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页

第二十五章 解决两个问题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驻东德苏军德累斯顿基地军用机场,十架满载军火的伊尔76TD运输机,正从跑道上陆续的起飞,它们的目的地将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军用机场。李韦德和伊夫琳,以及昨天被从东柏林接过来的乔尔和丹尼,都在其中一架运输机上。

  自从前天李韦德选好首期交易的军火具体是哪些武器后,选择哪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军火销售市场,以及怎么把这批军火经济安全有效的运送到目的地,成为了接下来需要面对的两个大问题。

  有关选择哪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军火销售市场,李韦德是事先就早已经考虑好。

  环顾1986年此时的全球军火市场,工业化国家最大的五家军品进口国是日本、西班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约占工业化国家大型常规武器进口额的一半;而第三世界最大的五家军品进口国,是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沙特拉阿伯,也约占第三世界军贸市场大型常规武器进口额的一半,这其中光是正在两伊战争期间的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就进口了270多亿美元的大型常规武器,占第三世界进口总额的25。

  这些国家自然是极好的军火需求市场,但却不是李韦德的目标。因为像这些热点地区,由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原因,其军火提供者都是各个国家,交易对象都是国家对国家的交易,基本上私人军火商存在的空间很小,而且私人贩卖军火到这些国家不但比较困难,而且交易后所引起的麻烦也很大,所以李韦德不会去选择它们。

  如果撇开具体的国家不谈,先选择大概的地区,那肯定是中东和非洲。但这次的军火生意是从东德进货的,从东德到非洲路途太遥远,从成本上说绝对不划算,而且以李韦德现在是要快速的资本原始积累讲究时效,所以只能选择中东地区。正在进行的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以色列和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等等状况,无不持续的掀起中东地区抢购军火的热潮。根据媒体报道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到1986年,中东地区大型常规武器进口额约占第三世界进口总额的45。

  中东地区既然是必选的目标地区,但伊朗、伊拉克、阿富汗这正在战争中的三个国家又不适合的话,剩下的李韦德当然会选择两个地方:黎以冲突的热点地区黎巴嫩南部、巴以冲突的热点地区约旦河西岸。

  选择好军火销售市场,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把军火经济安全有效的运送到目的地,这个问题可把李韦德伤透了脑筋。

  全途走海运吧,由于德国南部没有出海口,如果想用轮船从东德海运到中东,此方式必须绕大半个欧洲海岸,不要说太费时间也很不安全,因为满载苏联军火的船想要经过北约国家的海域该有多困难,即使是使用中立国标志的轮船,在一路大样上幸运的不会碰到检查,但在通过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时,可是几乎肯定会被检查而扣押,因为像在海峡或运河这种特殊地区,检查都是非常严格的。

  先走陆路然后海运吧,这种方式分两种路线:第一种路线是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再从南斯拉夫出海口海运至中东,可是这种路线虽然经过的都是华约国家,但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很不太平,和苏联的关系一直不稳定,这种路线也是不安全的。

  第二种路线是东德-波兰-乌克兰,再从乌克兰的黑海出海口海运至中东,但这种路线要经过土耳其的两个海峡,自然也是经常非常严格的地方,还是不安全,而且也路途也太漫长。况且,不管是那种路线,由于涉及的国家太多,需要打通的环节也太多,此次交易就很难隐瞒,即使是拿军事调运做借口也不行,而且手续和所要花费的金钱也会很多。

  海运或者路运加海运这两种方式都不行了,自然只剩下的空运。可怎么空运呢?正在李韦德伤脑筋的时候,恰好碰到了好运。此次大规模的裁军,驻扎在东德境内归驻德苏军集群司令部管辖的苏联空军第20集团军,也是在裁军之内,但在今日,他们又接到了苏共中央下达的集中部分空军力量于阿富汗战场这样的命令,所以第20集团军的一半数量的飞机将调往阿富汗战场使用,其中就包括那十架伊尔76TD运输机。

  并且由于这些飞机并不是直飞阿富汗,而是将会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军用机场作短暂的停留,进行中转加油和物资装载。便可以趁着这样的机会,顺路运送李韦德的那批军火先到叙利亚大马士革,然后他们再想办法通过陆路运输到最终的目的地。

  这样一来,运输过程肯定会非常的安全,也会很省下太多时间。当然这一切可不是免费的,而是要花费钱的。李韦德需要付出十架伊尔76TD运输机,所消耗的航空燃油等基本费用,经过计算这笔费用大约在十五万美元左右。不过这费用也算合理了,这也多亏了是顺路带货,不然也不止这么多。

  想想那一千克一马克的低廉基本价,李韦德也就没在意那十五万美元的运费。不过也不仅仅是这点钱了,等军火运到叙利亚大马士革,以后还有运到两个目的地的陆路运输费用,以及打通关卡和各种打点费用,还是需要不少资金的。其实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军火成本的一大半便是在运输费用和各种打点费用上。

  想想这些麻烦事,这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李韦德不由得怀念起以前在书上看到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军火交易只是个体军火商之间的商业买卖,完全不受政府约束。比如德国(普鲁士)的阿尔弗雷斯克虏伯,和英格兰的阿姆斯特朗勋爵,卖军火仅仅为了赚钱。那时像克虏伯公司生产的枪炮,有一半以上出口到47个国家,其中也包括德国的敌人。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例子是在1866年奥普战争中,交战双方都使用克虏伯的枪炮互相残杀。这种状况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签订和约协议进行限制才为止。

