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间行走、斩妖除魔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既然心中已经定下了计策,陆长生自然要提前做一些准备。

  比如说......行侠仗义、降妖除魔。

  在一处确实存在着妖魔的世界之中,行侠仗义降妖除魔是可以完全不需要理由的,想做便去做。

  我杀你,与你何干?

  而陆长生要杀的妖魔,自然不可能是被青木城封正殿封正过的群妖,那些家伙都已被洗白了,成为香火之神,甚至铸造了庙宇。

  无论他们以前做过什么,得了大乾封正之后只要不做恶事,便是一笔勾销。

  所以陆长生要杀的,便是没有得到大乾封正,又确实为祸一方的妖魔了。

  只不过在大乾推行了“举神为凡”之后,许多地方传言之中的大妖已见势不妙纷纷溃逃。

  虽然明面上大乾的说法是举神为凡,恕妖而成人之美,但究竟是不是想要让妖类彼此之间互相厮杀谁能知道?

  小心总是没错,所以一时之间连降妖除魔这种事情都少了很多,因为妖魔全都跑了。

  单从这一点上来说,举神为凡之策虽然众生评价是褒贬不一,喜欢有之,害怕有之,恐惧有之,但确确实实的减少了妖魔乱世的总量,也减少了凡人间不明不白的伤亡,可谓是效果斐然。

  起码在副作用还没出来之前,确实如此。

  所以陆长生现在想要做一回人间行走,行侠仗义斩妖除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这也不要紧,现在陆长生可是在和大乾的官方合作。

  别人不知道哪里有妖魔,青木城的封正殿还能不知道不成?

  就算常言真的不知道,陆长生也可以暗搓搓的问问红娘,那些身居魔君印记的妖魔身在何处,直接为民除害效果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的嫌疑,陆长生并未作出这种选择。

  而常言给他的回复也不知该让他开心还是应该失望。

  作乱的妖魔确实少了很多,但却是更加的隐蔽了。

  胆子小的妖魔确实有,可也有一些不怕死的觉得找不到自己的身上,藏在暗处作乱。

  所以从那位穿山甲的手中拿了几分情报的陆长生,就踏上了人间行走的旅途。

  除了他之外,还有花生在身边跟随。

  花生如今有点像是他的徒弟模样,虽然他从未担保过什么,可花生始终以师礼以待,坚决要感化他。

  这次的降妖除魔之旅,陆长生本想自己一个人去,但花生说既然要用苦肉计骗真魔,若是她不跟随左右,日后白蛟来时再跟随与他的身边岂不是显得有些奇怪?

  只有她身体力行伴随左右,白蛟回来后再跟着他跑动,才不会让人生疑。

  虽然陆长生很怀疑花生跟在他的身边是想让他看到大乾推行“举神为凡”之策后天大的坏处,可也没有理由去拒绝。

  多一个人也就多一个吧,反正单论实力来说,花生理应比他更强一些的。

  小书苑之中三载苦读,陆长生已不再是三年前那个一问三不知,只能靠蒙混过关的神棍了。

  修行之道,开气海,定灵台。

  用更浅显易懂的话来讲,便是“气海泛波涛,灵台似火烛”便已经走到了修行之路上。

  直至二者圆融,道心已成,凝聚道果,视为归一。

  也就是修士们口中的归一境。

  归一境之后便是五府境,所谓五府,便是五脏之处,为心、肝、脾、肺、肾。

  五府誉五行。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

  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心神可安定,为五脏之中的“君主之官”。

  肝藏血,开窍于目。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

  脾在五行中属土,搬运气血,充盈己身,力之不竭。

  肺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皮毛,开窍于鼻。

  肾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

  说是五府,所蕴含的却远非字面意义上的那么简单。

  开五府,便是意味着要全面的,由内而外的强化己身。

  而陆长生的五府,其中一府已开。

  或者说,在他凝结出道果的那一刻起,心府便自然而然的开了。

  若是内视己身,便能发现陆长生的道果已从灵台之处跑到了心府之中,一团火光萦绕在那更小的、好似婴孩一样的陆长生身上,不仅没有半分的灼热之感,反倒让人由内而外的心生温暖之感。

