定了优劣,可赔率都是非常接近的本来偌大的一个才竞赛,加上皇上御赐的牌匾,话题性已爆棚如今再增添一份分量十足的盘口来,更是喜闻乐见上至官府,下至民众,都热议得眉飞色舞,风头甚至盖过过年的热闹——排资论辈,辩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诸如此类都是十分吸引眼球的事情,与雅俗无关,却最能激发人心的好奇显而易见,虽然距离竞赛开始还有一段日,可目前扬州已有不少人雅士蜂拥而至,前跑了过来城中许多客栈饭店,最是受益,水涨船高地高了收费标准,反正随着日期临近,人满为患,不愁没人吃住诸如古问道叶君生这一批,都属于前来的只不过两边境况大不相同,古问道一行有扬州的亲朋好友接待,天天吟诗作对,舞弄风月,不亦乐乎;而叶君生筹谋生计,却要奔走卖比较起来,简直冰火两重天关乎盘口一事,以及名单详细,其实叶君生也已知晓,但听过之后,选择性无视了关乎自己进不去前十五,毫无意见  别人制定的名单,自有他们的标准,有甚么所谓?

退一步说,名单排列也是合理的虽然在冀州,在北方,叶君生声名鹊起,可积累的底蕴始终欠缺,等于是暴发户有些诗词固然流传到了江南来,获得不俗的评价,可数量太少,而且类型单一,不会轻易便能将别人折服目前最大的效果作用,混个脸熟罢了好让许多人知道,冀州有个“叶君生”至于其他事物,真心不明显  第八间了……

在细柳巷,叶君生登门卖的店铺数量已多达八间,可毫无例外,那些负责审阅的掌柜对于他的,都流露出一定的赞赏之意,可听闻开价后,不约而同笑了高,太高了他们的结论出奇的一致,此价显然超过了行情许多,不可接受于是有还价的,但最高只是出到五十,多些都不愿意了其中有个别掌柜直接送客,甚至冷言冷语奉送,说叶君生简直是穷了,敢开这么一个价倒不是叶君生的真不值,最大的症结在于,无名矣——在冀州那边的声名,显然不可能拿到江南这边来显摆,如果没有实实的认可,哪怕亮出过往的业绩,人家也未必买账地域差距,南北两边,泾渭分明得很说白了,如果把叶君生的比喻成一种商品,江南这边就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想要进来,并且卖得很好,就需要新的作为才行  好在事前也有心理准备,叶君生想得很开他本就不是那种自我膨胀的人,觉得在冀州挂个“北方第一才”的虚名,尾巴就翘上天去了,现实怎会如此简单?

  “再问多一间吧,如果真卖不出去,干脆不卖了”

他目前的确需要钱来周转,维持生活,但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大不了,直接拿出那枚夜明珠卖了夜明珠获自贺兰山的那次遭遇,品质非凡,可对于叶君生而言,用途不大,基本都束之高阁因此,只要有机会,他愿意出,相信能卖出一个满意的价钱来其实对于钱,当前叶君生的看法真心淡了不知道是不是修炼有成,跻身术士的缘故,反正对于世俗财富,早没了当初的热衷心境的变化,总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已有转变术士,一向被称为世外高人,倒不是他们天生傲慢,而是身份地位的变迁,掌握诸种神通后所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品质特性看待红尘俗世,习惯于从一个冷静的立场角度,而将己身置于外面一言以蔽之:漠然  其中不但包括对于荣华富贵的看法,更深入骨里的,是感情……

叶君生修炼贤道,人的道,讲究入世,略有不同然而异曲同工,归根到底本质大抵一样现在,他的脾性已改变良多,变得更加沉稳、内敛,别人津津乐道,极为热衷的事物,可能在他看来,一不值未浓斋这是叶君生准备最后登门的一间店铺其占地不大,走进去,店铺的空间都显得有些逼仄倒是里面的布置素雅清淡,墙壁上所挂的画数量也不多与之相对应的,便是门可罗雀,煞是冷清  看来,自己登错门了……

叶君生露出一缕苦笑,不过既然跨过了门槛,就没必要退堂鼓,又换到别处去迎接他的,是一名叫老严的掌柜,他态度严谨地仔细审核着叶君生所带来的三幅,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看得出,此位掌柜的做事风格很是认真不同那些大掌柜,即使掩饰得很好,可一抹居高临下的傲气还是显露出来,总是一副“卖的有求于他”的模样  半饷,他才抬头起来,问道:“一幅,真得分不少?”

  “分不少”

叶君生的回答一如既往  老严叹息一声,道:“其实你的,极好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如此好来,殊为不易,但是……”

听到这么一个非常熟悉的“但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叶君生就开始动收拾帖了老严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仿佛被勾起了某些潜伏于心底的记忆,感到熟悉:生果然是生,倘若一味的谈价还价,倒类似商贩,市井风气浓重,反而不喜当然,这是他单方面的判断  忽地一咬牙,道:“叶公且慢”

叶君生抬起头,淡然看着他  老严干咳一声,拿过一幅:“这一幅,本店买下了”

  “好的,谢谢”

出乎意料的,叶君生也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兴高采烈来,反有种理所当然的神色,似乎对于老严的决定,早有把握老严心里顿时泛起了嘀咕,总感觉怪怪的,哪里不对,可又理不出来头绪既然开口决定买下一幅,自然没有改口的道理在细柳巷内,未浓斋属于中低档次的店铺,拥有一些固定的客源,但因为名声,以及资金不足,有质量的货源缺口不小眼下老严见到叶君生的,甚为赏识犹豫之下,终是决定买下一幅挂在店铺里头,尝试卖一卖,看能否卖出去他不敢买多,就收购一幅试点他琢磨着,即使亏,也不可能会全亏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老严询问了些问题后,便让账房支付了一钱,交予叶君生,算是交易成功  目送叶君生离去,老严咂咂嘴唇,再一次拿起那一幅来观看: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