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九十三章 琴棋书画四人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琴之国士,百鸟来朝。

  有人成国士了,梁山脚下引起轰动,众人在纷纷讨论着,究竟是何人成为了国士。

  “天下又多了一名琴之国士……他必将名传四方,为世人所唱。”那名年老的琴师赞声道,声音有些激动。

  “是他么?”

  吴起微微皱着眉,在想着,他所指的“他”乃是酒肆中的那名无名琴师,他的琴艺已经达到了临界状态,只需要一个明悟就可以突破。

  而且,除了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何人。

  那一片云雾中,白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他终究……先我一步,成为国士了。”

  胭脂一身紫衣,秀眉如柳弯,眼眸如湖水,鼻子小巧,高高的挺着,樱唇不点即红。肌肤似雪般白嫩,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高雅的气质。

  头上三尺青丝黑得发亮,扎为双马尾。

  此时,在轻轻地抚摸着膝上的那一口大琴,怔了怔,虽然这个结果早已经注定,但在它到来的时候,还是有些发楞。

  “国士……”

  口中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神情有些落寞,然后背起大琴,从云雾中走了出去,走下了琴道。

  此时,还在琴道上艰难坚持着的天才,看到走下来的那个小身影,有些愕然。

  她这是放弃了?

  胭脂背着大琴走了下来,神情冷清,略显高傲。

  她来闯梁山,并不是为了要成为圣手书生萧让的弟子,只是来考验的自己琴艺,成为闯山的琴之第一人,但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走下去了。

  琴之第一人已经出来了,除非她现在也成为了国士。

  但她的磨练还不够……

  磨练不够,是因为她的年纪小,并不是她的天赋输于李图。

  师纪、乐艺等人皆是怔了怔,想不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成为了国士,心中有震惊,有意外。

  他是何人?

  有不少人想起了那名戴着斗笠的无名琴师,会是他吗?

  “……终成国士。”

  心中千言万语,最终化为一语。

  良久,李图站了起来,背上了古琴,在静静地伫立着,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或许是在想着,他数载来的求学生涯,不论是热暑还是严寒,刮风还是下雨,朝晚勤学苦读,不敢生出一丝懒惰之心,不敢生出一丝怠慢之心。

  此时,在微微地抬着头,似乎是在凝视着天空,口中轻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声音很轻,不可闻。

  大悲不悲,大喜不喜。

  这是一种境界。

  成为了国士,李图的心姓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整个人一下成熟起来,一股特殊的气息油然而生,长发飞扬。

  大师的风范与气度,尽显风采……

  琴道的考验,对李图来说已经结束了,此时没有必要再呆在这里。

  那一缕缥缈的琴声对他帮助很大,如果没有它,现在就不会成为国士。

  李图摘下了斗笠,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山上一拜。

  以师之礼拜之。

  一拜后,身边的云雾蓦然散去,显出了真颜。

  前方,依然是一条白玉阶梯,不知道通向何方,但李图踏了上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踏上了阶梯,李图想起了自己在檀香学府,开学试弹奏时所唱的那一道古老诗歌,此时轻轻地唱了出来。但此时的心境,与当时的心境不同……

  歌声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中正平和。

  山上。

  悬崖绝壁的那一株古松下,身穿着灰衣的萧让点了点头,李图在琴道的考验中成为国士,他也很意外。李图的琴艺天赋真的很出色,悟姓很高,超过了很多人。

  虽然他的那一缕琴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要成为国士,靠得乃是本人。

  要不然,燕云七国的一品大琴师上千成万之数,但国士却寥寥无几。

  李图摘下了斗笠后,他的面容显露了出来,落在萧让、慕容风两人的眼里,看起来二十左右,很年轻。

  如此年轻就成为了国士,真的很出色。

  两人心中大喜。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姓;善画者,至善至美……现在,琴棋书画四道皆已经有人走出来了,可以开始第二关的考验了。”萧让沉吟了一下,淡淡地道,似乎是有些期待。

  “学生这就去主持。”身后静静站着的慕容风点了点头,然后走下山。

  “这走出来的四人,都不错。”中年大叔凝视着走出来的琴棋书画四人,每个人都细细地看了一遍,一会儿后又道:“但……只有棋道上的那人,才最适合成为你的弟子,继而是书道上。另外两人……”

  中年大叔摇了摇头,而且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画道上的那人身上。

  “棋道?”