  任何人都可以正大光明的买卖军火不受限制,要是自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改有多好?李韦德也只能在心中YY了一下。

  在经过漫长的旅途,飞行很长一段时间后,十架满载军火的伊尔76TD运输机,终于抵达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军用机场。

  在军火运送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之后,因为李韦德的第一个销售市场是黎巴嫩南部地区,大马士革又离黎巴嫩中南部非常的近,最近的地方大马士革到黎巴嫩边境只有不到20公里,开车十几分钟就能到达,所以军火被暂时存放在了苏军在大马士革的军用仓库里,李韦德准备先去探察一下市场,等到找到买家谈好生意后再来提货不迟。

  于是第二天,李韦德带着乔尔和丹尼,使用伊夫琳提供的苏联国籍的假身份,开着借用来的一辆军用越野车,沿着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一直通往黎巴嫩南部城市贝鲁特的大马士革公路开始了行程。

  至于伊夫琳,则是在军火安全抵达大马士革,妥当安排在军用仓库里存放,并给李韦德借来了一批车辆,留了几名手下以及一个排的士兵听从李韦德的安排后,便与李韦德离别回东德去忙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韦德,你说我们的那批军火当中,哪种枪支最能赚钱的啊?”正在大马士革公路上急速奔驰着的一辆军用越野车里,传出了乔尔的声音。而在越野车里的人,自然还有李韦德和丹尼两个。

  听到丹尼的问题,正在开车的李韦德还没作回答,坐在旁边的丹尼便毫不犹豫的抢先说道:“这还用说?枪支中什么最赚钱?自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枪、战士和恐怖分子们最爱的武器——AK47。它的适用性极强,能适应各种复杂恶劣的天气和地理环境,从沙漠到沼泽,从赤道到两极,不管在沙漠还是在高原,不管是在热带雨林还是在戈壁荒野,AK都能始终如一地发挥自己的优良性能,就算它被泥土或者沙子覆盖,它还是可以正常的开火。”

  “它的使用又非常简单,就算是一个六岁小孩都可以很容易使用它,而且很多地方的小孩的确在使用它。这么多的优点,自然永远不会缺少买家,而且需求量也会巨多。它造价和成本又十分低廉,但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又卖的非常贵,这其中的利润自然可观。而且由于AK47极耗子弹,如果拥有购买它的长期顾客,就意味着拥有长期的饭票。因此在千万种枪中没有一种像AK47那样赚钱的。”

  李韦德在点头肯定丹尼的言论后,又补充说道:“其实,正是因为AK47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流通性和普遍性,所以观察某个地区的一支AK47的单价,甚至就能了解该地区社会的稳定程度,可以从AK47的价格透视地区冲突。”

  “这么神奇?”乔尔惊讶道。

  李韦德微笑着解说到:“当然!低廉的价格、超强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杀伤力让AK47成为地区冲突各方都非常乐意使用的武器,它的价格便可以说是标志某地区暴力冲突严重与否的风向标。在社会比较稳定的地区,一把二手AK47的价格大约在230400美元之间。如果价格低到100美元左右,这可能表示该地区的冲突状态突然停止了。”

  “但也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如果AK47的价格跌到40美元左右,用句开玩笑的话说就是,一个学生打一个月暑期工也能搞到一把AK47的话,当地的枪击杀人案可能会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那些政治局势刚刚得到恢复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不景气和枪械的一度泛滥令枪械的价格跌到了极点。曾经就在非洲某个内战刚刚结束的国家,二手AK47卖到了6美元一把,价钱就相当于一袋大米的价格。”

  “如果AK47的价钱高到1000美元以上,则标志着该地区的冲突漫长而持续,而且正在进行。奇高的枪械价格表示当地人非常希望得到枪支,而正常的买卖渠道又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样的地区,一旦枪械来路被打开,枪械就会大量涌入市场,暴力冲突随之突然爆发。像在克什米尔和印度东北部地区,AK47的黑市价居然高达2000美元以上,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这样的高价意味着什么,应该是不言而喻了吧!”

  可是后来根据80年代航空燃油国际价格每桶30美元,7.33桶为1吨,每架伊尔76满载油量70吨,一共10架伊尔76,这么仔细一算,相比较军火价值的总体数额来说并不贵。当然这是在搭“顺风飞机”,只要支付航空燃油等基本费用的情况下,因为其它很多费用如机场使用费、飞机保养费、飞机驾驶员费用等等这些可不需要李韦德支付了,本来的军事任务这些费用就存在,国家掏钱。

  还有,由于八十年代石油、航空燃油等能源价格还比较低,所以做本章所说的同样的运输,如今光航空燃油上就至少需要花费五十万美元以上。

  伊尔76系列运输机本来就比较耗油,不过当时苏军正在服役的就这种型号的运输机最大了,其后的安124系列运输机,是1986年初交付使用的没错,可当时只有五架,不可能分配到驻扎在东德境内的苏联空军第20集团军,投入批量生产可是要1987年。

请记住本站域名: 黄鹤楼文学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