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救援兵誓不还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日下时分,魏平县外战马嘶鸣,一支队伍不断汇聚。

  受洛跋走了,他父亲的一番言语让他知道,他阿父是在为他考虑后路,不管是秦无殇说的是真是假,他们都要去看一看。

  与此同时,狄那城内。

  看着气息平缓的全旭,刘盛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可以不再为全旭的安危担忧了,但他却要为接下的事情担忧。

  拓跋焘,他的安危。

  出了府来,左右护卫挎刀在侧,刘盛一路前行,不多久,便来至城墙之上。

  单手背后,眺望远方,

  一夜过去了,那烈日炎炎下的白道中溪水犹自泛红,而城外战场也并无将士前去打扫。

  那伏尸满地的地界,因是秋季,虽然还没有臭味传来,却也是秋蝇飞舞,血液也已渗入地下,将大地变成了褐色。

  良久。

  “遣侯人去寻贺儿军主!”

  城头上的刘盛面无表情,背对众人抬起竖着食指的右手,目光略过褐色战场,看向那白道城。

  “是,郎主!”

  左侧,一位斜跨胡刀的将士上前一步,扶着刀柄的右手伸出,对刘盛抱拳作辑,在此动作下,露出了他手腕处的刺青。

  刘盛无言,将右手收回,背在身后。

  那将士抬望一眼,遂即,将头低下,连退三步之后,转身而去。

  将士走后,城头上再无一丝言语之声,唯有那旌旗被大风吹得哗哗作响。

  许久,刘盛轻出一口气,侧望战场,心中有些凄凉,他本以为那后来改名为陆俟的龙骧将军会派援兵过来,可他等到了现在还是一人不见,即便是秦无殇也没有派候人来。

  转过身来,刘盛对右侧的一个护卫说道:“遣侯人前去朔方,看看无殇如何了!”

  “是,郎主!”护卫抱拳应命,疾步离去。

  “击鼓,聚将!”

  刘盛冷言一声,大步迈去,心道:“此战,有死无生,不来便不来吧,少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我刘盛一人,照样可以牵制柔然!”

  “是,郎主!”

  众护卫抱拳应是,紧随其后,却有二人小跑前去传达将令去了。

  不多时。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狄那城外,响起阵阵鼓声,无数百姓出门望来,一个个行色匆匆的甲士行走在街道上,手中的马槊、身上的铠甲,不断传来金器交响。

  “哎,定是将军要攻打柔然了,也不知,如此好兵家,还能回来几人?哎!!”

  街道旁,一位老人叹息。

  先前,刘盛在府衙外让他们滴血入碗,却也给他们吃了一顿好的,而且,这些将士入了狄那,那简直是与民秋毫无犯,可以说,这是他们见过最好的一支部队。

  “阿翁叹气为何?这些兵家不就是为了打仗的吗?”一道稚嫩的声音从其身下传来。

  却是其旁还有一位扎着冲天辫的小儿,这小儿年约七八岁,一身皂衣却呈现出灰白之色,可见,这件衣服,洗了很多次,也脏了很多次。

  “阿奴啊,虽说兵家都是为了打仗,可这支兵家不同啊!”

  “嗯?”小儿歪着脑袋看了看。“没有什么不同啊?都是甲胄在身。”

  “呵呵,阿奴啊,你可要知道,往前,不论那位将军来此,都会征粮于我等黎民,可这将军不同。”

  揉了揉小儿的小脑袋:“这将军呐,他不但未曾征粮,反而在日前与我等吃食,且其下兵家军纪严明,与民无犯,比之前人,这便是好军家。

  有此军家在,我等的日子也会好过些,可若此军家离去,哎,我等的日子,又将难熬了!”

  旁边一位壮士听闻此言,转过头来,对老人言道:

  “阿翁所言极是,某这一生,从未见过如此军纪严明的军家,哎,可惜,柔然大举来犯,这军家的部下损失惨重,竟是将女郎拉上了战场,呵,老天若不帮此军家,那将是何等的不公?”

  “壮士言之有理,可我等又能如何呐?”旁边一人摇头问言。

  “从军!”

