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更,求推荐,求订阅!
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混乱之后,以奥斯卡领衔的颁奖季终于看到了一个清晰的面貌,学院不仅仅是要大力支持独立电影,更是要将“电影”这个最核心的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大公司也好小作坊也罢,诚心诚意地拍摄作品,这才是值得赞赏的行为。
所以,可以预期,进入2008年的颁奖季,想必会是一马平川,整个颁奖季走势应该是趋于平稳才对的。但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年底的编剧大罢工带来了导演和演员工会的动荡,使得全年电影市场的走向都不明朗,美国总统大选的喧闹似乎都被九月份的金融危机抢尽了风头。
原本以为政治电影最大受欢迎,结果处于经济低谷的美国人民却对积极向上的作品投以了无尽的热情,“朱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摔跤手”这样积极向上的阳光作品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蕾切尔的婚礼”这样反映普通家庭现状的作品也获得了不少共鸣。当然,“米尔克”、“生死朗读”、“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拆弹部队”这样的政治作品还是拥有不小的关注力。
这样一来,虽然奥斯卡领衔的学院品味已经清晰起来了,但颁奖季却因为这些不期而至的意外因素依旧变得混乱,这样的混乱局面比之“无间行者”和“香水”引领的2006年还要更加扑朔迷离。
从十月份开始,各大艺术院线就陷入了群雄并起的混乱局面,并且伴随着颁奖季的推进,呈现出让人眼花缭乱的趋势,平均每周三部到四部颁奖系作品的上映,让整个颁奖季忙碌得不可开交,影评人甚至产生一种精力不够用的错觉——这可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看着2008年的颁奖季就好像一辆方向盘失灵、油门却不断加速的游行花车,明明已经是一团乱了,但还是有无数人希望搭乘到这辆花车上,结果只是让整个游行变得更加可怕。谁也不知道这辆花车什么时候就会冲撞到一堵墙化作无数碎片,亦或者是直接开下悬崖消失不见。
十一工作室在颁奖季之前可谓是野心勃勃,“朱诺”在威尼斯和多伦多载誉而归,成为史上第一部同时问鼎三大电影节之一和多伦多电影节的作品,主要还是因为三大电影节的审美观点和奥斯卡系的多伦多电影节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同时拿下这两方面的认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使得“朱诺”早早成为了今年颁奖季的种子选手;除此之外,埃文贝尔在两个电影节上也是动作不断,前后将“蕾切尔的婚礼”、“拆弹部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收归旗下,再加上暑假赢得所有人喜爱的“机器人瓦力”,今年的十一工作室毫无疑问地成为了颁奖季第一大户。
但让人意外的是,进入颁奖季之后,十一工作室反而低调了起来,不像其他电影公司好像火烧屁股一般上蹿下跳,学院公关的进展更是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相反,十一工作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作品的公映,那副清心寡欲的模样让无数人都颇为错愕。要知道,在颁奖季里,冷静也不能带来任何好结果。
十月三日,“蕾切尔的婚礼”在九家院线举行点映,拉开了十一工作室2008年的颁奖季之旅。
“蕾切尔的婚礼”上映之后,表现远远超出预期,三十六家媒体的平均分达到了八十二分,烂番茄的新鲜度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这绝对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成绩,整体评价甚至达到了暑期档备受喜爱的“钢铁侠”的高度。不过有一点则和埃文贝尔的预料一般,大部分视线都集中在了安妮海瑟薇身上。
“海瑟薇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表演,这是一个黑暗到细致入微的角色,她细腻而内敛的演出成为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苍白、内敛、翻腾的戒.毒演技,安妮轻而易举地将整个故事都盘活了”、“安妮奉献了一次厚实而细腻、丰富而错杂、张力而内敛的表演,绝对可以媲美查理兹塞隆在‘女魔头’之中的演出,足以为她赢得一个奥斯卡提名”、“年度最佳演技之一!”……
