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西边的大戈壁,风尘仆仆,一片荒凉。
一支三千人的步卒在戈壁之间驻扎,这是夏国的一支军团,与其他军团相互呼应。
即使是三千步卒,同样拥有战马。夏国家大业大,战马数量不少,步卒也有战马。
一个女将军手持长枪,与一头巨大的砂蜥交战。
砂蜥卷起沙尘暴,遮蔽天日,想要影响女将军的视线。
女将军持枪立于沙暴之中,黄沙百战穿银甲,却无法影响她。
“喝!”
女将军轻喝一声,白杆长枪犹如雪花飞舞,杀气盖过黄沙!
一杆长枪破沙尘暴,一道白光从砂蜥身边掠过,将一座风化的山丘崩坏!
长枪直接贯穿整座山丘,如果刚才被长枪掷中的是砂蜥,这一头大妖已经陨落。
秦良玉落在崩塌的山丘之中,将白杆长枪拔出,黄沙飞溅。一杆长枪通体洁白如玉,一抹红缨,枪尖锋利如獠牙。此杆长枪,强度接近于中阶重宝。
“这位人族的将军,我不是你的对手,可以放我离开了吧……”
砂蜥被秦良玉抓住练武,只有被暴打的份,根本不是这位烈烈如火的女子对手。
“你走吧。”
秦良玉知道砂蜥远非她的对手,只是在发起对山戎国的攻势之前热身。
夏国因为皇子诞生以及大战过后休养生息,有七年没有动静,秦良玉虽然以武王五重之姿重生,却从未有一次参战。此次有征讨山戎国,算是第一次征战。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与野人王一战。
砂蜥赶紧钻地逃离此地。之前它并非不能钻地,只是它不敢,秦良玉可以在它逃离之前便将其斩杀。
“将军,陛下以及孔明先生一行人已经抵达,正招三路将军前往中军,听候差遣。”
一个白杆兵向秦良玉汇报。
“山戎国的地形非常适合白杆兵作战,白杆兵可以轻易攀登大山,在山间来去如飞。”
秦良玉亲自前往中军。
柴云天为征讨山戎国,已来至中军。
中军以魏武卒、白杆兵、宋军团、虎卫军、雄鹰斥候五支军团为主力。当柴云天等人到来之时,吴起、范仲淹、狄青几个将领立即前来。
随着秦良玉进来,中路军主力将领到齐。
“左路是秦军团,以王贲为主帅,另外以张仪为军师,秦琼、吕布为先锋。右路是汉军团,以霍去病为主帅,陈庆之为军师,陈汤、赵云为先锋。”
吴起展开地图,为柴云天说明各支军团在戈壁的部署。
既然柴云天亲自指挥中路军,吴起只能降为中路军的副帅,而先锋……
“秦良玉将军与狄青将军为中路军先锋。此次讨伐山戎国,三路兵马同时推进。一旦遭遇野人王,立即告知于朕。”
柴云天对三路兵马部署下去。
柴云天率领华夏军团众人征战几十年,参与的大战数十、小战数百,指挥各路兵马已经得心应手,随口便做下部署。
三路兵马都有不弱的战力,即使遇到两个野人王都可以自保。只要发现野人王的踪迹,柴云天、花木兰、秦良玉、许褚、典韦等人会立即杀过去。
至于程咬金、李嗣业、田忌、孙膑等将领在镇压大草原,防止大草原背叛,他们错过了这次征战。
夏国至少要二三十年才能彻底消化大草原,消除右屠王在大草原的势力。
“末将遵命!”
秦良玉与狄青异口同声。
狄青在七年前是武王四重,而秦良玉重生时直接消耗三十万方能量达到了武王五重。七年过去,秦良玉的境界还是高于狄青一点。
两个猛将担任中路军先锋,遇到两个野人王,虽无法战胜,也有一战之力。
秦良玉使用的是一把白杆红缨枪,狄青使用的是一把屈刀。
两个人,一个人三千白杆兵,一个人一万北宋殿前骑兵。
中路军的主力还是魏武卒。
魏武卒人数众多,平均境界较高,使用战甲,主将还是兵家亚圣吴起。
柴云天怀疑现在的吴起真的拼命,精通兵、法、儒三道的他可以拼死一个野人王。
“据说山戎国的王城多山地,骑兵的作用有限,要攻克王城,应当凭借步卒。不过汉骑也可以下马作战。发兵,讨伐山戎国!”
各路大军分别拔营。
王贲的秦锐士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像样的大战。与蛮族王朝的大战,秦锐士为了保全实力防止右屠王南下,没有参战。讨伐燕家秘境的大战,因为燕皇爆体而亡,燕家服软接受监视,双方没有爆发血战。秦锐士还真的没有经历过东域的王朝战争。
此次是王贲的十万秦锐士第一次大规模征战,再加上张仪的五千人、公孙鞅的五千人,一共有十一万人。
除此以外,还有秦琼的数千大唐骑兵、吕布的万余并州狼骑作为先锋开道。
左路军大约有十三万人马。
王贲持戟站在秦国兵车上。秦军团有两千辆兵车,这些沉重的兵车在大戈壁上留下深深的车辙痕。
“兵车有缺陷……为了追求更厚的铁甲,地面几乎无法承受如此重量。必须要想办法减轻兵车的重量……但重量轻了,撞击力又不够。”
王贲隐隐注意到这个难题,即使是重骑兵也是同理。血脉强大的战马可以承受铁甲的重量,地面却越发难以承受。
这个问题还要炼器司设法解决。
右路军有霍去病的十万汉骑,还有赵云的白马义从、陈庆之的白袍军,以及陈汤的四万西域兵。
陈汤曾经为汉朝看守西域,这四万西域都护军有汉兵,也有汉朝时西域各个臣服于汉朝的小国兵马,曾一同抵御匈奴。西域都护军熟悉在大戈壁作战,与白马义从、白袍同为先锋。
大戈壁之中,白袍猎猎,汉骑疾驰。
“戴上铜面具!”
狄青与他的骑兵作为中路先锋,戴上铜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此时意外有抵御风沙的效果。
白杆兵上马,他们挺着白杆枪,作为山地步兵,勉强以马代步。
秦良玉一马当先,不畏惧风沙,率兵三千明末白杆兵与北宋骑兵互为犄角。