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盐业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程千里的话,消散在风中,没有人知道,有一群人,一群不为众人所知的人,在李泰初的麾下,为这个正在走下坡路的帝国,在默默地努力着。

  ……阿布思被杀的消息,是九月传到长安的,程千里上表,说自己没有生擒阿布思,深感惭愧,求圣人降罪。

  李隆基看罢,哈哈大笑:“强悍豪壮!好啊!朕又得如此一员大将,大唐之强,旷古烁今矣!”

  高力士连忙拍马屁道:“圣人乃是有史以来,最明之君,如今阿布思之死,更是证明了大唐之强盛!圣人之功,远迈秦汉矣!”

  “说的好!”李隆基笑道:“千里此次诛杀阿布思,当赏!高力士,下旨!程千里升右金吾卫大将军,加特进,另外赏钱百万!”

  “是!”高力士没有丝毫异议,立刻就去办了,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有不少长安人因此而加餐,佩剑的文生笑嘻嘻的喝着酒,吟唱着“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庆贺着大唐的又一次胜利。

  百食铺,这个李泰初刚发家时的铺子,如今已是占地数千平的超大酒楼了,李泰初,他坐在二楼靠窗处,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文生们在议论程千里。

  李泰初喝了一口酒,对对面的七郎笑道:“北庭定了。”

  七郎点点头,道:“玄甲军这几年已扩军到一千,也定了。”

  李泰初点点头,好像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是看着那些年轻的文生,笑了起来:“年轻真好啊……他们将会成为帝国的未来,他们是如此的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崇拜英雄,虽然他们身上穿着的是儒袍,可是腰间却佩着刀剑,渴望立下不世功勋,荡尽世间不平……”

  七郎点点头,一向冰冷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我们其实也像他们一样,还是满怀着理想和期待,不然,也不会如此了。”

  “嗯……”李泰初眼中闪过一丝疲惫,还有振奋,是啊,他依然年轻,虽然这几年经历的事情,比普通人二十年还要多,可是他的理想依然没有改变,他还是和这些高声谈论,为大唐自豪的文生们一样,怀着理想,想治好大唐这个受伤的巨人。

  秦风万年,汉魂绝世,隋戈三舞,唐唱千秋……

  李泰初起身离开,他要让唐非两百年亡,让这片大地上面,长江黄河之间的所有人,都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这很难,可是难又何妨,去做便是了,李泰初迟早有一天会死,他的骨头会化为原子,散布到整个宇宙,可是,他的名字将随诸夏一起长存,直到诸夏消亡……

  或许是几千年,或许是几亿年,可是无论多久,总会有人,会想起李泰初,想起他曾经做过的一切……

  回到铁道司,李泰初收拾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了。

  长安城的铁路快修好了,只等查缺补漏,检查完毕后,蒸汽机车便可以开始组装和运行了。

  然后,李泰初就要安排修建一条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从长安到岭南的铁道线!

  这条铁道线,将长达数千里,成为整个大唐帝国最重要的大动脉,加快南北交流与经济发展,这条铁道,给帝国带来的意义,甚至比隋炀帝杨广修建的那条大运河更大!

  在南方,李泰初将建立起一座座港口,通过海洋和那些遥远的,远离大唐的土地,为唐帝国输入新鲜的血液,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多的发展潜力!

  不过,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钱。

  修建这条铁路的耗费,可想而知,据李泰初所知,前世修建铁路,每公里都是按百万,甚至是千万来计算的,就算是以大唐的国力,想修建一条如此漫长的铁路,所耗费的金钱,也足以将其掏空,因此,李泰初需要钱,不,准确的来说,是大唐需要钱,需要很大很大的一笔钱,这笔钱,从哪里来?

  李泰初的目光,转向了一样小东西,那是人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那就是盐!

  不错,李泰初的目光,转向了食盐专营!大唐立国到现在,食盐之利,并没有被皇帝们所重视,这是从隋朝时便留下来的历史原因。

  事实上,唐朝全面开始实行官盐制度,是由安史之乱之后开始的。

  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盐业管辖并不严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买卖盐,甚至可以自己光明正大的煮盐,因为在大唐开国的时候,李渊就把这项权利给了所有的百姓。

  安史之乱后,由于大唐国力亏损严重,所以才实行的官盐买卖制度,同时设立巡院,严厉打击私盐,只准贩卖官盐。

  李泰初想做的,就是将官盐制度提前放出来,为修建铁路,出一份力。

  事实上,官盐制度也是对百姓的一种剥削……毕竟人可以不吃肉,但是不能不吃盐,那会要人命的!

  不过,李泰初心中并没有什么负罪感,官盐放出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然,国库没有钱,百姓们一样还是会被剥削,到时候矛盾激化得更厉害……

  盐铁官营最早始于齐国。

  管仲对盐铁曾实行专卖政策,但采取局部专卖办法,盐以民制为主,官制为辅,官制为时短暂,民制的盐经国家收购,然后运销于各地而取得巨利,结果是“民叁其力,二入于官。”(《文献通考》卷一五,《征榷考》二,《盐铁》晏子语),对铁采取贷与民营的办法,而由国家分享其利。

  所以,管仲的盐铁官营,实际上是单纯的官收,仅“税之而已”。

  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

  不过,这种流程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官员贪污。

  自唐复官营之制后,历年查处贪腐的官员可以说的上是越来越多,因此,李泰初不可能完全使用之前的官盐之法。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