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末世危途 32 又双叒叕分道扬镳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混战持续了没几分钟,孙赫等人大获全胜。尼古拉团伙死伤数人,其余的人都作鸟兽散,暂无所踪。

  不过,瓦列里和几个同伙被堵在了木屋子里不敢出来。

  卢西娅顾不上与阿列克谢团聚的喜悦,愤怒地用枪托砸门,想冲进去手刃杀女仇人。

  阿列克谢沉着脸,点起一个火把,朝房顶上扔了上去。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点火朝屋子扔去。

  干柴烈火,很快升腾。瓦列里等人被烤得受不了,突然打开门往外冲。

  冲到门外没几步,就被严阵以待杀气腾腾的复仇者们逮住摁倒。几个女人抓狂般地用枪托,棍棒殴打瓦列里和几个同伙。

  男人们没有阻止,默默地看着她们发泄怒火。

  最后,女人们打累了。孙赫等人把这几个已经站不起来的倒霉鬼,和另外几个受伤倒地的鞑靼人,抬起来,扔进了熊熊烈火之中。

  在瓦列里的惨嚎声中,一些围观者——被压迫许久的奴隶们,看着这一幕,心中既解气,又恐惧。

  在他们看来,伊尔库斯克无非是换了一拨同样残酷的统治者。

  第二天,后续人马也终于赶到了,孙赫等人开始在伊尔库斯克市大肆搜寻有用物资。

  一群总体健康、活跃的人,喧闹地穿行在死城之地,让那些活死人般的幸存者奴隶们麻木的心头起了一丝羡慕的波澜。

  谁也没料到,大断电近十年过去了,世界上依然有这么健康正常的人类存在,还生儿育女!

  温泉村村民们很快发现,伊尔库斯克市内所有的超市、购物中心遗迹已不值得一去。里面早被历次洗劫清个精光,只剩一些打碎的装饰器皿,和家用电器等昂贵却毫无用处的物件。

  不过,很多超市购物推车,也算是颇有用的文明遗留,给大家极大的便利。一人推一辆,人们开始挨家挨户洗劫空无主人的居民住宅。

  从布满灰尘的被毯,到不起眼的塑料布,雨披,钉锤,刀剪,水壶……简单,耐用,牢固,轻便——只要符合这些标准,不管当下看起来有没有用,只要小推车装得下,统统收集起来。

  这些小物件,对于重回石器时代的倒霉人类,也算是精巧无比的生存利器。

  还有人找到了几辆自行车🚲,这对于未来流浪路途上搜捡掉队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阿列克谢和一帮俄裔族人,则忙着开卡车再去拉几趟火车上的军用口粮。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女儿沙洛娃的死,让卢西娅和阿列克谢又没了盼望和牵挂,他们对漫漫旅途的热情也悄然熄灭。

  他们想在伊尔库斯克定居下来,跟他们一样想法的还有来自温泉村幸存的全体俄裔部族村民。

  毕竟,虽然这里气候不如温泉地,但几火车的口粮,还是让他们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利用在温泉村里学到的农业技术,开荒种地,几年内实现自给自足。

  况且,还有不少幸存者,只要管理得当,资源充分利用,完全可以再如当年的温泉村,渐渐组成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人类乌托邦小社会。

  阿列克谢丰富的蛮荒世界经验,擅长的维修技术,无形中成为俄裔部族人心中的领导者。

  他和卢西娅决定不能像鞑靼人那样做奴隶主式的统治。要想长久生存繁衍,人类必须真心实意的合作。此外,他们还需要孙赫这些汉族人的帮助。

  想法跟孙赫一沟通,孙赫对他俩的再度离队又翻白眼,翻得他俩嘿嘿尬聊,却依然坚持。

  人留故土,也没错,最后孙赫尊重了他们的选择,并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一阵子,也体验一下如何在城市废墟上立足。

  大队人马在伊尔库斯克一待,就是半年。

  这半年里,阿列克谢肃清了鞑靼人的残余,他们不是被杀,就是投降入伙。

  这半年里,火车上的军粮不再以最低限度供给全市幸存者,而是按足够一个人正常需要的配额计划发放。同时,所有的人也都被组织起来参加劳动。

  这半年里,人们在孙赫这个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收集了全市的窗户玻璃,金属框架,搭起了三座硕大的阳光棚房,用来种植农作物。

  巧手的姬莹,还带领女人们利用废塑料袋,包装袋,缝制了几万平米的塑料膜,用作育秧地膜。

  这半年里,本来就在温泉村负责耕种的汉族人,传授了俄裔人很多传统农耕技术,帮他们一起种植了10多亩土豆、玉米和各种蔬菜。

  当年秋季,人们有了第一波微薄的收成。

  虽然还不足以供养人们,但希望的笑容,重新攀上了曾经生无可恋,麻木等死的幸存者们的脸庞。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