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85章 宋强的好日子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大狗早早起床,拿着府衙发的号牌去粥棚领粥。

  府衙根据统计的流民一家的人口,制定号牌。

  流民拿着号牌打粥,一次将全家的粥全部领走。

  对号码上的人口数有异议的,可以去书吏那提出修改的意见。府衙在流民营的北出口设置了办公点。

  大狗他们是因为兵乱逃离家园的,他们的村子就在南北朝大战的边缘。

  逃难的路上遇到乱兵,他和爹娘走散了。

  大狗回到窝棚,伺候舅舅洗漱,吃粥。

  在逃荒的路上,舅舅被袭营的缪家马队踩断了右腿,幸好有大狗这个外甥一路照顾,不然早就曝尸荒野了。

  收拾了一下棚子,大狗叮嘱妹妹:“在家和舅舅在一起,不许跑出去玩。”

  妹妹已经十二岁了,乖巧能干。舅舅常夸她长相随母亲,很清秀。

  流民营鱼龙混杂,大狗担心有拍花子。

  舅舅道:“你去吧,我看着你妹妹。”

  大狗特地找了一件干净衣服换上,今莱州府的城防营征兵,他想去碰碰运气。

  前几也开始征兵了,但是舅荆心只是辅兵,没有什么钱,还干着苦活,就没让大狗去。

  后来有邻居去了,很快拿回了一两银子的安家费。

  大狗当时就后悔了,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有了这一两银子,舅舅和妹妹就能好好活下去。

  舅灸腿一直没钱医治,是大狗用树枝加固断腿,用独轮车一路推过来的。

  前不久念阔太医义诊,给舅舅做了诊治,重新接了骨,还赠了几服药。

  但是舅舅太虚弱了,单靠喝粥,和大狗兄妹偶尔捡来的海鲜,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

  还有妹妹已经大了,知道打扮了,需要买花衣服,首饰胭脂都要备着了。

爹娘不在身边,大狗想照顾好妹妹,别人有的,妹妹也要樱  这次征兵,他一定要去的。

  他太需要钱了!

  征兵在北城门外。

  村长通知过,这次征兵只收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

  大狗只有十六岁,不过他个子矮壮,相貌老成,打算谎报年龄,糊弄过关。

  幸好村长也是在府城下推举的,并不知道大狗的根底。

  村里的孩子长相老成,十九岁应该没问题。

  等大狗到了,发现自己来的有些晚,三个考棚外各排了一条长龙。

  队伍在缓慢地向前移动。

  不断有人从考棚出来,大多面带喜色。

  偶尔几个没通过的,哭丧着脸,有的甚至哭了起来。

  没有人嘲笑他们,来这里的都是流民,都抱着拿饷银改善生活的念头。

  当希望破灭的时候,该有哭泣的权利。

  何况,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命裕心,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希望自己能够兴高采烈地出来,而不是抹着眼泪。

  大狗在士兵的引导下排队,募兵分为三次考核。

  第一次是检查年龄是否符合,身体有没有残疾,视力如何,或者有没有明显的缺陷。

  过关后,第二轮是检验力气。

  地上有三排石锁。

  第一排石锁,一百斤,要求双手提至胸腹。

  提起第一排石锁,即可过关。

  如果自认为力气大,可以挑战第二排石锁。

  第二排石锁二百斤,不仅要求双手提至胸腹,还要将石锁底部亮出。这个动作是有明目的,桨献印”。

  第三排石锁三百五十斤,要求和第二排一样。

  轮到大狗了,他上前双手将第一排的一个石锁拎到胸前,似乎是在拎一根灯草,十分轻松。

  监考的队正大声道:“过!”

  大狗没有走,而是走到第二排石锁前。

  他猜测,拎起的石锁越多,在军队的待遇会越好,不得上来就是一个头目。

  他俯身轻松地拎起一个石锁,在胸腹前亮出锁底。

  他感觉有些出虚汗。

  早晨只喝了一碗粥,胃里火烧一般。

  他将腰带又勒的紧一点,走向第三排石锁。

  附近的人都有些惊讶,今敢挑战第三排的人很少。眼前这个个子,虽然有些壮实,但是第三排的石锁也不轻啊。

  大狗站在一个石锁前,周围都静下来了,连主持考试的队正都看过来,带着期待的目光。

  一个早上,罕有有挑战第三排。

  饭都吃不饱,没力气。

  众人都在看着少年,看他是否能有惊人之举。

  大狗深吸一口气,弯腰拎起一个,慢慢站直了身子。

  他竟然拎了起来。

  周围都惊叹一声。

  他们不知道的是,大狗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没想到在“翻印”的时候,他没有力气再坚持了,只好将石锁放下,憋得满脸通红。

  围观的人都惋惜地“唉”了一声,失败了!

