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改革中枢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刘范现在实际上已经有了五州之地,加上东洋,表面上看刘范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是整个大汉最强。

  然而实际上各地中,能为刘范提供稳定收入的也就是幽州一州,并州,青州还需要安置,然后慢慢按照幽州的标准进行推广。

  安州,燕州,东洋那就是待开发区域了,更何况各地异族人口众多,而这也让刘范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所以现在刘范真正表现出来的实力,也就和一个冀州差不多。

  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什么过人的实力。

  不过这仅仅只是开始,只需要稳定发展数年,打好基础,接下来就会一帆风顺,实力也会爆炸性的增长。

  这也是目前,吞并冀州不如南下江东原因所在。

  虽然开发江东同样需要耗费精力和钱粮,然而这都是在刘范可承受范围内的,待南北皆已站稳,再出兵向内,一扫天下,也未尝不可。

  不过在那之前,刘范还有两件大事需要安排。

  “诸位,虽然目标已经定下,然还有一事,也需我等上心,现在我们已有六州之地,上千万百姓,而原有的幽州刺史府已显得力不从心,我想在幽州府上在成立一府,与将军府平级,统管六州民政,法治,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刘范说完,众人纷纷思索着。

  改革内政,这在刘范心中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早先只有幽州一地,就算拓宽了东北,东洋等地,然一幽州府足够应对了,而现在又加入了并州,青州,所以原有机构,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当然,诸事可以决于刘范的骠骑将军府中,然而在刘范心中,将军府主要还是军政,民政还是得独立出来更好。

  所谓军政分离,正是如此也。

  “主公难道想军政分离,文武分治,各施其政”

  荀彧拜道。

  汉唐时期,文武的界定可不像后来宋明时期那么清晰。

  在汉唐时期,文士佩剑执马,行走天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才是汉唐时期,文士的真实写照。

  而且这些文士可不是简单配个刀剑了事,而是真正的习武练剑,有些甚至剑法高深,武艺精湛,不输一般武人,汉唐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为何汉唐皆是中华历史上强盛的时代,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汉唐尚武之风盛行,加上儒学还不像后世那么禁锢,综合下来,共同造就了这一时期的强势。

  汉末时期,虽然经学兴盛,然无论是古文经,还是今文经,其中心思想,还是孔孟之道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比于后世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更加开放包容。

  加上其他百家,虽然罢黜,然确未废除,甚至没有恶意打压,其他百家也是有生存的土壤的,直到宋之后,百家才真正到了被彻底打压,而儒家独尊的地步。

  切身体会了汉代尚武之风后,刘范由衷的喜欢上了这个时代。

  然对于思想的改进,刘范虽然并不擅长,但继续延续现在这种开放,包容的状态,在大力宣传尚武之风,之后在视时重开百家,届时以儒学为本,百家为辅即可。

  不过在这之前,首先分离文武,军政分治才是正途。

  不然,一人又掌武,又治文,那天下不是乱套了吗,想想现在的州牧,以及后世唐宋时期的节度使,便可见一斑。

  “正是,文武合一,虽更有效的管理,然确有些笼统,且若被有心人所利用,最终危害的还是天下苍生”

  刘范看了看荀彧,说道。

  “主公,此事属下认为可也,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二者兼容,方能安定天下,此古法早已有之,现大汉各地太守,刺史,州牧一家独大,掌控地方实权,才有今日诸侯并起,天下大乱也,若我等将军政分离,文武并治,不仅有效杜绝地方割据,且两者可以相互制衡,更有利于天下治理也”

  田丰上前拜道。

  “主公,属下也觉得妥当,如今我等麾下军政已逐步让与军屯军,故新设民事,统管民政,也并无不可”

  邢颙也拜道。

  “军政分离并无不妥,然不知主公可有具体细则”

  荀彧再拜道。

  “我已有一些想法,便说与诸位参详,我打算新设政务府,主管民政,政务府设长使一人,秩千二百石,司马二人,秩八百石,掾吏,书佐各二十人,秩四百石,下设十槽,吏槽主管官吏升迁,考核,任免,户槽主管户籍,身份木牌,学槽主管学社,学院管理,商槽主管商业,商贸,农槽主管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税槽主管税收,工槽主管各地建造,礼槽主管祭祀,工业槽主管各地工厂,库槽主管各地粮库,粮仓,十槽各设从事一人,秩千石,主事二人,秩八百石,各槽属吏,书佐各十人,秩三百石,除去政务府外,将军府也如此改制,同时将军府只负责治军,掌军由新设都督府负责,将军府设长使一人,秩一千二百石,司马二人,秩千石,下设掾吏,书佐各二十人,秩四百石,下设三槽,兵槽主管军籍,军务,军官升迁,考核,军队后勤运输等事,参谋槽主管作战制定,如士兵勤务,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构筑阵地,如何作战等事,军械槽主管军械打造,装备等事,三槽各设从事一人,秩千石,主事二人,秩八百石,各槽设属吏,书佐各十人,秩三百石,除去两府以外,另设司法府,主管刑狱,诉讼,官吏监督,各部监管等事,司法府设长使一人,秩千二百石,司马二人,秩千石,下设掾吏,书佐各二十人,秩四百石,下设四槽,法槽主管审理,审判,诉讼,律槽主管监督,监管,刑槽主管刑狱,刑徒,军法槽主管军纪,军法监督,执行,四槽设从事一人,秩千石,主事二人,秩八百石,在这之上设大司马府,统管三府,不设官员,只设大司马府参事一职,由各府长使,司马兼任,秩两千石,诸位觉得如何”