  “杀敌!”

  旁边突然冒出一人,这人年约三十来许,留着精干的小短胡,一身汉服打扮得体,虽头上戴着武樱,却有一股儒雅的气质伴随其身。

  “从军杀敌?呵,你不知大魏军队无有汉人吗?而且,你这年岁......”

  说着,将那人上下打量一番:“怕不是已过而立之年了吧?”

  “哼,而立之年又当如何?廉颇虽老,尚能饭,我王慧龙区区而立之年,还比不得廉颇使君?至于大魏军中无汉人,呵呵,你若敢来,随我便是,军中定有你一席之地!”

  那头戴武樱之人有些气愤,不禁与年老的廉颇去相比,并自报家门,而从其口说出的名字,不是别人,正是刘盛曾经遣人去请的王慧龙。

  话说这王慧龙来此,也是和刘盛有关。

  几日前,这王慧龙正宅在家里,突然一个侯人冒昧来访,来探望他这许久不曾见客的古代宅男,这让他有些疑惑,而那侯人之后的一番话,却也让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拓跋焘才说出‘南人不宜委任师旅之职’的时候,这朔州督护将军竟然还想请他出山?

  这是嫌命不够长了?

  还是觉得他脖子有些硬了?

  而且吧,这独孤将军还是一个都能当他儿子的小胡人,这更是让他有些瞧不起了,可他也有些好奇。

  好奇什么呐?

  他好奇这独孤盛到底是何方圣神,竟然敢‘顶风作案’?

  于是,他就升起了一个想法,想要私下里看看这独孤盛,想到便做,他也就来了。

  可在这里一番走访下来,好像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了解这位新任的督护将军,就在他对刘盛失望,准备返程的时候,那威武公主来了。

  这让时时念叨着南下复仇的他看到了希望,一个,在北魏当职的希望。

  可这公主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吗?

  于是,他就想找个机会接近公主,可这一来二去的,他也没等到机会。

  昨日,他见公主与刘盛走得很近,听着方才的阿翁之言,他觉得,这刘盛,好像,还真的和其他胡人不同,他也就想以刘盛作为突破口。

  和这些吃瓜群众又言之片刻,

  善无城外,某一座寂静的山丘上突然传来几道声响,随着声音逐渐变大,蓦然间,一个头戴铁面,身着甲胄的人从突然出现在平地。

  细看之下,那人却是从一个小洞爬出来的,洞内,还不断有人拿着包裹爬出。

  不多时,洞内再无人出现。

  前方一魁梧之人,对众人冷声言道:“我辈之人,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尔等绝不可粗心大意,此次,三位丈夫葬身于此,便是对尔等的警示。”

  “啪”

  众人无声,双手抱拳,铁面之下,个个面色坚毅。

  这一行人,正是二刀子陈白的盗墓队伍。

  二刀子见众人如此,也就不再训斥,朝众人冷视一眼,说道:“梳洗一番,遣信人去告知六叔,让其前来取货!”

  “啪”

  众人再次抱拳,遂即,便将大包小包的东西抗在身上,那打出的盗洞也没去理会,径直朝一条河流走去。

  缓行不久,前方奔来一骑。

  闻之马蹄,二刀子将马刀抽出,双目露出凶光,狠狠盯着前方奔来的骑兵。

  余众见状,也无二话,小心的将包裹放置地上,随后,便将马刀抽出,聚拢在陈白的身边,他们盗墓数次,遇到过黑吃黑的。

哒哒哒  骑兵近前,这是一位梳着汉族发髻的男儿,其身穿着便于骑马的裤褶。

  看着前方一群头戴铁面的人,他好似没看到那出鞘的刀剑,因为他们,就是他要找的人。

  直至身前,翻身下马,对陈白等人拱手作辑,并开口急道:“阿兄安好,诸位丈夫安好!”

  礼毕,不待陈白言话,便又说道:“阿兄,就在日前,我部商队回返平城之际,途径城池皆道柔然大举南下朔州,更是攻陷故都盛乐,六叔生怕郎主有事,特遣我来此让阿兄率众前往朔州以供郎主驱使!”

