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下午,裴皇后便将此事告诉了宣和帝。
宣和帝议事后,虚弱疲惫,睡了两个时辰才睁眼。紧接着便是复诊换药,裴皇后一边伺候宣和帝喝药,一边低声将自己怒责寿宁公主的事说了出来。
“……寿宁不知轻重,竟在此时为元思兰求情。臣妾心中十分恼怒,张口怒骂了她一顿。现在想起来,臣妾心里还是窝了一团火。”
宣和帝的面色也顿时沉了下来,龙目中闪过怒色,哼了一声:“这个寿宁,真是糊涂透顶!”
裴皇后轻叹一声:“说来,都是臣妾的错。这些年,臣妾身体虚弱,只得闭宫养病。隔几日才见她一回,也未好好教导过她……”
一边说,一边红了眼眶。
宣和帝怒容稍褪,淡淡道:“她今年十六岁,已经长大成人。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可见是她自己太过糊涂蠢钝,怪不得皇后。”
顿了片刻,宣和帝又道:“来人,传朕口谕去长乐宫。鞑靼撕毁盟约,主动进犯边关,边关百姓枉死者数不胜数。让寿宁公主茹素两个月,每日抄写佛经三个时辰,为边关无辜惨死的百姓祈福。”
这样的处罚,对金娇玉贵的寿宁公主来说,不可谓不重了。
茹素抄佛经还在其次,最要紧是丢人哪!
裴皇后以帕子擦拭眼角,轻声道:“寿宁犯下大错,理应重罚。臣妾不敢为寿宁说情,从今日起,臣妾也一同茹素两月,也算全了臣妾这个做母亲的心。”
一味指责寿宁公主,只会显得裴皇后这个亲娘太过严苛。陪着寿宁公主一同茹素,传出去就是一片慈母心肠了。
也愈发显出了寿宁公主的糊涂不孝。
程锦容听在耳中,微微扬起唇角。
宣和帝的口谕很快传进了长乐宫。
一双眼睛哭得红肿的寿宁公主,气得胀红了脸,眼看着就要说出“忤逆不孝”的话语,一旁的贴身宫女心惊肉跳,鼓起勇气提醒一声:“赵公公还要回去复命,公主殿下还是快些应下吧!”
赵公公不知见过多少大风大浪,压根没将寿宁公主咬牙切齿的愤怒放在心上,不紧不慢地接了话茬:“请殿下接旨,奴才好早些回保和殿,向皇上复命。”
寿宁公主若是不接旨,可就不是茹素两个月每日抄佛经那么简单了。
寿宁公主自然听出了赵公公的话外之意,暗暗咬牙切齿一回,到底还是低头接了旨。
赵公公又特意张口提醒:“皇上有令,从今日起,殿下只管安心在长乐宫里抄佛经。宫中若有人敢擅自来打扰殿下,皇上定不轻饶。”
寿宁公主:“……”
之前禁足,寿宁公主不能出寝宫,二皇子等人总能进长乐宫。这一回倒好,不但不让她出寝宫,还不准任何人来看她!
寿宁公主满心憋屈懊恼,继续咬牙应了。
赵公公这才行礼告退。
赵公公一走,寿宁公主便气得变了脸。寝室里的摆设器具,小件的被砸的粉碎,大一些的被踹倒在地,满屋狼藉。
待到晚上,长乐宫的宫女去御膳房领膳,领来的便只有一个轻飘飘的食盒。四样素菜,一碗粳米粥,还有几个馒头而已。
寿宁公主平日锦衣玉食,对吃食尤其挑剔,何曾吃过这样寡淡素净的晚饭。一怒之下,竟将食盒打翻,全部扔了出去。
伺候的宫女们都快哭出来了,忙去收拾。
寿宁公主怒道:“去御膳房重新点膳!”
其中一个硬着头皮凑上前来低声答道:“殿下请消消气。皇上下了口谕,御膳房的管事孟公公也得了旨意,说是一日三餐都是这样。而且,长乐宫不可私下点膳。否则,惹皇上动怒,就得掉脑袋……”
也就是说,她打翻了食盒,今晚就得饿肚子了。
寿宁公主满心羞愤,无处可泄,扬起手就打了贴身宫女一巴掌:“混账!”
宫女忍着疼痛,跪下请罪:“是奴婢无能,请殿下息怒。”
寿宁公主再气再怒,也无可奈何。饥肠辘辘,饿得难受,只得令人拿点心来,连着吃了一盘,勉强填饱了肚子。
寿宁公主绷着脸吩咐:“明日起,多领些点心回来。”
挨打的宫女不敢吭声,一旁站着的宫女战战兢兢地应道:“孟公公说了,从明日起,长乐宫不能领点心。殿下刚才吃的是今日的,明日就没有了。”
寿宁公主:“……”
寿宁公主被重罚一事,很快传入二皇子耳中。
宣和帝下了口谕,任何人不得擅进长乐宫。二皇子不敢违抗圣意,心烦气闷地回了二皇子府。
二皇子妃依旧卧榻安胎。
二皇子心情不佳,索性召了府中的歌姬舞姬取乐,根本没去探望二皇子妃。
二皇子妃从贴身丫鬟口中得知二皇子的举动后,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苦涩的笑意,无声叹了口气。
永安侯也阴沉着脸回了永安侯府。
永安侯夫人打起精神相迎,小心翼翼地问询:“侯爷今日面色为何这般难看?莫非是宫中又出什么事了?”
自青黛和菘蓝的死讯传进府中,这几日,永安侯动辄发怒。
永安侯夫人随口一问,就见永安侯冷笑一声:“寿宁公主为未婚夫婿说情,皇后娘娘不但没允,还怒责了寿宁公主。皇上知道此事后,重罚寿宁公主。”
“好一个‘深明大义’的皇后娘娘!”
永安侯夫人一惊,霍然抬头看向永安侯:“侯爷!皇后娘娘这么做是何意?她……寿宁公主是她的女儿,她怎么能这么做!”
永安侯面沉如水,冷冷道:“青黛和菘蓝都死了,现在,她直接对寿宁公主出手。接下来,她就该出手弹压二皇子了。”
“她这么做的缘故,你还看不出来吗?”
永安侯夫人:“……”
永安侯夫人的面色也变了,声音颤抖起来:“侯爷的意思是……”
永安侯面色异常难看,一字一字吐出了口:“如果我所料没错,她已动了令六皇子争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