相比于不买账的威尼斯、反应冷淡的多伦多,北美媒体对于“蕾切尔的婚礼”显然宽容了许多,大部分影评人也都认为这是乔纳森戴米在“沉默的羔羊”之后时隔多年的佳作,对于作品的整体评价也十分不俗。
“蕾切尔的婚礼”一上映就取得了单馆票房三万五千美元的好成绩,首周在九家院线的电影就赢得了三十一万五千美元的票房。随后十一发行试水了两周,分别在三十间、七十间院线进行小范围扩映,市场给出了不错的答卷,单馆票房分别落在了一万七千美元和一万一千美元的水平线上,两个周末的票房成绩分别为五十一万、七十七万。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虽然影片整体略显沉闷,但还是触动了不少家庭的内心。特别是安妮海瑟薇这位新生代女星,不仅在票房表现力上有足够的号召,而且这一次奉献了职业生涯最具突破性的演出,成为了话题。所以整体票房表现还是让人十分满意的。
十一发行观察了“蕾切尔的婚礼”前三周的扩映情况之后,虽然十月第四周时迎来了“拆弹部队”的上映,但还是为“蕾切尔的婚礼”制定出了相对应的扩映策略。从第四周的一百三十间开始一步步往上增加,到了十二月第三周时,达到了上映院线的最高峰九百五十间院线,并且在这个峰值停留了两周,进入2009年之后才十分缓慢而有节奏地减少上映院线。
在这个过程中,“蕾切尔的婚礼”表现最好的莫过于十一月份,连续三周的周末票房都超过了两百万美元,顺利跻身前十名,这也为电影在颁奖季中占据一个有利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2008年结束之前,“蕾切尔的婚礼”累积票房达到一千八百万美元,成绩远远超出预期,看来在颁奖季结束之前有希望冲击两千五百万的最终成绩。这是十一发行有史以来第一次发行非十一工作室制作的作品,从结果看来,还是十分喜人的,在一部沉闷的文艺作品身上还是取得了不俗的盈利。证明了埃文贝尔的眼光,还有十一发行的能力。
虽然从这个票房成绩来看,估计“蕾切尔的婚礼”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样的奖项之中竞争力就十分渺茫了,但冲击单项奖还是很有希望的,特别是安妮海瑟薇连续第二年入围影后提名的希望。
相比于“蕾切尔的婚礼”,十月二十四日正式上映的“拆弹部队”迎来了更为强势的赞誉狂潮,将同期上映的“爱你长久”、“换子疑云”、“纽约提喻法”都远远地抛出了一个档次。
三十五家媒体的综合评分达到了九十一的高度,烂番茄网站新鲜度更是达到了逆天的百分之九十六,在评论界取得的成就几乎可以和目前依旧领跑2008年电影口碑榜的“机器人瓦力”、“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相提并论了。
所有的赞誉都集中在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和男主角杰里米莱纳身上。
“一切电影要素均达到完美境界”、“伊拉克战争电影的终极形态”、“对英雄主义与复杂人性的敏锐考察令人过目不忘,没有绝对定论、也没有含糊其辞的谨慎态度,必将引发深思”、“妙不可言的镜头运动充分勾勒出不稳的空气中酝酿的压力和潜伏的危险,激烈的动作戏几乎要把人灼伤,充分传递着战争的痛感和毁灭性”……这毫无疑问是对凯瑟琳毕格罗的最高赞赏。
而对于杰里米莱纳的精彩表现,也有评论认为“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演出,但整体的评价还是略逊凯瑟琳毕格罗一筹。“拆弹部队”真正的主角一直都是隐藏在摄像机背后的凯瑟琳毕格罗,这是毋庸置疑的。
“拆弹部队”的上映时间选择了总统大选最为关键的时刻,这无形之中为电影带来了预期之外的关注。首周在四家院线举行点映,三万七千美元的单馆票房让人满意,基本上和“蕾切尔的婚礼”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过略胜一筹。总体来说,“拆弹部队”的好口碑还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随后一周“拆弹部队”就在三十间院线举行了扩映,再接下来就是一百间,从十一发行的策略就可以看出,针对“拆弹部队”的发行手段是相对而言比较激进了,搭配着进入白热化的总统大选,“拆弹部队”的扩映部步伐越来越坚定。而伴随着出色的口碑,电影在单馆票房的表现也十分喜人,次周一万八千美元、第三周一万两千美元的单馆成绩让其轻松地分别拿下五十四万和一百二十万的票房。
美国时间2008年十一月四日,贝拉克奥巴马战胜了竞争对手,成为美国第四十四任美国总统。大选方面的瞩目也让“拆弹部队”在一片混乱的颁奖季票房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