  面具下的二刀子身子一颤,对于眼前之人,他认识,这正是六位信人之一,前将一步,对其问道:“六叔何在?”

  陈白并没有慌乱,他知道,既然柔然已经攻破故都,那云中也一定失陷了,他郎主若是要有性命之危也不在这一时,可他却需要这一时来集结众人。

  “六叔已率五百丈夫前来善无,想来,夜内便至!”

  “夜内便至?”面具下的陈白眉头深皱。

  “好,儿郎们,将此物就地埋藏,等事后再取,尔等先随我返回善无,静待六叔!”

  “啪”

  众人无舌,唯有抱拳回应!

  狄那城,刘盛为防柔然探子在西门外聚兵。

  此时,西门外,一千五百余人甲槊林立。

  前方,数驾鼓车传出阵阵鼓声,

  其中,有一辆高大的露车,刘盛正站在露车上看着聚集起来的将士,他眼中有些萧条。

  此前,那万人的场面犹自历历在目,可现今,将士十不存一,唯有一千五百余人,其中,还有着五百女郎。

  “哎!”

  轻叹一声,刘盛大手一举,示意鼓手停下战鼓!

  瞬间,鼓停,阵中的喧嚣也为之一静,他们知道,刘盛要讲话了。

  “将士们,数日以来,柔然大举进犯我朔州之地,杀我子民无数,昨日,我大魏援军来此杀敌,才破我狄那之危,现今,我大魏援军被柔然围困与白道城下,尔等当如何?”

  “战!”

  “战!”

  “战!”

  众将举槊怒喝,刘盛伸手止停,大喝一声:“长孙奇!”

  长孙奇上前一步,扶胸说道:“军下在!”

  “以乙丑幢为基,重建一幢之人,赐名,敢死营!”

  “是,将军!”长孙奇怒喝一声,抬步回阵!

  “李鹏程!”

  “军下在!”李鹏程拱手出阵!

  “重组飞烟军,置为一营,赐名,铁血长城,现令尔等,速备五里雾!”

  “是,将军!”李鹏程拱手作辑,缓退阵中。

  “孟小虎!”

  “阿奴在!”孟小虎一甩狼牙槊,策马上前。

  “率玄甲军,随时准备渡河,再与我一匹上好之马!”刘盛冷声言喝。

  “是,郎主!”孟小虎手持狼牙槊,在马背上拱手作辑,随后,策马回阵。

  刘盛环视一周,大声怒喝:“众将听令!”

  “啪”

  众将士前将一步,施礼怒喝:“请将军/酋帅令下!”

  “初夜之前,各营务必完善,夜内,众将东门聚集,夜袭大檀。”

  刘盛面色严峻,对众人喝道:“敢死营当为先锋,玄甲军随后冲杀,铁血长城,则为我等布好后路,李鹏程,五里雾,我初夜便要见到!”

  “是,将军!”众将怒喝!

  “若不成,斩吾头!”李鹏程怒喝!

  刘盛大手一挥,面色通红,铿锵言道:“此次,我等不搭栈道,唯有视死如归,背水一战,尔等,定要在东岸扎下营寨,以牵制柔然兵力,绝不可让我大魏援兵全军覆没。”

  举手怒喝:

  众将士举槊怒吼,哪怕他们只有一千五百余人,可这一千五百人站在野外,却也占据了大片之地,入目的,都是人,也便激起了他们的战心。

  而且,他们也知道,狄那之所以没被柔然人攻破,是全靠魏国援兵之因,若魏国援兵一败,这狄那也必将被柔然攻下,五原,也将不保。

  为此,他们不得不战,只要一旦开战,哪怕刘盛不说,他们也会这么做的,不为其他,只为自己家人能活得像个人。

  远处,拓跋清怜看着正在鼓舞三军的刘盛,眼中露出些许哀愁,柔然人兵马之多,远非这一千五百人能力敌的,她很担心刘盛的安危。

  片刻,见刘盛下得露车朝城内走来,她缓步向前,与其会面。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