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四十三章 姨娘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芳姐儿带着颜秉初出了正屋。

  “大冬天的,旁的也没什么好看的,就是花枝园的红梅这个时候才开,倒是好看,不如我们看看去?”

  颜秉芳笑着提议道。

  “都听大姐姐的。”颜秉初弯着眼睛。

  两人便向右拐,上了一条青石板小道,小道旁种着几丛竹子,冬天里有些泛黄,但也不失可爱。

  走了半盏茶功夫,就能看见一片红云。

  颜秉初不禁赞叹了一声。

  颜秉芳笑道:“万枝园里的梅花原本色彩挺多,有白的,有粉的,有红的。后来前年冬天,老祖宗赏了一回,觉得颜色七七八八有些不好看,便命人将那些粉的全砍了,将几株白色的移到其他院子,就只剩下了红的,又补了几株,说开起来一大片红色,整整齐齐这样才好看。”

  颜秉初也笑:“祖母这话儿说得在理。一大片红色的开着热闹,就有精神气儿。祖母比我们年长,经历的事儿也多,就喜欢红色偏重些的,不免觉得粉色有些轻浮,也是有可能的。再说这白色,开成一大片香雪海才好看。就只种了几株,还不如移栽各人院子,前人不是有诗‘墙角数枝梅’么?正好应了应景。”

  正说着,就听有人“嗳呦”了一声。

  颜秉初闻声回过头看去,却是一个年约二十来岁,眉眼颇为艳丽的女子,她也不等人发话,自顾自笑着说:“怪道老祖宗常常提起二姑娘呢!这番话可不是和老祖宗说的一模一样!”

  颜秉初有些惊讶,挑着眉打量她,头上绾着抛家髻,插着一枝赤金扁簪,上身穿着桃红洒花袄,披着石青刻丝的斗篷,下身系着散花八幅裙。

  这番打扮……

  颜秉芳偷偷地拉了拉颜秉初,凑到她耳边说道:“这是柳姨娘。”

  柳姨娘?颜秉初暗地里翻了个白眼,她这未谋面的大伯父倒是好艳福,原来除了颜秉芳的亲娘外,还有这么一个年轻的姨娘。

  柳姨娘看见她们的小动作,掩着嘴咯咯笑了两声,上前拉着颜秉初的手道:“二姑娘不认识我呢!二姑娘前几年来我们家的时候,我还没进门子呢!不过啊,我倒是认识二姑娘,这么副惹人疼的模样,搁在人群里头,谁都能一眼瞧出来!”

  颜秉初微微讶异地低着头任由她拽着,心里暗暗奇怪。

  一个姨娘,见了主子姑娘不行礼也就罢了,口里还没遮没拦地称着“我”,何其猖狂也!

  柳姨娘又说了一大番话,又邀颜秉初去她屋子坐坐。

  颜秉芳见颜秉初一直低着头,不吭声,怕她年纪小,不知道如何应付才这幅模样,连忙道:“老祖宗一会儿还要见妹妹呢!倒不好去叨扰姨娘了。”

  柳姨娘闻言就松了颜秉初的手,微由些矜持地斜睨了颜秉芳一眼,道:“正好我身上也有些倦,最近身子越发重了,逛了一圈梅园就有些不行,春雪,我们走吧。”

  颜秉初哭笑不得地看着柳姨娘扶着一个小丫头就这么走了。

  颜秉芳就微微带着点尴尬地看着颜秉初,解释道:“柳姨娘就是这个性子……父亲……很……看重,……最近有了身子……”

  颜秉初回想着柳姨娘纤细的蛮腰,不禁哑然,心里便对未谋面的颜家大老爷有些不屑。

  因赶了十来天的路,众人没有什么劲儿,中午就草草用了些饭,午后歇了一会儿。

  晚上家宴的时候,颜秉初倒是看见了颜府的大老爷,留着长须美髯,面目有些刻板,他进来向老夫人请了安,又同徐氏见了,颜秉初姐弟也向他行了礼,他就退了出去。

  吃完饭,颜秉初就回了屋子,她并没有随同徐氏她们住在客院,颜老夫人疼她,留她在自己的正院里,将正院的西偏院里的屋子命人收拾了,让她住着,又见她只带着两个贴身大丫鬟并一个管事嬷嬷,就遣了四个专司粗杂什役的小丫头过来伺候。

  颜秉初随便歪在酸枝木的四面床上,细细想着白天的事情。

  据她所知,孔氏是孔家旁族出身的嫡女,家世是不怎么样,可是孔氏这个姓就很是了不起。

  颜家先祖颜回被人尊称为复圣,而孔氏则是至圣孔子的后人!虽两家都不属于嫡支一脉,可孔氏乃是先师家族,和颜氏之间应师生相称,见面行师生大礼。颜,仲,曾三姓能得与孔姓联姻,就是高攀。

  颜廷礼娶了孔氏,纳了妾也就算了,竟然还让一个小妾如此张狂,就有些令人想不通了。

  莫非……那柳姨娘有什么来头。

  颜秉初有些苦恼地揪着手帕子,这些事,以她原来的性子是不耐烦想的,可是自从那回被杜瑶点醒之后,才猛然大悟,她可不是看客!说不定日后她也要过这样的日子!伺候夫君,伺候公婆,甚至还要伺候丈夫的一群小妾!