  哪怕以寒泉沐身,陆长生都难以感受到半分冷意。

  心府属火,心府开,自有心火。

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火是属于每一个修士的特  殊武器,只不过效果和力量各有不同罢了。

  直至五府皆开,五行具全。

  心火、金气、肾水、土魄、木灵融合为一,纳天地之桥,容山河意境,视为造化。

  这一步说来简单,实则险之又险。

  不过陆长生距离造化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心府自己就开了,可剩下四府还需要继续努力。

  而开五府的方法听上去也很简单,用道果之力冲刷五府之所在,如打磨璞玉一般悉心雕琢便可。

  但这其中如何把控,却又是因人而异了。

  一个不小心,五府没开,反倒是将自己弄得身受重创的人比比皆是,绝不可操之过急。

  只不过陆长生的心府直接省略了这个步骤,本该是最难也最凶险的一府,心府直接开了。

  五府之境有别与其余境界,属于越是修行越快的那种。

  五行相生,心属火,火生土。

  不出意外的话,陆长生下一个要开辟的五府之一,便是脾府。

  心火之力也会源源不断的为陆长生提供力量,能省却大把时间。

  一路走着,陆长生也在内心之中不断的巩固着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才是学习最好的方式,特别是关乎到自身的修行,更是半步不能出现差错才是。

  这么想着,陆长生的脚步却是慢慢的停了下来,看着道路前不远处的一块木牌。

  他已经到了常言带给他的资料之中,确认存在妖魔作乱之地。

  木牌上有墨迹所书的三个字,永和镇。

  名字倒是个好名字,但名字的来历却是一点也算不上友好。

  在永和镇还不是名为永和镇的时候,民风极为彪悍,属于那种得理不饶人,无礼闹三分的存在。

  乡野之间,遇到他们的人大多是畏之如虎。

  而那时永和镇的民众们却是喜不自胜,认为这是一种实力。

  平日里秋忙时田间灌溉、出镇采买,全都要让他们的人先行。

  只有他们去过,别人才能去。

  彼此之间齐心谋利之下,用称霸一方来形容也不为过。

  直到他们铸成大错。

  据说当时永和镇的里长儿子看重了一农夫家的女儿,要强行纳为妾室。

  男人三妻四妾,在这个时代算不得什么过分的事情,实属平常。

  但那都是大户人家的事情,升斗小民便想要三妻四妾,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不可。

  奈何永和镇民风彪悍,那女子家人不愿,他们竟是要强抢!

  具体的细节如今当然无从知晓,只能说,最后永和镇里长的儿子到底是如愿了。

  只不过如愿之后的第三天,那女子投入到了他们村中的井里自杀身亡。

  事情若是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当那日村民打水,却是捞出了尸首之后,永和镇的村民们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外界的挑衅,是故意来恶心他们。

  横行霸道惯了的一群人自然不会去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不管那女子是否冤屈。

  反而是将那自杀女子剥光了衣服吊在了村边的树上。

  直至烈日暴晒十日之后,那户被强行娶走女儿的人家才得到了消息,哭哭啼啼的赶了过来,想要为女儿收敛尸身。

  结果那两位父母却是被村民们暴打了一通,别说是为女儿收敛尸身,差点自己都没能回去。

  此事之后,永和镇越加显得猖狂霸道了起来。

  而那户女儿的父亲,回到家中不久便重伤不治而死。

  母亲也在七日之后,偷偷跑到了永和镇的一颗老树旁上吊自尽。

  在心智未曾开化之下,人一旦彰显兽性,远比猛兽还要更加可怕。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的话,也只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罢了。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对当时的“永和镇”来说,这也只是在他们无数的“丰功伟绩”之上添了不值一提的一笔罢了,算不得什么。

