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四百零二章 赵玮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十月,赵构立其养子赵瑗为皇子,并改其名为赵玮。

  三日后,赵构又授赵玮为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建王。

  赵玮受封一月后,即上书赵构,历陈金国内乱,宜整饬兵马、伺机北伐。

  赵构大怒,当即召赵玮入宫,严词申饬。

  赵玮见赵构态度坚决,即退而求其次,称如今金国山东、河南等地乱局日甚,宜派人潜入山东、河南等地,联络各处抗金义军。

  如此,即便不能平定北方,但有各路义军牵制金国,也可保证江淮一线平安无虞。

  赵构沉吟许久,同意了赵玮请求,当即下令,由赵玮全权负责此间事宜。

  赵玮领旨谢恩后,当即退出,返回王府。

  府内,王府教授兼直讲史浩早已等候多时,一见赵玮回府,忙道:“殿下太莽撞了!”

  赵玮喟然叹道:“良机难得!”

  “殿下此时应一心闭门读书,多尽孝道。军国大事,殿下只可知闻。”史浩徐徐的说。

  赵玮叹了口气说:“本宫知道先生的意思。

  只是良机难得,本宫岂能坐视不理。

  而且,父皇最终也采纳了本宫的意见。”

  史浩呆了呆,忙问:“皇上怎么说?”

  赵玮便将自己负责联络山东、河南等地义军一事详细说了一遍。

  史浩呆了呆,沉吟片刻,叹了口气说:“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

  要不是皇上,我赵宋社稷早已倾覆,哪有今日半壁江山?”

  赵玮点了点头:“本宫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眼见北方沦陷,回想当年太祖皇帝的功业,本宫心焦难耐。”

  史浩默然不语。

  赵玮望着史浩:“先生可有何计教我?”

  史浩不但深得赵构信任,而且这些年来,始终陪伴在赵玮左右,对赵玮也投入了相当的心血,赵玮对史浩也信任有加。

  史浩沉吟片刻,徐徐的说:“有一人刚好来了临安,此人深知北方情况,殿下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召来询问。”

  赵玮问:“先生举荐的是何人?”

  史浩说道:“此人乃一介商贾,姓郑名生,本乃山东济南府人士,祖辈起便走南闯北,经营偌大的家业。

  靖康之难以来,此人继承祖业,流连于宋、金之间,对两国之间的民情很是了解。

  尤其是,此人还是那李家作坊的什么独家经销商,与李弘关系十分紧密。”

  赵玮惊道:“有这等事!”

  沉吟片刻,赵玮当机立断:“既然如此,请先生即刻安排,本宫要尽快见一见这郑生。”

  史浩领命,当即去安排了。

  赵玮则是继续沉吟起来。

  他知道,如今自己皇太子身为尚未确定,自己的未来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他更明白,即便是自己被正式立为了皇太子,但古往今来,皇太子被废黜的,也是数不胜数。

  因此,今日自己贸然上书,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

  但今日之事,乃是赵玮权衡再三的结果。

  一来,自己乃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岂能眼见神州陆沉?既然如今有了千载难逢的良机,自己又岂能为了明哲保身,而错失良机?

  二来,今日之事,也是初步亮一个态度,将朝中主战派等人凝聚到自己身边来。

  如此,自己才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

  否则,即便日后自己掌握大权,也将处处受制于人。

  史浩很快就带回来了消息。

  那郑生闻听赵玮要见自己,哪敢怠慢,当即随那史浩赶来,如今正在外面等候。

  赵玮听了,即刻下令传那郑生进来。

  不一会工夫,郑生便走了进来,当即拜倒于地。

  毕竟,虽然赵宋王朝很重视商业,但并不代表商贾的地位有多高,郑生又是白身,如今拜见赵玮,岂敢不行重礼?

  赵玮却显得很谦逊,忙叫郑生起来,赐郑生坐下。

  郑生受宠若惊,欠着身子坐好,小心翼翼的问:“殿下传见小民,有何见问。”

  赵玮微笑着说:“久闻郑员外的大名,本宫今日才得一见。

  本宫找郑员外来此,别无他事,就是闲着无聊,听说郑员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想听郑员外介绍介绍北方的风土人情,聊当解闷。”

  郑生心念一动,哪敢怠慢,便原原本本的将各地的风土人情说给赵玮听。

  赵玮听得很入神,时不时的插问两句。

  等听了大概半个时辰,等郑生讲到济南府后,赵玮忽然顺口问道:“听说济南府的李家作坊的当家人,却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郑生忙道:“正是。”

  “听说这少年还做了金国的将军?”

  郑生忙道:“金主完颜亮御笔敕封此人为汉营统领!”

  “汉营统领?”赵玮一怔:“这是个什么官?”

  郑生笑了笑说:“这是金主完颜亮特意为李弘量身定做的官职。”

  赵玮一听乐了:“还有这事?”

  又问:“那李弘这汉营统领,麾下多少人?”

  郑生笑着说:“李弘麾下,按照军制,该有三个汉营谋克。

  而一个汉营谋克,计三百人。

  三个汉营谋克,总计九百人。”

  “原来才区区九百人。”赵玮显得有些失落。

  不过顿了顿,赵玮笑了笑说:“十几岁的少年,能统领九百人,也很难得了。”

  郑生一听笑了。

  赵玮问:“郑员外笑什么?”

  郑生忙道:“不瞒殿下,李弘麾下,可不止这九百人。”

  “怎么说?”

  郑生忙介绍起来:“李弘麾下,还有两千上下的辅兵。

  这些辅兵的战力,也远在寻常官军之上。

  另外,还有一支二百人的治安巡逻队、四百人的雇佣兵。

  如此算来,李弘麾下的军队,就有三千五六百人。”

  赵玮听了,看了看史浩。

  只见史浩也已呆住了。

  郑生却接着说道:“而且这还不算完。

  李家作坊的工匠、矿工,个个都能上得战阵,不少人都曾杀过贼寇。

  真要是打起仗来,这些人也都能快速成军,战力也远在寻常官军之上。

  如此算来,李弘麾下,可有近万精兵了。”

  迎着赵玮、史浩惊呆的目光,郑生顿了顿,接着说:“而且,李弘与那库勒擦、兀带两个部族关系极为亲密,真要是打仗了,这两个部族也会出兵帮忙。

  尤其是还有一个叫贾瑞的盗贼,这盗贼也与李弘关系亲密,自打招安以后,便名正言顺的驻扎在李家作坊附近。

  贾瑞麾下的两千兵马,战力也不容小觑。”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