  萧让怔了怔,看向了棋道走出的那个人,那人正是齐国的第一公子俞汤,传言最有可能成为他弟子的人,然后一笑,道:“何为?”

  “何为?”中年大叔皱了皱眉头,看向俞汤,沉默了一下,淡然一笑地道:“相信我,我是不会看错的。最后,成为你弟子的必然是他,可敢打个赌?”

  “为何不是琴道上,他可是成了国士……”

  “他……虽然他很出色,但是不适合……画道上的那人,也不适合。”中年大叔摇了摇头,继而向悬崖的云海中一步跨出,消失不见。

  萧让皱了皱眉头,在想着萧大先生的说话,这四人中,表现最出色的自然是李图,而且也很喜欢,毕竟天才弟子很容易教导,一点即明。但萧大先生为何说,最适合成为他弟子的乃是俞汤。

  有些想不明,继而在古松下坐了下来,继续观察着这四人。

  其实从天赋上说,这四人相差并不大,大家与国士都只是一步之差,只不过是李图先行了一步而已。

  后者居上,也是常事,见怪不怪。

  上梁山的考验有三关,接着下来的是第二关。

  一座山峰上,站着一只傲意十足的乌鸦和一只迷糊糊的小狐狸。

  乌鸦狼嚎了一声,然后大咧咧地道:“这小子竟然成了琴之国士了,倒是挺快的……嗯,天赋不错。”

  小狐狸在流着口水啃着小爪子,看到了山间的那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禁兴奋地挥了挥爪子,咿呀咿或地叫了几声。

  “小不点,你丢不丢人,整天啃着爪子,还流了一地的口水。”乌鸦鄙视了一下。

  小狐狸不挥爪了,只是对着乌鸦流着口水。

  乌鸦立时头大,赶紧道:“小不点,本座带你到山上转一圈,顺便看看风景如此?”眼珠子直转,似乎是在打什么坏主意。

  “山上有好吃的。”看到小狐狸没理会它,乌鸦补充道。

  最后,小狐狸依依不舍地对着李图挥了挥爪子,跟着乌鸦兴奋地跑去,双眼发光。

  阶梯上,李图踏歌而行,长发飞扬。

  尽头,是一个石台。

  石台如是一座小石峰被腰斩,有数十丈大小。

  李图走了上去,用灵识扫视了一眼,继而盘坐了下来。

  不久后,在石台的另一端走上了一名背着大书箱的落魄青年,面颊清瘦,略显疲倦,但双目却是炯炯有神。

  “咦,想不到有人比我还要早一步。”

  楚白心中微微惊讶一下,然后走上了几步,对着李图微微行了一礼,道:“在下楚国楚白,是一名画师,见过兄台。”

  李图站了起来,淡然一笑,也拱了拱手道:“燕国李图,琴师。”

  “想不到李兄如此快,在下还以为是第一个走上来的呢,佩服。”楚白笑了笑,然后随意地坐了下来。

  不久后,又走上一名青年,正是棋道上的俞汤,看到李图和楚白两人真的很意外,想不到居然有人比自己还要早一步。

  “他们两人是何人,怎么没有听说过的?”

  俞汤不由怔了怔,上梁山的天才他都有所耳闻,能与自己相比的似乎并没有什么人,接着走上前,道:“在下齐国俞汤,见过两位。”

  “在下楚国楚白,这位是燕国李图。”楚白站了起来,顺便也介绍了李图。

  李图点了点头,道:“燕国李图。”

  “李图?”

  俞汤怔了一下,李图不是没有吗?继而看到李图身后背着的斗笠,微微有些疑惑,继而是有些明白是怎么回事,道:“你就是酒肆的无名?”

  “什么酒肆无名?”楚白奇怪地问着。

  李图无言苦笑,道:“正是在下。”

  接着,又走上了一名素白长袍女子,文静静的,手中拿着一卷古籍,正是燕国七公主燕素。

  “燕素见过三位。”

  微微一礼,目光从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看到李图时明显是一怔,虽然她没有与李图见过面,但是她见过李图的画像。画像虽然有了些时间,李图的变化也很大,但从轮廓依然能够认出来。

  想不到失踪了两年的李图,会出现在梁山,而且还闯过了第一关。

  “他的气息似乎变了……”

  七公主不由惊讶起来,这种气息她很熟悉,从国士身上感受过,难道他成为了国士?(。)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