  缀幽正收拾着下午未来得及收拾的行李,见自家姑娘皱着眉头快将帕子都扯破了,不禁有些疑惑地问道:“姑娘是怎么了?”

  颜秉初看着缀幽满脸关切,不禁重重叹了一口气。

  缀幽性格温柔,凡事都能想得妥当,映月原本还有些聪明伶俐,可自从当了屋里管膳食的大丫鬟,就一心扑在厨房里,成天问她想吃些什么。

  她怎么就没把文杏那丫头带来!

  “我有点想文杏了!”她嘟囔道。

  缀幽听见了,就笑:“姑娘这话说得奴婢心都凉了,敢情奴婢和映月都不能让姑娘满意呐!”

  颜秉初撅了嘴道:“缀幽姐姐明明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文杏记性好,别人随口说得一句话她都记得,又善于和小丫头打成一片,口风也挺紧……”

  缀幽道:“姑娘是想打听什么?”

颜秉初就把白天的事说了  缀幽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想也不是什么隐私,把姑娘难成这个样子。交给奴婢,这两天是和临安的人有些不熟,等过几天定给姑娘打听个明白!”

  颜秉初笑眯眯道:“那我就放心地睡觉去了。”

  又过了两天,徐氏便带着颜秉初姐弟俩去趟外祖家。

  颜秉初的外祖父徐晋安致仕前是翰林大学士,徐氏的亲哥哥徐恭任了两浙学政。徐家也算的上是两浙的名门,书香传家,极是清贵。

  徐府距颜府没有多远,就十来里路,不一会儿就到了。

  因早传了信,门口有人候着。

  徐氏带着颜秉初在二门下了车,徐恭带着夫人李氏在二门迎着几年不见的妹妹,几人都红了眼眶,接着去了正院见了两个老人,老夫人不免又是一场哭。

  “头两天接到信就一直盼着,姑奶奶总算是来了。”李氏在一旁劝道,“如今可好了,姑奶奶在临安还要住上一阵子,母亲就别哭了。”

  又说了几遍,母女两人方才止住了泪,一旁就有小丫鬟打水端盆来伺候着净了面。

  徐晋安坐在椅子上,招手唤了颜秉初姐弟过去,细细问了两人上学的事情,都念了些什么书,听闻颜秉初小小年纪已升到乙苑,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连连道好:“这才是我徐某人的孙女!”

  竟是直接当成嫡亲的孙女来看了。

  兴致上来又要考校她的功课,被徐老妇人嗔了一眼:“你要念文章就自己一个人念去,别把我的乖孙女给吓得下回不肯再来了!”

  被徐老夫人这么一说,徐晋安有些讪讪地摸了摸胡子,左顾而言他道:“怎么不见冲儿?”

  李氏急忙笑道:“冲儿在后花园,父亲忘了,镇宁侯家的小少爷在我们府上呢!”

  徐老夫人拍手道:“是了!早上镇宁侯的两位公子还来同我问了安,真是好孩子。”又向颜秉初二人笑道:“镇宁侯的三公子和你们一般大小,不如我让翠莲带着你们去后花园去找他们耍一会儿,都是亲戚,也没什么,冲哥儿和玉姐儿都在呢!”

  颜秉初有些奇怪,怎么没听说过和镇宁侯有什么亲戚关系啊?

  翠莲带着两人沿着回廊,转过一座大玲珑山石,眼前倏然一亮,是一片湖泊。翠莲笑着引他们上了沿着湖泊用长石板砌成的小路,这路两旁,一边靠着湖水栽种的垂柳,这个季节光秃秃的不提,一边是各种各式各形的石块,倒也妙趣横生。

  路的尽头沿着石阶而上,便是一座小巧的四角暖亭,四周悬了大红洒花软帘,能听见里面传来唧唧咕咕的说话声。

  翠莲笑着在帘子外秉道:“二爷,姑娘,颜府的表少爷和表姑娘来了。”

  只听了里面“哎呀”了一声,帘子掀开了,一股暖气透出来。

  一个穿着蜜合色的对襟袄,眉目婉丽的女孩子,走了出来,冲着颜秉初二人招手笑道:“我还准备着去正院接你们呢!快进来!里面暖和些。”

  暖亭里围着一张小圆桌随意摆了几张小圆凳,垫着褐色坐褥,坐着三个男孩子,左手边放着两张靠背椅,搭着半旧的椅袱,中间摆着一小案几。

  “来。我们坐这里。”

  那女孩子指着那椅子道,又对颜秉君说:“你们男孩子坐那里去。”

  姐弟两人依言坐了。

  有小丫鬟捧了一填漆茶盅来,倒上了滚滚的茶。

  “我是你们表姐,这个是冲哥儿,”那女孩子笑着一一指给两人看,“那两个,大些的是镇宁侯的二公子岳雷,小些的是镇宁侯的三公子岳霆。”

  颜秉初一一点头致意,正觉得岳雷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呢,就听到耳边“呀”的一声惊呼。

  颜秉初抬头仔细一瞧,也不禁叫了一声“是你!”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