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一百零四章 槐花开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秋天始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喜、怒、哀、乐,终将沉淀在泼洒的汗水和忙碌之间,化作无声的字符留存在某些人的心底,直至所有烙印消弭在岁月之中。

  以往每年的秋天,秋实镇都格外的忙碌。

  只不过如今的秋实镇已经不复往日那般终日只能辛勤劳作,本该农夫最为忙碌的秋日里,秋实镇的人却是极少的。

  一座座新建的房屋接地而起,三年过去,秋实镇不再像是穷乡僻野之中独立而又与外界毫无关联的村落,肉眼可见的富裕了起来。

  若是要说起如今的一切,便要从那无人可攀登而上的清风山说起了。

  而在大片的静谧之中,秋实镇的某处,却是显得颇为喧嚣。

  “嘿,那日旭日初升,清风划过,可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就那天,老夫来到了秋实镇,一眼便是看到了清风山那笼罩着的神迹!”

  坐在书案前,本该是洪县老茶肆说书人的老黄头吐沫横飞、眉飞色舞的诉说着什么,字里行间里充斥着满满的自豪感。

  “你们是没有看到啊,那时朝霞蒸腾,云烟半笼,大半个清风山都笼罩在七彩神环之中,就是传说中的天宫也不过如此罢了!”

  说到兴起时,老黄头手持惊堂木,猛地一拍书案,神色越发激昂了起来。

  下方一个个不知听过多少次的客人们便恰到好处的露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模样。

  当然,也有一些真的是初次到访之人,满脸好奇之色的等待着老黄头的诉说,诉说三年前清风山上的神迹。

  而也有一些人,已经是满脸打瞌睡的表情,只是期待着时间赶快过去。

  原因无他,老黄头讲的这些东西,他们早就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接下来老黄头便是一一诉说了起来,什么为求真仙一见,清风山山脚下有冒牌神仙啦,高人斗法啦,问道之人络绎不绝啦......反正怎么玄乎什么来呗。

  对于真正经历过那一段短暂而又充满喜感的人而言,自然明白这是老黄头自己瞎编的。

  说书人嘛,他说的话你都敢信?

  但也有人真的听到了耳中,听到了心里,伴随着老黄头那昂扬顿挫的声音心潮起伏,难以自持,恨不得早来三年时光,亲眼见证那昔日发生在清风山脚下的一幕幕。

  在一处接近正中的桌席旁,一个少女无聊的掐着手中刚刚从地上捡起的枯黄树叶,与不远处那听的兴致勃勃的人不同,她就差把无趣写在脸上了。

  正在她努力的想要数清楚手中枯黄树叶到底有多少脉络之时,脚掌却是突然被踩了一下。

  少女抬头,面目表情的盯着自己的师父。

  “晓晓,赶快给我坐好,今天可是有个大主顾。”

  不出意料的,师父端起茶碗,却是小声而又紧张的对她说了一句。

  “哦......”

  晓晓勉强应了一声,努力的在脸上撑起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

  眼看她还是这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挺直腰杆凝眉正坐一脸高深的道人便是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晓晓便是扔掉了手中的树叶,撑着脸颊靠近自己的师父,小声说道:“师父啊,你们这么搞,真不怕那位仙人回来找你们算账?”

  那坐在主位上的道人,正是当初攀登清风山之时,拿出一枚铁甲符加持己身,还没有上山几步便自行退去的道士。

  当时他宣称清风山上自有法制,万万不可冒犯之后便离去,如今却是一脸高深的莫测的坐在此处,竟有一种“主人家”般的气势。

  “怕什么?若真是仙人,又岂会管此等凡尘俗世?”道人脸色不变,又踩了少女脚掌一下,低声道:“不是说过了这种事情不许在外提么!”

  三年来,造化弄人。

  道人本就没什么真本事,如铁甲符般的符篆也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那日攀登清风山之后本想就此离去,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抽身,便已经被几个公子哥找上门去,恳请赐教。

  若是悄悄溜走,难免会惹人怀疑,先前装的样子全都白费,日后若是被人认出,免不了一番毒打。

  思虑之下,道人本想虚与委蛇,暂歇几日再离去。

  可还没过多久,秋实镇便传出仙人已经离去的消息,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少还想拜仙人为师的公子哥一个个都不敢相信,情愿继续等待,务必要让“师傅”看到自己的真心,而也有一些人听到仙人已去,便做鸟兽散。

  准备跑路的道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倒也不再急着离去。

  然后......秋实镇里长的儿子,便找到了他。

  慢慢的,便是有了今日这一切。

  老黄头还做说书人,在此地讲述清风山脚下的“奇闻异事”。

  而他,也要做一个颇有道行的道人留在此地,没事儿算两卦,偶尔来了贵客一起陪同老黄头讲述当年风光,必要时展现一下“高人手段”。

  如今当初一个个坚定要让仙人看到自己诚意的公子哥全都不知跑到了何处,反倒是经常有不知名的人前来瞻仰“仙人故地”,也是一笔颇为不小的买他到处跑还要强上许多,一来二去便干脆住了下来。

  最重要的是赚钱四六分账。

  这三年他过的颇为滋润,只不过自己收的徒弟却已经将耐心消磨无几,连这么重要的日子都无精打采的,让他有些生气。

  今日是“秋分”之日。

  自大乾颁布二十四节气以来,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了判断天时的最高标准。

  秋分,便代表秋日将过,丰收至末,冬雪将来,严寒不远。

  而秋实镇,也要举行“祭秋典”。

  也就是摆些鸡鸭鱼肉什么的供奉一下,而供奉的目标既不是漫天神佛,也不是庙堂神仙,而是清风山中那位已经离去的仙人。

  这样的日子,自然再重视都不为过,特别是在秋天这个最为丰收的季节,自然要在此地祈祷下一年会过的更好一些!

  每一年这个时候,外界的来客都是颇多的,不乏一些出手阔绰的贵客到此,他们必须要打起精神才可。

  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的小徒弟,始终不把这件事当个正事儿去做。

  正当他准备继续暗地教训自己不听话的小徒弟之时,鼻尖突然闻到了阵阵香味。

  香味素雅淡薄,却又分外的清晰,萦绕与鼻尖,又带着点点香香、甜甜的感觉,让人心情莫名的舒畅了起来。

  当他凝眉四望,想要看看那香味来自于何处之时,惊讶的发现不少人竟与他的模样一般无二,四处寻找着什么。

  窃窃私语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这香味......”

  “好舒服啊!”

  “这是什么味道?”

  “感觉有些熟悉,又有些不一样。”

  原本认真听着老黄头诉说的客人们暂时都被提起了兴趣,一个个的四处张望想要找到那香味的来源之处。

  但这香味像是自天上而来一般,无论何处都不增不减,目之所视也看不到半分异处。

  “清风山,清风山!”

  突然间,有人大呼出声,满是激动的吼道。

  无数人寻声望去。

  清风山上,那隐约可见的道观内,长过道观墙壁的两颗槐树迎风傲立,宽厚而又粗长的枝叶之间,点点繁星坠入其中,如梦似幻。

  槐花,开了。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