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离任之前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此时治粟都尉杨敞此前已经听说过许延寿遇刺的事情,当时还难免担心,托人四处打听之外,还写信向许延寿这边询问。

  许延寿此前一直忙着处理遇刺后,以遇刺的名义大肆掠夺会稽郡几个软柿子世家的钱财,也没空回复许延寿。

  待一切都忙完之后,许延寿这才抽出空来给自己的岳父回信,报了一下平安,大体说了一下自己在会稽郡的详情。

  待看完许延寿所写的信件之后,杨敞心思有些复杂。

  一方面,杨敞乃是世家大族出身,对于许延寿在会稽郡搞的当地的几个世家狼狈不堪,甚至家破人亡,杨敞难免有点兔死狐悲的感觉。

  另一方面,许延寿描写会稽郡平民百姓的惨状,并详细描述了当地的世家大族是如何迫害他们的,杨敞又觉得这些人罪有应得。

  此时司马英端着一碗茶水走进了杨敞的书房之中,看着自己丈夫脸上似喜似悲的表情,她不禁走过去向自己丈夫问道:“夫君,怎么了?”

  杨敞叹息一声,将信件递给了司马英道:“刚刚,延寿来信了,信上说他没什么事。”

  司马英将茶水递给杨敞,接过杨敞递过来的信件看了起来。

  她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看完之后,司马英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都传咱们女婿做事谨慎,甚至有点唯唯诺诺的。

  可观其自入了先帝的法眼以来,一桩桩一件件,只要是与咱们这女婿作对的,哪一个有好果子吃了?

  不但如此呢,咱这女婿杀气可不小。

  据传,当年巫蛊之乱,他年纪尚幼,查询到危机后,在家中做了布置,有不听号令的家仆,就是他年仅七岁时候捅杀的。

  现在他在会稽郡呆了也就有一年多,抄家灭族已经不止一家了。

  端的是杀气冲天啊。”

  杨敞听此,叹息一声:“黛君跟了他,也不知是福是祸。”

  司马英将杨敞喝完水的水杯接过来,说着:“无论福祸,黛君都没办法选择了。”

  想到自己女儿,杨敞又是一阵烦躁,忍不住起身,冷哼一声说道:“这混小子,来信也不知说一说黛君的情况,下次见了面,非得好好教训他一番不可。”

  司马英笑了一下,没说话。

  在此时未央宫中尚书台,霍光等人也正在商议许延寿之事。

  和平日一样,汉昭帝并未在此,上首主坐的位置空了出来,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坐在上首之后第一的位置。

  接下来是上官桀、桑弘羊,其他内朝的官员并未在此。

  丞相田千秋也未在。

  大将军霍光先开口:“此前会稽郡来信,会稽郡太守许延寿遇刺,捉拿刺客,发现乃是山阴几大世家因会稽郡的鉴湖工程侵占了他们的利益。

  为泄私愤,买通了被抄家灭族的前会稽郡太守别驾孙家逃离在外的族人,行刺了许延寿。

  诸位议一下此事吧。”

  左将军上官桀阴阳怪气的说道:“什么遇刺,我看就是他许延寿打击报复,可以编造的遇刺吧?”

  桑弘羊眼观鼻,鼻观心,坐在那里不吱声。

  “上官将军可有证据证明许延寿自行编造的行刺?”

  上官桀一听,闭了嘴。

  接着桑弘羊说道:“据扬州刺史所言,许延寿遇刺之事,确有此事。”

  霍光开口:“既然如此,不能不给许延寿一个交代,此事由会稽郡自行处置吧。”

  上官桀开口:“恐怕会稽郡的士卒又要遭殃了。”

  桑弘羊也颔首道:“上官将军所言有理。自许延寿上任会稽郡太守以来,会稽郡族灭的世家已经将近十数个了。

  若再任由许延寿担任会稽郡太守,恐怕会稽郡的世家大族就要被他给一网打尽了。”

  大将军霍光也点着头,他父亲是个小官,因为自己兄长霍去病的缘故入了宫担任郎官。

  霍去病未去世之前,他也曾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但霍去病去岁之后,其仕途仿佛停滞了一般。

