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垂危关头,寿宁侯不敢计较秦堪的毒嘴,他就是个小人,小人绝不会在这种危急关头跟唯一的救命稻草过不去,秦堪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锦衣校尉们已跟刺客们厮杀在一起,黑暗中寿宁侯也瞧不真切,只听得锵锵的刀剑相击,接着一声声的惨叫,听得寿宁侯心中一抽一抽,也不知哪方占了上风。
“秦堪……秦千户,咱们,咱们还是先跑吧!”
秦堪斜睨他一眼:“我若扔下正在拼命的弟兄先跑了,我还是人吗?”
“你刚才不也扔下我先跑了吗?”寿宁侯悲愤极了。
“所以,我决定改邪归正了。”
黑暗中,不知从哪里射出一支冷箭,险第一百五十五章反戈一击(下)而又险地擦着寿宁侯的头皮而过。
寿宁侯彻底崩溃了,歇斯底里嘶吼道:“我不管!你一定要护我先跑,秦堪,我是寿宁侯,是当今皇后的亲弟弟,堂堂的国戚,我若出了事,陛下和皇后不会放过你的!”
秦堪闻言竟不生气,盯着他道:“你确定要逃跑?”
“当然!”
“好!那咱们就跑吧。”秦堪答应得很痛快,也不管前面的手下跟刺客们的战况,带着寿宁侯开始跑路。
秦堪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好说话的人,随和得令人发指。
二人于是丢下正在拼命的手下和刺客们不管,扭头便跑。
这是一次完全丧失了节操的逃命,逃命的二人神情各不相同,秦堪表现得很淡定,仿佛饭后消食运动慢跑似的,寿宁侯的表现则真实多了,擦着冷汗踉踉跄跄,不时还惊恐地尖叫救命。
不知跑了多久,正当寿宁侯觉得已远离了危险,惊魂未定地长舒一口气时,变故又发生了。
街口尽头。四五名黑衣刺客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仿佛早就预料到寿宁侯第一百五十五章反戈一击(下)的逃命路线似的,好整以暇地等候在原地,见二人跑来,刺客们亮出兵刃,迎面而上。
寿宁侯快疯了!
唯一倚赖的国舅身份在刺客们面前简直是个笑话,除了这个身份,他再无任何可以保命的理由。显然刺客们对国舅的身份很看不上眼,此刻的寿宁侯觉得自己跟一只待宰的鸡没有区别。
“秦千户!全靠你了!你若保我一命,我必上奏陛下,给你升官晋爵……”寿宁侯的面孔已然透出如死人般的灰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哀求。
秦堪两眼圆睁,急切道:“侯爷,我只是读书人出身,你不要为难我,各人顾各人吧!”
说完秦堪很识时务地往地上一蹲。朝寿宁侯一指:“我不是寿宁侯!”
刺客们蒙着面,目露凶光,顺着秦堪的手指看去。见趴在地上面无人色的寿宁侯,众刺客狞笑数声,举刀便朝寿宁侯冲杀而去。
“好卑鄙的世道啊!”寿宁侯发出一声悲愤的警世谶言,然后……认命地闭上了眼睛。
一名刺客用刀背狠狠朝寿宁侯的膝盖劈去。
咔嚓!
寿宁侯一声惨叫,一条腿呈现出奇异的弯曲角度,眼见废掉了。
仿佛事先排练好了似的,寿宁侯腿断的刹那,一辆马车斜刺里冲出,非常霸气地横在刺客和寿宁侯之间。
一名锦衣校尉掀开车帘。满脸焦急地伸出手:“千户大人,侯爷,快登车!”
求生支撑着寿宁侯快崩溃的神经,秦堪扶着他飞快登车,驾车的校尉半空甩出一记响亮的鞭花。马车朝街头绝尘飞驰而去……
锦衣卫和刺客打斗的现场,随着秦堪和寿宁侯上了马车逃远,你死我活的打斗立马停止,几名“中刀”倒地的刺客或校尉原地满血复活,嘻嘻哈哈的互相推搡几下。
为首一名刺客扯下蒙面的黑布。露出一张中年男子的平凡面孔,赫然竟是丁顺。
瞧着马车远遁的方向,丁顺一边感慨一边崇敬叹道:“大人说合理合法打断寿宁侯的狗腿,此言果然不虚,太他娘的阴损了……摇晃的马车车厢里,寿宁侯捂着腿哀嚎不已,秦堪扶着他,肃然道:“侯爷,你应该感谢我。”
寿宁侯瞟他一眼,说不清是感激还是愤怒,想着此刻的危境,心不甘情不愿地点点头:“多谢秦千户护我周全,回头我一定在陛下和皇后娘娘面前为你美言。”
“侯爷可有仇家?谁会派这么多刺客刺杀你?”
寿宁侯沉默许久,脸上现出狰狞怨毒之色。
“这是个阴谋!有人要灭我的口!”
秦堪叹道:“侯爷,这话我早对你说过。”
“没想到这伙人如此不道义,我欲与你们共患难,你们却容不下我,当本侯是你们手里的棋子,想怎么摆弄便怎么摆弄吗?好狠呐!我未负你们,你们竟负我!不就盐引案么?老子豁出去了!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大家一拍两散!”寿宁侯身躯微微颤抖。
“明早我就去宫里面圣!老子要告发,要把这帮杂碎一锅端了!”
“侯爷现在回府吗?”
“废话!”
“侯爷要快点回去还是慢点回去?”
寿宁侯面孔一抽,凄然道:“……我只想活着回去。”
摇晃的车厢里,秦堪缓缓垂下头,嘴角却勾起一抹异样的笑容。
此计得售矣……天还没亮,瘸着一条腿的寿宁侯进了宫。
与寿宁侯一起进宫的,还有一本本帐簿和来往书信。
寿宁侯是小人,小人不会对人太真诚太信任,他永远要留着一手,以防将来不时之备。
进宫没到两个时辰,宫里传出了旨意。
缉拿礼部左侍郎李杰,工部右侍郎张达治,户部左侍郎李鐩,都察院右副都佥事付纪下诏狱,贩卖盐引的十余名奸商亦下狱,五日后菜市问斩,保国公朱晖夺三千营及右军都督府事,严旨申饬,闭门思过。
寿宁侯削爵一级,降为寿宁伯,除此之外,朝中六科十三道言官御史,凡与盐引一案有牵连者,一律撤职查办,涉案严重者,一律问斩。
温文尔雅的弘治帝这一次尽情地举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