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五十章、周岁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抓周结束,众人各怀心思地坐了下来等待开饭。

  依旧是开了两桌,原本是想叫上徐师傅他们一起的,被他拒绝了,沈氏只得仍将饭菜分出来一部分送过去。

  果然,田氏看到肉饼汤脸上总算有了点笑意,老爷子倒是对砂锅感兴趣,都端上桌了还咕嘟咕嘟冒泡,说冬天吃这个不怕冷,准暖和。

  曾瑞祥一听自家老爹喜欢,赶紧说:“爹喜欢,等吃完就把这个带回去,我们下次再买一个就是了。”

  老爷子听了没推辞。

  沈氏一看周氏的脸也有些沉,便给夹了一块洋薯和一筷子洋薯丝,“大嫂,你吃吃这个看,这是我们今年新种的,产量特高,一会你捡点回去,明年开春也种一些吧,咱家的沙地就行,也不用很费劲打理。”

  周氏一听,立刻阴转晴,忙答应了,又问:“我就两亩沙地,要种麦子,又想种西瓜,正不知怎么扒拉呢,要不,我收完麦子就一样种一亩,反正第一次,也不知道那个好种,我就一样来一点吧。对了,弟妹呀,那西瓜是怎么种的?直接把籽种下去还是要育苗啊?”

  “我家是晴儿育的苗,你问问她吧。说实话,一直是他们几个小的打理的。”沈氏把难题推给子晴。

  “大娘,我也是第一次种,怕把西瓜子浪费了,就先拿一些试试,埋到土里,没想到还真发芽了,然后我就把剩下的都扔土里了,我哪会这个,我就是看我娘撒白菜籽,我就那样跟着学的,看地要干了我就撒点水,不好意思,我就会这些。”晴晴不等发问就赶紧主动交代了。

  开玩笑,当然不能全说,自家还等着用这个起步过上地主家的日子呢。

  “那这个洋薯,也给春玉那拿一点吧。有了好事也不知想着点你妹妹,可怜他们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田氏说。

  何氏听了很不喜,当初女儿一家吃不饱饭的时候,也没见她心疼过,想了想,何氏对沈氏说道:“玉梅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该早些给送点过去。这当娘的,都惦着自己孩子,你看你们一分家,知道你连米粮也没有,你几个哥哥就惦着给你送来了。”

  子晴听了没等大人开口,忙把话接了过去,“外婆,第一茬挖出来我娘就给他们送了过去,第二茬我爹又挑了两篮子送过去。”

  这话一出,田氏脸上挂不住了,第一茬沈氏送过去时他们没大往心里去,第二茬送去老爷子倒是特地提了一嘴,只是东西没留住,转身就给春玉那边送了过去,因而田氏也就忘了。

  亏得子晴还小,也亏得何氏厚道,没再说什么。

  可田氏过不去啊,“可不是送了,我竟然给忘了,这人老了是不中用了。不过亲家姐姐,关于米粮一事,我还得说两句,当初分家说好了,我们米粮也不够,便给了两个儿子一家一吊钱买米,我儿子媳妇可是同意了。”

  这话子晴更不爱听了,眼睛一转,说道:“阿婆,上次去大姑家,我大毛表哥说了,阿婆家的粮食都送他们家去了,还说我去他家讨饭吃,吃白饭都很香。”

  “细伢子吵架瞎讲,你也多嘴告什么状,越大越不像话,还不给我闭嘴。”沈氏骂道。

  子晴也知今天有点过分了,乖乖地闭嘴了。

  她是闭上了,可又人不干了,子萍开口说道:“二婶,子晴没有瞎讲,大毛也这么骂我了。”

  周氏正要说什么,见田氏的脸已经很黑了,又看到对面坐着的何氏以及沈氏的两位娘家嫂嫂,把话吞了回去。

  偏这时秋玉又不开眼地说道:“二嫂,你们的日子可真是越过越好,这房子,这家具,这饭菜,啧啧,这辈子我要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就知足了,二嫂,我一会在这洗个澡,行吗?子晴,还是你比姑姑命好啊,你有一个一年挣十八两银子的爹爹养着。”

  “小姑,你搞错了吧,我爹爹挣的银子不是给阿婆了吗?”子晴又忍不住开口了。

  “给阿婆还不是养你们一大家子,你以为吃饭、穿衣不要银子啊,不然你们怎么长大的?你阿公天天在地里田里忙活,你看他多操劳,多显老,还不是为了你们能吃饱饭。”秋玉不高兴地驳道。

  “可是我们也没吃饱饭,以前在阿婆家我天天都没吃饱。”子寿在一旁小声说道。

  “那是你饭量大,别人怎么没说吃不饱?”秋玉说道。

  “我还没三毛表哥吃的多呢,我吃不到一碗,他都要吃两碗。”子寿也是个拧的。

  “你表哥他们一年才来吃几次饭,还不是喂了你们,别以为你爹的银子都养我们了。”秋玉生气地说。

  “那分家了,不是还一年给十二两银子了吗?这回总该是养你了吧。”子晴也生气了。

  凭什么自己吃亏还要忍气吞声的,看来想吃一顿安生的饭也不易。

  “小孩子家家的,跟谁学的,张口闭口银子长银子短的,秋玉,你也是,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田氏憋不住了,骂道。

  子萍冲子晴做了个鬼脸,嘲笑她挨骂了,子晴没敢再生事了。

  好在许氏忙着打圆场,一顿饭总算没再出什么岔子。

  因何氏他们在,田氏的脾气发不出来,堵着一口气吃完饭,放下碗筷就要回家,曾瑞祥领着子福等人送出去。

  好巧不巧的,刚打开大门,迎面看到曾瑞玉过来了,说是地里的萝卜该拔了,还能赶着种点小豌豆,麦子是来不及了。

  田氏这才知道,曾瑞祥雇了曾瑞玉做短工,心里更堵着慌,不过看有外人在,委实不是找场子的时候,只得气呼呼地走了。

  萝卜拔回来,家里又忙了一天,沈氏切了两筐萝卜条用盐码上,说要晒点萝卜干,开春了没菜吃还能顶顶,这个子晴帮不上忙,子禄在一旁帮着使劲揉着。

  闲下来的子晴抱着子喜拉着子寿跑过去看徐师傅雕花,徐师傅的椅子都做完了,就剩雕花了,他徒弟在一旁打磨,子晴前世没见过红木,这回有机会认识,自然要好好感受感受了。

  说是感受,可她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感觉光润度很好,也比杉木榉木什么的硬实些,别的就真不懂了。

  徐师傅见子晴和子寿喜欢蹲在一边看他干活,显见得是真喜欢,尽管他有几分不解,但也有一搭无一搭地回答两个孩子的各种问题。

由此,子晴才了解到这红木不只是一种,徐师傅现在用的是红豆木,和他说的楠木都是从附近深山里寻来的,也说他听师傅教导过,没到年限的木头不能采,所以好木头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子晴闻着这红豆木似有一种香味,也知这是好东西,便把徐师傅刨下来的碎块都收起来,等自己有机会学学雕刻,看能否做点什么小物件。

  因着这样的好木材不用上漆,只需打磨光滑了上蜡即可,所以这两天李师傅没来。

  子晴正带着子寿收拾着碎木块,曾瑞祥进来和徐师傅商议,说离过年没几天了,估计年前肯定完不成,不若挑几样急需的先做,又问:“厅堂的桌椅能做完吧?”

  徐师傅说肯定没问题,而且这些家具不用油漆,做完基本就可以用。

  曾瑞祥又说让徒弟先做两个樟木箱子,年后要用,子晴以为是给二姑添嫁妆呢。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