  刘范说完,众人面面相觑。

  刘范所设各府,是按照后世通行的三省六部制所设立,加入了一些新的组织架构而成。

  政务府主管行政,将军府主管军事,司法府主管法律,同时也是对另外两府实行监管。

  而大司马府则有些类似后世的内阁,属于议政之所,也方便刘范统管各府。

  当然官吏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官吏习惯,并没有做太多的改变。

  “主公,属下以为妥当”

  荀彧拜道。

  “主公,属下以为妥也”

  田丰也拜道。

  之后众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刘范所设三府基本涵盖了现目前刘范所能涉及到的各方面,唯一新设的是将军府下的参谋槽,这是效法后世参谋部设立的新式机构。

  虽然众人不知参谋槽所谓何物,然刘范已经做出了解释,众人本就是聪明之人,自然一听既懂。

  不过这之中并非完全涵盖各方面,就比如银库就不是库槽所管,而是划给了甄逸所领的安丰储蓄钱庄,安丰储蓄钱庄除去主管铸币,发行外,管理银库也是一大重点。

  “既如此,我认命文若为政务府长使,公与,元浩为左右司马,统掌政务府”

  “喏”

  荀彧,沮授,田丰立刻拜道。

  “公达为将军府长使,仲德,志才为左右司马,统掌将军府”

  “喏”

  程昱,荀攸,戏忠三人一起拜领。

  “子昂为司法府长使,长文,友若为左右司马,统掌司法府”

  “喏”

  邢颙,陈群,荀谌也起来拜道。

  “各府官员,由你们去负责选拔,整理一个方案,报我批复,你等九人便入大司马府,共同理政”

  “喏,谢主公”

  九人再拜。

  这九人皆是刘范麾下核心人物,由其主政,刘范自然非常放心。

  “大司马府之下,除去三府以外,再设都督府,今后将军府负责治军,都督府负责掌军,都督府由我兼任,我自为大都督,雋乂,云长,益德,公明,子义,汉升,伯梁,德谋为都督府元帅,统掌诸军,另各州设五城兵马司,各设都督一职,主管各地军屯军,而正规军由都督府直属”

  刘范说完,众人拜领。

  军权刘范自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都督府大都督一职,自然由自己兼任,而都督府只负责掌军,治军交给了将军府,军法也由司法府负责,如此也避免了军权一家独大。

  今后如遇战事,需要调兵,除去刘范兵符外,就需要将军府和都督府共同签署手令,方可调兵。

  都督府下不设属槽,直接设置各州的五城兵马司,主管军屯军诸事,而正规军由都督府直管,如此军权便牢牢的掌握在了刘范自己手中。

  各府建立后,刘范中枢机构也算全部完毕,之后只需选拔官吏,主管各槽即可。

  除去中枢外,刘范还在此对众将进行了任命。

  张郃升为建威将军,关羽升为建武将军,徐荣升为建军将军,太史慈升为建义将军,张飞升为建勇将军,徐晃升为建德将军,黄忠为建安将军,陆骏为靖海将军,各秩两千石,为全军最高军职。

  蒋钦为越海将军,周泰为临海将军,董袭为横波将军,凌操为威海将军,典韦为虎威将军,许褚为骁果将军,阎柔为破虏将军,黄盖为讨逆将军,程普为荡寇将军,韩当为昭武将军,吴懿为镇威将军,张辽为杨威将军,各秩千五百石。

  刘诞,吴班,甘宁为偏将军,秩千石,王昶,王凌,牵昭,田豫等人分领牙门将军,秩五百石,其他军官皆依功升迁。

  除去将领外,各槽从事也分别被荀彧等人提名。

  阮瑀为学槽从事,杜畿为户槽从事,魏攸为农槽从事,甄俨为税槽从事,甄尧为商槽从事,孙邵为吏槽从事,孔融为礼槽从事,崔琰为工槽从事,韩暨为工业槽从事,凉茂为库槽从事,是仪为兵槽从事,滕胄为军械槽从事,刘晔为参谋槽从事,郗虑为法槽从事,荀衍为律槽从事,鲜于辅为刑槽从事,赵咨为军法槽从事。

  赵咨是河内温县人,与前司隶校尉司马防长子司马朗交好,后来董卓大乱,司马防因担任治书御史,被董卓迁去长安,司马朗便与赵咨商议,打算举家迁往黎阳暂避,而赵咨确劝劝劝司马朗北上幽州,司马朗不从,于是二人分道扬镳。

  后赵咨到幽州后,被荀彧征辟,便在幽州安顿了下来。

  除去赵咨以外,大部分都是原来刘范麾下属吏,文臣提拔,在之后便是孔融了。

  自从率北海归顺后,刘范便将其与孙乾双双调入了蓟县任职。

  自此,众臣众将分封完毕,幽州上下欢心不已。

  众人离开后,刘范径直来到了书房,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刘范去做。

  而此时书房中,两位老者正在书房等候。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