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三十七章 关公面前耍嘴皮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听了刘厚的话,关公又开始兴奋了,不住地请求刘厚让他领兵出征。品书网刘厚摆摆手,让他坐下说话。关公好不容易耐下性子坐下后,刘厚才开口劝说道:

  “倭国虽然是由几个岛组成的,但是,这些岛的总面积也不算小。要彻底占领这些地方,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个小数目。而要调动这么多人力物力跨海作战,需要举全国之力,要起码两、三年的准备时间才能实现。

  二叔,你久在外带兵,可能还不清楚现在朝廷的形势。要对倭国发动一场规模如此弘大的国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新的朝廷架构已经逐渐搭建完毕,整个施政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朝堂已经按照设定好的规律自动运行。”

  “这又如何?”关公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问道。

  看着他迷惘的眼睛,刘厚才意识到关公是真的不懂这么多么多专业术语,更不懂那么多朝堂形势。用后世的话说,他是个不懂政治的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庇护,他必然会被残酷的政治斗争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于是刘厚解释道:“好吧,二叔,稍安勿躁,让朕给你解释一下现在朝堂是怎么运作的。现在朝堂的决策,主要是由内阁做出的,朕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提点一下......”

  “砰!”关公一掌劈在石台,发出嗡嗡的响声,刘厚话头被打住,双眼盯着石台看,心里怀疑这个石台会不会像武侠小说里说的那样,被他一掌劈碎。

  不过幸好这不是武侠小说,武功再高的人也无法凭一双肉掌劈碎厚实的石台。只听关公恨恨地说:“这帮乱臣贼子安敢如此!陛下勿慌,待老臣前去,将这些胆敢欺侮陛下的乱臣贼子一一砍杀。”

  刘厚汗了一把,连忙解释道:“不是他们想造反,不是他们想架空君,这是朝堂的制度。这制度是朕授意组建的,而且也不是定制,是先试一试看好不好用,如果不好用朕可以随时废止或者调整,二叔不用担心。”怕关公还要想歪,刘厚连忙一股脑解释一通,消除他的误会。

  “陛下贵为天子,什么事情不是自己一言而决呢?为何还要设立这样的制度?长此以往,恐怕君权旁落,弄不好又是一个十常侍之乱。算没有十常侍之乱,但是有起什么事情需要尽快决断,也会变得很麻烦,毫无......是那班小子经常说的效率,对,毫无效率可言。”关公道。

  “二叔,你不懂,我是为了开万世太平,为了大汉江山能延绵万年,必须要设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如果什么事情都是皇帝一言而决的话,万一我的子孙当出了一个不孝之子,成为暴君或者昏君,这个江山迟早会被他败光。

  当然,制度这些东西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总会因应不同的形势而改变。朕会留下无需一味死守祖宗成法的训诫给子孙后代。”

  “这......”

  看到关公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刘厚不禁笑了笑,道:“好好了,二叔,这个原因解释起来很复杂,等以后有时间,朕再慢慢给二叔一一分说吧。

  至于会不会失控,朕自有办法杜绝这种可能。这些都先不说了,我们还是先进入正题,说说怎么应对朝各位大人的反对意见。”刘厚实在不想在这个时候再解释设立这套制度的意义,只好先岔开话题。

  “好吧,不过陛下,算你想找人舌战群儒,好像也应该找孔明他们吧,找你二叔耍耍刀还行,去朝堂和人辩论是不是搞错了?”关公道。

  “呵呵,二叔不要着急,朝堂的口水仗,朕自然会找其他人去冲锋陷阵。朕手下现在多的是雄辩滔滔的读书人。之所以让二叔参与到这件事来,一来是想借助二叔的声望震慑那些反对派。

  “可是,二叔对那边的情况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关公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海军的确也曾派出一些探子到倭国去侦察,但多数是沿倭国列岛的海岸线进行侦察。

  也有个别探子登陆到一些岛屿去打探消息,不过因为语言不通,所以都不敢太深入倭国,只在沿海稍作停留便登船回返了。所以打探到的情况其实很有限。”

  “呵呵,没关系,朕这里有一些倭国的情报。”说着,刘厚递给关公一本书册,继续道:“二叔将这本册子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不但这次和大臣们打口水仗有用,以后登岛攻略倭国时也是很有用的。”

  如果要打个喻的话,那么海军探子打探到的消息像一首粗鄙而简短的乡间儿歌,而小皇帝给他的书册的内容,丰富详实得好他最喜欢看的《春秋》。

  “这,这......”关公发出不可置信的声音,他很想问这么详细的东西是怎么搞来的。

  “你不用管这东西怎么来的,你只需要好好使用它行了。另外,如果有人问起这些资料的来源,你说是你们海军的探子历经艰辛侦察得来的。朕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东西来自朕这里。你明白吗?”

  “喔,喔,明白,明白,老臣遵旨。”关公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见刘厚说得很郑重,连忙也郑重地自称老臣领旨。

  关公自以为明白了这本小册子的来源,大家都知道小皇帝手握有秘密情报部门“情局”,这个部门侦察的范围不限于国内,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力量是布置在国外的。

  汉军历次的战争都有这支情报部门的身影,但是,皇帝从来都对这支情报部门讳莫如深,虽然他们屡立功,但是皇帝却千方百计淡化这支情报部门的存在感。

  对此,关公也很理解,特务机构是特务机构,无论做得多好,都肯定会让人反感。尤其是那些自诩“正人君子”的大臣们,更是不想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肯定对这样的一个特务机构有意见。

  所以,小皇帝宁愿将功劳推给海军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提起这个部门。关公自动脑补了小皇帝将情报来源归功于海军探子的原因。

本书来自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