  不但如此,之前一些霍去病的新仇旧恨并未因为霍去病的去世而全部消散。

  在霍去病未去世之前,他们不敢怎么难为霍光,但霍去病去世之后,不少人明里暗里的给霍光使绊子,设圈套。

  霍光自家父亲也不过是个县城小吏,没什么家族的力量可以依靠。

  这由不得霍光不得不警惕起来,因此也养成了霍光小心谨慎的心态。

  总之,作为一个非世家出身,到了这个位置上的霍光来说,对世家大族族灭并没有什么感觉。

  因此对许延寿所作所为,不说赞同,反正也不反对。

  但他也不得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

  现在整个朝廷,无论内外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通过举孝廉的途径进入了朝廷。

  而孝廉与否还不是当地世家大族说了算?

  就算是基于这个原因,霍光也不得不向他们妥协,将许延寿尽快调回来。

  大将军开口道:“二位所言甚是。但诸位对会稽郡继任之人可有何人选?”

  上官桀和桑弘羊对视一眼。

  上官桀道:“胶西太守齐徐仁可迁会稽郡太守。”

  桑弘羊则道:“臣以为衡水都尉吕辟胡可谓会稽郡太守。”

  二人尽皆世家之人。

  其中胶西太守齐徐仁乃是霍光寻思的更进一步的少府人选。

  现在被上官桀叫出来,让他担任会稽郡太守。

  这由不得霍光瞄了上官桀一眼。

  沉吟片刻之后,霍光才说道:“二人皆有贤才。此事我看不如令陛下坐抉择如何?”

  上官桀和桑弘羊一听,思索了一下,纷纷拱手道:“诺。”

  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接着又商议了事宜。

  待商议完毕,霍光去见了汉昭帝。

  霍光一丝不苟的向汉昭帝行完礼之后,汉昭帝起身回礼,并示意霍光坐下,待霍光落座之后,汉昭帝才坐了下来。

  “大将军,许延寿遇刺一案如何了?”汉昭帝显然是十分关心许延寿的,看到霍光过来,他便迫不及待询问起来。

  霍光道:“经商议,会稽郡太守许延寿遇刺一事,便由许延寿自行调查了。

  但左将军和御史大夫也表示应该让许延寿尽快回京。”

  汉昭帝一听,脸色缓和了许多,他点了点头:“那延寿回京之后可有何安排?延寿离任会稽之后,其继任者可为谁?”

  霍光道:“许延寿回京后其职务我等尚未商议,但其继任者左将军提议胶西太守齐徐仁,御史大夫提议衡水都尉吕辟胡。

  不知陛下意属何人?”

  “此二人出身贫贱否?”汉昭帝忍不住发问道。

  霍光摇摇头:“皆是世家出身。”

  汉昭帝有些失望,这段时间和许延寿的信件来往,汉昭帝岂能不知道许延寿想要一个贫贱出身的官员前来担任会稽郡太守。

  起码在感同身受之下,能够待会稽郡的父老乡亲好一些。

  但无论是上官桀还是桑弘羊所提议的人选尽皆是世家之人,这与许延寿的所想的差距有点大。

  汉昭帝皱眉问道:“大将军,左将军、御史大夫均有人选。你可有其他人选?”

  大将军霍光摇摇头:“臣无人选。”

  汉昭帝听此,不禁皱眉道:“大将军,朕两个都不想选。”

  霍光道:“陛下,左将军、御史大夫所提人选尽皆考虑其才干,这才举荐的。

  不知为何陛下不愿两人任职会稽郡?”

  汉昭帝没有说话。

  霍光见此,拱手说道:“陛下可是向选一出身贫贱之人?”

  汉昭帝反问道:“大将军以为可行否?”

  霍光哪能不明白汉昭帝这么年幼就已经靠着自己本能开始搞强干弱枝了。

  但强干弱枝岂能是那么容易的事?

  霍光道:“陛下,朝中官员多为举孝廉而仕,身居高位者几乎尽皆世家大族子弟。

  出身贫家之人哪有几个?