  队正道:“第三轮未过关!”

  大狗脸涨红了,少年觉得丢了面子,便叫道:

  “我这是饿的!要是吃饱了饭,绝对能把底翻出来!”

  队正皱眉道,“行了,后面的人还排队呢!等你进了军营,有的时间吃饱饭。”

  后面的人也催促起来。

  田禹站在考官棚子里,看到了这一幕,对亲兵道:“去,把那子叫来。”

  大狗跟着亲兵走进考棚。

  冲田禹施礼后,大狗站在下首,有些手足无措。

  田禹指着一张桌子道:“坐下吃吧。吃完了让我看看你的实力。”

  桌子上是一张面饼、半只烧鸡和一碗水。

  大狗拱手谢过,也不作假,坐下来大口吃起来。

  太久没吃肉了,在海边捡到的贝壳,海鱼都给了舅舅和妹妹吃了。

  鸡肉真香!

  犹如风卷残云,大狗将面前的食物一扫而光。

  又喝了碗里的水,大狗起身拜谢田禹,“谢大人赐饭!”

  田禹见他话很有条理,就问道:“念过书?”

  “回大人,人念过几年私塾。”

  “叫什么名字?”

  “宋大狗!”

  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宋大狗被笑的满脸涨红。

  “今年多大了?”

  “十九!”大狗的脸有些发烧。他还不习惯撒谎。

  田禹一眼看出有假,故意道:“我看你不过十三岁。”

  “我都十六了,怎么可能像十三岁?!”大狗急了。

  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城防营千总李子昌在一旁大笑起来,这个混子!

  大狗意识到走嘴了,有些垂头丧气,当兵没戏了,年龄不合格。

  一两银子,飞了!

  梦想中的好生活终究还是梦!

  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悠,他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习过武吗?”田禹继续问道。

  大狗勉强打起精神,回道:“跟随家父学过六合枪法。”

  “那边武器架子上有枪,你打一路给我看看。”田禹命令道。

  大狗意识到,自己的前途似乎还可以抢救一下。

  急忙走到兵器架旁,抽出一杆枪,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静心凝气,做了一个起手式,耍了起来。

  拦、拿、扎、扫,枪式灵活多变,枪尖犹如跳动的精灵,有时是一朵梅花,有时是一条银蛇。

  大狗使出了浑身解数。

  田禹点点头,勉强可以,再打磨两年,就是精锐了。

  等他一路打完,田禹又道:“再去拎第三排的石锁。”

  大狗走过去,腰背发力,将石锁提起,又将锁底亮出,向周围展示。

  在大家的掌声中,他放下石锁。

  “你这个年龄,不符合城防营的募兵标准。”田禹道。

  大狗难过地低下头,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田禹继续道:“不过,可以来我的亲兵营。”

  峰回路转,让大狗十分激动,脸上还挂着眼泪,就激动地问道:

  “饷银高吗?”

  这个问题实在出乎众饶意料,给执行长当亲兵,谁会关心饷银?

  李子昌喝道:“什么混话?给大缺亲兵,是大人提拔你,栽培你!饷银重要吗?”

  田禹笑道:“月银一两。”

  大狗也意识到错了话,急忙拜谢:“谢大人栽培!”

  田禹道:“大狗是你的乳名,现在既然进了军营,我给你起个大名吧,以后就叫宋强,‘自强不息’的‘强’。”

  领着三两银子的安家费,大狗,不,是宋强,一路飞奔。

  闯进自家的窝棚,不等妹妹问话,就掏出三两银子,献宝般放在舅灸面前。

  “瞧!安家费!”

  妹妹立刻欢呼雀跃起来,“哥,你真厉害!”

  舅舅问道:“进了哪个营头?”

  “我去了大饶亲兵营!”

  “哪个大人?”舅舅急切地问道。

  “是执行长大人!”宋强自豪地道,“我给他当亲兵呢。他还我起了名字,叫宋强!”

  舅舅泪流满面,“好日子要来了!就算现在就死了,也有脸去你爹娘了!”

  在流民营,不少家庭在上演着同一幕。

  三两银子,对于大部分流民,逃难之前根本不算什么,最多半年的收入罢了。

  可是现在,这不仅是一笔巨款!

  还是希望!

  是未来!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