  可很快就不是了。

  不久之后,有某户人家的孩子说在夜路上看到一个浑身尽是烂肉的女子看着他笑。

  理所当然的,孩子被打了。

  又是不久之后,永和镇的里长半夜之间闻到了一种极其难闻的尸臭味。

  睁开眼来,看到了那投井自尽,最后又被烈日暴晒了不知多少日的女子。

  里长当时就快被吓傻了。

  第一时间想要找到各种方法,去根除野鬼。

  什么画符、祭奠、请道人,统统没用。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长的一家人就全疯了。

  事情到此为止?

  某一日,村民们在那女子投井自尽的井中,打出来了一桶血水。

  上山砍柴的农夫,失足掉下山,被人发现之时,胸口正插着一柄柴刀。

  诡异的是柴刀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碎冰,当时正是盛夏时节。

  还债的时候到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永和镇”,开始偿还自己的孽障。

  可他们能跑到哪里去?

  他们之所以能够横行一地,便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团结,哪怕这种团结只是为了谋利。

  一旦分散开来,恐怕下场也不会有多好。

  一些人选择了离去,但很快也会有各种各样不幸的事情发生。

  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他们做错了事。

  那本该散去的冤魂,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产生了变化。

  当然,在他们看来,便是有冤魂索命。

  离去逃不过女鬼的复仇,还不如留下来,哪怕会死,也好过一人死在外地。

  那个时候,他们这处镇子有了新的名字,永和镇。

  寓意为永远平静祥和,没有女鬼作乱。

  很遗憾,名字也只是个名字罢了,不会因为有好的寓意就有所改善。

  如今世事更迭,百年已过。

  永和镇还是能时不时的传出女鬼作乱的消息。

  但没人搭理。

  该还账了。

  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

  当有人选择砝码,却没有赋予相同重量的东西之时,那杆秤便会倾斜。

  倾斜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那杆秤就再也不能平衡了。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

  可若是天不看又能如何?

  公道竟是让女鬼去主持?!

  不属于永和镇的人都纷纷拍手叫好,他们深受其苦。

  哪怕如今当初的那一代人已尽数死去,故事依然流传着。

  毕竟大部分人都喜欢善恶有报,更遑论是切实发生的事情呢?

  属于永和镇人的那一杆秤,早已经被昔日的横行霸道所压毁,没有人会给他们添上半分砝码,反而是拍掌叫好,更是茶余饭后的趣事。

  哪怕是常言知道了永和镇之中有这样的一个女鬼也未曾理会过。

  反正倒霉的也只有永和镇的人,堂堂封正大使忙着呢,一群自作孽的人闯的祸让他来擦屁股?

  当封正殿是什么地方?

  每日哪怕是正常的群妖他都快管不过来了,还跑那么远的路收拾一个藏在小镇中的女鬼?

  真以为公务员没有指标还是咋地?

  不过在陆长生问询哪里有切实妖魔之地的时候,常言还是将所有准确的消息都让穿山甲带给了陆长生,所以才会有此行。

  在封正殿的记载之中,论述都颇为详细,大部分有所因果的事情都会记载下来,更不会因为山野传言便将其记录在测。

  那女鬼,当时必然是有香火之神见过才会有确实的记载,不过香火之神也并未选择出手罢了。

  这也是陆长生为什么选择来永和镇的原因。

  而陆长生发现今天做事好像格外的顺利。

  因为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在永和镇之中不断作乱的女鬼。

  就在那竖着的,上书“永和镇”三个字的木牌旁。

  一个女鬼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向永和镇走来的陆长生的花生。

  在陆长生看到他的时候,一人一鬼也对视在了一起。

  场面有些尴尬。

  “吃了么?”陆长生看着那女鬼,下意识的问道。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