  此前会稽郡太守许延寿便对会稽郡世家大族进行清洗,若陛下若任用出身贫贱之人,那朝中世家之人该如何想?

  会稽郡的世家大族该如何想?

  此事陛下不可不考虑。”

  听到这话,汉昭帝也是一阵凛然,他深深向大将军行了一礼道:“朕受教了。此事还是大将军定夺吧。”

  大将军则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臣以为胶西太守齐徐仁可迁会稽郡。”

  汉昭帝道:“可。大将军,许延寿回京之后可任何职?”

  听到汉昭帝这话,霍光也有点为难了。

  许延寿任太守,已经是两千石的高官了。

  而京中两千石的高官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了。

  该怎么安排许延寿,这事儿还真的不好办。

  大将军摇了摇头:“陛下,此事需好生商议。尚未定夺。”

  汉昭帝点了点头,九卿肯定是排不上了。

  九卿乃是中两千石的官员,和许延寿的两千石还有点差距。

  许延寿升官已经是飞速了,此时华夏尚无战事。

  许延寿在两千石之上待了没两年,就直接上了中两千石有点说不过去。

  因此,只能是九卿以下的列卿。

  然而这几个坑也被人占着,除非有人出事、病逝,不然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坑位想让。

  不过霍光倒也是没多着急,许延寿回来还得一段时间呢。

  待许延寿回到京城,再定下他的岗位也没什么问题。

  汉昭帝又问道:“大将军,诸位可商议许延寿何日回京?”

  霍光道:“此时也尚未定夺。”

  汉昭帝道:“不如来年正月吧。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听此,思索了一下,还是拱手向汉昭帝道:“诺。臣稍后便和众人述说此事。”

  正说着说着,汉昭帝胸口又隐隐作痛起来。

  霍光见此,赶紧道:“陛下,无事吧。”

  汉昭帝强行露出一个笑容:“大将军放宽心,休息一下便好了。”

  霍光自然还是不放心,将小黄门招过来,令其前去请医匠。

  医匠一番诊断后,表示无大碍,需要静养,霍光则才算是放下心。

  待吃过药,汉昭帝好了一些,大将军亲自给汉昭帝盖了盖被子,说道:“陛下好好休息。臣告退。”

  汉昭帝挣扎起身准备相送。

  霍光赶紧制止道:“陛下还是莫要起身了。”

  汉昭帝这才歉意的对霍光道:“大将军,朕失礼了,让大将军见笑了。”

  霍光则招呼左右,嘱咐了一番之后,这才算是离开。

  许延寿此时正做着离开会稽郡之前的准备。

  安插人手,防止人走政息。

  清点钱财,做好交接工作。

  正说着说着,汉昭帝胸口又隐隐作痛起来。

  霍光见此,赶紧道:“陛下,无事吧。”

  汉昭帝强行露出一个笑容:“大将军放宽心,休息一下便好了。”

  霍光自然还是不放心,将小黄门招过来,令其前去请医匠。

  医匠一番诊断后,表示无大碍,需要静养,霍光则才算是放下心。

  待吃过药,汉昭帝好了一些,大将军亲自给汉昭帝盖了盖被子,说道:“陛下好好休息。臣告退。”

  汉昭帝挣扎起身准备相送。

  霍光赶紧制止道:“陛下还是莫要起身了。”

  汉昭帝这才歉意的对霍光道:“大将军,朕失礼了,让大将军见笑了。”

  霍光则招呼左右,嘱咐了一番之后,这才算是离开。

  许延寿此时正做着离开会稽郡之前的准备。

  安插人手,防止人走政息。

  清点钱财,做好交接工作。

  拜访亲友,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在这般忙碌之中,许延寿等来了诏书之中先是肯定了一下汉昭帝在会稽郡的政绩,接着便是令许延寿在明年的正月开始动身,会京城复命。

  许延寿自然是领了诏书。

  和诏书一起来的还有一封汉昭帝写给许延寿的私人信件,待迎诏结束之后,许延寿才拆开看了起来。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